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A与过关】(人教版)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课堂演练+要点梳理(考点击破+真题体验):第8课时 近代中国求民主的历程(2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冲A与过关】(人教版)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课堂演练+要点梳理(考点击破+真题体验):第8课时 近代中国求民主的历程(2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7 13:36:23

文档简介

第8课时 近代中国求民主的历程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太平天国运动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定都天京
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辛亥革命
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认识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理解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了解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了解八七会议
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
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提出了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 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三、 五四运动的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是主力;青年学生是先锋;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例1】 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
【例2】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南昌起义
【例3】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 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
1.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只是农民阶级平均主义的空想。
2. 洪仁?岢龅摹蹲收?缕?肥窍冉?闹泄?俗钤缣岢龅拇?凶时局饕迳?实囊桓龈母锓桨浮?
3. 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5.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7. 1948年底至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一、 选择题
考点: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
1. (2011·南通模拟)下列刊物问世于近代中国,其中对辛亥革命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考点:认识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2. 五四运动中,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副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援诸君努力而行。”这副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 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C. 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考点: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3. (2011·江苏学测)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人民军队、中国革命和共和国为代表的革命“圣地”, 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这三大摇篮所代表的革命“圣地”分别对应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④ C. ②④③ D. ①③④
4. 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制定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
5.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相关的是(  )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C. 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D.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考点: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6. (2011·江苏学测)北京时间2010年2月11日凌晨,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成功。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同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网站。请你审核下图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
A. 图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B. 图2: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 图3: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D. 图4: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覆灭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
二、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7.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当时最先进的改革方案。(  )
8. 20世纪初,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  )
9. 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10. 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决定秋收时节发动秋收起义。(  )
11.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
三、 非选择题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产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少了一了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样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材料三 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形势图(1930年夏)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
(2) 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孙中山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
新民主主义革命

(3)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
(4) 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例1】 D 解析:此题考查基础知识。《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例2】 C 解析:解题关键词是“学子”“工人”,反应的是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和工人运动。
【例3】 B 解析:解题关键词“金沙江”“铁索桥”“雪山”等,是红军长征的路线。
第8课时 近代中国求民主的历程
【考点一】 天京
【考点二】 天朝田亩制度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真正实行过 平均主义 洪仁?》⒄棺时局饕?
【考点三】 1894 檀香山 1905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考点四】 1911 湖北军政府 1912 南京 五色旗
【考点五】 1912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考点六】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君主专制制度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民主和自由 民主共和 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考点七】 巴黎和会 北京 上海 取得初步胜利 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工人 青年学生 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八】 1921 上海 推翻资产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反帝反封建
【考点九】 国民党一大 吴佩孚 孙传芳 武汉 四一二政变 七一五政变
【考点十】 1927 周恩来 贺龙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人民军队 1927 汉口 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秋收起义 1927 毛泽东 长沙
【考点十一】 1927 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工农武装割据 1931 江西瑞金
【考点十二】 党内“左”倾错误 1934 1936 会宁会师 长征精神 “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毛泽东
【考点十三】 1947 刘伯承 邓小平 大别山 辽沈 淮海 平津
【考点十四】 和平 民主 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第8课时 近代中国求民主的历程
【过关演练】
1. C 2. D 3. B 4. C 5. A 6. D 7. B 8. B 9. B 10. A 11. B
【冲A行动】
12. (1) 主题:独立、民主。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 ① 太平天国运动;② 辛亥革命;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④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 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结果: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4) 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领导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第8课时 近代中国求民主的历程
考点一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定都天京(必修1 P54~55)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________,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考点二 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必修1 P55~56)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____________》。《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______________,是农民________的空想。
1859年________提出《资政新篇》。这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____________的设想,未真正推行。
考点三 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必修1 P63)
________年,孙中山在________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孙中山的推动下,________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四 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必修1 P63~65)
________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____________,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________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________,国旗________,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临时总统孙中山。
考点五 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必修1 P64)
时间:________年;主要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立法、行政、司法________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__________。评价:是中国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进步意义。
考点六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必修1 P65)
性质: 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多千年的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______;使人民获得一些____________的权利,使________观念深入人心;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为____________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没能改变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性质。
考点七 认识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必修1 P66~67)
导火线:__________上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________;6月初后:运动中心在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
性质:五四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运动。
影响:在运动中, ________是主力;________是先锋作用;一些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
考点八 理解中共一大(必修1 P67~68)
时间:________年7月23日;地点:________;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心任务是____________。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____________。中共一大的目标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考点九 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必修1 P68~69)
1924年,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926年国民政府北伐,消灭了________、________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________。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国民大革命失败。
考点十 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必修1 P70~71)
________年8月1日,________、________等领导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________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________召开“八七会议”。会议清算了__________________,确定开展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发动________。会议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________年9月,________领导秋收起义,攻打________受挫,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考点十一 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必修1 P71)
________年10月,________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即“____________”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________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考点十二 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必修1 P72~73)
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____________。开始时间:________年10月~________年10月;结束标志:________。
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___。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
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会议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了__________________;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会议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考点十三 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必修1 P79~80)
________年6月,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________,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底至1949年初,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考点十四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必修1 P8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____________的胜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