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庆元县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2四上·庆元期末)蚊子、苍蝇蜜蜂等昆虫会鸣叫,它们的鸣叫声是由( )振动发出来的。
A.口器 B.腿 C.翅膀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如流水声就是水振动,风声就是空气振动;人说话是声带振动,蜜蜂的“嗡嗡”声是翅膀振动。
2.(2022四上·庆元期末)如图,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抽走时,里面的闹钟发出的声音( )。
A.越来越弱,最后听不见
B.越来越强
C.和原来一样强,没有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当里面的空气逐渐变少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慢慢变弱(轻);当没有空气后,虽然能看到闹铃在动,但我们听不到声音。
3.(2022四上·庆元期末)下列词汇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
A.多、少 B.高、低 C.强、弱'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活动的声音两类,同时声音有强弱、高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4.(2022四上·庆元期末)敲击下列长度相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钢管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5.(2022四上·庆元期末)听声音时,把手放在耳后,是为了增强耳朵中( )的作用。
A.鼓膜 B.外耳道 C.耳郭
【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耳郭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6.(2022四上·庆元期末)为了保护呼吸器官,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为了保暖,门窗紧闭
B.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C.每天蒙头睡觉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经常锻炼身体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但不可运动过量。
7.(2022四上·庆元期末)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 )。
A.长一些 B.短一些 C.差不多
【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较小。
8.(2022四上·庆元期末)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成( )。
A.主食和副食
B.熟食和生食
C.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9.(2022四上·庆元期末)谷类、薯类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谷薯类是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
10.(2022四上·庆元期末)下列饮食习惯合理的是( )。
A.睡前多吃些食物,早餐就可以不用吃了
B.用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C.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
【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11.(2022四上·庆元期末)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牙齿,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饭后漱口 B.用牙签剔牙缝 C.不吃很烫的食物
【答案】B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养成正确的咀嚼习惯,平时注意口腔牙齿卫生,多吃蔬菜和含钙多的食物都有利于保护牙齿, 吃完东西不要经常剔牙,觉得不舒服可刷牙,经常剔牙会使牙齿间的缝隙增大,食物残留物就会堆积,加快细菌滋生,不利于牙齿健康。
12.(2022四上·庆元期末)牙齿中起到咀嚼食物作用的是( )。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答案】C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门齿切割食物,犬齿撕碎食物,臼齿咀嚼食物。
13.(2022四上·庆元期末)下列不属于人体消化器官的是( )。
A.胃 B.心脏 C.小肠
【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心脏属于血液循环系统。
14.(2022四上·庆元期末)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会引起鼓膜振动,说明声音有能量
B.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能量
C.食物中没有能量
【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的主要形式有电能、热能、声能、动能、化学能等。能量可互相转化,能量无处不在,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能。
15.(2022四上·庆元期末)把力的概念推广到太阳系行星运动,认为行星运动和苹果落地都是因为受到了同样类型的力的作用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钱学森
【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牛顿为力学之父,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
二、实验探究题(共62分)
16.(2022四上·庆元期末)声音的强弱。
