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13: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网吧在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前,必须在电脑上安装安全管理软件, 封堵有害信息网站等。电脑 进入非允许范围内的网站,安全管理软件会同时发出警报。但事实上, 许多网吧在定期对电脑进行清理时,经常要重做系统,安全管理软件往往嫌麻烦 不被重装。
A.从而 如果 由于 甚至
B.以便 由于 假若 而
C.以便 如果 由于 而
D.从而 由于 假若 甚至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性,不仅是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研究者、语文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②没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语文生活,就不可能有幸福而和谐的社会生活。
③当这一概念被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之后,有人可能会把它同语文这个科目简单地联 系起来,以为语文生活就如同语文课堂那样狭窄。
④其实不然,只要稍微用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教育普及的今天,在语言信息技术广泛介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几乎很少找到完全不使用语言文字的场合。
⑤语文生活是一个新概念,十几年前才由国人提出,用于语文教育领域还是近年的事情。
⑥因此可以说,语文生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生活之一。
A.①②⑤③⑥④ B.①⑤③④⑥② C.⑤③④⑥②① D.⑤①②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馆舍三位于一体的命令上传下达机制。驿传制度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到了唐代,驿传制度更为严密和完善,树立起新的制度典范,对唐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全唐诗》中有大量与驿传相关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探析唐代驿传制度的相关内容与特点。
唐王朝“东西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宽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旧唐书》卷三八)。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现有效统治,在中央统一管辖之下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及各级交通组织,与此相适应,形成了较完整的文书驿传网。较之于前代,唐代驿馆的数量有了较大的扩充。韩愈在《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中写道“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用“鱼鳞”来形容唐代驿站的数目繁多,可谓确切而形象。此外,从王周《路次覆盆驿》“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云外盘”中可以知道,唐代在最为偏远的地区也设置有驿道和驿站。就诗中所提到的驿站驿馆名称而言,我们很容易发现唐代关于水驿、陆驿、水陆兼办驿的驿传设置。例如,韩琮的《题商山店》,商山驿是为陆驿;王建的《汴路水驿》提到的是为水驿;而武元衡《题嘉陵驿》写道:“悠悠风旆绕山川,山驿空濛雨似烟。路丰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可以看出,嘉陵驿属于水陆兼办驿。
不少唐代诗人初仕阶段都曾担任县级职官,主持驿传,并留诗以纪。“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莫言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赵嘏《赠馆驿刘巡官》)诗中看来,驿中生活十分清闲,甚至可谓百无聊赖。但这只是对于驿长而言,下层驿使的工作与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驿使的职责主要有三:一是迎接使客;二是管理驿厅,安顿食宿;三是传送文书。其中最为艰辛的必是舟车劳苦传送文书。蒋吉的《大庚驿有怀》中,“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几字道尽驿使工作之艰辛。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传递文书是驿传最重要的任务。有时,驿使也会传递往来信件。“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边愁》)是崔湜客居他乡凭书传讯的无奈:“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逢归信偶寄》)是李益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念。除此之外,驿使还会递送一些物品,作为边塞战士与家人沟通的桥梁。
唐代驿传随国势变化而兴衰。中晚唐邮驿普遍衰落,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大驿站都已荒芜。刘禹锡的《杂曲歌辞 宜城歌》“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直观地反映出中晚唐驿馆衰败的荒凉景象。
驿站为文人迁客等提供食宿,驿传大大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发展和繁荣。驿传制度的存在丰富了唐诗的发展,也成为唐朝文化传承千年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王云庆、郭熠程《从《全唐诗>看唐代驿传制度》,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驿馆数量众多,分布极广,种类齐全,既巩固了统治,也丰富了唐诗的内容。
B.驿传发挥的传递文书、往来信件,提供食宿的功能,体现了统治者建立驿站的初衷。
C.驿传制度到了唐代变得更加完善和严密,可见唐朝国家政治、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D.唐诗“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所写内容应属唐代驿使的职责范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后介绍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特点、驿使的职责和驿传制度的衰落,条理清晰。
B.从唐诗中可窥见唐朝驿传制度发展状况,这折射出文学具有反映社会风貌的功用。
C.文章分析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繁盛与衰落,印证了驿传的发展与国势盛衰息息相关。
D.文章引唐诗作品为证,阐释了唐朝驿传制度与馆驿诗相互促进的关系,论证充分。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命令上传下达机制,唐王朝驿传机制诸多任务的重中之重是传递文书。
B.唐代较为完整的文书驿传网的形成与疆域的广大及加强疆域控制的需求相关。
C.随着唐代驿传的衰落,中晚唐的国势也日渐衰落,在《宜城歌》中就有反映。
D.许多唐朝诗人曾经主持过驿传,虽然官阶不高,但其工作清闲,可诗酒怡情。
4.(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7年,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被媒体誉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里程碑”。与首届大会相比,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进一步增强了权威性、高端性、融合性和功能性。……本届大会从9月14日持续到9月16日,共计有80余家网络文学和相关企业参展。
据大会《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目前各类网络文学作品总量累计超过1600万部(种),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繁花》《大江东去》等斩获多项重量级文学奖项,从作品题材分布看,在国内主流网络文学平台上,现实题材作品数量占比为52.5%,……许多作品贴近生活、扎根现实。
