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你喜欢吃这些食品吗?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 什么是营养素(P90-1)?
2. ①蛋白质的来源﹑构成及功能?
(P90-2~P93-1)
②血红蛋白的构成及氧气是怎样进入人体的?
③酶是蛋白质吗?它有什么特点?
④什么物质可以使蛋白质变质?
3. ①糖类的来源﹑构成、功能及分类?
(P93-2~P94-1)
②糖类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4. 油脂的分类及功能?
(P94-2~P94-4)
5. 维生素的来源﹑种类及功能?人体过量摄入或缺 乏维生素分别会有什么后果?
(P94-5~P95-1)
六大基本营养素
蛋白质
糖类
油脂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有机物
无机物
一、蛋白质
蛋白质类食品
一、蛋白质
1.来源: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同时许多植物种子里也含有。
2.构成: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化合物。由C、H、O、N、P等元素组成。
3.功能:
①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保持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②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kJ的能量。
注意:蛋白质的摄取量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量。不足,人体会出现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等症状;过量,则加重消化道、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
由此可见,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成人每天需摄取60g~70g,处于生长发育期间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的补充。
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O2和呼出CO2的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素构成的,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载体。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用。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
血红蛋白 + O2 氧合血红蛋白
注意:人体内的铁总量的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内,人缺铁时会得贫血病。
血红蛋白分子链
血红素结构图
想一想
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很强,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
人为什么会发生煤气中毒呢?
吸烟的害处
真实事情
在法国曾举办了一次世界抽烟比赛。最后是一名男子在1小时43分内连续抽掉126根香烟而笑傲江湖。可当他走到领奖台去享受这份胜利的喜悦时, 猝然倒下,长辞人间!你知道他死亡的原因吗?吸烟为什么有害健康?
尼古丁:一支香烟含尼古丁的数量可以毒死一只老鼠,20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足可以毒死一头水牛!
医学界研究肺癌时发现:烟中有
一种叫α射线,每天抽一包烟的人,气管所受的辐射,相当于胸透200次X射线的总和.
吸烟对人危害有多少 据文献报道,一支香烟可以产生500毫升的烟雾,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强烈致癌物质10多种,其中有:
⑴尼古丁:杀虫剂
⑵焦油:用来铺马路的物质
⑶一氧化碳:汽车排出来的危险(有毒)气体
⑷氨:地板清洁剂中的主要成分
⑸丙酮:一种脱漆剂
⑹砒霜:杀白蚁的毒素
⑺DDT:用来杀蚊子和蚂蚁的毒素
⑻ 氰化氢:煤气室中所用的毒素
⑼萘:樟脑丸中所含的致命成分
4.人体内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5.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 反应。
酶的特点:
①条件: 体温、近中性(适宜的温度)
②高度的专一性(专一性)
③催化效率高 (高效性)
催化剂:MnO2
2KClO3 2KCl+3O2
MnO2
6.蛋白质的变质
蛋白质分子在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电压)和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的影响,其结构会被破坏,失去生物活性,如煮熟的鸡蛋清,就是蛋白质变质的结果。
如:CuSO4、BaCl2等。
临床上利用蛋白质能与重金属盐结合使蛋白质变质的性质,抢救误服重金属盐中毒的病人,给病人口服大量蛋白质,然后用催吐剂将结合的重金属盐呕吐出来解毒。
想一想
过氧化氢可自行分解成水和氧气,但速率很小。如果在捣碎的生的马铃薯中加入3%的H2O2溶液,则发现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如果将3%的H2O2溶液加入到煮熟的马铃薯块中,则见不到有气泡产生 ,这是为什么呢?
生马铃薯的活细胞中含有一种能催化H2O2分解的物质——酶,所以双氧水分解速率大大提高。加热煮熟马铃薯,细胞死亡,酶发生变质,失去了催化功能。
讨 论
1. 羊毛衣物为什么不能用普通肥皂(呈碱性)来洗涤?
因为羊毛衣物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在碱的条件下其结构会受到破坏,而普通肥皂呈碱性,所以不能用普通肥皂来洗涤。
2.近年来,在某些药物牙膏中掺有少量甲醛以保护牙周,从而消除牙受热、冷、酸过敏而引起的疼痛,请你说出原因。
答:甲醛能使牙周围组织中蛋白质变质凝固,从而使牙周组织形成保护膜。
甲醛水溶液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
为什么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来浸制动物标本
答:甲醛能使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变质,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从而使动物细胞失去活性,从而起到防腐的作用,使标本长久保存。
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主要是为了使其能够长久保存、色泽鲜艳外观好看,甲醛进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内蛋白质的结构,而使其发生变质,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糖类
1.来源:某些植物、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2.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3.功能:①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在酶作用下转变为糖原储藏在肝脏和肌肉中。②重要的供能物质、维持恒定体温;每克葡萄糖约放出16kJ的能量。
4.常见的糖:(又称碳水化合物)
①淀 粉: (C6H10O5)n
②葡萄糖: C6H12O6
③蔗 糖: C12H22O11
富含糖类的食物
4.常见的糖
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1)淀粉(C6H10O5)n: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茎中,如:稻米、麦子、马铃薯、番薯等。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它经过变化最终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各组织器官,为人体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淀粉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注意: 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常容易发生霉变,其中因霉变产生的黄曲霉毒性较大,能损害人的肝脏,可诱发肝癌等疾病,所以,绝不能食用霉变食物。
(2)葡萄糖(C6H12O6)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它是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葡萄糖存在于葡萄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里。蜂蜜里也含有葡萄糖。
淀粉等食用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正常人的血液里约含质量分数为0.1%的葡萄糖,叫做血糖。
(3)蔗糖(C12H22O11):
蔗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蔗糖为无色晶体,溶于水,是重要的甜味食物。蔗糖存在于不少植物体内,以甘蔗(含糖质量分数11%~17%)和甜菜(含糖质量分数14%~26%)的含量为最高。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白糖、冰糖、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甘蔗
甜菜
5.人体内糖类的代谢过程
糖类食品
糖尿病人尿中含糖量的检验
糖尿病患者的尿液里含有葡萄糖分子,可用蓝色斑氏试纸(柠檬酸、无水碳酸钠、硫酸铜一定比例混合)检验病情的轻重:
红色---病情较重,用“++++”表示;
桔黄色---病情中度,用“+++”表示;
黄绿色---尿中含糖少量,用“++”表示;
绿色---含糖微量,用“+”表示;
无颜色变化---尿中不含糖,用“-”表示。
三、油脂
1.分类:
油脂
植物油脂
常温下
液态
油
动物油脂
常温下
固态
脂肪
2.组成: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3.功能:
①是人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每克油脂完全氧化时放出39kJ的能量。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富含油脂的食物
液体植物油
加氢后转化成固体油脂
人体内的脂肪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会妨碍肠胃的分泌及活动,引起消化不良,并且能引起肥胖症;太少,会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发生皮肤干燥病。
过量食用油脂容易发胖
大家有什么感想?