小红和小丁在研究物体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1)他们用手轻触轻轻敲击后的音叉,感觉到手指发麻程度 ;再用手轻触重重敲击后的音叉,感觉到手指发麻程度 (填“小”或“大”,上同)。
(2)接着,他们用橡皮筋将-块紧绷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如右图)。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发现轻轻敲击音叉时碎纸屑跳动幅度较 ,重重敲击音叉时碎纸屑跳动幅度较 (填“小”或“大”,上同)(音叉离气球皮的远近相同)。
(3)最后,他们用悬挂的小泡沫球来观察不同情况下音又的振动情况(如右图)。发现小泡沫球碰到轻轻敲击后的音叉时摆动幅度比较 ,碰到重重敲击后的音叉时摆动幅度比较 (填“小”或“大”,上同)。
(4)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发现: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动幅度小,声音 ;振动幅度大,声音 。
【答案】(1)小;大
(2)小;大
(3)小;大
(4)弱;强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此题探究声音强弱的影响因素。
(1)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强弱改变。重击时,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轻敲时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2)此装置模拟的鼓膜的振动,其他条件不变时,重击时,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所以纸屑跳动大,轻敲时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所以纸屑跳动小。
(3)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强弱改变。重击时,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轻敲时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4)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振动幅度受力大小的影响,力度大,振动幅度大。
17.(2022四上·庆元期末)声音的高低。
某科学小组在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对声音高低变化的影响”实验(如图)。
(1)做实验时,为了防止尺子敲打桌面发出敲击声,手要将尺( )。
A.紧贴桌沿用力按住 B.轻贴桌沿轻轻按住 C.远离桌沿用力按住
(2)做实验时,该科学小组每次实验都重复3次,是为了 。
(3)下表是实验记录单,请用“低”“较低”“较高”“高”填空。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8 12 16 20
声音高低的变化
(4)桌子伸出桌面 厘米时,尺子振动得最快,发出的声音最 。
(5)该小组发现在停止对尺子的弹拨后,尺子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
A.回声现象 B.人的错觉 C.尺子仍在振动
【答案】(1)A
(2)避免实验偶然性
(3)高|较高|较低|低
(4)8;高
(5)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对声音高低变化的影响。
(1) 紧贴桌沿用力按住尺子,以防止尺子敲打桌面发声,确保是振动发出声音。
(2)实验重复三次,以避免偶然性,确保实验准确率。
(3)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振动的速度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振动的速度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
(4)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振动的速度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5)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才会消失。
18.(2022四上·庆元期末)呼吸与健康。
右图是模拟呼吸的装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模拟的是 ,②模拟的是 , 模拟的是胸廓, 模拟的是膈肌。(填序号或文字)
(2)实验时,把底部的气球皮往下拉,模拟的是 ,能观察到 ;手松开后,模拟的是 ,能观察到 。(填字母)
A.吸气过程
B.呼气过程
C.瓶子里的空间变大,气球膨胀
D.瓶子里的空间变小,气球瘪了
(3)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顺序是( )。
A.气管→肺→鼻腔或口腔
B.肺→气管→鼻腔或口腔
C.鼻腔或口腔→气管→肺
(4)阅读下图的资料,呼出来的气体中 含量增加得最多, 含量几乎不变。
(5)小科经常锻炼身体,小丁平时不喜欢运动,他们一起跑完400米后,呼吸次数增加的比较多的是( )。
A.小科 B.小丁 C.一样多
【答案】(1)气管;肺;③;①
(2)A;C;B;D
(3)C
(4)二氧化碳;氮气
(5)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模拟观察人体呼吸,了解呼吸的特点。
(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气管、支气管和肺等,肺有两片,气球模拟的是肺,吸管模拟的是气管,气球皮模拟的是膈肌,整个塑料瓶模拟的是胸廓。
(2)向下拉气球,膈肌向下移动,此时胸廓膨胀,肺部充满气体,手松开,模拟的是膈肌上移,此时胸部收缩,肺部气体排出,气球变瘪。
(3)人体需要的氧气由鼻腔或口腔吸入到大气管再到达肺,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氧气吸入21%,呼出16%,变少了,二氧化碳吸入0.03%,呼出4%,增多了,氮气前后都为78%,保持不变。
(5)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需要吸入更多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一次呼吸可以吸入呼出更多气体,所以小科的呼吸次数增加少于小丁的。
