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6 近视和远视
一、单选题
1.(2022·绵阳)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下列有关健康用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B.读书1小时后要远眺
C.尽量不用手机看视频 D.在床上躺卧看书学习
2.(2022·东营)图中,甲为兴趣小组自制的变焦水透镜模型,乙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请推测该同学的视力状况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Ⅰ D.远视眼,镜片Ⅱ
3.(2022·大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们预防近视的是( )
A.读写姿势要正确
B.保持眼与书之间合适的距离
C.躺着看书
D.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4.(2022·宿迁)儿童、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使眼过度紧张和疲劳,引发近视眼。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5.(2022·百色)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容易引起眼球某结构凸度过大导致近视。“某结构”指的是( )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视网膜 D.睫状体
6.(2022·晋中)小云因经常连续看书、写字时间过长,且眼与书本距离过近,患了近视。她眼球前后径、晶状体曲度可能的情况分别是( )
A.过长、过大 B.过长、过小 C.过短、过大 D.过短、过小
7.(2022·贺州)今年的6月6日是第37个全国“爱眼日”,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儿童、青少年由于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近视,近视率约达52.7%。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近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形成物像的结构是图中的③
B.图中⑤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近视
C.不良习惯导致近视,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
8.(2022·河南)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关于眼球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无色透明的角膜 B.②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
C.光线折射后成像在⑤上 D.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9.(2022·陕西)如果我们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容易形成近视。下列能预防近视的是( )
A.长时看电脑 B.脏手揉眼睛 C.强光下看书 D.做眼保健操
10.(2022·陕西)如果我们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容易形成近视。下列能预防近视的是( )
A.强光下看书 B.做眼保健操 C.脏手揉眼睛 D.长时看电脑
11.(2022·新疆)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增进健康。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A.用眼时间过长,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减小形成近视
B.不能随地吐痰,因为痰中的尘粒、细菌等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C.鼻咽部有炎症需及时治疗,避免病菌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D.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防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
12.(2022·连云港)眼和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视网膜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B.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位于耳蜗内
C.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听觉感受器位于鼓膜上
D.若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则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13.(2022·自贡)在教育部的部署下,我市中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科学防控近视,共筑光明未来”的近视防控宣传教有活动。下列关于近视及其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上学路上边走路边看书不会引起近视
B.近视的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
14.(2022·石家庄)长期沉迷于玩电脑网游,会导致眼球的某一结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而患上高 度近视。这一结构是图中的( )
A.1 B.2 C.3 D.4
二、综合题
15.(2022·黑龙江)下图是眼球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中对眼球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填标号)。
(2)小芳白天刚从电影院出来时瞳孔发生的变化是 (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3)如果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如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会便 (填名称)的曲度变大,甚至使眼球前后径过长,观看远处物体时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眼。可通过配戴 透镜加以矫正。
(4)假如某人经检查眼球结构完好无损,却看不到周围的物体,则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答出一点原因即可)
16.(2022·福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葵同学在家按课程表准时上网课,每天坚持锻炼,注意合理膳食,学业获得发展,身心保持健康。
(1)合理膳食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肪、水和 (写出1种)等。蛋白质消化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 、胰液和肠液。
(2)上网课时,屏幕发出的光线在小葵眼球的 上形成物像。小葵课间做眼保健操、远眺几分钟,可缓解眼疲劳,预防 。
(3)从反射类型分析,小葵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跳绳练习属于 反射。
(4)小葵学习、锻炼等活动必须在神经系统和 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完成。
17.(2022·平凉)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政策是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请分析回答与“五项管理”有关的问题。
(1)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一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 。
(2)充足的睡眠有助于 分泌生长激素,促讲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用眼疲劳,造成眼球结构中 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4)阅读课外读物时,外界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在 上形成物像。
(5)在单杠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 。
18.(2022·岳阳)“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分析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脑卒中”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因是损伤了 (器官),构成该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某患者有正常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这些反射的效应器都由 组成。
(2)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多发,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 和转化。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作为青少年的你,在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上,写两点建议 。
19.(2022·天水)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政策是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这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请分析回答与“五项管理”有关的问题。
(1)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
(2)充足的睡眠有助于 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用眼疲劳,造成眼球结构中 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4)阅读课外读物时,外界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在 上形成物像
(5)在单杆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 。
20.(2022·重庆)新冠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小明购买了一个乒乓球训练器,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不仅增强了体质,还让视力得到一定恢复,请据图回答问题:
(1)乒乓球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 (填序号)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这些图像信息要经过③视神经传递到 的特定区域,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视觉。
(2)使用乒乓球训练器时,⑤睫状体不断地收缩和舒张,调节 (填序号)晶状体的曲度,在这个过程中睫状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有助于视力的恢复。
(3)图乙表示某校学生三年近视率调查结果,其变化趋势是 。
(4)青少年近视是可以预防的,为了保护好视力,你应该怎么做?(答出一点即可)。
三、资料分析题
21.(2022·怀化)资料一:2022年3月17日,怀化鹤城区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坚决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途径,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3月18日起,怀化对主城区实施全城临时封控。经过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与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不到10天就有效控制了疫情,解除了对主城区实施的全城临时封控。
