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A与过关】(人教版)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课堂演练+要点梳理(考点击破+真题体验):第28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2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冲A与过关】(人教版)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课堂演练+要点梳理(考点击破+真题体验):第28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2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7 14:29:34

文档简介

第28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理解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一、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代表人物
主 张
特 点
程颐
程颢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格物致知”的认知论
北宋
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南宋
客观唯心主义
陆九渊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
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南宋
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明朝
主观唯心主义
  二、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张的共同点:
(1) 他们的共同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人民为主”。
(2) 重视工商业发展。
(3) 批判继承传统的儒学思想。
【例1】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忠、孝、节、义”,这些思想至今仍影响着炎黄子孙。这些思想主要来自于儒家思想中的(  )
A. “民本”学说 B. “天人感应”学说 C. 理学思想 D. “经世致用”思想
【例2】 (2011·江苏学测)“亭林(顾炎武)既愤慨当时学风,以为明亡实由于此,自然责备到阳明。”这句话指出(  )
A.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 “仁者爱仁,民贵君轻”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君权神授”
1.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
2. 儒家思想随着统治者的需要不断发展。
3. 明清反封建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
一、 选择题
考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1. (2012·扬州期末)福建武夷山某纪念馆有一副楹联:“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该馆纪念的是(  )
A. 朱熹 B. 王阳明 C. 李贽 D. 顾炎武
2.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考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3. (2012·扬州模拟)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A.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C. 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D. 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4.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的是(  )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考点: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5.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 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 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 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二、 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6. 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
7.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8. 明清之际,许多进步思想家对正统儒家进行反思与批判,出现了“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等思想,代表了当时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需求。(  )
三、 非选择题
9.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①和②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
(2) 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
(4) 综合以上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
【例1】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宋明理学将天理与社会伦理道德相结合,“忠、孝、节、义”成为人们遵循的天理。
【例2】 A 解析:分析材料可以得出顾炎武认为明亡与学风有关,而学风与王阳明有关,所以A项符合题意。但其并未正确分析出明朝灭亡的原因。
第28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考点一】 1. 天理 理 伦理道德 格物致知 天理 三纲五常 天理 人欲 格物致知 南宋 日本 朝鲜 心 心 真理 反省内心 物 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2. 孔子 存天理 灭人欲 人正当的私欲 君主专制制度 君主专制制度 天下为主 君为客 经世致用 实践 匹夫有责 物质 规律 客观对象 相对的 绝对的 3. 批判继承 传统文化
第28课 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关演练】
1. A 2. C 3. A 4. B 5. A 6. A 7. A 8. B
【冲A行动】
9. (1) ①是孔子;②是孟子。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批判。
(4)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第28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考点一 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必修3 P12~19)
1.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二程”即程颢、程颐,北宋,他们认为__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______后有物;把天理和__________直接联系起来;提出“________”的认识论。
朱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他强调理之源在于______,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________;强调“存______,灭______”,认为“__________”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______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______、______乃至欧洲。
陆九渊:南宋,把“______”用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______”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______”,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主张________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明中期,宣扬“心外无______,心外无______”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________”和“____________”学说。
影响: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李贽:明朝后期,他反对以______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假说教,强调______________;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黄宗羲:明清之际,他对____________进行猛烈抨击,提出________________是天下之大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主命题。
顾炎武:明末清初,形成“________”思想;主张走出家门,到______中求得真知;提出“天下兴亡,________”。
王夫之:明末清初,他认为世界是________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________可循;在认识论上,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认为静止是________,运动是________,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 理解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________,促使我国________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