第1课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了解秦的统一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一、 分封制基本内容
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二、 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理解)
不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官员的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同点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3. 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
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中央官制)、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构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是这一制度的突出特点。
1. 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度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度。
2. 特点: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员,而九卿掌握了人事大权。这样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的制度来说,能更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3. 意义:
(1) 对秦朝的影响:①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 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了人民处境的恶化。
(2)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善。
【例1】 (2012·江苏学测)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 C. 婚娶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
【例2】 (2011·江苏学测)《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推广行省制度
1. 秦朝太尉是虚设的。
2. 秦始皇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一、 选择题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1. 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
① 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 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 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 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考点: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2.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包含的政治制度是( )
A. 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 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 宗法制与郡县制
考点:了解秦的统一
4. 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右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①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 ② 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 ③ 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 ④ 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考点: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
5. 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
① 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②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③ 皇帝调动军队的虎符 ④ 攻伐征战由皇帝亲自带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6. 秦朝的“三公”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事实上太尉是虚设的。( )
7.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显著不同是郡守、县令与诸侯王的产生方式不同。( )
8. 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的统治。( )
三、 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例1】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宗法制,关键词是“嫡”。
【例2】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的理解。
要点梳理
第1课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 王族 功臣 古代帝王后代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
【考点二】 1. 三皇五帝 皇帝 政治 经济 军事 中央 地方 2.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3. 郡县制 皇帝 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4. 国家统一 封建经济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课堂过关
第1课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过关演练】
1. D 2. A 3. C 4. D 5. A 6. A 7. A 8. A
【冲A行动】
9. (1) 王族。
(2) 郡县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为后世沿用。
必修1
第1课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必修1 P5)
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义务。
考点二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1 P8~11)
1. 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
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________”,开始使用“________”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________和________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2. 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
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______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________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负责监察百官;__________主管军事,在秦朝是虚设的。
3. 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平定六国后,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把________推广到全国,郡县的长官由______任命。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影响
(1) 形成:秦统一后,创立皇帝制度。从此皇权成为封建国家权力中心和主宰;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基础;中央机构设立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从而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它本质上是封建专制的统治。
(2) 影响:① 对秦朝影响:有利于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发展,有利于______________。
② 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