资料二:2022年4月10日上午,怀化市1名新冠肺炎康复者主动捐献恢复期血浆200毫升,这是怀化市首次采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本次采集的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经过严格检测后,纳入国家血浆库统一管理,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
(1)新冠肺炎是新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新冠病毒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
(2)在新冠肺炎防疫期,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种处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3)资料二中将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是因为其血浆中含有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蛋白质在免疫学上叫做
(4)欢欢同学是鹤城区某中学学生;在封控停课期间,他每天都坚持上网课。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请你给他提出合理建议 (写出一条即可)。
四、读图理解题
22.(2022·北京市)眼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结构,青少年要科学用眼,保护视力。
(1)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眼属于 ,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2)正常情况下,外界光线通过角膜、 (填图1中序号)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形成视觉。
(3)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阅读前(0min)、阅读30min和60in时眼球前后径,结果如图2。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 ,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 (填“近视”或“远视”)的原因之一。
(4)除弱光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视力。请写出一条学习生活中保护视力的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 ABC.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读书1小时后要远眺,尽量不用手机看视频,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眼的发生,ABC不符合题意。
D.在床上躺着看书,容易导致近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四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如果眼球前后径过长、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某同学为近视眼,近视眼配戴凹透镜矫正王,图甲中镜片I是凸透镜,Ⅱ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3.【答案】C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可以预防近视,A不符合题意。
B.书与眼睛距离便越来越近,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容易造成近视,所以看书时,与屏幕保持足够距离,B不符合题意。
C.躺着看书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较近,手拿书本又不能持久,一会儿便累得胳膊发酸,书本与眼睛距离便越来越近,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还有许多青年学生喜欢侧躺着身子看书,这样不但光线不好,长时间侧着身子,歪着眼睛阅读,对青年人来说还容易造成斜视,眼肌疲劳,引起近视眼等不良后果,所以不要躺着看书,C符合题意。
D.认真完成眼保健操,眼保健操能有效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同时能消除睫状肌的紧张或痉挛,缓解眼部疲劳,对眼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能有效预防近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4.【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即图中甲,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即图丙。图乙是正常视觉。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折射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即图丁。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5.【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或沉迷于手机游戏会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就是近视。可见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容易引起眼球晶状体凸度过大导致近视。所以,“某结构”指的是晶状体,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6.【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7.【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③视网膜是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A不符合题意。
BC.近视眼的成因是:⑥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径上太长,导致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不是视网膜上。而凹透镜具有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因此,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了近视眼,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要”,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8.【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①角膜无色透明,A不符合题意。
B.②晶状体有折射光线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C不符合题意。
D.近视眼原因: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配戴凹透镜矫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9.【答案】D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看电脑、强光下看书、脏手揉眼睛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而经常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故答案为:D。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10.【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11.【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近视、远视;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A、近视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使物像模糊不清,A解释不科学,符合题意。
B、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咳出的痰中将携带有病菌,进而可能传染给他人,因而不能随地吐痰,B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C、咽鼓管连接着咽部和鼓室,所以鼻咽部有炎症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C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D、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吃东西时,咽部的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发咳嗽,所以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防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D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我们的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汇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如果长时间用眼看近处物体,会使得睫状肌疲劳不能正常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晶状体曲度就会变大,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近视。(2)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
12.【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是形成物像的部位,A符合题意。
B.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也位于大脑皮质,B不符合题意。
C.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C不符合题意。
D.若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则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近视眼,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13.【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上学路上边走路边看书会引起近视。为预防近视,不躺着看书,不边走路边看书,连续用眼1h后休息一会儿,A符合题意。
B.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B不符合题意。
C.近视眼是晶状体汇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
D.远眺时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放松,能有效缓解视疲劳,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14.【答案】C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近视形成的原因是:[3]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C。
【分析】(1)近视及其矫正示意图:
(2)题图中:1是角膜,2是视网膜,3是晶状体,4是视神经。
15.【答案】(1)6
(2)由大变小
(3)晶状体;凹
(4)视觉神经(或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或视觉中枢)答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1)眼睛中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巩膜,白色坚韧的巩膜具有保护作用。图中对眼球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6巩膜。
(2)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小芳白天刚从电影院出来时瞳孔发生的变化是由大变小。