19.(2022四上·庆元期末)运动小车。
科学课上,某小组同学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如下图),下表是他们组的实验数据(挂2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垫圈个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 6秒12 6秒88 6秒10
4 4秒07 4秒48 4秒79
6 2秒28 2秒34 2秒23
(1)实验中,挂1个垫圈,小车静止不动,这是因为小车受到( )作用,从而阻碍了小车的运动。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2)实验中,小车是利用( )作为动力来前进的。
A.车子的重力 B.绳子的弹力 C.垫圈的重力
(3)实验中,拉小车的绳子长度比较合适的是( )。
A.小车运动到终点时,垫圈碰到地面
B.小车在起点时,垫圈刚好碰到地面
C.小车运动到终点时,垫圈接近地面
(4)拉力的大小用( )来表示。
A.垫圈数量 B.小车运动的距离 C.小车运动的时间
(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 )。
A.要使小车运动起来,需要一定的力
B.实验的次数越多,获得的数据就越不准确
C.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运动的速度就越小
【答案】(1)A
(2)C
(3)C
(4)A
(5)A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2)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小车利用垫圈的重力从而通过绳子产生对小车的拉力。
(3)随着垫圈向下移动,拉动小车运动,此时需要垫圈的重力等于小车的拉力,如果垫圈碰到地面,则垫圈会受到地面给予向上的支持力,则不会给小车产生拉力,需要在到终点时,垫圈还未碰到地面。
(4)垫圈个数表示拉力的大小。
(5)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实验次数多,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可更准确。
20.(2022四上·庆元期末)认识和使用弹簧测力计。
(1)如图,请将弹簧测力计各部分名称补充完整。
A: ;B: 。
(2)用弹簧测力计测推力的大小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测量前,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
B.为了方便读数,可将物体取下后再读数
C.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如图,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 N。如右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4)下列情况中,弹簧没有产生弹力的是( )。
A.把弹簧平放在地面 B.手压弹簧 C.手拉弹簧
【答案】(1)指针;挂钩
(2)B
(3)5.0;2.6
(4)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以及应用。
(1) 弹簧测力计是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吊环组成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3)弹簧测力计最下面是5N,则最大量程为5N,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0.2N,指针指到2N以下3个小格,则为2+0.2×3=2.6N。
(4)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弹簧平放没有受到外力,是没有弹力的。
21.(2022四上·庆元期末)食物的研究。
小科统计了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如右表所示。
食物名称.
早餐 稀饭、馒头、花生,
中餐 米饭、白菜、茄子
晚餐 米饭、猪肉、鲫鱼
(1)下列食物中,属于主食的是( )。
A.鸡蛋 B.米饭 C.大排
(2)为了使小科营养搭配更均衡,可以在中餐中加入( )。
A.西兰花 B.芹菜 C.羊肉
(3)小科将花生在白纸上压一压,会留下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较多的 ;又在米饭上滴碘酒,看见米饭变成 色。
(4)根据右图“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供的信息,下列三种食物,一天中的摄入量从多到少的排序是( )。
A.花生 鸡蛋 米饭
B.米饭 鸡蛋 花生
C.鸡蛋 花生 米饭
【答案】(1)B
(2)C
(3)脂肪;蓝
(4)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检测和合理膳食。
(1)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如谷类、豆类和块茎类,它们是人类日常饮食所需蛋白质、淀粉、油脂、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主要来源。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营养搭配,则需要营养齐全均衡,中餐中白菜、茄子主要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米饭提供糖类,缺少蛋白质,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3)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
(4)一天中最多到少依次是水分、糖类、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米饭中含有丰富的糖类,鸡蛋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花生脂肪含量高。
三、实际应用题(共23分)
22.(2022四上·庆元期末)古筝的研究。
古筝是我国的一种民族乐器。古筝的每根琴弦下方都有一个将琴弦架起来的琴码(如下图)。
(1)弹拨琴弦,琴弦会 ,这样就产生了声音。
