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20世纪80年代后期,波兰、民主德国等东欧国家受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影响下,相继发生巨变。东欧剧变最根本的变化是( )
A. 领导人变化 B. 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C. 国家名称发生改变 D. 执政党发生变化
2.(1分)苏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众多不同的名字,如图图示中“?”处应该填写( )
A. 沙俄 B. 苏俄 C. 苏联 D. 俄罗斯
3.(1分)俄国(苏联)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它的国际地位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下面连接正确的选项是( )
a.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两极格局结束
A. ①—a②—c③—b B. ①—b②—c③—a
C. ①—c②—b③—a D. ①—b②—a③—c
4.(1分)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5.(1分)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品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这类决策有很多”。(一一《论苏联改革》)该论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A. 重点在重工业领域 B. 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C. 强调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D. 造成农业长期落后
6.(1分)1931年至1933年间,苏联进行了全面的工资改革,其中工人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的差距由以前的1:2变为1:3.8,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与勤杂工平均工资的比例由1931年的3.6:1扩大为1934年的4.3:1。这一改革( )
A. 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B. 顺应了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C. 造成了苏联阶级矛盾的激化 D. 深化了新经济政策的改革力度
7.(1分)乌克兰局势举世瞩目。回顾历史,乌克兰脱离苏联成为独立共和国是在( )
A. 1922年 B. 1936年 C. 1991年 D. 1999年
8.(1分)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都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对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
A. 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道路
C. 列宁的改革,形成了后来苏联的经济模式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焕发了生机
9.(1分)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是在“条条”与“块块”之间兜圈子。作出该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赫鲁晓夫改革( )
A. 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 B. 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 促使苏联模式的推广 D. 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10.(1分)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重要篇章。回眸其中一国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11.(1分)列宁、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三位历史人物在执政期间都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
A. 三位领导人的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 列宁通过改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C. 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问题
D. 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强了苏联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12.(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如图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海报,它反映了(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勃列日涅夫改革
C.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苏联解体的原因
13.(1分)分析下表信息,与其最符合的主题应该是( )
原名 新名 更改时间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共和国 1989年12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年10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11月
A. 华约解散 B. 两极对峙 C. 苏联解体 D. 东欧剧变
14.(1分)苏联为了增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采取了下列哪些具体措施( )
①建立经互会
②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
③与中国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接受马歇尔计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1分)《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道: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见证“红色的年轮”第一圈的事件为( )
A. 十月革命 B. 二月革命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6.(1分)一位德国人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小时候,每天经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与此人叙述的经历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
A. 德国统一 B. 东欧剧变 C. 欧盟成立 D. 苏联解体
17.(1分)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 )
A. 国家实力的消长 B. 敌对意识的淡化
C. 根本利益的趋同 D. 军事冲突的加剧
18.(1分)1989年,社会主义阵营内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一场“□□□□”,绝大多数原先由共产党执政的东欧及中欧国家都相继放弃了苏联模式的一党体制,转而实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应是( )
A. 苏联解体 B. 东欧剧变 C. 美苏冷战 D. 欧盟成立
19.(1分)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主要原因是( )
A. 大力推广种植玉米 B. 主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C. 把科技发展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D.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20.(1分)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
A. 东欧各国解体、摆脱苏联控制 B. 经济与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C. 政党政治、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D. 美国与苏联之间发生矛盾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0分)
2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线索时间轴
材料二 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里,俄罗斯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为共产主义原理而奋斗的标志下生活的。看不到这一点,甚至否定这一时期不容置疑的成就就是错误的。然而,如果我们不意识到社会和人民在这一社会实验中付出了那种巨大的代价,那就更是大错而特错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材料三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线索时间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京所说的苏联发展过程中“不容置疑的成就”有哪些,并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3.中国的“一五”计划借鉴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举一例“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吸取苏联教训,变革这种僵化模式的?