(3)近视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如果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如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会便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甚至使眼球前后径过长,观看远处物体时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眼。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4)看见东西必须具备:眼球结构完好、视神经没断、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完好。假如某人经检查眼球结构完好无损,却看不到周围的物体,则受损的部位可能是视觉神经(或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或视觉中枢)。
【分析】图中:1角膜,2晶状体,3瞳孔,4虹膜,5睫状体,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玻璃体。
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16.【答案】(1)糖类或无机盐或维生素;胃液
(2)视网膜;近视
(3)条件或复杂
(4)内分泌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的消化;近视、远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
(2)屏幕发出的光线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眼球的折光系统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倒像。做眼保健操能放松眼球,预防近视眼。
(3)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小葵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跳绳练习属于复杂反射。
(4)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在人体内,内分泌系统调节和神经系统调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的基本胞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2)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3)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17.【答案】(1)大脑皮层
(2)垂体
(3)晶状体
(4)视网膜
(5)收缩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激素调节;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为人类所特有的,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因此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一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具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讲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经常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4)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5)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单杠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收缩。
【分析】(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功能
大脑 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活动的中枢
脊髓 能对外界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传导,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2)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性激素能够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促进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
(3)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4)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18.【答案】(1)脑;神经元;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
(2)吸收、利用;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近视、远视;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脑卒中”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因是损伤了脑(器官)。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故构成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所以,某患者有正常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这些反射的效应器都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组成。
(2)结合分析可知,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分析】(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作神经冲动。
(2)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3)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19.【答案】(1)大脑皮层
(2)垂体
(3)晶状体
(4)视网膜
(5)收缩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近视、远视;激素调节;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语言中枢也在大脑皮层。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3)长时间玩手机,睫状肌总是处于收缩状态,使晶状体曲度变大,久而久之,睫状肌发生持续痉挛,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导致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前方,造成近视。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5)垂提重物或引体上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分析】(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大脑皮层具有的功能区有:语言中枢、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功能区。躯体运动中枢是管理躯体对侧的运动,如:大脑皮层左侧运动中枢受损,则右侧躯体的运动就会受到障碍;躯体感觉中枢也是管理躯体对侧的感觉。
(2)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3)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4)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20.【答案】(1)②;大脑皮层
(2)④
(3)近视率逐年升高
(4)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乒乓球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②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这些图像信息要经过③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视觉。
(2)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减小。所以,使用乒乓球训练器时,⑤睫状体不断地收缩和舒张,调节④晶状体的曲度,在这个过程中睫状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有助于视力的恢复。
(3)图乙表示某校学生三年近视率调查结果,分析柱形图可知,近视率的变化趋势是逐年升高。
(4)青少年近视是可以预防的,为了保护好视力,应该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分析】(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2)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21.【答案】(1)蛋白质;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
(4)定期检查视力,做眼保健操
【知识点】近视、远视;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由分析可知,病原体也叫“病原微生物”,是能引起人或其他物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微生物,所以新冠病毒是病原体,所以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由此可知,题中“在新冠肺炎防疫期,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种处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新冠病毒侵入人后,能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就是抗体。
(4)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如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走路看书。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22.【答案】(1)器官
(2)②;大脑皮层
(3)长;近视
(4)认真做眼保健操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故眼属于器官。
(2)正常情况下,外界光线依次通过角膜、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后,在③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即形成视觉。
(3)由图2可知,随着弱光照阅读时间的变长,志愿者的眼球前后径变长。所以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
(4)保护视力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要是:①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②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①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②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③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④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⑤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全国各地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6 近视和远视
一、单选题
1.(2022·绵阳)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下列有关健康用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B.读书1小时后要远眺
C.尽量不用手机看视频 D.在床上躺卧看书学习
【答案】D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 ABC.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读书1小时后要远眺,尽量不用手机看视频,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眼的发生,ABC不符合题意。
