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纳粹主义强调种族优越论,违背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的理念。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及德国法西斯政权反人类罪行的是( )
A. 残酷迫害和屠杀大量犹太人 B. 纳粹党煽动复仇情绪
C.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D. 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
2.(1分)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来挽救危机,如美国实行新政,英、法坚守传统,而德、日则( )
A. 请求国际援助 B. 建立法西斯专政
C. 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实行社会主义专政
3.(1分)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 德国入侵波兰 D. 德国策划慕里黑阴谋
4.(1分)20世纪30年代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的事件分别是( )
①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②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
③西班牙实行法西斯统治
④日本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5.(1分)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是( )
A. 意大利 B. 日本 C. 德国 D. 英国
6.(1分)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124周年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嫉妒,私营企业的独立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议员评价认为他是“独裁者”的依据是( )
A. 建立法西斯政权 B. 发动对他国侵略战争
C. 废除黑人奴隶制 D. 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7.(1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徒利用民众对“它”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民众对“它”不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决定成立国际联盟
B. 提出由战胜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战争赔款总数
C. 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D. 要求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8.(1分)漫画可以拓宽学习历史的途径,达到“以图证史”的目的,能够更直接鲜明地感受历史。如图为二战时期的漫画,盘子的馅饼上写着英文“捷克斯洛伐克”,左边戴礼帽的是英法领导人。此漫画意在( )
A. 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B. 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C. 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D. 揭露德日意法西斯的罪行
9.(1分)如图漫画表达的主旨应是( )
A. 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勃勃,妄图控制中国 B. 英美等国态度暧味,按兵不动
C. 中国奋起反抗,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沿 D. 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10.(1分)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情境是: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漫画讽刺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中国 C. 英国 D. 美国
11.(1分)下列描述的历史史实体现的共同影响是( )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政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1936年3月5日下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拜谒天皇,接受了组阁大命,建立法西斯专政。9日,所有阁僚人选最终确定。
A. 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 B. 世界人民开始了反法西斯斗争
C. 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D. 世界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12.(1分)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表“比较”的国家是( )
A. 英国 美国 B. 意大利 奥地利 C. 德国 日本 D. 法国 俄罗斯
13.(1分)20世纪30年代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表现有( )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
②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③迫害犹太人
④制造国会纵火案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14.(1分)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战争的始作俑者。二战前德国为摆脱经济大危机,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形成的世界大战策源地是( )
A. 亚洲策源地 B. 欧洲策源地 C. 非洲策源地 D. 太平洋策源地
15.(1分)为了应对下述情况,两国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国别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罢工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0~1932年1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A. 建法西斯政权 B. 发动侵华战争 C. 掀起反犹狂潮 D. 实行改革
16.(1分)某班同学对如表中的事件进行分析概括,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1929年苏联开始实施农业集体化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
1933年美国宣布实施新政
A. 主要国家寻求发展出路 B. 经济危机席卷整个世界
C. 《凡尔赛条约》被公开撕毁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7.(1分)清政府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在《使东述略》中描述到:日本的景物风貌已由本来的“汉唐遗风”一变而“趋欧俗”。“趋欧俗”给日本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B.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形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政权 D. 开始改变东亚的政治格局
18.(1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共同点包括( )
①由各国的法西斯政党控制政权
②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③都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建立的
④法西斯政权的建立都利用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所造成的动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1分)德、意、日法西斯的共同点是( )
①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②对外实行侵略扩张
③疯狂扩军备战
④由法西斯政党控制政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0.(1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B. 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C.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D. 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和会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1921年美国绕开“凡尔赛体系”,单独与德国媾和。1924年美国联手英国施压法国,掌握德国赔款问题主导权,减轻德国赔款义务,变削弱德国政策为复兴德国方针;为给濒临绝境的德国经济输血,1924-1929年美国贷款给德国140多亿金马克。1928年美国支持德国参与缔结《非战公约》,大幅提高了德国战败后的政治地位。1933年希特勒上台,美国对纳粹德国的债务违约和重整军备采取绥靖态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后美国对德国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陈述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绥靖态度的理解。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史实说明为什么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要求:至少结合三个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
22.(10分)二、危机与应对
根据提示,完成以下学习单。
学习单
(1)环节一:观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示意图”,20 世纪 20、30 年代,经济危机严重的国家除亚洲的日本外,其他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此时,苏联正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基本未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2)环节二:从以上材料可以探知面对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分别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3)环节三:若以“危机与应对”为研究主题,你认为以上哪些材料最具史料价值 请说明理由。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46.2% 28.4% 40.6% 16.5% 8.4%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这场经济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出现这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了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你怎样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4.两个国家面对危机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这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在政治危机十分严重的情况下,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和进步人士,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残酷迫害犹太人,解散一切工会,取缔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纳粹政权还焚毁大量进步书籍,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故最能体现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及德国法西斯政权反人类罪行的是残酷迫害和屠杀大量犹太人。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德国法西斯恐怖专政的手段.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政权。
除了识记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法西斯恐怖专政的手段外,还要识记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
2.【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大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B;
【解析】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B;
【解析】由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德国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1933年,希特勒上台,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上台后,建立法西斯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的相关史实。