4.对比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启示。
22.(1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俄罗斯的大国历史一直都是磕磕绊绊的。从彼得大帝至今的300多年间,…沙皇的改革与前苏联的试验,都曾使俄罗斯走上强国之路。
——摘编自《俄罗斯为什么能两度大国崛起》
1.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彼得大帝积极推行改革,他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通过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2.沙皇的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这次改革指的是什么事件?你怎样理解列宁所说的“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
3.前苏联是在哪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建立的?这次革命具有怎样的国际意义?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
4.今天,俄罗斯已经走在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在当前的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怎样重要的作用?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东欧剧变最根本的变化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效仿此模式,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东欧剧变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苏东艰难探索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相关知识。
2.【答案】C;
【解析】1922年12月,苏维埃俄国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苏联不复存在,苏联解体。观察题干年代尺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中“?”处应该填写苏联,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苏联的建立与解体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苏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的不同名字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苏联的建立与解体的相关史实。
3.【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1917年11月6日晚(俄历10月24日),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大约20万革命士兵、赤卫队员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等战略要地。7日晚,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故选:D。
本是考查俄国(苏联)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俄国(苏联)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故D项正确。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苏联模式、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及启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苏联模式、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及启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C;
【解析】据“卖糖的小商品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这类决策有很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论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中,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ABD说法不能从材料中得出。
故选:C。
本题以《论苏联改革》为依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知识。
6.【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1—1933年正值苏联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时期,材料中苏联进行工资改革,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的做法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顺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苏联阶级矛盾的激化”,排除C项;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已经被取消,排除D项。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苏联的工业化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苏联的工业化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解析】1922年年底,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是后来才加入的。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脱离前苏联成为独立共和国。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苏联解体。知道苏联解体的时间及标志,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影响。
8.【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所领导的改革评价准确的”,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861年改革的知识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解答本题要熟记1861年改革的有关知识.
9.【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是在‘条条’与‘块块’之间兜圈”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1949年经互会成立后,苏联将东欧国家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还加强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排除A项;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排除B项;斯大林时期,加强了苏联模式的推广,排除C项。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熟练掌握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的相关知识。
10.【答案】D;
【解析】①乌克兰是1991年之后;②1917年之前;③苏联是1922-1991年。②③①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俄国、苏联和乌克兰的历史。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戈尔巴乔夫当政时,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终结。
注意识记俄国、苏联和乌克兰的时间。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1.【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列宁、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改变国家的性质;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降低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问题,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列宁、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注意全面识记相关人物事事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列宁、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解析】如图是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海报,它反映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D;
【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各国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同时,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80年代末,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此后,东欧政局激烈动荡。在短短的两三年里,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根据表格中的国家名称判断是东欧国家,根据国家名称更改的时间判断,表格反映了东欧剧变。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东欧剧变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东欧剧变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
【解析】苏联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不是苏联,④不符合题意;①②③是苏联为了加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而采取的具体措施,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苏联为了与美国对抗而采取的具体措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美苏对抗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以及准确理解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美苏对抗的相关史实。
15.【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见证“红色的年轮“第一圈的事件为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土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重点识记十月革命的内容与意义。
16.【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德国人叙述的经历与德国统一、东欧剧变、欧盟成立。与苏联解体无关。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德国统一、东欧剧变、欧盟成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德国统一、东欧剧变、欧盟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其显著特征是“冷战”,由于美国和苏联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美苏两国之间长期“冷战”,但两国没有爆发直接的武装冲突,在两国冷战和争霸的过程中,两国实力的消长影响了当时国际关系的变化,最终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极格局的知识点.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1955年5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个国家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正式成立,简称华约.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两极格局有关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18.【答案】B;
【解析】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史称东欧剧变。故“□□□□”应是东欧剧变。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东欧剧变,知道“□□□□”应是东欧剧变。
此题主要考查东欧剧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答案】D;
【解析】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及成因的相关史实。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史实。
20.【答案】C;
【解析】由于20世纪80年代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史称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实质是政党政治、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东欧剧变的实质。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苏东艰难探索和东欧剧变的相关知识。
21.【答案】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西方资本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等。;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改革要从国情出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苏联两个五年计划、苏联颁布新宪法、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一五计划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苏联两个五年计划、苏联颁布新宪法、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一五计划等相关史实。
22.【答案】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苏联解体。;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改革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过程中会遭遇到挫折;我们要坚信社主义道路。;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彼得大帝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解答材料解析题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本题以彼得大帝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 6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