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摩擦力的大小(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摩擦力的大小(详细解析+考点分析+名师点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2-18 09:26:22

文档简介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小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
A、下滑力、摩擦力 B、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考点:重力;力的示意图;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小孩在滑梯上滑下,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滑梯对小孩的支持力,重力作用.
解答:解:小孩在滑梯上滑下,小孩是运动的,和接触面之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滑梯;
小孩受到滑梯的支持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滑梯;
小孩在地面附近受到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
小孩不受下滑力的作用,找不到下滑力的施力物体,下滑力根本不存在.
故选D.
点评:确定一个力的存在一定找到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如果找不到,这个力就不存在.
2、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固定的斜面C上,若A、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A、B保持相对静止),设A、B间的摩擦力为F1,BC间的摩擦力为F2,则(  )
21*cnjy*com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二、填空题(共4小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具有 惯性 ,仍能继续前进,但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受到地面的 摩擦力 作用.
考点:惯性;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同时也会受到阻力的作用.
解答:解:汽车原来是运动的,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所以最终要停下来.
故答案为:惯性;摩擦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惯性、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如图所示,在小车上竖着一木块,当突然拉动小车时,由于 摩擦力 ,木块底部将随小车运动,而木块上部由于 惯性 要保持静止,所以木块倒向后方.
21*cnjy*com
考点:惯性;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本题利用解释惯性现象的四步法来分析的.
解答:解:木块放在车上,能使木块底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力只能是摩擦力;而保持物体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故答案为:摩擦力;惯性.
点评:解释惯性现象的四步法:
①两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原来是…(运动还是静止);
②其中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受到什么力而由…变成…(静止变成运动或运动变成静止);
③而另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运动或静止);
④所以出现…现象,扣题.
一般来说,物体翻转要选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而物体移动则选两个物体进行解释.
5、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水受 重力 的作用,推桌子很难推动,是因为桌子受到 摩擦力 的作用.21*cnjy*com

6、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慢慢停下来,这是受到 摩擦 力的作用,同一个物块抛出后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水泥地上的远,这是因为在冰上受的摩擦力 小 于在水泥地上受到的摩擦力.21世纪教育网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分析: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慢慢停下来,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可以得知,这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同一个物块抛出后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水泥地上的远,这是因为在冰上受的摩擦力小于在水泥地上受到的摩擦力,可以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出受到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越远.
解答:解:足球慢慢停下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同一个物块抛出后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水泥地上的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则运动得越远,所以物体在冰上受的摩擦力小于在水泥地上受到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 摩擦,小.
点评:本题目考查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解答题(共3小题)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 滚动 摩擦.刹车后,由于 惯性 ,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汽车行驶速度 .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40
7
8
50
9
13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20
23
70
160
51
101
(3)如果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口前完全通过公路吗?21*cnjy*com
(4)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说说为什么高速公路常常是封闭式的?
(3)汽车行驶到岔路口所用时间==5s,该同学完全通过公路所用时间==10s,因为t1<t2,所以不能通过;
(4)因为高速公路上的车速都很快,如果有紧急情况其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都很大,所以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所以都封闭起来.
点评:对于这类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点较多的题目,要快速联想所学的相关公式、概念去分析解答,不可慌乱.
8、小明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到:驾驶员驾车遇到紧急情况时,从决定停车,直至右脚刚刚踩在制动器踏板上,在这段反应时间内,汽车按原速度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踩紧踏板到车停下的距离称为刹车距离.普通人正常的反应时间,平均约0.5﹣1.5s;酒后驾驶的反应时间则增加2﹣3倍.为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驶给予了十分严厉的处罚.
(1)为了测试一下人正常的反应时间,小明和同学小华、小惠、小刚设计了一个测试实验,如图甲所示.小明竖直拿着尺的上端,被测试的同学在尺的正下端位置张开手指,当被测试者看到小明松开手将尺自由落下时,被测试者迅速用手抓住尺.比较手抓尺部位的高低,就能判断人的反应快慢.通过实验,小华、小惠和小刚分别抓住了尺上的A、B、C三点,如图乙所示.
你认为谁的反应更快? 小华 
(2)除了驾驶员不要酒后驾驶外,小明想:如果是阴雨天气,路面被雨水打湿了,刹车距离会受到影响吗?于是找来了实验器材:木板、斜面、小车、刻度尺、水,进行实验验证这一问题.请你帮他设计实验过程:
 在斜面底端的水平面上放上木板,让小车从斜面的某一确定的位置由静止滑下,用刻度尺先后测出木板被水打湿前后,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进行比较 .
(3)完成了上述实验之后,小明又想探究一下,刹车距离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你帮他再提出一个合理的,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刹车距离是否与车速有关 .
