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 第三单元《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人教版选修3)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题: 第三单元《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人教版选修3)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7 13:1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940年日本天皇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B.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C.中国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的主要军事力量
D.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解析:A、B、D三项虽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和作用,但与题干材料的观点不符。
答案:C
2.从下列两幅图片中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埃塞俄比亚军队缺乏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 ②埃塞俄比亚军队没有屈服于法西斯力量强大 ③国际上大力支持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④埃塞俄比亚皇帝寻求国际干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解析:③本身不正确,并且无法从图片中得到此类信息。
答案:B
3.一位政治人物曾经表示:“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他们在非洲沙漠通行无阻,或者就能安静下来。”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  )
A.一战时,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B.巴黎和会上意大利提出领土扩张要求
C.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二战前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解析: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综合上述史实可以判断,让意大利向非洲沙漠扩张,减少其对西欧国家的威胁,正是绥靖政策的体现。
答案:C
4.西班牙内战演变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因为(  )
A.发动叛乱的反动军官是法西斯分子
B.英法纵容德意对西班牙的干涉
C.德、意法西斯直接派兵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
D.德、意法西斯全力援助西班牙叛军
解析:题干中明确要求的是演变为“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因素,这一因素应是外来侵略。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C
5.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以往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是
(  )
A.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进行的
B.是在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
C.具有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性质
D.具有反法西斯侵略的性质
解析:A、B、C三项不符合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D项属于20世纪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显著特点。
答案:D
6.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它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
A.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D.签署《慕尼黑协定》
解析:希特勒言论的含义是打出反对共产国际的旗号,这是欺骗英法等国、进而发动战争的最好办法。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8分,共2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知道,你们很清楚,我们的军用物资已通过苏伊士运河,……你们希望在希特勒问题上,我们同你们站在一起。我们认为作为代价,你们会同意我们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
——皮雪利(意大利资本家)在英国议会
中的讲话(1935年)
材料二 我们强烈希望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友好地解决问题,但当务之急和首要的目的是确保法国、意大利和联合王国在欧洲的安全。
——霍尔(英外交大臣)在下院讲话(1935年)
材料三 双方一致同意,排除实行(对意大利的)军事制裁,不采取任何海上封锁措施……
——英、法两国1935年9月公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出哪两国在进行什么交易?其实质是什么?(3分)
(2)材料三的观点造成了什么后果?(2分)
(3)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问题解决后,英国、法国“当务之急和首要的目的”达到了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果?(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意大利之所以采取材料三所述的措施还有何历史原因?事情的实际发展为何会出乎他们的预料?(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有关问题的能力。第(1)(2)问,根据材料一、三中涉及到的国家及结合英法的实际态度回答;第(3)问首先根据材料二归纳出目的是什么,然后结合德、意、日法西斯的行动来判断;第(4)问考查一战中意大利的表现。
答案:(1)英、意在进行政治交易,英国以牺牲埃塞俄比亚的方式换取意大利对英国的支持。实质上是英国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实行“绥靖政策”。
(2)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
(3)没有。因为1937年意大利与德、日结成了法西斯同盟,它们要挑起重新瓜分世界、称霸世界的战争。
(4)一战前,意大利虽然是同盟国成员,后来却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是英、法的盟友。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在思想上早就与希特勒一样要称霸世界,必然把英、法放在自己的对立面。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小镇,1937年曾遭到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基于悲愤,创作了这幅名画,按照毕加索的解释,它表现了愤怒、暴行和死亡。
材料二 协议签订后,希特勒对他的党羽说:“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坚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材料三 日本驻英国大使吉田茂指出:“尽管日本军部说防共协定只不过是反共的意识形态问题,但这个完全是表面上的借口,骨子里显然是要和德意联合起来对抗英法,并进而对抗美国。”
请回答:
(1)格尔尼卡的悲惨遭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2)当时的世界大国对西班牙的命运各采取了什么态度?(2分)
(3)材料三中的“协定”指的是什么?这一协定的签订与德日的侵略扩张有何关系?为什么德日的这一策略取得了成功?(3分)
解析:解题时一是要理清二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之所以得逞,与英法美推行的绥靖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二是要正确认识法西斯打着反共的旗号,行进一步侵略之实。
答案:(1)西班牙国内出现了佛朗哥叛乱,德国借口支持佛朗哥;西班牙战略位置重要,控制西班牙可以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切断英法与其殖民地的联系;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试验场。
(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苏联支持西班牙反侵略。
(3)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有利于联合进一步侵略扩张。欺骗了英法,英法对法西斯推行绥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