(2)琴弦拉得越紧,拨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琴弦拉得越松,拨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
(3)古筝中的琴码是可以左右移动的,当弹拨琴码中右侧的琴弦时,从下往上弹拨听到的声音是( ) 。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音高不变
(4)小齐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纸盒、木条自制了简易版“古筝”(如右图)。(3分)
①小齐在纸盒的中间斜放一根木条,这根木条相当于古筝中的 。
②弹拨橡皮筋时,较粗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 ,较细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 。
【答案】(1)振动
(2)高;低
(3)B
(4)琴码;低;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声音的音高的影响因素。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从下往上,弦越来越长,振动越来越慢,声音越来越低。
(4)木条相当于古筝中的琴码, 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一般短的、小的、紧的、少的、细的等物体,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
23.(2022四上·庆元期末)设计制作小车。
在学习了“运动和力”单元后,小科设计并制作了一辆小车。
(1)在设计制作小车时,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①制订方案;②评估与改进;③明确问题;④实施方案。正确的排序是( )。
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2)下列不能作为小车动力的是( ) 。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3)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车的前进方向。
(4)为了让气球动力小车行驶得更远,可以( )。
A.把气球吹得更大些 B.增加小车的质量 C.使用更小的气球
(5)小科制作的小车在行驶中不能走直线,原因可能是( )。
A.气嘴孔太小 B.车轴不正 C.车轮太大
(6)关于设计制作小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设计时可以把小车主要部分的尺寸标注出来
B.设计制作出来的小车模型不能行驶就视为失败
C.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团队要合作并不断反思和改进
【答案】(1)C
(2)A
(3)图略(向左运动)
(4)A
(5)B
(6)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设计和制作小车应用的原理。
(1)在设计和制作小车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等流程。
(2)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气球向右喷气,产生向左的反冲力,小车向左运动。
(4)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气球吹得更大,可以产生更大的反冲力,减小小车的质量、增大喷嘴都可以使小车行驶的更远。
(5)车轴不正使小车失去平衡,不走直线,气嘴孔小会使小车运动的慢,车轮大小与行驶平衡无关。
(6)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往往不会一次成功,需要多次实验,找到失败原因,继续修改设计,再继续试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庆元县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2022四上·庆元期末)蚊子、苍蝇蜜蜂等昆虫会鸣叫,它们的鸣叫声是由( )振动发出来的。
A.口器 B.腿 C.翅膀
2.(2022四上·庆元期末)如图,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抽走时,里面的闹钟发出的声音( )。
A.越来越弱,最后听不见
B.越来越强
C.和原来一样强,没有变化
3.(2022四上·庆元期末)下列词汇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
A.多、少 B.高、低 C.强、弱'
4.(2022四上·庆元期末)敲击下列长度相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5.(2022四上·庆元期末)听声音时,把手放在耳后,是为了增强耳朵中( )的作用。
A.鼓膜 B.外耳道 C.耳郭
6.(2022四上·庆元期末)为了保护呼吸器官,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为了保暖,门窗紧闭
B.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C.每天蒙头睡觉
7.(2022四上·庆元期末)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的时间会( )。
A.长一些 B.短一些 C.差不多
8.(2022四上·庆元期末)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成( )。
A.主食和副食
B.熟食和生食
C.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9.(2022四上·庆元期末)谷类、薯类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10.(2022四上·庆元期末)下列饮食习惯合理的是( )。
A.睡前多吃些食物,早餐就可以不用吃了
B.用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C.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
11.(2022四上·庆元期末)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牙齿,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饭后漱口 B.用牙签剔牙缝 C.不吃很烫的食物
