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颂——纪录片《祖国颂》主题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欣赏《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掌握不同的声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体会不同的节拍、节奏与歌曲音乐的关系,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重点难点
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难点1.本课音乐材料比较多?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画旋律线,填写表格,制作小插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情绪和情感体验尤为重要,因此,我通过引语,首先把一个情感纽带抛给了学生,点燃其爱国之情,来呼唤学生对这方面音乐的情感。引语:同学们,我们知道,母亲是天下最伟大的,而且,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母亲----祖国,一直以来,赞美或歌颂祖国是文学和音乐创作常用的主题之一,你们听过哪些关于这方面的歌曲呢?你们能把它们的名字说出来吗?
2).收集有关赞美或歌颂祖国为主题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祝福祖国》、《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一边播放课件,一边音乐中提问,请学生们将所听到的歌曲的名称说出来。
3).导入:播放课件,欣赏《祖国颂》片段,鼓励学生从音乐的背景和内容中,猜出歌曲的名称-一首同样是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著名歌曲。
2. 介绍新课
a)提问:歌曲的词曲作者是什么人?以及歌曲创作的年代是什么时候?
b) 介绍作者: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介绍词作者乔羽和曲作者刘炽,然后播放课件,进行归纳总结。
c) 作品分析
1).《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2).一边播放课件,欣赏歌曲《祖国颂》,一边和学生们一起,从音乐和课件所表现的背景中,分析和感受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感情,以及表现的形式。
(1) A段(第一部分)
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刻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
(2)B段(第二部分)
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用柔和的合唱加以衬托,展现了祖国大地一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象,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
(3) 再现的A部分(第三部分)
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与歌颂。
3).提问与交流
谈一谈全部的音乐表现给你留下一种什么样的印象和感觉,说一说音乐在力度、速度以及演唱形式上的不同表现。
4.作品欣赏
把歌曲《祖国颂》完整地欣赏一遍,提醒学生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
1. 声部之间的配合;
2. 力度、速度方面的变化;
3. 演唱形式上的不同。
5.课堂总结
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歌曲的内涵,《祖国颂》以宽广的旋律,从容的速度,宏伟的气势,用F大调,单乐章,领唱、合唱、复调合唱、朗诵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向我们再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初期的繁荣壮丽的景象,歌颂我们的祖国,歌颂我们老一辈的建设者,他们为祖国的富强美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同时,激励学生们,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学生,更应该把握大好时机,努力学习,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