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A与过关】(人教版)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课堂演练+要点梳理(考点击破+真题体验):第17课时 两次工业革命(2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冲A与过关】(人教版)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课堂演练+要点梳理(考点击破+真题体验):第17课时 两次工业革命(2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7 13:40:46

文档简介

第17课时 两次工业革命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两次工业革命
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
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
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 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
3.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例1】 (2011·江苏学测)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扩张和掠夺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工业革命的进行 D. 垄断组织的形成
【例2】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
A. 始于纺织业 B. 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以电力作为能源
1. 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英国,棉纺织领域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
2. 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电力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的成就,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汽车和飞机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一、 选择题
考点: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1.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
A. 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 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C. 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 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考点: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
2. 1851年5月13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
A. 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 B. 电灯泡、电动机
C. 汽车、汽轮 D. 电话机、内燃机
3. 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在当时使用的动力分别是(  )
A. 柴油机和汽油机 B. 柴油机和电动机 C. 蒸汽机和内燃机 D. 内燃机和电动机
4.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5. “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一个“新时代”,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新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
6. (2012·无锡模拟)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
A. 生产的电气化 B. 民主制度的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兴起 D. 圈地运动的推动
考点: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7.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B. 世界市场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而逐步形成的
C. 近代中国饱受侵略和压迫,在世界市场中没有获得任何有益的发展
D. 世界市场在今天已经表现为经济的全球化
8. (2012·苏州模拟)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  )
A.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 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C. 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D. 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考点: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
9.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关于上述材料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在全世界建立起来
B.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C. 这体现了英国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D.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10.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
A. 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 B. 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C. 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 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
二、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1. 18世纪60年代,英国毛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
12.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
13.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机械设备不同。(  )
14. 19世纪最后30年,科技的重大成就有电灯、电话、汽车等。(  )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无计划生产。(  )
三、 非选择题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都有科技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创新的美国。”众所周知,当今美国,人才济济,全球一半多的科技发明出自美国。
请回答:
(1) 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宋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请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
(2) 概括材料二中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3) 在工业文明兴起的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19世纪英国在科技上“抢占了先机”的表现。
(4) 20世纪是工业文明在全球扩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迅速崛起。20世纪上半期,美国有哪些领先世界的科技?
(5) 新中国成立后,奋起直追。在科技创新方面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哪些独特贡献?
(6) 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例1】 C 解析:本题中的关键,应是扣住1831年,此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即将完成。
【例2】 B 解析:本题中,A、C两项与“电气时代”不符, D项与“蒸汽时代”不符。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交通运输领域都促使新的交通工具出现。
第17课时 两次工业革命
【考点一】 1. 市场 劳动力 手工工场 2. 珍妮纺纱机 电力 电气时代 内燃机 电话 3. 垄断组织 4. 基本形成 世界工厂
第17课时 两次工业革命
【过关演练】
1. C 2. A 3. C 4. B 5. C 6. A 7. C 8. A 9. C 10. B 11. B 12. B 13. B 14. A 15. B
【冲A行动】
16. (1) 表现: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2) 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大量资金。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3) 建立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立生物进化论;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
(4) 飞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5) 袁隆平培育成功杂交水稻;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6)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17课时 两次工业革命
考点一 两次工业革命(必修2 P30~37)
1. 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18世纪60年代开始,19世纪40年代完成)。
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前提
条件:(1) 雄厚的资金和广阔的海外______(通过贸易、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2) 丰富的______资源(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
(3) ______________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4) 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
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政治保障)
2.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要成就:①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② 瓦特:万能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工业革命的显著标志)。
③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2) 第二次工业革命(1866年~20世纪初)
① 中心:美国、德国。
② 主要成就: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标志。
a. ______的发明和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来,电灯、电车、留声机和电影放映机等电气产品纷纷出现,人类由此进入“__________”。
b. ___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人们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c. 化学工业得到发展,如:瑞典人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塑料工业的发展等。
d. 电信工业的发展: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________;后来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等。
e. 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 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
(1) 产生: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__________。
(2) 作用: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 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使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从而为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________。英国已经成为 ________ ,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它使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交通运输更便利,信息传播更快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