D.在床上躺着看书,容易导致近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四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2022·东营)图中,甲为兴趣小组自制的变焦水透镜模型,乙为某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请推测该同学的视力状况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Ⅰ D.远视眼,镜片Ⅱ
【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如果眼球前后径过长、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某同学为近视眼,近视眼配戴凹透镜矫正王,图甲中镜片I是凸透镜,Ⅱ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3.(2022·大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们预防近视的是( )
A.读写姿势要正确
B.保持眼与书之间合适的距离
C.躺着看书
D.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答案】C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可以预防近视,A不符合题意。
B.书与眼睛距离便越来越近,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容易造成近视,所以看书时,与屏幕保持足够距离,B不符合题意。
C.躺着看书书本与眼睛的距离较近,手拿书本又不能持久,一会儿便累得胳膊发酸,书本与眼睛距离便越来越近,很容易造成眼睛疲劳。还有许多青年学生喜欢侧躺着身子看书,这样不但光线不好,长时间侧着身子,歪着眼睛阅读,对青年人来说还容易造成斜视,眼肌疲劳,引起近视眼等不良后果,所以不要躺着看书,C符合题意。
D.认真完成眼保健操,眼保健操能有效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同时能消除睫状肌的紧张或痉挛,缓解眼部疲劳,对眼睛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能有效预防近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4.(2022·宿迁)儿童、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使眼过度紧张和疲劳,引发近视眼。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即图中甲,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即图丙。图乙是正常视觉。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小,在不使用调节状态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折射后主焦点落于视网膜之后,而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图象,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即图丁。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5.(2022·百色)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容易引起眼球某结构凸度过大导致近视。“某结构”指的是( )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视网膜 D.睫状体
【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书或沉迷于手机游戏会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就是近视。可见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使用手机容易引起眼球晶状体凸度过大导致近视。所以,“某结构”指的是晶状体,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6.(2022·晋中)小云因经常连续看书、写字时间过长,且眼与书本距离过近,患了近视。她眼球前后径、晶状体曲度可能的情况分别是( )
A.过长、过大 B.过长、过小 C.过短、过大 D.过短、过小
【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答案为:A。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7.(2022·贺州)今年的6月6日是第37个全国“爱眼日”,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儿童、青少年由于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了不同程度的近视,近视率约达52.7%。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近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形成物像的结构是图中的③
B.图中⑤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近视
C.不良习惯导致近视,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
【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③视网膜是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A不符合题意。
BC.近视眼的成因是:⑥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径上太长,导致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不是视网膜上。而凹透镜具有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因此,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了近视眼,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要”,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8.(2022·河南)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关于眼球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无色透明的角膜 B.②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
C.光线折射后成像在⑤上 D.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D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①角膜无色透明,A不符合题意。
B.②晶状体有折射光线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C不符合题意。
D.近视眼原因: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配戴凹透镜矫正,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9.(2022·陕西)如果我们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容易形成近视。下列能预防近视的是( )
A.长时看电脑 B.脏手揉眼睛 C.强光下看书 D.做眼保健操
【答案】D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看电脑、强光下看书、脏手揉眼睛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而经常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故答案为:D。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10.(2022·陕西)如果我们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容易形成近视。下列能预防近视的是( )
A.强光下看书 B.做眼保健操 C.脏手揉眼睛 D.长时看电脑
【答案】B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11.(2022·新疆)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增进健康。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A.用眼时间过长,造成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减小形成近视
B.不能随地吐痰,因为痰中的尘粒、细菌等可能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C.鼻咽部有炎症需及时治疗,避免病菌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D.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防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
【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近视、远视;耳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A、近视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方,使物像模糊不清,A解释不科学,符合题意。
B、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咳出的痰中将携带有病菌,进而可能传染给他人,因而不能随地吐痰,B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C、咽鼓管连接着咽部和鼓室,所以鼻咽部有炎症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C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D、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吃东西时,咽部的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引发咳嗽,所以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防止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误入气管,D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我们的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汇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如果长时间用眼看近处物体,会使得睫状肌疲劳不能正常调节晶状体的形状,晶状体曲度就会变大,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近视。(2)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和鼓室。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
12.(2022·连云港)眼和耳是人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视网膜上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B.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位于耳蜗内
C.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听觉感受器位于鼓膜上
D.若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则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
【答案】A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听觉的形成
【解析】【解答】A.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是形成物像的部位,A符合题意。
B.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也位于大脑皮质,B不符合题意。
C.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C不符合题意。
