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5课《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5课《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04 15:1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加伏特舞曲 课型 欣赏课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随着《加伏特舞曲》的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与动作反应. 听辨出1和3乐段旋律相同,听辨音高做出动作。 2.通过律动感受音乐的乐句、段落和情绪。
重 点难 点 重点: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速度、旋律变化,能用“beng”哼唱乐曲的主题。难点:听辨第二乐段的乐句。
作品(谱例)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娜》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 本节课欣赏的是单簧管与乐队演奏琴乐曲。这一乐曲为D大调,4|4拍,单三部曲式结构。A段的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旋律中运用了许多断奏、装饰音和八度大跳,紧凑跳跃的八分音符和顿挫有力的四分音符一前一后,相辅相成,构成了活泼明快又略含幽默的色彩。A段反复一次后,是乐曲的 B段。它运用许多连音和保持音,使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较平稳,和A段里的短促的断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后半部里仍保持了活泼的特性。用了许多的大跳,尤其是最后一小节,连续的八度大跳更显得饶有风趣。最后A段再现,并以渐慢渐弱的处理结束全曲。
备用器材(音响与乐器)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补充设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2.音高游戏 二、新授1.聆听第一乐段,随音乐走动。2.再次聆听,观察动作变化3.再次聆听,观察动作高低与音高之间的关系。4.听音乐,画旋律线。5.听辨乐句6.介绍乐曲7.完整聆听8.欣赏第二乐段 师律动舞蹈,生观察9.再次聆听,随师律动10.听辨第二乐段乐句。11.完整聆听乐曲三、课堂小结 听辨高音do,中音do做出动作并模唱。分组学生随歌曲律动,模仿老师动作听到一个完整的乐句之后,变换方向律动。听到熟悉的部分,随音乐律动,不熟悉的部分,有节奏的摆动身体。生生合作律动随音乐律动听音乐律动出教室
板书设计 加伏特舞曲
检测与反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