12.(2022四上·庆元期末)牙齿中起到咀嚼食物作用的是( )。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13.(2022四上·庆元期末)下列不属于人体消化器官的是( )。
A.胃 B.心脏 C.小肠
14.(2022四上·庆元期末)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会引起鼓膜振动,说明声音有能量
B.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没有能量
C.食物中没有能量
15.(2022四上·庆元期末)把力的概念推广到太阳系行星运动,认为行星运动和苹果落地都是因为受到了同样类型的力的作用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钱学森
二、实验探究题(共62分)
16.(2022四上·庆元期末)声音的强弱。
小红和小丁在研究物体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之间的关系,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完成相关的实验分析。
(1)他们用手轻触轻轻敲击后的音叉,感觉到手指发麻程度 ;再用手轻触重重敲击后的音叉,感觉到手指发麻程度 (填“小”或“大”,上同)。
(2)接着,他们用橡皮筋将-块紧绷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如右图)。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发现轻轻敲击音叉时碎纸屑跳动幅度较 ,重重敲击音叉时碎纸屑跳动幅度较 (填“小”或“大”,上同)(音叉离气球皮的远近相同)。
(3)最后,他们用悬挂的小泡沫球来观察不同情况下音又的振动情况(如右图)。发现小泡沫球碰到轻轻敲击后的音叉时摆动幅度比较 ,碰到重重敲击后的音叉时摆动幅度比较 (填“小”或“大”,上同)。
(4)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发现: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动幅度小,声音 ;振动幅度大,声音 。
17.(2022四上·庆元期末)声音的高低。
某科学小组在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对声音高低变化的影响”实验(如图)。
(1)做实验时,为了防止尺子敲打桌面发出敲击声,手要将尺( )。
A.紧贴桌沿用力按住 B.轻贴桌沿轻轻按住 C.远离桌沿用力按住
(2)做实验时,该科学小组每次实验都重复3次,是为了 。
(3)下表是实验记录单,请用“低”“较低”“较高”“高”填空。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8 12 16 20
声音高低的变化
(4)桌子伸出桌面 厘米时,尺子振动得最快,发出的声音最 。
(5)该小组发现在停止对尺子的弹拨后,尺子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
A.回声现象 B.人的错觉 C.尺子仍在振动
18.(2022四上·庆元期末)呼吸与健康。
右图是模拟呼吸的装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模拟的是 ,②模拟的是 , 模拟的是胸廓, 模拟的是膈肌。(填序号或文字)
(2)实验时,把底部的气球皮往下拉,模拟的是 ,能观察到 ;手松开后,模拟的是 ,能观察到 。(填字母)
A.吸气过程
B.呼气过程
C.瓶子里的空间变大,气球膨胀
D.瓶子里的空间变小,气球瘪了
(3)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顺序是( )。
A.气管→肺→鼻腔或口腔
B.肺→气管→鼻腔或口腔
C.鼻腔或口腔→气管→肺
(4)阅读下图的资料,呼出来的气体中 含量增加得最多, 含量几乎不变。
(5)小科经常锻炼身体,小丁平时不喜欢运动,他们一起跑完400米后,呼吸次数增加的比较多的是( )。
A.小科 B.小丁 C.一样多
19.(2022四上·庆元期末)运动小车。
科学课上,某小组同学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如下图),下表是他们组的实验数据(挂2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垫圈个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 6秒12 6秒88 6秒10
4 4秒07 4秒48 4秒79
6 2秒28 2秒34 2秒23
(1)实验中,挂1个垫圈,小车静止不动,这是因为小车受到( )作用,从而阻碍了小车的运动。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2)实验中,小车是利用( )作为动力来前进的。
A.车子的重力 B.绳子的弹力 C.垫圈的重力
(3)实验中,拉小车的绳子长度比较合适的是( )。
A.小车运动到终点时,垫圈碰到地面
B.小车在起点时,垫圈刚好碰到地面
C.小车运动到终点时,垫圈接近地面
(4)拉力的大小用( )来表示。
A.垫圈数量 B.小车运动的距离 C.小车运动的时间
(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 )。
A.要使小车运动起来,需要一定的力
B.实验的次数越多,获得的数据就越不准确
C.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运动的速度就越小
20.(2022四上·庆元期末)认识和使用弹簧测力计。
(1)如图,请将弹簧测力计各部分名称补充完整。
A: ;B: 。
(2)用弹簧测力计测推力的大小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测量前,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
B.为了方便读数,可将物体取下后再读数
C.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如图,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 N。如右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4)下列情况中,弹簧没有产生弹力的是( )。
A.把弹簧平放在地面 B.手压弹簧 C.手拉弹簧
21.(2022四上·庆元期末)食物的研究。
小科统计了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如右表所示。
食物名称.
