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3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发生在( )
A.斯大林格勒战役中 B.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
C.库尔斯克战役中 D.西西里岛战役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力图消灭库尔斯克地区的苏军主力。苏军也调集重兵在此严阵以待。双方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
答案:C
2.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根本好转”的表现有( )
①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之中 ②法西斯阵营开始瓦解
③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④苏德战场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德黑兰会议举行于1943年11月,而①发生于1944年6月,应排除。
答案:D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联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
A.西西里岛登陆 B.诺曼底登陆
C.突尼斯歼灭战 D.阿拉曼战役
解析: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
答案:B
4.(2011·上海高考)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解析:“第一手资料”是指当事人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的资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只有C项是丘吉尔当事人所著,符合题意。而《斯大林传》《大独裁者》(电影)《二次大战三巨头》属于第二手史料。
答案:C
5.(2012·浙江高考)右边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军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A项史实发生在1944年,依据图中所给的时间即可知道A项不能被读出。
答案:A
6.下面这幅漫画《榜样》(图中站立者为一个日本将军,倒挂者的柱子上写着“墨索里尼”)是我国著名画家华君武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所作,其主要寓意是( )
A.墨索里尼死有余辜
B.意大利法西斯已经投降
C.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
D.蒋介石独裁统治不得人心
解析:漫画《榜样》将墨索里尼画在绞架上,摆在日本侵略者面前,预示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7题9分,第8题11分,共20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彩虹是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
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4分)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5分)
解析: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难度较小,考查对信息提取处理的能力。彩虹的寓意可以从彩虹的构成来认识,彩虹是七彩组成的,所以寓意应指二战中的合作,共同对抗法西斯势力,实现和平。第(2)问考查了基本知识点“诺曼底登陆”及其意义,注意要结合当时欧洲反法西斯的形势来认识。
答案:(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苏联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但美国人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二 我们所想到的是日本人以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到死方休……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人的抵抗,一寸土地一寸土地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生命。
——W.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6卷
材料三 广岛早上9时14分还是生机勃勃拥有三十四万四千人口,到了9时16分就损失了六万零一百七十五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四平方英里的城市文明,化为乌有……8月9日又再干一次,又毁灭了第二个目标城市(长崎)的三万五千人。
——W.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第2卷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关于战胜日本决定性因素的观点。(要求: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文)。(4分)
(2)结合史实简单评析你所列的观点。(7分)
解析:考查日本失败的原因,应该从多方面来分析。日本战败是反法西斯国家联合作战的结果,不应只归结为某国的功劳。美军对日本投放原子弹,一方面加快了战争结束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对日本平民造成伤害。
答案:(1)美国海军的优势;苏联红军的对日作战;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美国投放原子弹。
(2)战胜日本是世界反法西斯多股力量的综合结果,美、苏、中的力量都只是综合力量的因素之一。美国力量决定论忽视了中苏力量的重要作用,苏军力量决定论同样忽视了中美力量的重要作用,都是不全面的。美国投放
原子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美国人员伤亡及减轻实力受损程度,其结果是使许多日本平民成为原子弹的无辜受害者,是不人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