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第三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图版八年级下 第五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中的第三个内容“气候复杂多样”。前面已经从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方面分析了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气候也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所以这堂课就从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形成原因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中国和世界的一些气候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技能和方法,这有利于我在教学活动中,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总结者。但是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平时缺少教学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的练习,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求教学信息设备操作简单,让学生可以快速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气候特征。
2.理解影响亚洲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
3.了解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及相关资料,分析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
2.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点及成因,掌握正确使用地图及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大洲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阅读气候分布图的能力和使用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亚洲不同的气候景观,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通过分析亚洲自然环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3.正确认识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亚洲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亚洲气候特点成因
五、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
6、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气象视频资料---季风气候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地理学习方法导入,明确主题)
教师: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介绍了认识大洲的一般方法,其中自然环境方面,我们要认识什么?
学生: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
教师: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亚洲的气候。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认识大洲的一般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性,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快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环节二:讲授新课(读图获息,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运用观察法完成)
多媒体课件:亚洲气候类型图
教师:认识一个大洲的气候首先要明确主要气候类型。
师生合作,老师说出地理位置,学生大声读出气候类型的名称,观看景观图,体会亚洲气候差异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亚洲不同的气候景观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亚洲气候差异大,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知识点二:※亚洲的气候特点(运用观察法、读图分析法突出本课的重点)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幅图中除了气候类型的名称之外,你还能看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书写板书,总结亚洲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突出本堂课的重点:亚洲气候特点
※知识点三: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运用讨论法、读图分析法突破本课难点)
《承转》亚洲的气候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呢?
探究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
多媒体课件:小组活动要求
特点一: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亚洲跨纬度广,寒带气候、温带气候、热带气候类型齐全;
海陆位置不同,气候类型较齐全;
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耸,形成高原、高山气候
特点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1.原因:亚洲大陆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所以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
多媒体播放:视频气象资料《季风气候》进一步认识亚洲的季风气候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亚洲季风气候风向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探究能力,视频气象资料《季风气候》,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季风气候的认识,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运用观察法、谈话法进行情感教育)
多媒体展示:三种季风气候气温与降水图
教师:观察这三种季风气候有什么共同之处?
雨热同期——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时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有利于农业生产。
降水季节差异大
教师:营口地区是什么气候?根据你的体会,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教师:我国的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此时此刻,我们辽宁地区正在遭受干旱的威胁,辽宁有2.07万人饮水困难,特别是辽西地区干旱尤为严重,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能为辽宁大旱做点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认识到地理事物的两面性,培养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思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规避旱涝危险,落实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要求。
特点三: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原因
亚洲幅员辽阔,内陆广大地区距海遥远,所以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综上所述:亚洲幅员辽阔,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大陆东西宽广,地形复杂,地表起伏大,所以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设计意图】整个探究活动环节突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完成选图、读图、分析、归纳、总结来突破本堂课的难点,认识到地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而且全班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知识点四:影响亚洲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
教师:综合分析,影响亚洲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
环节三:学法引导(地理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巩固)
《过渡》以上我们分析归纳了亚洲的气候特点,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归纳一个大洲的气候特点呢?
探究活动二:小组合作分析归纳非洲的气候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归纳非洲的气候特点,加强学生对归纳大洲气候特点的学习方法的掌握。
环节四:谈谈你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收获
教师:最后,合着前两堂课的内容,老师用一首歌谣来做最后的总结
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交给学生自己回顾,是对本节课堂学习的一种很好的反映,也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再拓展,再巩固。
老师再用歌谣记忆增强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