早餐 稀饭、馒头、花生,
中餐 米饭、白菜、茄子
晚餐 米饭、猪肉、鲫鱼
(1)下列食物中,属于主食的是( )。
A.鸡蛋 B.米饭 C.大排
(2)为了使小科营养搭配更均衡,可以在中餐中加入( )。
A.西兰花 B.芹菜 C.羊肉
(3)小科将花生在白纸上压一压,会留下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较多的 ;又在米饭上滴碘酒,看见米饭变成 色。
(4)根据右图“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供的信息,下列三种食物,一天中的摄入量从多到少的排序是( )。
A.花生 鸡蛋 米饭
B.米饭 鸡蛋 花生
C.鸡蛋 花生 米饭
三、实际应用题(共23分)
22.(2022四上·庆元期末)古筝的研究。
古筝是我国的一种民族乐器。古筝的每根琴弦下方都有一个将琴弦架起来的琴码(如下图)。
(1)弹拨琴弦,琴弦会 ,这样就产生了声音。
(2)琴弦拉得越紧,拨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琴弦拉得越松,拨动时发出的声音越 。
(3)古筝中的琴码是可以左右移动的,当弹拨琴码中右侧的琴弦时,从下往上弹拨听到的声音是( ) 。
A.由低到高 B.由高到低 C.音高不变
(4)小齐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纸盒、木条自制了简易版“古筝”(如右图)。(3分)
①小齐在纸盒的中间斜放一根木条,这根木条相当于古筝中的 。
②弹拨橡皮筋时,较粗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 ,较细的橡皮筋发出的声音 。
23.(2022四上·庆元期末)设计制作小车。
在学习了“运动和力”单元后,小科设计并制作了一辆小车。
(1)在设计制作小车时,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①制订方案;②评估与改进;③明确问题;④实施方案。正确的排序是( )。
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2)下列不能作为小车动力的是( ) 。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3)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车的前进方向。
(4)为了让气球动力小车行驶得更远,可以( )。
A.把气球吹得更大些 B.增加小车的质量 C.使用更小的气球
(5)小科制作的小车在行驶中不能走直线,原因可能是( )。
A.气嘴孔太小 B.车轴不正 C.车轮太大
(6)关于设计制作小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设计时可以把小车主要部分的尺寸标注出来
B.设计制作出来的小车模型不能行驶就视为失败
C.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团队要合作并不断反思和改进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如流水声就是水振动,风声就是空气振动;人说话是声带振动,蜜蜂的“嗡嗡”声是翅膀振动。
2.【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当里面的空气逐渐变少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慢慢变弱(轻);当没有空气后,虽然能看到闹铃在动,但我们听不到声音。
3.【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活动的声音两类,同时声音有强弱、高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钢管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5.【答案】C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耳郭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6.【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经常锻炼身体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但不可运动过量。
7.【答案】A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较小。
8.【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9.【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谷薯类是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
10.【答案】C
【知识点】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11.【答案】B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养成正确的咀嚼习惯,平时注意口腔牙齿卫生,多吃蔬菜和含钙多的食物都有利于保护牙齿, 吃完东西不要经常剔牙,觉得不舒服可刷牙,经常剔牙会使牙齿间的缝隙增大,食物残留物就会堆积,加快细菌滋生,不利于牙齿健康。
12.【答案】C
【知识点】牙齿
【解析】【分析】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门齿切割食物,犬齿撕碎食物,臼齿咀嚼食物。
13.【答案】B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心脏属于血液循环系统。
14.【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能量的主要形式有电能、热能、声能、动能、化学能等。能量可互相转化,能量无处不在,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能。
15.【答案】B
【知识点】力的概念
【解析】【分析】牛顿为力学之父,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
16.【答案】(1)小;大
(2)小;大
(3)小;大
(4)弱;强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此题探究声音强弱的影响因素。
(1)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强弱改变。重击时,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轻敲时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2)此装置模拟的鼓膜的振动,其他条件不变时,重击时,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所以纸屑跳动大,轻敲时振动幅度小声音弱,所以纸屑跳动小。
(3)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强弱改变。重击时,振动幅度大,声音强,轻敲时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4)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振动幅度受力大小的影响,力度大,振动幅度大。
17.【答案】(1)A
(2)避免实验偶然性
(3)高|较高|较低|低
