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七律·长征》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七律·长征》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17: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体 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
2.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内容,体会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 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5.培养学生 坚韧顽强 的的意志品质。
课堂目标
教学重点 :
1.弄清诗中大意,从中领会全诗所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读出全诗的 节奏和韵律 ,增强对诗这种题材特点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
1.透过诗句领会表达的 思想感情 。
2.体会 长征精神及现实意义 。
教学重难点
毛泽东 (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
作者介绍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创作背景
七律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颌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常识了解
七律·长征
毛泽东 〔近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课文初读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 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等 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 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东、 广西四省区边境。
逶 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 浪:小浪花。
课文注释
乌 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 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 走,奔跑。小泥球在脚下很快滚过去。
铁 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岷 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海拔四千米左右,终年积 雪。
三 军: 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泛指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课文注释
七律·长征
毛泽东 〔近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课文再读
巧渡金沙江
爬雪山
过草地
大渡桥横铁索寒
课文分析
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总领全诗,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不怕”表现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表现出红军战士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文分析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把延续不绝的五岭比作“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把高大的乌蒙山比作“脚下滚过的小小泥丸”,想象奇特,夸张至极,是把红军藐视困难的思想具体化、形象化,以此衬托红军征服高山,不畏艰险的高大形象。
课文分析
比喻
夸张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概括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两件事 你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什么精神?

这两句诗概括了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件事,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课文分析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怎样理解诗中的“ 暖 ”和“ 寒 ”?
“暖”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
“寒”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红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
本诗生动地描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险历程,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 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文分析
全文主旨
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的哪几幅“征难图” 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表现了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