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构筑信息安全屏障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课时
设计者 所属学校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活动五内容,是五年级病毒危害和病毒防范的延伸与提高,对学生的信息安全维护意识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好本课对学生掌握个人信息及资料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维护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了解信息安全事件的类型 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分析案例判断信息安全事件类型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传播路径 过程和方法: 通过动画视频启示,提出新问题,分析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保障信息安全的措施。在老师引导下,运用自主阅读、任务驱动、抢答、现场测试等方法构建新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增强和提高学生信息安全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智力因素: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五年级病毒危害和病毒防范,但学生的信息安全维护意识和能力还处理较低水平。这个班的学生相对同年段其它班级水平更高些。 非智力因素: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动机相对较为好奇,爱好动画视频,但本节内容纯属理论知识,学习起来相对枯燥无味,通过微视频播放吸引注意力,需要不断激励,制造良好的游戏互动氛围。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利用信息技术(省平台相关工具)营造创新互动的教学课堂,创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运用游戏心理独自开发的互动课堂评价表,不断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抢答,深入挖掘教学助手及互动课堂软件资源进行当场测试和讲评,提高课堂交互性,促进教学目标高效完成。微视频教学,测试讲评,讨论,讲授等教学策略,利用互动评价表工具进行游戏互动的活动策略贯穿课堂始终。
教学重点和难点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信息安全事件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传播途径。学生阅读探究和抢答,讨论和练习,再通过现场评测和教师评讲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辨别信息安全事件类型和病毒的特征、危害。学生阅读探究和抢答,讨论和练习,再通过现场评测和教师评讲教学环境设计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教学广播软件、教学助手、互动课堂软件、PPT课件、电子试卷、互动课堂评价表、问卷星评价表及其它课堂任务材料。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信息安全动画,激发学生兴趣 提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 课件, 动画视频,互动评价表 通过动画情境导入主题,启发学生对信息安全的重视,为本课顺利开展作好铺垫。
(二)深入浅出,知识点拨(20分钟) (1)提出信息安全事件概念 (2)自主阅读,探究事件类型 (3)通过抢答,辨别事件类型 (4)案例分析,抢答,辨别事件类型 (5)案例分析,辨别事件类型造成后果及影响 (6)现场检测及评讲(使用教学助手及互动课堂等软件) (7)回归生活:说说自己身边发生过的信息安全事件 倾听,抢答,观看,思考,测试 课件,互动评价表, 教学助手电子试题等 通过抢答,举例说明判断所属信息安全事件类型,深化事件分类的理解。 通过现场评测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评讲,巩固新知。 回归生活,学以致用。
(三)层层递进,积极探究(17分钟) (1)观看有关计算机病毒微视频 (2)分析案例说说病毒特征 (3)讨论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 (4)举例常见的几种病毒危害 (5)阅读课本53-54页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危害或表现形式、主要特点。 (6)现场检测(进阶)及评讲(极域测试功能) 倾听,观看,抢答,思考,测试 课件,互动评价表,教学助手电子试卷 通过案例分析和竞赛方式,辨别病毒特征,这种探究讨论而非直灌的学习方式,有利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四)知识回顾,总结评价(5分钟) (1)总结本节要领(思维导图) (2)调查与评价 通过问卷星调查问卷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评价本节课学生表现情况 (3)布置进阶练习(教学助手)及预习下一课 思考,表达,填写评价表 电子评价表 思维导图方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在线评价,及时得到准确回馈,方便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评价设计
《构筑信息安全屏障》评价 1.你了解信息安全事件六种类型吗?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2.你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判别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及其危害?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3.你了解计算机病毒特点、传播途径及其危害?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4.你认为你的同桌本节课上课表现如何?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板书设计
信息安全事件类型:6种 计算机病毒:特征,传播途径,危害
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信息技术(省平台相关工具)营造创新互动的教学课堂,创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运用游戏心理独自开发的互动课堂评价表,不断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抢答,深入挖掘教学助手及互动课堂软件资源进行当场测试和讲评,提高课堂交互性,促进教学目标高效完成。 一.科学有效的游戏化互动评价机制 利用省平台教学助手、互动课堂软件和极域广播软件的现场测试功能进行有效测试与评价 教学助手可以在线出题和在线测评,结合互动课堂软件进行讲评。 极域2015版具有添加试卷、开始考试、当场评分功能,利用这些功能可以大大 提高课堂练习效率,有效控制好课堂节奏。 利用“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对课堂情况进行现场自我评价与同桌互评。 问卷星,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调查问卷应用最广。本节课利用它设计课堂评 价表。评价表的设计主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结合课堂实践过程,让学生进行对本堂课进行自我评价,对同桌表现进行评价。 利用自主创新的互动评价表进行积分评价 本节课运用游戏心理学,把自主开发的课堂表现评价表运用于课堂教学始终。学生在观看视频、阅读课本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挑战回答问题的游戏中,不断升级自己的评价级别。 利用游戏心理学,学生对升级评价有深厚的兴趣,利用此关键点,在课前展示 积分情况,鼓励大家在本节课积极发言,认真投入。为接下来课堂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简单大方的课件设计 本节课在课件的制作上,色彩搭配合理,图文并茂,内容提示醒目、得当。把教学流程的关键词列入目录设计,使得课件一目了然。 三.环节相扣的教学流程 本课时分为信息安全事件和计算机病毒两大内容,区分较高,不好过渡。通过“说说自己身边发生过信息安全事件?”巧妙地把两部分贯穿起来。在认识每一部分概念时,都会通过案例分析巩固概念的理解,再通过现场测试加以深化与评估。最后,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内容,用“6631”对整堂课内容进行提炼,让学生牢牢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