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哈斯金斯说:“没有什么比罗马法律更能体现罗马人聪明才智的特质,也没有什么比她的法律的影响更持久、更广泛。”公元6世纪,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权利法案》
2.(1分)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有一位皇帝叫查士丁尼,他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们被统称为(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罗马民法大全》
C. 《权利法案》 D. 《拿破仑法典》
3.(1分)《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
A. 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B. 标志“种姓制度”的建立
C. 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 为后世法律制定提供借鉴
4.(1分)下列历史文献中,内容包括了《查士丁尼法典》、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等法律文献,为欧洲民法奠定了基础的是( )
A. 《荷马史诗》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权利法案》 D. 《罗马民法大全》
5.(1分)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 B.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 《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D. 《拿破仑法典》的推行
6.(1分)“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想,罗马孕育了基督教,使西方世界凝聚在一起。”其实,罗马对世界影响最为持久的是( )
A. 武力扩张 B. 政治体制 C. 法律制度 D. 建筑风格
7.(1分)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贯彻实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释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释新闻发布会。制定了与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释,于2021年1月1日与民法典同步施行。封建时代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罗马民法大全》
C. 《权利法案》 D. 《1787年宪法》
8.(1分)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其中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拿破仑法典》
9.(1分)“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查士丁尼。”这说明查士丁尼( )
A. 反对战争崇尚和平 B. 注重法律制度修订
C. 兼收并蓄各国文化 D. 建立君主独裁统治
10.(1分)如图,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 )
A. 两河流域的统一 B. 古代民主政治的高峰
C. 罗马帝国的辉煌 D. 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
11.(1分)“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该“帝国”( )
A. 曾地跨欧亚非三洲 B. 出现最早成文法典
C. 最高等级是婆罗门 D. 社会的基础是庄园
12.(1分)查士丁尼任东罗马帝国皇帝后,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会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这一法律体系( )
A. 加强了拜占庭帝国的社会治理 B. 保障了西欧封建庄园的司法权
C. 废除了东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度 D. 成为近代西方民法的参照蓝本
13.(1分)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主要表现是( )
A. 编制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B.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C. 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D. 成为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
14.(1分)有人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B. 罗马帝国不断进行对外扩张
C. 基督教征服了世界
D. 罗马法是近代西方许多国家的法律基础,影响深远
15.(1分)“这个帝国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对于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及西亚、北非及东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丰富的营养”。它是( )
A. 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查理曼帝国
16.(1分)古代罗马法中关于“排放雨水之诉”规定: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面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一规定( )
A.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B.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C. 通过立法预防自然灾害 D. 注重保护私人利益
17.(1分)“他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影响较大;他还下令编纂成4部法律文献,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他”是( )
A. 凯撒 B. 屋大维 C. 查士丁尼 D. 克洛维
18.(1分)它是拜占庭帝国继承和保存古罗马光辉古典文化的历史见证;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是(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法学汇纂》
19.(1分)德国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是依靠亚历山大东征征服世界 B. 第二次则凭借伊斯兰教征服了世界
C. 第三次用《拿破仑法典》征服了世界 D. 只有法律对世界的影响力最为持久
20.(1分)由于长期的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反而遭到( )
A. 阿拉伯人的攻击 B. 罗马教皇的反对
C. 十字军的进攻 D. 波斯人的进攻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528年,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了一部法典,后来又先后汇编成《法学汇纂》《新法典》《法理概要》等,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典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欧洲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年代尺中相关的法律名称。
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2.根据材料指出,《罗马民法大全》是由谁下令编纂的?
3.根据材料,概括《罗马民法大全》的特点及影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认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律》以先秦法家的性恶论为思想基础,以重刑主义为其指导思想,规定了诸多种类的罪行和相当严酷的刑罚。律文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皆有法式”。《秦律》有调整封建经济的作用,并且基本上是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秦律》为以后的《汉律》所继承。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团,制定和公布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的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利。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秦律》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异同点。
2.请你再列举一例世界古代史上其他地区著名的法律文献。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古代法律的?
