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4 19: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0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dào yìng    chí táng    chuán lái   
yún chèn    lù jiǎo    bào yuàn    tàn qì   
2.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主                
某                
秀                
建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1)我就知道你不敢,儒弱的东西!   
(2)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    
(3)人们非常尊敬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4.查字典填空。
“虚”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它的第三笔是   。“虚”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虚弱;②空虚;③虚心;④不真实的。请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填序号)。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张老师刚出院,身子还很虚,需要再休养一段时间。   
(3)看完小李写的文章,我觉得他只是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   
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学问时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实事求是。
B.他怀着侥幸心理打算滥竽充数,结果被老师批评了。
C.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这其实是杞人忧天,自欺欺人。
D.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邯郸学步。
6.根据课文填空。
(1)宋人有耕者。    。兔走触株,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
(2)《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    和    ,要善于看见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    ,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7.判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3)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美丽。    
(4)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池子所说的“清闲的生活”是指“   ”“   ”“小划子有多重也用不着想,至多,有一两片树叶被微风吹落,在我的胸膛上轻轻摇荡”。河流所说的它能受到尊敬的原因是“   ”“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9.交际技巧。
在讨论“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先说明自己的理由,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B.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清楚理由。
C.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D.我们要尊重每位同学的想法。
10.课外阅读。
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画出来。
(2)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①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②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③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3)“掩耳盗铃”的人为什么被人发现了?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至少写三个)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二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寓言  dào yìng 倒映  chí táng 池塘  chuán lái 传来 
yún chèn 匀称  lù jiǎo 鹿角  bào yuàn 抱怨  tàn qì 叹气 
【解答】故答案为:
预言 倒映 池塘 传来
匀称 鹿角 抱怨 叹气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2.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主  注   注意   住   住在 
某  谋   谋略   煤   煤炭 
秀  透   透气   诱   诱惑 
建  健   健康   键   关键 
【解答】故答案为:
注 注意 住 住在
谋 谋略 煤 煤炭
透 透气 诱 诱惑
健 健康 键 关键
【点评】本题答案不唯一,正确即可,关键是要增加识字量及词汇量,做到厚积薄发。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1)我就知道你不敢,儒弱的东西! 坚强 
(2)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  参差 
(3)人们非常尊敬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鄙视 
【解答】(1)懦弱:软弱,不坚强。反义词是:坚强;
(2)匀称:比例和谐、协调。反义词是:参差;
(3)尊敬: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反义词是:鄙视。
故答案为:
(1)坚强;
(2)参差;
(3)鄙视。
【点评】掌握了找反义词的方法,还要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反义词就容易多了。
4.查字典填空。
“虚”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虍 部,它的第三笔是 横钩 。“虚”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虚弱;②空虚;③虚心;④不真实的。请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填序号)。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③ 
(2)张老师刚出院,身子还很虚,需要再休养一段时间。 ① 
(3)看完小李写的文章,我觉得他只是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 ④ 
【解答】“虚”用部首查字法应查“虍”部,它的第三笔是“横钩”。
(1)谦虚:虚心,不骄傲。“虚”虚心的意思。故选③。
(2)很虚:很虚弱的意思。“虚”虚弱的意思。故选①。
(3)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符实。“虚”不真实的意思。故选④。
故答案为:
虍 横钩
(1)③;
(2)①;
(3)④。
【点评】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第一步,确认这个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
第二步,按这个部首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
第三步,按部首目录提示的页码,在“检字表”找到这个部首的栏目。
第四步,除去部首,数准确这个字的笔画数。
第五步,在这个部首栏找到该字在字典正文里的页码,翻到正文,就可以查到这个字了。
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学问时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实事求是。
B.他怀着侥幸心理打算滥竽充数,结果被老师批评了。
C.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这其实是杞人忧天,自欺欺人。
D.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邯郸学步。
【解答】A、B、D成语运用正确。
C选项运用有误,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结合语境可知运用不当。
故选:C。
【点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地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6.根据课文填空。
(1)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
(2)《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  长处 和  短处 ,要善于看见别人的  长处 ,正视自己的  短处 ,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解答】(1)选自文言文《守株待兔》。
(2)选自课文《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见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故答案为:
(1)田中有株 折颈而死 而身为宋国笑;
(2)长处 短处 长处 短处。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7.判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  ×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 
(3)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美丽。  × 
(4)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 
【解答】(1)没用修辞手法;
(2)把“池水”比作“镜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没用修辞手法;
(4)把“躺在柔软的泥土里”比作“鸭绒垫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1)×;
(2)√;
(3)×;
(4)√。
【点评】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池子所说的“清闲的生活”是指“ 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 ”“ 不用为大船和木筏操心 ”“小划子有多重也用不着想,至多,有一两片树叶被微风吹落,在我的胸膛上轻轻摇荡”。河流所说的它能受到尊敬的原因是“ 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应该像河流一样勤快,不怕苦,不能像池子,只贪图眼前的享受,没有考虑自己的未来 ”。
【解答】选自《池子与河流》,这是一篇用诗歌形式写的寓言故事。池子代表懒惰的人;河流代表勤奋的人。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的进取人生态度。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的其实就是: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故答案为:
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 不为大船和木筏操心 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应该像河流一样勤快,不怕苦,不能像池子,只贪图眼前的享受,没有考虑自己的未来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9.交际技巧。
在讨论“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先说明自己的理由,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B.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清楚理由。
C.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D.我们要尊重每位同学的想法。
【解答】结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学习,B、C、D正确。A选项有误,应该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清楚理由。
故选:A。
【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
10.课外阅读。
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画出来。
(2)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①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 
②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 
③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 
(3)“掩耳盗铃”的人为什么被人发现了?
 因为他只把自己的耳朵捂着,但别人还是听得到的。所以,他还是被人家发现了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至少写三个)
 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画蛇添足、自相矛盾、井底之蛙、滥竽充数、买椟还珠。 
【解答】(1)考查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能力,仔细读文可知,文中“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这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
(2)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这篇寓言故事讲了有一个人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告诉我们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故选②。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读寓言故事可知:“掩耳盗铃”的人之所以被人发现了,是因为:他只把自己的耳朵捂着,但别人还是听得到的。所以,他偷铃铛时还是被人家发现了。
(4)考查对寓言故事的积累,我知道的寓言故事还有: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画蛇添足、自相矛盾、井底之蛙、滥竽充数、买椟还珠。
故答案为:
(1)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2)②;
(3)因为他只把自己的耳朵捂着,但别人还是听得到的。所以,他还是被人家发现了;
(4)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画蛇添足、自相矛盾、井底之蛙、滥竽充数、买椟还珠。
【点评】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