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A与过关】(人教版)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课堂演练+要点梳理(考点击破+真题体验):第13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冲A与过关】(人教版)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课堂演练+要点梳理(考点击破+真题体验):第13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7 13:39:10

文档简介

第13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
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苏联解体
理解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表现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都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二、 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表明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
【例1】 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
B. 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 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
D. 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例2】 目前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是各国综合国力对比的结果 B. 反映了世界格局变化的多极化趋势
C. 是世界各种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 D. 两极格局依然存在
1. 欧共体是经济实体。欧盟是经济政治实体。
2.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 1991年,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一、 选择题
考点: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
1. 欧洲联盟是(  )
A. 欧洲地区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 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 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
考点: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2. 当前影响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因素有(  )
① 日本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② 欧洲联盟的迅速发展 ③ 中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 俄罗斯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 ⑤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⑥ 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⑥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考点:了解苏联解体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影响世界政治局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的因素有(  )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② 美、日、欧经济三足鼎立 ③ 第三世界日益壮大 ④ 两个德国实现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考点:理解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爆发,美国随即高调介入。美俄双方舰队在黑海形成对峙,有人将之称为“新冷战”。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
A. “冷战”结束后天下并不太平 B. 美国干预别国和地区事务
C. 美俄关系趋向紧张 D. 形成了新的美俄两极格局
5.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
A.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B. 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 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 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6.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是(  )
A. 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 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深
C. 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D.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二、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7.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
8. 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相对独立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
9. “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出现争端,整个世界形势更趋于紧张。(  )
三、 非选择题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总结起来说,我们面临着一个政治力量……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它应该是我们的政治参谋班子在目前这个时刻进行工作的出发点。……我不能在这里试图提出全部的答案。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1946年2月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
材料二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战后时期的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它们鉴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已成为一种障碍……同时也就用新战争的威胁来支持这一运动。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材料三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呈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相互制衡是必要条件》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乔治·凯南这封电报的核心主张,并分析该电报对美国政府产生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的后果。材料二与材料一不同观点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 指出材料三中法国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含义。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一体化”产生的历史影响。
【例1】 B 解析:欧共体成立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对抗美苏的威胁。
【例2】 D 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表现为“一超多强”的局面。
第13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考点一】 1.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 美国 独立自主 用一个声音说话 政治 欧洲政治 经济货币 1993 2. 20世纪80年代 政治大国 3. 南斯拉夫 1961 发展中国家 两极格局 4. 1991 5. 单极世界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军事力量 政治新秩序 霸权主义 世界和平 趋势 漫长而复杂
第13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过关演练】
1. B 2. B 3. B 4. D 5. C 6. D 7. A 8. A 9. B
【冲A行动】
10. (1) 核心主张:冷战。
影响:遏制政策、“杜鲁门主义”。
(2) 后果:美苏冷战、美苏对峙。
说明:意识形态的不同会影响对事件的看法。
(3) 成立欧共体。(答欧盟不可)
(4) ① 经济上: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崛起;有利于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② 政治上:冲击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

第13课时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考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必修1 P122~129)
1. 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
1951年建立____________;1958建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年成立欧洲共同体。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________的控制,推行________的外交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洲国家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 “__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________上的联合。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里赫特正式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目的是使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成立________及________联盟。________年欧盟正式成立。
2. 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____________,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成为________的目标。
3. 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标志:在________等国倡议下,于________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会议,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意义:标志着广大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________。
4. 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________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5. 理解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__________。欧盟成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日本极力争取________________席位。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________。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
当今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至今为止,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________,它的形成是一个____________的过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