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
A. 维护奴隶主利益 B. 主张君权神授
C. 提倡自由与平等 D. 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2.(1分)“法者,治之端也”。下列关于法律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罗马民法大全》——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C. 《查士丁尼法典》——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D. 《拿破仑法典》——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3.(1分)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如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 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
C. 此地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 D. 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此地
4.(1分)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
A. 传承性 B. 多元性 C. 交互性 D. 同一性
5.(1分)下列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成就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金字塔 C. 帕特农神庙 D. 司母戊鼎
6.(1分)汉谟拉比在制定法典的时候说:“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表明他立法的基本目的是( )
A. 公正与保护弱者 B. 努力神化自己
C. 维护奴隶主利益 D. 保护等级制度
7.(1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将宫廷或穆什钦努(自由民)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则应缴纳300阿司罚金,如奴隶则为150阿司罚金”。这表明二者都( )
A. 主张社会公平至上 B. 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C.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 体现了契约的精神
8.(1分)居住在苏美尔展边的蛮族对苏美尔的压力与日俱增。公元前1950年,东方的宿敌埃兰俘虏了乌尔国王,并把他带到了埃兰。另有一支阿摩利人从西边的沙漠接踵而至,乘苏美尔人在南方混战之际,阿摩利人在北方建立了王朝,无名小镇巴比伦成了这个王朝的都城。这段历史发生在( )
A. 亚洲两河流域 B. 欧洲希腊半岛
C. 非洲尼罗河流域 D. 亚洲阿拉伯半岛
9.(1分)20世纪初,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刻有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它被称为“一件历史和文学作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司法典籍”。这件“作品”是( )
A. 《罗马民法大全》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摩诃婆罗多》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1分)9世纪前后,西亚地区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端于公元前9000年左右,在那里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麦和小麦,驯养的狗、绵羊和山羊的骨骼以及定居的农业村落遗迹。约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在此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灌溉知识,使用金属工具。从此时到约公元前2900年,以城市为中心的聚落逐渐扩大,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古代文明是( )
A. 古代埃及文明 B.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 古代印度文明 D. 古代罗马文明
11.(1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没有丢东西,却说:“我丢了东西”,并控告他的邻居,那么他的邻居在神的面前证实自己并未偷东西后,他应加倍交给他的邻居所起诉的一切。这表明法典以立法的形式维护个人的( )
A. 名誉权 B. 选举权 C. 生命权 D. 荣誉权
12.(1分)珍贵的文献典籍是我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巴比伦 B. 《十二铜表法》——古代印度
C. 《查士丁尼法典》——古代希腊 D. 《荷马史诗》——古代罗马
13.(1分)一方土地上的文化遗迹承载着一方文明的记忆。下图中能反映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 法老陵墓
B. 法典石柱
C. 神庙遗址
D. 大竞技场
14.(1分)人类的进步伴随着文明的繁荣与发展。从人类产生至今,文明的脚步不断前进,而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大河流域文明古国与文明成果搭配正确的是( )
A. 古埃及——甲骨文 B. 古印度——金字塔
C.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D. 中国——种姓制度
15.(1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我们可以借此了解的文明古国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代中国
16.(1分)如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形。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说法错误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C. 《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的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D. 《汉谟拉比法典》主要是为了保护奴隶的利益不受侵犯
17.(1分)“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有学者称《汉谟拉比法典》是涉及范围最广和最完整的美索不达米亚法典。这部法典的诞生地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8.(1分)《汉谟拉比法典》确定了基本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典( )
A. 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B.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 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 D. 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
19.(1分)《汉谟拉比法典》通篇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却以神的旨意为开篇,以神的诅咒为结语,将“神”的意志贯穿法典。这说明该法典( )
A. 承认婆罗门的最高等级地位 B. 关注实际而不注重理论
C. 维护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D. 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20.(1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颁布于( )
A. B.
C. D.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21.(10分)阅读如图图片,回答问题。
1.从载体上看,图一和图二都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说说两幅图片分别属于哪一古代文明。
2.说说图二反映内容的历史价值。
3.结合所学知识,两幅图片所代表的两大文明有什么共同特点?
2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被盗窃的牛、羊、驴或者是猪属于寺庙或者皇室,盗窃者将作出三十倍的赔偿;如果它们属于国王的公民,盗窃者将作出十倍赔偿;如果窃贼无力赔偿,将以死抵罪。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谟拉比法典》有着怎样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罗马法以其法理精深、体系完备著称于世…如果离开了古代罗马发达的商品经济,罗马法要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那是不可想象的。……罗马共和国末年,自然法思想从希腊传入罗马。西塞罗把自然法思想加以通俗化、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具有影响深远的罗马法的理论基础。罗马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懂得使用法律为自己意图服务的民族。罗马皇帝认识到,其统治不仅仅靠武力,还要靠法律来维护。
——摘编自谭建华《罗马法发达之成因探析》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达到如此发达之程度”的原因。
22-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法律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
23.(10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文字的产生,使人类可以把过去发生的事情比较清楚地记录下来,由此给人类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成为一种史料载体。除文献史料以外,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证据,被称为实物史料。
1.依据材料二可知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指出材料一中图片所示内容分别属于哪一类史料。如果按照文明类型划分,材料一中的图片内容分别属于什么文明类型?
