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关于《诗经》——概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多用四言,内容广泛,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
关于《诗经》——编集过程
汉代学者有采诗的说法。统治阶级采诗的目的:除教育自己的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其政治效果,进一步巩固统治,所谓:“ 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
风-民间歌谣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乐歌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即陈述铺叙)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开头)
关于《诗经》——诗经六义
表现手法
内容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
暑退将寒时 十一月 bì风寒
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
寒风凛冽 没有衣服怎样过冬
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
sì修耕具 举足而耕 yè送饭
亩。田畯至喜。
jùn农官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叙述农夫在一年中所从事的农业劳动,反映了人民的艰苦生活。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
多年 事 “汝”
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
不肯顾念我 助词无意 往
乐土,爰得我所。
才得到使我安居乐业的居所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用令人憎恶的老鼠来比喻统治者的不讲礼仪、贪婪可恶。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和鸣声 鸟名 水中可居之地
君子好逑。
hǎo qiú 好的配偶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以雌雄和鸣的雎鸠,引出“君子”“淑女”的融洽。
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了他们的不满,以至于深刻的仇恨和愤怒的反抗情绪。如《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反映人们的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周南·关睢》《静女》《卫风·氓》
反映爱国思想。如《秦风·无衣》
关于《诗经》——内容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句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还运用叠字、双声(两个字或几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等修辞手段。
关于《诗经》——艺术技巧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
内容:
形式:
手法:
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
汉以前被称为 或 。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
诗歌
从西周到春秋
305
《诗》
《诗三百》
风 雅 颂
赋比兴、重章叠句
四言为主
现实主义
《 诗经·卫风·氓 》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
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长干行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注:剧,嬉戏。
床,井上围栏。
写作背景
《氓》是春秋时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涧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李报桃,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
《卫风 . 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怨恨感情,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
全诗六章,以“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
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本文写了几个人?
2.以谁的口吻来写的?
3.写了他们什么事?
结构图: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恋爱
婚变
决绝
热情
幸福
沉痛
怨恨
清醒
刚强
情节
感情基调
情节梳理
淇水犹是,悲欢迥异。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勤劳、温柔、坚强,对爱情与幸福有热烈追求,最终无辜、无奈被损害、被遗弃的妇女形象。
诗中女主人公无可告示、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令人深为感动。
小结:
诗中女子的形象特点?
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得到的最痛楚的认识是什么?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参考意见: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家伙。
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鉴赏要点之一
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鉴赏要点之二
对比的写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女主人公
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热情、温柔、纯真。
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氓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鉴赏要点之三
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卫风·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是它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有至为重要的影响,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意义就在于它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劳动妇女的实际处境和遭遇,使人们对于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男女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给妇女造成的损害,有一个富于感性的、形象的认识。
静女
《诗经 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牧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①俟(sì):等待,等候。
②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③贻(yí):赠送。
④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管,有人说是茅草。
⑤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⑥说怿(yuè yì):喜爱。说,通“悦”,和“怿”一样,是喜爱的意思。
⑦女(rǔ):通“汝”,你。这里指代“彤管”。
⑧ 归荑(kuì tí):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
⑨洵(xún):的确,确实。
⑩匪女:不是你(荑草)。匪,通“非”。
拓展阅读
静女《诗经 ·邶(bèi)风》
静女其姝(shū) ,
俟(sì) 我于城隅(yú) 。
爱而不见,
搔首踟(chí)蹰(chú) 。
静女其娈(luán) ,
贻(yí) 我彤(tóng)管。
彤管有炜(wěi) ,
说(yuè)怿(yì) 女(rǔ) 美。
自牧归(kuì)荑(tí) ,
洵(xún) 美且异。
匪(fēi)女(rǔ) 之为美,
美人之贻。
译文
美丽姑娘真可爱, 她约我到城头来。 故意躲藏逗人找, 惹我挠头又徘徊。 美丽姑娘真好看, 送我一只小彤管。 彤管红红闪亮光, 让人越看越喜欢。 牧场归来送我荑, 荑草美得真出奇。 不是荑草真的美, 美人送我含爱意。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