(4)8;高
(5)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 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对声音高低变化的影响。
(1) 紧贴桌沿用力按住尺子,以防止尺子敲打桌面发声,确保是振动发出声音。
(2)实验重复三次,以避免偶然性,确保实验准确率。
(3)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振动的速度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振动的速度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
(4)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振动的速度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5)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才会消失。
18.【答案】(1)气管;肺;③;①
(2)A;C;B;D
(3)C
(4)二氧化碳;氮气
(5)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模拟观察人体呼吸,了解呼吸的特点。
(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气管、支气管和肺等,肺有两片,气球模拟的是肺,吸管模拟的是气管,气球皮模拟的是膈肌,整个塑料瓶模拟的是胸廓。
(2)向下拉气球,膈肌向下移动,此时胸廓膨胀,肺部充满气体,手松开,模拟的是膈肌上移,此时胸部收缩,肺部气体排出,气球变瘪。
(3)人体需要的氧气由鼻腔或口腔吸入到大气管再到达肺,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氧气吸入21%,呼出16%,变少了,二氧化碳吸入0.03%,呼出4%,增多了,氮气前后都为78%,保持不变。
(5)运动会消耗大量能量,需要吸入更多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一次呼吸可以吸入呼出更多气体,所以小科的呼吸次数增加少于小丁的。
19.【答案】(1)A
(2)C
(3)C
(4)A
(5)A
【知识点】力与运动状态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1)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2)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小车利用垫圈的重力从而通过绳子产生对小车的拉力。
(3)随着垫圈向下移动,拉动小车运动,此时需要垫圈的重力等于小车的拉力,如果垫圈碰到地面,则垫圈会受到地面给予向上的支持力,则不会给小车产生拉力,需要在到终点时,垫圈还未碰到地面。
(4)垫圈个数表示拉力的大小。
(5)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实验次数多,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可更准确。
20.【答案】(1)指针;挂钩
(2)B
(3)5.0;2.6
(4)A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结构以及应用。
(1) 弹簧测力计是由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吊环组成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3)弹簧测力计最下面是5N,则最大量程为5N,弹簧测力计每一小格表示0.2N,指针指到2N以下3个小格,则为2+0.2×3=2.6N。
(4)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弹簧平放没有受到外力,是没有弹力的。
21.【答案】(1)B
(2)C
(3)脂肪;蓝
(4)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食物中的营养;平衡膳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检测和合理膳食。
(1)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如谷类、豆类和块茎类,它们是人类日常饮食所需蛋白质、淀粉、油脂、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主要来源。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营养搭配,则需要营养齐全均衡,中餐中白菜、茄子主要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米饭提供糖类,缺少蛋白质,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3)食物在白纸上擦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
(4)一天中最多到少依次是水分、糖类、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米饭中含有丰富的糖类,鸡蛋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花生脂肪含量高。
22.【答案】(1)振动
(2)高;低
(3)B
(4)琴码;低;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声音的音高的影响因素。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从下往上,弦越来越长,振动越来越慢,声音越来越低。
(4)木条相当于古筝中的琴码, 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一般短的、小的、紧的、少的、细的等物体,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
23.【答案】(1)C
(2)A
(3)图略(向左运动)
(4)A
(5)B
(6)B
【知识点】设计小车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设计和制作小车应用的原理。
(1)在设计和制作小车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明确问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等流程。
(2)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3)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气球向右喷气,产生向左的反冲力,小车向左运动。
(4)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气球吹得更大,可以产生更大的反冲力,减小小车的质量、增大喷嘴都可以使小车行驶的更远。
(5)车轴不正使小车失去平衡,不走直线,气嘴孔小会使小车运动的慢,车轮大小与行驶平衡无关。
(6)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往往不会一次成功,需要多次实验,找到失败原因,继续修改设计,再继续试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