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 11橙色的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 11橙色的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04 16:1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橙色的画》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把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放在首位,这是对学生艺术的熏陶,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主要通过直观实验操作,让学生活跃起来,轻松愉快的学习基本色彩知识。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展示和互评环节,既运用了知识,又建立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目标:
1、了解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认识三间色之橙色及其色相。
2、以橙色为主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内容。
3、通过欣赏以橙色为主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橙色温暖、明快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特别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了解间色,分析橙色产生差异的原因。
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的红、黄两种原色,调配出不同倾向的橙色
教学准备:
教师:塑料水瓶、三瓶水、红黄蓝三种颜料、PPT。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报纸、图画本。
教学过程:
1、 导入:
1、(演魔术、变橙色)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不好?
生;好!
师:桌上有三瓶水,摇一摇由透明变成了红色,另外两瓶请两位同学上来变魔术。
生:水由透明变成了红、黄、蓝色。
师:这三种颜色有什么特点?
生:红、黄、蓝属于三原色。(板书)
师:那三原色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生:三原色这三种颜色是无法用其它颜色调配出来,而他们却能调配出其他颜色。
2、实验
师: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
教师操作:把黄色颜料的水倒入水杯中再添加红色的水,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师:通过老师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种被调配出来的颜色叫什么?
生:颜色慢慢变深,橙色。(板书)
师:请两位同学上台给大家展示黄色加蓝色和红色加蓝色,被调配出来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生:绿色和紫色(板书)
二、展示交流:
1、师:橙色、绿色和紫色是如何调配出来的?你知道它属于什么色吗?
生: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紫
教师出示间色的定义: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
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三间色中的橙色。
2、学生实验:
师: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调配出橙色,并画在纸上。
(学生把橙色调出来画在纸上)
师:同学之间比较一下颜色有什么不同?你们调配出来的橙色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
师:你们的橙色有什么不同?
生:红色比黄色多调出的橙色偏红,颜色有点深。黄色比红色多调出的橙色偏黄,颜色有点浅。
师总结:多红+少黄=橙色(偏红、颜色深) 少红+多黄=橙色(偏黄、颜色浅)无论深浅都属于橙色。
三、感受启发:
1、师:橙色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回忆一下有哪些物体或场景是橙色的?说一说橙色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
生:橙色的花朵、南瓜、向日葵。(举手回答)
师:橙色具有给人心理上“温暖”的感觉,因此人们把橙色归为“暖色”。有许多的艺术大师也用橙色来表现画面,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板书课题:《橙色的画》)
2、教师学生共同欣赏大师凡高作品《向日葵》《收获》和米勒作品《晚钟》感受画中色彩带来的强烈明亮感和蓬勃的生命力。用色彩表达自己强烈的内心感受是作者作品的最大特色,这幅作品中他通过橙色系列的色彩表达对光明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
3、请大家打开书本第十一课P26,一起欣赏艺术家高加明的农民画《打菜籽》。
问:欣赏作品,仔细观察说说你从作品中看出是什么季节?
生:画中画的是秋天丰收的景象,农民在忙碌的打菜籽……
师: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心情吗?你觉得色彩上给你什么感觉?
生:感觉人们的心情是欢快、愉悦的。我看到橙色就觉得是丰收的季节,整个画面明快、鲜亮。
PPT出示一些学生作品共同欣赏。
4、教师总结:橙色的画指以橙色为主的画,在这些作品中也有其它色彩出现,如紫、蓝、绿等色彩,这些色彩能使画面产生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5、师:你想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四、作品展示: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从内容、色彩等方面介绍)
2、学生互评。
五、拓展小结:
1、教师使用橙色的画制作的小笔筒,告知学生美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最终回归于生活之中。
2、让同学们自己说说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