2.历史研究需要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相互印证。依据这一原则,如果要研究两河流域和古代雅典的历史,请分别再补充一例与材料一中图片所示不同类型的史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排除B项;
奴隶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并未提倡自由与平等,排除C项;
《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D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历史地位。
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历史地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答案】A;
【解析】“法者,治之端也”意为良法已备,是国家治理的开端。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A正确;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1787年宪法》;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的是《罗马民法大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的是《权利法案》。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地位。
3.【答案】B;
【解析】据图片看出,这是西亚两河流域。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B;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古埃及的金字塔体现了在建筑方面的文明成就、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在法制方面的文明成就、古中国的甲骨文体现了在文字方面的文明成就。题干图片体现了古代不同文明地区文明的多元性,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甲骨文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代文明的多元性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5.【答案】A;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选项A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成就;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的成就;司母戊鼎是古中国的成就,排除选项BCD。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巴比伦王国的成就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6.【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可知,法典要发扬正义,灭除邪恶,强不凌弱,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法典是主张君权神授,材料未涉及神化自己,而是强调法典颁布的目的,排除B项;材料中主旨是强调法典要达到的效果,未涉及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利益,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等级制度,排除D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解析】依据“自由民将宫廷或穆什钦努(自由民)之奴或婢,带出城门外者、应处死”“如打断自由人的头骨,则应缴纳300阿可罚金,如奴隶则为150阿司罚金”,可见《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由此得出两者实际上都维护 奴隶主的利益,C项正确;两者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并不是体现社会公平至上,也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权力,排除AB项;题干反映的不是契约精神,而是两部法律文献都站在奴隶主的立场上,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排除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十二铜表法》和《汉谟拉比法典》知识,并且从题干中获得两者的共同点在进行选择。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十二铜表法》和《汉谟拉比法典》知识,并且从题干中获得两者的共同点在进行选择。识记历史知识并学会分析材料进行作答。
8.【答案】A;
【解析】居住在苏美尔展边的蛮族对苏美尔的压力与日俱增。公元前1950年,东方的宿敌埃兰俘虏了乌尔国王,并把他带到了埃兰。另有一支阿摩利人从西边的沙漠接踵而至,乘苏美尔人在南方混战之际,阿摩利人在北方建立了王朝,无名小镇巴比伦成了这个王朝的都城。这段历史发生在亚洲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像的黑色石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B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文献,排除A项;《摩诃婆罗多》古印度史诗,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排除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10.【答案】B;
【解析】由题干材料判断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逐渐建立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因形似一轮弯月,土地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
11.【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那么他的邻居在神的面前证实自己并未偷东西后,他应加倍交给他的邻居所起诉的一切”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以立法的形式维护个人的名誉权,A项正确;题干信息与选举权、生命权无关,排除B、C项;荣誉权是指获得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奖状等,而名誉权是公众对他人的社会评价,排除D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影响。
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2.【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A项正确;古代印度文明史佛教和种姓制度,《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颁布的,所以排除B;《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颁布的,《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古典文学。排除CD。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古巴比伦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古巴比伦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能反映两河流域文明的是法典石柱,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法老陵墓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神庙遗址是古希腊文明,排除C项;竞技场是古罗马文明,排除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河流域的文明。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的文化遗迹的相关史实。
14.【答案】C;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ABD搭配错误,排除。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B;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D;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选项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因此《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诞生在两河流域。观察题干图片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的诞生地是D图,D项正确;A项与印度有关,排除;B与中国有关,排除;C项与古埃及有关,排除。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确定了基本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可知,题干中相关规定,实际是通过政权对社会保障的关注,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B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的信息,排除AC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19.【答案】D;
【解析】据“以神的旨意为开篇,以神的诅咒为结语,将‘神’的意志贯穿法典”可知,这说明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思想,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与《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选项B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20.【答案】D;
【解析】“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和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21.【答案】实物史料;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都属于大河文明。;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埃及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等相关史实。
22.【答案】实质: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价值:《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代罗马繁荣的商品经济;自然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法学家们(西塞罗等人)的努力;罗马统治者的重视。(任答2点即可);规范人的行为,维护国家统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法发达的原因、法律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等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法发达的原因、法律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等知识。
23.【答案】图一属于文献史料,图二、图三属于实物史料。图一、图二属于大河文明,图三属于海洋文明。;实物史料:《汉漠拉比法典》石柱。文献史料:《荷马史诗》。;
【解析】
本题以历史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史料的分类、文明类型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史料的分类、文明类型的相关知识。
第 13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