想一想
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甚至“谈脂色变”,别说摄入了,就连身上的脂肪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看法科学吗?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能为身体提供热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g~60g油脂,它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是重要的供能物质。同时它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起到保护体内脏器的作用。因此应每天吃点含脂肪的物质。
四、维生素
1.来源: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的肝脏、肌肉、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种类:维生素有20多种。维生素多数不能在人体内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3.功能: 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
维生素简介
维生素A——眼睛的朋友
维生素C——水果蔬菜中的营养素
维生素D——壮骨卫士
维生素E——使青春长存的营养素
维生素K——止血功臣
维生素B1——抗脚气病营养素
维生素B12——唯一含有金属离子的维生素
维生素B2——黄色的营养素
维生素B6——抗皮炎的营养素
种类 缺乏 过量
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维生素D
夜盲症
皮炎、肌肉萎缩等。
坏血病
青少年会出现发育不良,易得佝偻病;老人会出现骨质疏松等症
食欲不振,
呕吐等
心律失常,
神经衰弱等
腹泻,肾结石等
高血压、
肌肉萎缩等
故事角
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龈出血,甚至皮肤淤血和渗血,最后痛苦地死去,人们一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快就不治而愈了。水手们为什么会得坏血病呢?
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手在航海中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位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奇迹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那么,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本领呢?
想一想
黄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和B的含量比西瓜高出1~5倍。已知高温时维生素会被破坏,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时较稳定。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如何合理的食用黄瓜?
因在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较稳定,因此食用黄瓜时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醋;高温时黄瓜中维生素损失较大,所以黄瓜不宜炒吃,以加醋凉拌为佳。
食用海鲜的禁忌
不能与大量维生素C同食:虾、蟹等甲壳类海鲜品中含有一定的高浓度“五价砷”,其本身对人体无害,但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时,“五价砷”会转化成“三价砷”(即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会导致急性砷中毒;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不能与寒凉食物同食:海鲜本性寒凉,最好在食用时避免与一些寒凉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黄瓜等蔬菜,饭后也不应该马上饮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这样的冰镇饮品,还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以免导致身体不适。
不能与啤酒、红葡萄酒同食:食用海鲜饮用大量啤酒,会产生过多的尿酸,从而引发痛风。尿酸过多,会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从而引起关节和软组织发炎。
你知道吗?
加重消化道、肝脏、肾脏负担
蛋白质
发育迟缓,体重减轻
导致体内脂肪过多,引起肥胖,甚至引起高血糖、糖尿病
糖类
引起低血糖,犯困、发晕
肥胖、心脑血管疾病
油脂
消瘦
可能会引起中毒等问题
维生素
引起夜盲症、坏血病等
过
量
不
足
不能盲目的增大或减少某种营养元素的摄入量,无论是哪种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健康。要平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
课堂小结
一、蛋白质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也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二、糖类
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叫碳水化合物。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三、油质
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二者合称油脂。它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四、维生素
营养物质
营养全面
合理搭配
糖类
良好的饮食习惯
油脂
蛋
白
质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例1、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
品名 蔬菜苏打饼
配料 小麦粉、鲜鸡蛋、精炼食用植物油、白砂糖、奶油、食盐、脱水青菜、橙汁
保质期 十二个月
生产日期 2023年1月1日
从该说明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富含蛋白质的__________;富含油脂是___________________;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__________。
鲜鸡蛋
精炼食用植物油、奶油
脱水青菜、橙汁
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2、图是某食品包装上的部分说明,请从其中标出的配料中选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物质填在下列相应的空格中:
(1)___________中富含蛋白质;
(2)___________中富含油脂;
(3)___________属于维生素;
(4)___________属于无机盐。
鸡全蛋粉(或全脂奶粉)
食用植物油(或全脂奶粉)
维生素D
碳酸钙(或食用盐、焦亚硫酸钠)
课堂练习
1.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无机物 D.水
2.下列物质中,不能向人体提供能源的是( )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无机盐
3.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人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A
D
B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是( )
A.麦芽糖 B.淀粉
C.蔗糖 D.蛋白质
5.油脂通常存在形式为( )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固态和液态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