23.(10分)拜占庭帝国与文明发展
材料一:如图1,拜占庭帝国示意图
材料二:如图2,罗马帝国全盛时期疆域图
1.材料一示意图中帝国疆域极盛时期出现在 ______ (世纪),其时,某旅行者在帝国境内有可能游览到图3中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等景物(填字母)。
2.有学生结合材料一,对照材料二,得出结论: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延续,并进入“黄金时代”。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3.若进一步研究“拜占庭帝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图4材料中不能用于该主题研究的是 ______ (填字母),理由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为了稳固帝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织编纂《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奠定欧洲民法基础,C项正确;《汉漠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颁布的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排除A项;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时期颁颁布《十二铜表法》,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排除B项;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排除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解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罗马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
3.【答案】D;
【解析】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可知,《罗马民法大全》为后世法律制定提供借鉴。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罗马民法大全》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无关,排除选项B;选项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
4.【答案】D;
【解析】查士丁尼在位时期颁布了《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D项符合。《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权利法案》是英国颁布的限制国王权力的法案;《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排除ABC;
故选:D。
本题以被誉为欧洲民法基础为依托,考查《罗马民法大全》。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知识。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撰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会篆》,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撰为《新法典》,以上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与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有关,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的推行与拿破仑有关,排除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查士丁尼与《罗马民法大全》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了查士丁尼与《罗马民法大全》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对世界影响最为持久的是法律制度,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对世界影响最为持久的内容。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对世界影响最为持久的内容的相关史实。
7.【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排除A项;1689年,英国会议通过《权利法案》,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排除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建时代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
8.【答案】C;
【解析】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据“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查士丁尼”可知,这说明查士丁尼注重法律制度修订。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查士丁尼注重法律制度修订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查士丁尼注重法律制度修订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解析】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反映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公民大会是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中间图片是《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学说汇纂》是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下令编纂的罗马法学家学说文集。这些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故D项正确,ABC概括不全面,不符合题意。
故选:D。
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汉谟拉比法典》及《罗马民法大全》,这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会并会应用。
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汉谟拉比法典》及《罗马民法大全》,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答案】A;
【解析】东罗马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该“帝国”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曾地跨欧亚非三洲。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拜占庭帝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拜占庭帝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A;
【解析】《罗马民法大全》颁布于拜占庭帝国时期。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A项正确;《罗马民法大全》与西欧封建庄园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排除C项;《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D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马民法大全》内容和影响。
13.【答案】D;
【解析】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主要表现是成为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罗马法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
【解析】罗马帝国不断侵略扩展,建立起了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通过罗马法维系了帝国统治,罗马法也是近代西方许多国家的法律基础,影响深远,“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法的相关史实。
15.【答案】B;
【解析】由题干材料判断这个帝国是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拜占庭文化对东欧马,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拜占庭文化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9世纪时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的起源。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拜占庭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拜占庭帝国疆域范围及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16.【答案】D;
【解析】据材料“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面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可知,如果邻人的建筑物有危险,可以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这体现了保护私人私有财产,D项正确;材料“除非邻人之建筑物将倾等原因,邻人不应因单方面利益而改变雨水的自然流道”可知,保护私有财产优于遵循自然规律,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保护私有财产,而不是环境保护,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立法,排除C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古代罗马法。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7.【答案】C;
【解析】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据“他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影响较大;他还下令编纂成4部法律文献,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可知,“他”是查士丁尼,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查士丁尼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查士丁尼的相关史实。
18.【答案】C;
【解析】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律》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19.【答案】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第一次以武力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第二次是以宗教”指的是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指的是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只有法律对世界的影响力最为持久。选项ABC对题干这句话解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对题干这句话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影响力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法律对世界的影响力的相关史实。
20.【答案】C;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早就垂涎东方土地和财富的西欧封建主在罗马教皇的号召下组建十字军进行东征。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弱。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拜占庭帝国。掌握十字军东征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拜占庭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21.【答案】《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1)根据材料“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在位时,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A处相关的法律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据材料“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B处相关的法律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左右(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据材料“529年,委员会把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了一部法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C处相关的法律是《查士丁尼法典》。529年起,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2)根据材料“528年,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了一部法典,后来又先后汇编成《法学汇纂》《新法典》《法理概要》等,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可知,《罗马民法大全》是由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
(3)根据材料“529年,委员会把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编成了一部法典,后来又先后汇编成《法学汇纂》《新法典》《法理概要》等,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典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欧洲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的特点是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后世民法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具有由人治到法治的特点;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故答案为:
(1)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2)人物:查士丁尼。
(3)特点: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影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后世民法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4)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具有由人治到法治的特点;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世界历史上的民主法制建设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
22.【答案】不同点:《秦律》:以重刑主义为其指导思想:出现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是镇压农民的反抗、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十二铜表法》:按习惯法制定;出现在欧洲的奴隶社会;可限制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利。(任意找出一点进行对比即可)相同点:内容涉及领域都非常广泛;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都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汉谟拉比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等。(一例即可)看法:人类的依法治国理念源远流长;成文法律体系的出现,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律的制定都体现了统治阶数的利益,法律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加强社会的法制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秦律》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异同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代法律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秦律》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异同点的相关史实。
23.【答案】6,A,C,D;略;D,从考古实物考证时间与罗马帝国分裂时间展开论述;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图中的帝国是拜占庭帝国,在查士丁尼统治时期(527—565),拜占庭进入了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故图中帝国疆域极盛时期出现在6世纪。图片A是金字塔,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图片B是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时间是15世纪;图片C是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时间是公元前18世纪;图片D是雅典帕特农神庙,开始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图片E是释迦牟尼佛像,存在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图片F是中世纪欧洲农民耕种图,时间是13、14世纪。从时间上排除图片B和F,从地点上排除图片E,故公元6世纪在拜占庭帝国境内游览能够看到金字塔、楔形文字和帕特农神庙,横线上填A、C、D。
(2)同意拜占庭帝国进入“黄金时代”原因:依据所学可知,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州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不同意拜占庭帝国进入“黄金时代”原因: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变化呈现由盛及衰,在繁荣的外表下蕴含着危机,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9世纪后,帝国遭到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因此不能说明拜占庭帝国进入“黄金时代”。
(3)依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一部法典,汇集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可以作为研究拜占庭帝国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的材料;双头鹰国徽是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可以作为研究材料;《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五至十五世纪)》可以作为研究拜占庭帝国的文字材料;广州横岗汉墓出土的蓝色玻璃碗产自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帝国,与4世纪才建立的拜占庭帝国时间不符,不能作为研究拜占庭帝国历史的材料。
故答案为:
(1)6;A;C;D。
(2)示例:同意。从拜占庭帝国的疆域看,基本恢复了罗马全盛时期的疆域。不同意。从地周上仅能看出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变化呈现由盛及衰,并不能说明拜占庭帝国进入“黄金时代”。
(3)D;从考古实物考证时间与罗马帝国分裂时间展开论述。
此题主要考查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注意将历史上同类知识和相似知识进行前后联系,概括归纳,分析比较。
第 7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