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2-17 18:5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1第三节 旅游资源
的形成和分布23一、旅游资源的形成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4(一)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我国的地貌特征地势的阶梯性地貌类型的复杂性山地广布性高差的悬殊性形成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丰厚性51、玄武岩山地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东北五大连池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镜泊湖火山群、
伊通火山群、山西大同火山群、云南腾冲火山群及四
川峨眉山等。2、花岗岩山地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及黄山
山东崂山、浙江天台山、辽宁千山、江苏灵岩山、江西
三清山、河南鸡公山、河北盘山等。3、流纹岩和安山岩山地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A流纹岩:浙江最多,有雁荡山、天目山、会稽山、西湖
附近的孤山及宝石山等
B安山岩:台湾岛上的大屯火山群和附近海洋中的火烧岛
红头屿、龟山岛、彭佳屿、棉花屿等64、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广东肇庆七星岩、四川兴文石海
洞乡、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浙江桐庐瑶琳洞、江西彭泽
龙宫洞、贵州黄果树溶洞群等(200多处)。5、砂岩地貌(丹霞地貌)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广东丹霞山(以锦石、奇峰、幽洞、碧水为“四绝”)、
福建武夷山(“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
江西贵溪境内的龙虎山等。6、山水组合的特色旅游资源主要旅游资源:九寨沟、黄龙、长江三峡、玉龙雪山和虎跳峡等。7五大连池8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四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9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0丹霞山11(二)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宏观层面:选择地理环境相对理想的地方居住
(江河之滨、山前平原、植被繁茂之地等)微观层面:修建园林、寺庙、宝塔等强调自然和人文景观协调
人类活动的
影响作用12人类活动影响的典范13二、旅游资源分布分布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地质基础自然地理条件社会认知因素依托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克罗拉多大峡谷)由断层湖形成的旅游资源
(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青海湖、
滇池、洱海等)依托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地带性)
(“白色旅游”和“3S旅游”)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古都、古城)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的地理“痕迹”(古战场、
古渡口、万里长城等)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提升了
旅游资源的价值休闲度假村、农家乐等一系列新的旅游形式的发展(一)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14(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旅游资源的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联系15 徒步足千寻仙境佛场尘世外,
  凝眸四顾江潮湖水画图中。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