D.若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则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近视眼,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13.(2022·自贡)在教育部的部署下,我市中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科学防控近视,共筑光明未来”的近视防控宣传教有活动。下列关于近视及其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上学路上边走路边看书不会引起近视
B.近视的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
【答案】A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A.上学路上边走路边看书会引起近视。为预防近视,不躺着看书,不边走路边看书,连续用眼1h后休息一会儿,A符合题意。
B.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B不符合题意。
C.近视眼是晶状体汇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C不符合题意。
D.远眺时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放松,能有效缓解视疲劳,适时远眺有利于晶状体曲度恢复原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14.(2022·石家庄)长期沉迷于玩电脑网游,会导致眼球的某一结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而患上高 度近视。这一结构是图中的( )
A.1 B.2 C.3 D.4
【答案】C
【知识点】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近视形成的原因是:[3]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故答案为:C。
【分析】(1)近视及其矫正示意图:
(2)题图中:1是角膜,2是视网膜,3是晶状体,4是视神经。
二、综合题
15.(2022·黑龙江)下图是眼球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中对眼球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填标号)。
(2)小芳白天刚从电影院出来时瞳孔发生的变化是 (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3)如果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如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会便 (填名称)的曲度变大,甚至使眼球前后径过长,观看远处物体时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眼。可通过配戴 透镜加以矫正。
(4)假如某人经检查眼球结构完好无损,却看不到周围的物体,则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答出一点原因即可)
【答案】(1)6
(2)由大变小
(3)晶状体;凹
(4)视觉神经(或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或视觉中枢)答出一点即可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1)眼睛中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巩膜,白色坚韧的巩膜具有保护作用。图中对眼球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6巩膜。
(2)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小芳白天刚从电影院出来时瞳孔发生的变化是由大变小。
(3)近视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如果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如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脑会便晶状体的曲度变大,甚至使眼球前后径过长,观看远处物体时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眼。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4)看见东西必须具备:眼球结构完好、视神经没断、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完好。假如某人经检查眼球结构完好无损,却看不到周围的物体,则受损的部位可能是视觉神经(或视神经或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或视觉中枢)。
【分析】图中:1角膜,2晶状体,3瞳孔,4虹膜,5睫状体,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玻璃体。
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16.(2022·福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葵同学在家按课程表准时上网课,每天坚持锻炼,注意合理膳食,学业获得发展,身心保持健康。
(1)合理膳食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食物中六大营养物质有蛋白质、脂肪、水和 (写出1种)等。蛋白质消化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 、胰液和肠液。
(2)上网课时,屏幕发出的光线在小葵眼球的 上形成物像。小葵课间做眼保健操、远眺几分钟,可缓解眼疲劳,预防 。
(3)从反射类型分析,小葵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跳绳练习属于 反射。
(4)小葵学习、锻炼等活动必须在神经系统和 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完成。
【答案】(1)糖类或无机盐或维生素;胃液
(2)视网膜;近视
(3)条件或复杂
(4)内分泌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的消化;近视、远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1)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
(2)屏幕发出的光线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眼球的折光系统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倒像。做眼保健操能放松眼球,预防近视眼。
(3)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小葵跟随老师的示范进行跳绳练习属于复杂反射。
(4)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在人体内,内分泌系统调节和神经系统调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的基本胞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2)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3)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17.(2022·平凉)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政策是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请分析回答与“五项管理”有关的问题。
(1)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一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 。
(2)充足的睡眠有助于 分泌生长激素,促讲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用眼疲劳,造成眼球结构中 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4)阅读课外读物时,外界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在 上形成物像。
(5)在单杠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 。
【答案】(1)大脑皮层
(2)垂体
(3)晶状体
(4)视网膜
(5)收缩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激素调节;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为人类所特有的,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因此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一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具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讲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经常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4)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5)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单杠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收缩。
【分析】(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功能
大脑 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活动的中枢
脊髓 能对外界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传导,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2)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性激素能够促进性器官的发育,促进人体第二性征的出现。
(3)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4)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18.(2022·岳阳)“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分析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脑卒中”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因是损伤了 (器官),构成该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某患者有正常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这些反射的效应器都由 组成。
(2)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糖尿病多发,进而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 和转化。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作为青少年的你,在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上,写两点建议 。
【答案】(1)脑;神经元;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
(2)吸收、利用;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近视、远视;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脑卒中”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原因是损伤了脑(器官)。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故构成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所以,某患者有正常的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这些反射的效应器都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组成。
(2)结合分析可知,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分析】(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这种能传导的兴奋叫作神经冲动。
