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原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草原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4 19:1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草原
最新人教版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
一.生字词语
毯tǎn(地毯、绿毯、毛毯) 裳shang(云裳、衣裳、红裳)
虹hóng(霓虹、彩虹、长虹) 蹄tí(牛蹄、马蹄、蹄子)
腐fǔ(豆腐、腐败) 稍shāo(稍等、稍微、稍纵)
微wēi(微妙、微笑) 玻
bō(玻璃 ,玻房)

lí(玻璃,琉璃)
二.多音字
行(háng)(几行) (xíng)(行动)
勒(lè)(勾勒) (lēi)(勒住)
蒙(mēng)(蒙骗) (méng)(蒙受) (měng)(蒙古族)
三.近义词
渲染—烘托 明朗—晴朗
奇丽—瑰丽 回味—体味
境界—境地 拘束—拘谨
四.反义词
迂回—笔直 拘束—自然
舒服—难受 羞涩—大方
五.描写草原的诗句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古诗歌——乐府·(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3.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4.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六.词语拓展
形容草原的四字词语:
一望无际、 绿草如茵、 万马奔腾、 无边无际、 万古长青、 沃野千里、 白草黄云、 草长莺飞、 一马平川、 苍翠欲滴、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七.句子解析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个长句子中,把绿色的草原上的小丘比喻成一幅中国画。中国画的技法有许多种,有的用墨线勾勒,有的只用颜色渲染。作者觉得草原上的小丘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翠色欲流”,是说一片翠绿,又浓又润,像要流下来似的。流到哪里去呢?“流入云际”。这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和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话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骏马和大牛静立的样子,侧面烘托了草原的和平安宁,表现了草原美好而乐趣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于人数众多,颜色鲜艳,将穿着艳丽的人们比作彩虹。本体:穿着艳丽的人们;喻体:彩虹。
作者精湛的文笔让我们也读出了出现的迅速,蒙古人民的热情。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通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依次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人民热情迎客的场面与主客饮酒联欢的场面。通过这些画面的刻画,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把迎接的人群比作彩虹呢?
因为彩虹写出了蒙古人民的服装颜色十分鲜艳,也从侧面看出了马奔腾的很快,也可以看出内蒙古人民热情,想急切看到客人们的急切心情
3.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读了这句话我体会到了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 怎么舍得马上 分别呢!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始终要分开,唯有在这无边的大草原上 诉说大家的不舍,难舍难分。 这句是文章的中心句, 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美景的流连 忘返,对蒙古族同胞的惜别之情。
《草原》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 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 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 人情美和民俗美。
九.课文主题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人民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十.教材课后习题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我们”访问陈巴尔虎旗,草原人民远道欢迎;主客相见,互相握手、问候、敬酒、唱歌、表演,双方亲如一家;临别时,主客在夕阳下话别,话语绵绵,难分难舍。
示例:我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我们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可是有一天,他们家要搬走了,我们都很难过,甚至哭了一场。在他离开的时候,我们互送了礼物,我们相信一定还有相见之时。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