5.【答案】A;
【解析】1922年,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标志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1933年,希特勒上台,称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上台后,建立法西斯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是意大利。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意大利。意大利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6.【答案】C;
【解析】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这一措施调动了广大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使南方彻底陷入了绝境。美国内战最终废除黑人奴隶制,美国的统一得到维护。据“林肯”“私营企业的独立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位议员评价认为林肯是“独裁者”的依据是废除黑人奴隶制。选项ABD均与林肯无关,排除。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的相关史实。“林肯”“私营企业的独立已成为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的相关史实。
7.【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它”是《凡尔赛条约》,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实行严厉制裁,规定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等。故民众对“它”不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提出由战胜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战争赔款总数。决定成立国际联盟与题干无关,《九国公约》的签署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雅尔塔会议决定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排除ACD。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B;
【解析】根据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大国把捷克斯洛伐克像肉一样送到法西斯饿狼嘴里,是讽刺西方大国对侵略行为的姑息纵容,意在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绥靖政策,知道漫画意在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此题主要考查绥靖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C;
【解析】由漫画内容来看,它客观而夸张地反映了1937年10月中国已处于全面抗日时期,日本人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而欧美大国采取绥靖政策。这个时期中国刚刚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与法西斯顽强斗争,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沿。A选项虽然没有错误,但是不能反映出中国的态度;漫画中旁边的人表示的是英美等国,反映出当时英美的暧昧态度,但这不是材料主题;D选项根本没抓住材料的要旨,是错误的一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应该重点掌握抗日战争的时间、过程。
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了抗日战争,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漫画具有讽刺和揭露批判的功能,能够从漫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
10.【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可以推断出左边床上的人是与欧洲隔海相望的美国,当时美国庆幸自己没有被传染病所感染,应该是推行中立政策的心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躲开法西斯的侵略,说明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错误判断,故D项正确。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战初期美国的外交政策。需要掌握二战期初美国的外交政策。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和图片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本题以材料和漫画的形式考查对二战初期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和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由题干的大事年表判断反映的主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33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军部法西斯专制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解析】根据“都曾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最终失败”、“都在二战后迎头赶上”等信息可知,这两个国家应该是德国和日本,C项正确;英国、美国、奥地利、法国等国都没有走向军国主义道路,排除ABD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为摆脱经济危机,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本题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3.【答案】A;
【解析】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20世纪30年代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表现有①②,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20世纪30年代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表现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德国的法西斯政权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20世纪30年代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表现的相关史实。
14.【答案】B;
【解析】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形成。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法西斯政权的特征是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本题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5.【答案】A;
【解析】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专政。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
掌握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的过程和影响。
16.【答案】A;
【解析】根据题中给出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苏联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为了寻找出路,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日本和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故主要国家寻求发展出路符合材料,本题选A。B项,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不是整个世界。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凡尔赛条约》被公开撕毁,排除;D项,从题中所给时间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且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二战。排除。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相关知识。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等一系列措施,使美国渡过经济大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史实。
17.【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1868年,日本开始了学习西方科技和生活习俗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体现了“趋欧俗”,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也开始改变东亚的政治格局。形成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政权是在1936年。选项C不是“趋欧俗”给日本带来的影响,但符合题意;选项ABD是“趋欧俗”给日本带来的影响,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趋欧俗给日本带来的影响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趋欧俗给日本带来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18.【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政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天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德、意、日法西斯专政都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法西斯政权的建立都利用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所造成的动荡。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共同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德意日法西斯的上台。
此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共同点的相关史实。
19.【答案】A;
【解析】由法西斯政党控制政权不是德、意、日法西斯的共同点;控制德国的是纳粹党,控制日本的是军部,只有意大利是法西斯政党控制的,据此可排除含④的BCD三个选项。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德意日法西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控制德、意、日法西斯的政党.
20.【答案】C;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知道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此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变削弱德国为复兴德国;维持法国与德国势均力敌符合美国的利益。;英法美纵容德国的侵略扩张,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绥靖政策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意法西斯贪得无厌,不断侵略扩张,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通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绥靖政策、凡尔赛体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绥靖政策、凡尔赛体系等相关史实。
22.【答案】(1)美、欧、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意大利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3)A、C。 都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理由与选材匹配即可);
【解析】
23.【答案】国家:美国、德国。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或加大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危机与繁荣相关,要居安思危;国际经济关系协调极为重要,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要时刻提防法西斯势力卷土重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主要考查了这场经济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两个国家以及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2)主要考查为挽救危机美国和德国各采取的措施。
(3)主要考查罗斯福所说的“旧民族秩序的新应用”。
(4)主要考查了美国与德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同措施以及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等相关史实。
第 6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