(2)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3)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19.(2022·天水)教育部出台的“五项管理”政策是指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这是确保“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行动。请分析回答与“五项管理”有关的问题。
(1)写作业时,同学们能够对抽象的文字信息作出相应反应,控制这过程的最高级中枢是
(2)充足的睡眠有助于 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同学们的生长发育。
(3)长时间玩手机会导致用眼疲劳,造成眼球结构中 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4)阅读课外读物时,外界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在 上形成物像
(5)在单杆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牵拉身体向上移动,此时肱二头肌的状态是 。
【答案】(1)大脑皮层
(2)垂体
(3)晶状体
(4)视网膜
(5)收缩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近视、远视;激素调节;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语言中枢也在大脑皮层。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3)长时间玩手机,睫状肌总是处于收缩状态,使晶状体曲度变大,久而久之,睫状肌发生持续痉挛,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导致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前方,造成近视。
(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5)垂提重物或引体上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分析】(1)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中枢,大脑皮层具有的功能区有:语言中枢、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感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功能区。躯体运动中枢是管理躯体对侧的运动,如:大脑皮层左侧运动中枢受损,则右侧躯体的运动就会受到障碍;躯体感觉中枢也是管理躯体对侧的感觉。
(2)生长激素的调节有密切关系,人体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若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得甲亢;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成年人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患糖尿病。
(3)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4)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20.(2022·重庆)新冠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小明购买了一个乒乓球训练器,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不仅增强了体质,还让视力得到一定恢复,请据图回答问题:
(1)乒乓球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 (填序号)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这些图像信息要经过③视神经传递到 的特定区域,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视觉。
(2)使用乒乓球训练器时,⑤睫状体不断地收缩和舒张,调节 (填序号)晶状体的曲度,在这个过程中睫状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有助于视力的恢复。
(3)图乙表示某校学生三年近视率调查结果,其变化趋势是 。
(4)青少年近视是可以预防的,为了保护好视力,你应该怎么做?(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②;大脑皮层
(2)④
(3)近视率逐年升高
(4)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乒乓球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在②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这些图像信息要经过③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视觉。
(2)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减小。所以,使用乒乓球训练器时,⑤睫状体不断地收缩和舒张,调节④晶状体的曲度,在这个过程中睫状体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有助于视力的恢复。
(3)图乙表示某校学生三年近视率调查结果,分析柱形图可知,近视率的变化趋势是逐年升高。
(4)青少年近视是可以预防的,为了保护好视力,应该做到“三要四不看”,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分析】(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2)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向远处眺望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不看:①不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三、资料分析题
21.(2022·怀化)资料一:2022年3月17日,怀化鹤城区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坚决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途径,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3月18日起,怀化对主城区实施全城临时封控。经过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与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不到10天就有效控制了疫情,解除了对主城区实施的全城临时封控。
资料二:2022年4月10日上午,怀化市1名新冠肺炎康复者主动捐献恢复期血浆200毫升,这是怀化市首次采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本次采集的新冠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经过严格检测后,纳入国家血浆库统一管理,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
(1)新冠肺炎是新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新冠病毒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
(2)在新冠肺炎防疫期,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种处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3)资料二中将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是因为其血浆中含有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蛋白质在免疫学上叫做
(4)欢欢同学是鹤城区某中学学生;在封控停课期间,他每天都坚持上网课。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请你给他提出合理建议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蛋白质;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3)抗体
(4)定期检查视力,做眼保健操
【知识点】近视、远视;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由分析可知,病原体也叫“病原微生物”,是能引起人或其他物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微生物,所以新冠病毒是病原体,所以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属于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由此可知,题中“在新冠肺炎防疫期,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种处理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新冠病毒侵入人后,能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就是抗体。
(4)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如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躺卧看书;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要走路看书。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四、读图理解题
22.(2022·北京市)眼是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结构,青少年要科学用眼,保护视力。
(1)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眼属于 ,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2)正常情况下,外界光线通过角膜、 (填图1中序号)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作用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形成视觉。
(3)科研人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阅读前(0min)、阅读30min和60in时眼球前后径,结果如图2。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 ,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 (填“近视”或“远视”)的原因之一。
(4)除弱光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视力。请写出一条学习生活中保护视力的措施: 。
【答案】(1)器官
(2)②;大脑皮层
(3)长;近视
(4)认真做眼保健操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
【解析】【解答】(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故眼属于器官。
(2)正常情况下,外界光线依次通过角膜、晶状体等结构的折射后,在③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即形成视觉。
(3)由图2可知,随着弱光照阅读时间的变长,志愿者的眼球前后径变长。所以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
(4)保护视力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要是:①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②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①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②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③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④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⑤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分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