考点:阻力对物理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摩擦力的大小。
专题:压轴题;设计与制作题;控制变量法。21*cnjy*com
分析:(1)反应时间快的尺子下落的距离短,
(2)设计实验要用到控制变量法,保持小车在水平面的初速度和粗糙程度相同,一次干燥一次打湿.
(3)猜想要根据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猜想,不能随意猜想.
解答:解:(1)由图可知,A下落的距离最短,所以小华反应时间最短.
(2)根据控制变量法,要让初速度相同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下,用同一木板可保证粗糙程度相同,实验可观察小车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所以实验过程为:在斜面底端的水平面上放上木板,让小车从斜面的某一确定的位置由静止滑下,用刻度尺先后测出木板被水打湿前后,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进行比较.
(3)根据生活经验可猜想:刹车距离是否与车速有关.
故本题答案为:(1)小华;(2)在斜面底端的水平面上放上木板,让小车从斜面的某一确定的位置由静止滑下,用刻度尺先后测出木板被水打湿前后,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进行比较;(3)刹车距离是否与车速有关.
点评:实验步骤的设计一般要按照控制变量法,指出控制哪些量不变,改变哪些量,观察什么来得出结论.猜想不是随意的猜想,要根据生活经验和事实.
9、如果有机玻璃槽的内壁很光滑,魔丸的运动会是怎样?如果是很粗糙,又会是怎样?
21*cnjy*com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
分析: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自身重力在斜面方向的分力,若重心偏高,它将翻转.
解答:解:有机玻璃管内壁越粗糙,作用在魔丸上的摩擦力就越大,这样有助于魔丸翻滚;内壁越光滑,魔丸将直接滑下.
故答案:内壁很光滑,魔丸将直接滑到底端;如果是很粗糙,魔丸将翻滚着到底端.
点评:不要将有机玻璃槽倾斜得过大(接近竖直),以免圆柱体内的铅球砸坏玻璃槽的两端.21世纪教育网
摩擦力的大小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
A、下滑力、摩擦力 B、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C、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 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2、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固定的斜面C上,若A、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A、B保持相对静止),设A、B间的摩擦力为F1,BC间的摩擦力为F2,则(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二、填空题(共4小题)21世纪教育网
3、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具有 _________ ,仍能继续前进,但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受到地面的 _________ 作用.
4、如图所示,在小车上竖着一木块,当突然拉动小车时,由于 _________ ,木块底部将随小车运动,而木块上部由于 _________ 要保持静止,所以木块倒向后方.
5、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是因为水受 _________ 的作用,推桌子很难推动,是因为桌子受到 _________ 的作用.
6、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慢慢停下来,这是受到 _________ 力的作用,同一个物块抛出后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水泥地上的远,这是因为在冰上受的摩擦力 _________ 于在水泥地上受到的摩擦力.
三、解答题(共3小题)21*cnjy*com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汽车在正常行驶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 _________ 摩擦.刹车后,由于 _________ ,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 .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40
7
8
50
9
13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20
23
70
160
51
101
(3)如果某同学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m,问该同学以1.2m/s的正常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口前完全通过公路吗?21*cnjy*com
(4)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说说为什么高速公路常常是封闭式的?
8、小明通过课外阅读了解到:驾驶员驾车遇到紧急情况时,从决定停车,直至右脚刚刚踩在制动器踏板上,在这段反应时间内,汽车按原速度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踩紧踏板到车停下的距离称为刹车距离.普通人正常的反应时间,平均约0.5﹣1.5s;酒后驾驶的反应时间则增加2﹣3倍.为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驶给予了十分严厉的处罚.
(1)为了测试一下人正常的反应时间,小明和同学小华、小惠、小刚设计了一个测试实验,如图甲所示.小明竖直拿着尺的上端,被测试的同学在尺的正下端位置张开手指,当被测试者看到小明松开手将尺自由落下时,被测试者迅速用手抓住尺.比较手抓尺部位的高低,就能判断人的反应快慢.通过实验,小华、小惠和小刚分别抓住了尺上的A、B、C三点,如图乙所示.21*cnjy*com
你认为谁的反应更快? _________ 
(2)除了驾驶员不要酒后驾驶外,小明想:如果是阴雨天气,路面被雨水打湿了,刹车距离会受到影响吗?于是找来了实验器材:木板、斜面、小车、刻度尺、水,进行实验验证这一问题.请你帮他设计实验过程:
 _________ .
(3)完成了上述实验之后,小明又想探究一下,刹车距离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你帮他再提出一个合理的,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_________ .
21*cnjy*com
9、如果有机玻璃槽的内壁很光滑,魔丸的运动会是怎样?如果是很粗糙,又会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