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实验时,应该( )太阳观察。
A.正对着
B.背对着
C.脸对着
2.被誉为“身体联络员”的是( )。
A.脑
B.脊髓
C.神经系统
3.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会( )。
A.越快
B.不变
C.越慢
4.鹏鹏和小城来到一个没有窗户的“暗室”,他们走进去,把门关上,房间里完全黑暗,没有光能进入这个房间。下面现象最合理的是( )。
A.无论他们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都看不到彼此
B.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黑暗之后,他们可以看见彼此
C.在这个房间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黑暗之后,他们可以看到彼此的影子
5.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 )。
A.骨组成
B.骨和关节组成
C.骨、关节、肌肉共同组成
6.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 )。
A.肾脏
B.全身各处
C.肝脏
7.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是( )。
A.地震塌陷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8.沙子通常大量沉积在河道的( )。
A.下游
B.中游
C.上游
9.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蜡烛
C.月亮
10.下列物体中,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医生戴的额镜
B.台灯的灯罩
C.近视眼镜
二.填空题(共9题,共36分)
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如:( )、( )、( )等。
2.白天,太阳是( )的来源,阳光照耀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它的温暖。
3.摆是由( )和( )组成的。
4.实验中洗耳球代表( ),输送的水代表( ),塑料管代表( ),手的捏力代表( )。
5.保护心脏的方法:( )。
6.“受水型”水钟的水滴以( )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 ),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7.长期的( )会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要学会管理压力。
8.大理石和板岩都属于( )。
9.让阳光透过三棱镜( )到墙上,能看到( )种颜色的光。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百米冲刺时有精确计时的要求,而跑八百米却没有。( )
2.彩虹是光的折射原因产生的。( )
3.我们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垂直射向水面,光束进入水中后,没有改变方向。( )
4.如果某部分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人体会出现对应的病症。( )
5.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都是传递信息,但方式不一样。( )
6.脑需要适当的休息。( )
7.手碰到仙人掌刺做出的缩手反应,只是由周围神经完成。( )
8.光穿过一张纸后,以曲线传播。( )
9.人体的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配合、共同参与生命活动的。( )
10.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请将下列计时器与对应的原理连一连。
五.综合题(共2题,共18分)
1.实验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小孔,铁夹子4个,手电筒一个
实验步骤:
①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硬币。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
②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打孔的卡纸作为屏。
③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直进小孔,观察纸屏。
④把第二或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观察纸屏。
观察到的现象:
当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光( )照射到屏上,如果有其中一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光就( )照射到屏上。
实验结论:
光在物质中是沿( )传播的。
2.在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实验中,用大饮料瓶装满水缓缓地向“河道”倒水,在实验中
我们可以看到:
(1)在“下游”比较平缓的地方,出现了( )现象,原来没有泥土的地方出现了泥土。
(2)在“河床”坡度比较大的地方,水流速度( ),侵蚀现象比较( )。
(3)河水的侵蚀带走了细小的颗粒,说明流水会带走肥效较高的( )。
(4)实验说明河流对土地不仅有( )作用,还有( )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C
6.B
7.B
8.A
9.C
10.C
二.填空题
1.光源; 萤火虫; 太阳; 打开的电灯
2.光
3.摆锤; 摆线
4.心脏 血液 血管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5.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作息、良好的睡眠、合理膳食。
6.固定; 上升
7.压力
8.变质岩
9.折射; 七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综合题
1.能; 不能; 直线
2.沉积 快 严重 土壤 沉积 侵蚀
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