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49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49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1-04 22: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玩滑板车的人蹬地,车就会前进;
2、人不蹬地,滑板车会滑动一段时间,
最终会停下来。
运动与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滑板车为什么会停下来?
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开动脑筋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
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VS
(人推车)
(人不推车了)
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猜想:
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越远
器材:
小车、斜面、木板、棉布、毛巾
f
运动方向
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实验过程:
① 在斜面某一高度将小车由静止释放
② 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
小车受到阻力 f 的作用,
速度减小,最后停下来
f
运动方向
观察视频,思考问题
观察实验视频:思考问题
1、实验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
2、哪些条件需要改变,用什么办法实现改变?
实验中,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的 相同。
控制方法:用同一辆小车,让小车自同一斜面 从静止开始下滑。
实验中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 大小。
改变方法:
速度
同一高度
阻力
在木板表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
观察实验视频:思考问题
3、为了观察小车运动状态,实验中记录什么物理量?
要观察小车从同一水平面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应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距离越远反映速度减小越慢—转换法)
1、水平面粗糙程度:毛巾 > 棉布 > 木板
2、转换法:小车在水平面滑行时,
将小车受到的阻力 f 转换为小车滑行的距离 s
3、控制变量法:
控制同一高度(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改变水平面粗糙程度
注意:
f
运动方向
实验次数 表面材料 滑行距离 阻力大小 速度变化快慢
1 毛巾
2 棉布
3 木板
推理想象 绝对光滑
最小




最慢


最小
实验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
小车滑行距离越大,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越慢。
如果小车受到阻力f为 零,小车会停下来吗?
小车的速度就不会减小,
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无限长

0
控制变量法
物理实验方法:
转换法
绝对光滑
理想实验法
进一步推测: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
分析类似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
静止
伽利略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
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必定受力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
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
2.
4.
5.
当堂训练
1.哪位科学家利用如图所示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与其他物体作用,就会沿直线匀速地一直运动下去(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阿基米德
( )
C
3.
4、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桌面由M 端向N 端运动。如果到达桌面N 端时,小球所受的力全部同时消失,则小球将:( )
A、静止在N点;
B、沿a 轨迹匀速运动;
C、沿b 轨迹匀速运动;
D、沿b 轨迹减速运动。
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D
6.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l)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 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 (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
同一高度


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拓展:
竖直上抛与斜抛
1、物体竖直上抛,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外力消失,此时物体将静止。
2、物体斜抛,当物体到达最高点时,外力消失,此时物体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题: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小球经过B点后到达最高点C,若小球在到达B点时,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小球在到达C点时,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_________。
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为什么立定跳远跳的近?
而助跑后跳远跳的远呢?
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下面的一颗,情况怎样?
上面的棋子保持不动
总结:
任何物体如果是运动的,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是静止的,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状态。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概念:
一切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
任何情况
: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注意: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
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
而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的作用”
“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和联系:
1、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体具有惯性。
2、如果物体没有惯性,那么就不会存在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规律。
3、所以说惯性是因,牛顿第一定律是果。
火车刹车后为什么不容易很快停下?
自行车刹车后为什么容易很快停下?
想想议议
惯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一个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大,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强。
(即运动状态的改变越难)
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
卡车满载和空载时,
哪个容易启动?哪个容易制动?
空载
空载
讨论
拓展:
战斗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灵活性。
纸板被弹出时,上面的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会随纸板飞出。
当汽车刹车时,人的下身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向前倾。
惯性现象分析
人和车处于静止,当汽车从静止状态起动时,
人的脚底随车运动,
人的上半身由于 ,仍 ,
所以启动时,人会 仰。
汽车启动(加速)
惯性
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汽车突然刹车(减速)
人和车向前运动,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随车静止,
人的上半身由于 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所以刹车时人会 倾。

惯性
跑动中的人,脚被绊住,为什么会向前倒?
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脚被绊停止,
而身体具有惯性,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人向前摔倒。
惯性的利用和防止
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
交通法规中,对车辆限速、限载,要求车辆保持车距,驾驶员系安全带,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站稳扶好”等,都是要减少惯性可能给人带来的伤害。
惯性的利用和防止
惯性有时也给人们带来危害,需要防范
例1 (2019 广西)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B.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
C.行车时要注意保持车距
D.学校路段减速慢行
B
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连接中考
例2 (2019 邵阳)同学们对运动场上出现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B.抛出去的篮球会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
连接中考
惯性不是“力”
足球受阻力作用
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1. 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圆周运动
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
B
基础巩固题
2. 在凉山州举行的中小学运动会中,来自各校的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赛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比赛时,球在空中飞行,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一定落向
地面
B.百米比赛时,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
惯性力的作用
C.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D.足球比赛时,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也具有惯性
D
基础巩固题
3. 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保持不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C
基础巩固题
4. 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
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
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
的作用
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A
基础巩固题
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
任何情况
惯性不是力
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
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一个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大,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越强,
即运动状态的改变越难。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