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5 11:5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导致美国宣战的直接事件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德国突袭波兰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诺曼底登陆
2.(1分)以下一组照片的主题是( )
A.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B.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 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
3.(1分)1944年6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的战役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莫斯科保卫战 C. 诺曼底登陆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1分)下列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
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②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③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④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5.(1分)如表中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标志着( )
时间 事件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对美国和英国同时宣战
1941年12月8日 美国和英国向日本宣战
1941年12月9日 中国对日本、德国、意大利同时宣战
1941年12月11日 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
美国同时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转折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正式形成
6.(1分)尽管在雅尔塔已埋下不和的种子,但人们仍普遍地对雅尔塔会议表示欢迎,认为它是同盟国战时合作的顶峰。这一会议( )
A. 讨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组织
C. 决定战后成立国际联盟 D. 讨论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7.(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是( )
A. 苏军攻克柏林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
C. 雅尔塔会议召开 D.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8.(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对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美、英、苏、中等26国于1942年1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宣言,承诺“各国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这一“宣言”是( )
A. 《人权宣言》 B. 《九国公约》
C. 《开罗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9.(1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③诺曼底登陆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①③
10.(1分)某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首次从国际法角度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文件是( )
A. 《凡尔赛条约》 B. 《九国公约》
C. 《开罗宣言》 D. 《波茨坦公告》
11.(1分)“在这次偷袭中,日军以很小的代价,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30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引发了( )
A. 中途岛战役 B. 阿拉曼战役 C. 太平洋战争 D. 日军偷袭珍珠港
12.(1分)二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5500多万生命、数不清的历史文化遗产毁于一旦。战后,国际社会审判和惩处了战争罪犯,决定成立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联合国。作出这一决定的是( )
A. 波茨坦会议 B. 开罗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万隆会议
13.(1分)《全球通史》对如图有如下描述:“1943年2月,苏联人接受了12万德军的投降。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说明该战役( )
A.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C. 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D.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4.(1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面年代尺上标注的四个时间段,其中时间段与重大战役对应错误的是( )
A. 时间段①:凡尔登战役 B. 时间段②:台儿庄战役
C. 时间段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时间段④:诺曼底登陆
15.(1分)1941年12月,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说:“现在,日本人帮助我们摆脱了进退两难的困境,辩论已经结束。我们的夏威夷基地遭到卑鄙无耻的突然袭击,美国人的思想障碍解除了。”诺克斯说的“突然袭击”是指( )
A. 德军突袭波兰 B. 莫斯科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珍珠港事件
16.(1分)习总书记在众多场合阐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二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组成的“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条件。中国直接参加或参与的有( )
①慕尼黑会议
②《开罗宣言》
③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④雅尔塔会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7.(1分)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1942年1月,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标志着( )
A.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 雅尔塔会议的召 D.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8.(1分)为了加速二战的胜利进程,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三国领导人,1945年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高级会议。关于该会议,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在战后归还中国
B. 签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C. 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苏联条件,严重侵犯中国主权
D. 决定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1分)二战的转折战役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马恩河战役 C. 日德兰海战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20.(1分)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推迟至2021年夏天举行,这在现代奥运会历史上还没有先例。1916年第6届奥运会、1940年第12届奥运会和1944年第13届奥运会都因为无法举办而遭到取消,导致这三届奥运会被取消的共同原因是( )
A. 疫情原因 B. 经济原因 C. 政治原因 D. 战争原因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21.(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4年半的“总体”战所造成的人口损失是巨大的。在实际战斗中死亡人数大约是800万,另外有700万人永远成了残疾人,还有1500万人“伤得或重或轻”。
……这场战争的物质损失也是空前的,总消耗实际上高得叫人无法想象。事实上。大约有2600亿美元左右。据估算,这个数字“相当于从18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整个世界所有国家债务总和的6.5倍。”
——摘自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反法西斯同盟举行会议的会期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22一26日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4-11日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一8月2日
——摘编自《20世纪战争与和平》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爆发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材料一体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两方面的破坏?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就“人类如何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谈谈你的想法。
22.(15分)【世界战争与向往和平】
材料一:
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图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1.观察图1,指出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观察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与德国疆界变化和俄国国名变化相关的事件。(一战这一事件除外)
材料二:纳粹德国武装力量在对苏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人,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多万人……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举一例史实并予以说明。
材料三:欧洲在二战后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在1944年至1985年间,总共有96个国家赢得了独立,这些国家的人口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材料四:1941年10月,一名11岁的苏联男孩带着两个小包,独自一人从莫斯科出发,20多天后,抵达苏联大后方亲戚家。他本应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战争……
4.根据材料四,续写材料中省略的内容。(续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符合史实,表达出男孩的心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珍珠港事件。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1944年诺曼底登陆、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1945年中国军队对日反攻”可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排除A项;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B项;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诺曼底登陆,排除C项。
故选D项。
3.【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向德军发动猛烈进攻,开辟了欧洲苏德战场外的第二战场,使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局面,加速法西斯德国的战败。因此1944年6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的战役是诺曼底登陆。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史实。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苏德战场外的第二战场,使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局面,加速法西斯德国的战败。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史实。
4.【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①③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雅尔塔会议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雅尔塔会议的相关知识。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可知,这一事件是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虎!虎!虎!”是日军偷袭成功的信号,日本偷袭珍珠港,揭开太平洋战争序幕。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B项正确;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排除A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排除C项;
1942年,苏中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了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排除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程以及影响。
重点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程以及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B;
【解析】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雅尔塔会议的内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二战中召开的重要会议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雅尔塔会议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D;
【解析】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宣言”是《联合国家宣言》,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解析】德国突袭波兰发生在1939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在1942-1943年;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C;
【解析】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开罗会议召开,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波茨坦公告》中关于台湾归还中国的条款发表于1945年。故首次从国际法角度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开罗宣言》。AB中的文献没有提及中国台湾问题。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开罗宣言》的内容和影响。二战期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交还台湾、澎湖列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开罗宣言》的内容。
11.【答案】C;
【解析】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据“在这次偷袭中,日军以很小的代价,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30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描述所指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性战役,阿拉曼战役是二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太平洋战争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解析】雅尔塔会议中决定成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战后两极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基础。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雅尔塔会议的内容。
13.【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43年2月3日,苏联人接收了12万德军的投降。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可知,描述的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双方投入了几百万的军队,在付出了重大的伤亡后最终苏联红军取得最后的胜利。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A是九一八事变,B是指莫斯科战役,C是美国的参战。
故选:D。
本题以材料为依托,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4.【答案】D;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登战役发生在1917年,处于①时间段;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处于②时间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在1942——1943年,处于③时间段;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处于④时间段。故选项ABC时间段与重大战役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时间段与重大战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诺曼底登陆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解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夏威夷上的最大军事基地珍珠港,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诺克斯说的“突然袭击”是指珍珠港事件,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珍珠港事件的相关史实。“1941年12月”“日本”“我们的夏威夷基地遭到卑鄙无耻的突然袭击”“美国人的思想障碍解除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珍珠港事件的相关史实。
16.【答案】B;
【解析】1943年11月,中、美、英3个国家的首脑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慕尼黑会议和雅尔塔会议中国没有直接参加或参与。包含②③的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直接参加或参与的事件。重点掌握《开罗宣言》、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直接参加或参与的事件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C;
【解析】为了加速二战的胜利进程,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三国领导人,1945年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高级会议。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侵犯。选项C关于雅尔塔会议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雅尔塔会议中关于中国的问题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雅尔塔会议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雅尔塔会议的相关史实。
19.【答案】D;
【解析】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二战的转折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二战的转折战役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二战的转折战役的相关史实。
2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1914年-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1939年-1945年。因此题干材料“其中1916年第6届奥运会、1940年第12届奥运会、1944年第13届奥运会都因为无法举办而遭到取消。”其中三届奥运会中断的原因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故选:D。
本题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切入点,考查两次世界大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原因、内容与影响.
21.【答案】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和物质损失。;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协同作战。;社会主义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要和平共处,加强合作与交流等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危害。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重大的灾难。
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危害。
22.【答案】军事集团:同盟国、协约国(或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德国疆界发生变化的相关事件:①召开巴黎和会;②签订《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俄国国名发生变化的相关事件:①十月革命;②1922年底,苏联成立。;地位: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欧洲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史实并说明:①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③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苏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重要组成部分。④1945年,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⑤苏联在欧洲战场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了对日作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力量;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促进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示例:但战争毁坏了他的家园,让他流离失所。他多么渴望世界没有战争,重回和平年代,过上宁静而快乐的生活。;
【解析】
本题以四则文字图片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苏联在二战中的地位以及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史实、二战对世界的重要影响、对战争的看法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苏联在二战中的地位以及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史实、二战对世界的重要影响、对战争的看法等知识。
第 6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