(2018年9月17日“人民网”)
材料二:
“在今天互联网时代和文化大发展的时代,网络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出版物,而是以创作、文学为基础,不断开花结果,衍生出影视作品、游戏作品、动漫作品、有声作品等,形成强扩展性和序列化的产业模式。”中文在线集团执行总裁戴和忠表示。
……“网络文学+”大会的“+”代表了融合发展,包含了以网文IP为核心所呈现的一切事物﹣﹣加深网络文学与游戏、影视等其他文化娱乐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衍生出一系列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的文化产业,建立全新的娱乐消费形态,使得网络文学不仅能够提供给用户纯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同时由网络文学衍生出的周边产品,也为网民提供一系列娱乐体验,从而使整个产业链更加完整、成熟,在今年大会设立的“+”主题展区,参展企业主要展示了影视、游戏、动漫、音乐、体育、科技、教育、金融等行业围绕网络文学产业所取得的成就。
(2018年9月《光明日报》)
材料三:
网络文学曾经一直是以与传统文学对立的姿态出现的,网络文学所代表的无门槛写作+消遣性阅读+网络搭载,一直被传统文学界认为“不入流”;而面对传统文学的过分严肃+读者互动不强+出版门槛高,多数网络文学作家在渴望作品被纸书出版被传统文学认可而不得的情况下,亦开始了各自为政,为网络上的读者服务,生产高爽点长篇幅的内容。
记者在第二届“网络文学+”大会期间,直感本次“网络文学+”大会较以往最大的变化,便是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敞开心扉拥抱彼此。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所有大论坛都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互动后的“精品生产”作为核心议题,网络作家在讨论如何在现实主义题材上努力打磨自己的作品,诸多国内一线传统文学作家也出现在此次大会上并在不同论坛上做了发言。
(2018年9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四:
网络文学从最初的消遣小说发展成如今的庞大文化娱乐产业,要想实现未来的良性、生态、高端发展,“他律”的外在扶持、规范和引导,和“自律”的创新、品格和自信缺一不可,要想从量多质劣,缺乏文学高度和精度的青涩现状走向成熟,需要政府扶持,激发创作活力。北京市已将网络文学纳入文化精品工程,将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原创、促进融合,搭建平、整合资源,促进网络文学繁荣发展。
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需要管理和监督双管齐下。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的粗制滥造、趋利媚俗、抄袭同质化等问题,亟需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监督体系两相交替编造的网,滤沙淘金,择优发展。
网络文学要提高品格、融入主流、走向世界,需要学习传统文化、走进现实、走进人民。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中,传承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之“魂”,才是网络文学繁茂发展的生命源泉,也是网络文学走下去和走出去的内在动力。
(2017年8月16日《新浪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届“网络文学+”大会成功举办,成为了网络文学发展的里程碑。相对而言,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第二届“网络文学+”大会则彰显了其权威性和高端性。
B.从今年大会设立的“+主题”展区来看,第二届“网络文学+”大会呈现了以网文IP为核心的许多事物,为网民提供充分的阅读体验和娱乐体验,显示出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
C.“网络文学+”大会关注网络文学IP为核心的周边文化事务,但实际上,最核心的因素还是网络文学。只有网络文学高质量地发展,才能带动其他相关的文化形态发展。
D.《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数量超过2017年全部网文作品的半数,“精品生产”话题大热,这些现象都预示着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开始融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评价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则材料中,材料二主要通过报道解释了“网络文学+”的基本含义,材料三则是主要论述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对立与融合。
B.材料一倾向于对事件和数据进行报道,材料四则倾向于从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进行论述,这两则报道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C.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提到了传统和现实等关键词,指明了“网络文学+”要摆脱“不入流”的标签束缚,求得健康蓬勃的发展的途径。
D.“网络文学+”大会的召开彰显了网络文学及相关文化产品发展的繁荣,相比之下,过分严肃且门槛太高的传统文学发展显得艰难。
(3)“网络文学+”要获得发展和繁荣,需要哪些相关方做出怎样的举措?
三.默写(共2小题)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两句。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   ,   ”。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   ,   ”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   ,   ”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现象。
(2)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   ,   ”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庭院环境的句子是:“   ,   。”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4小题)
7.下面是一回信的主体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您寄呈的小说初稿《江乡旧事》已经收到!我抽空浏览了一下,感觉良好。小说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曲折,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不过部分词语使用不当,我已加以斧正。个人意见,务请参考!
8.下面这则通知有五处词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后并修改。
通知
全校师生:
我校将于9月20日与实验中学展开辩论赛,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背景音乐,希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请于明天下午2:00﹣5:00交到团委办公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
校团委
8月10日
9.下面是××学校校庆征文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明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庆祝××学校60周年生日,回忆学校一路走来的辉煌历史,激励全校师生进一步继续学校优良传统,共同抒写爱校情怀,畅谈学校新时代发展的美好前景,特举办征文活动,我们等着您呈上佳作。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⑤    改为   
10.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唐代疫病的相关记载颇为有限且非常零散。因此学者们多认为唐代疫病发生次数较少。但事实上,史书记载虽少,但唐诗之中的记载却颇为丰富,仅《全唐诗》《全唐诗补编》中就有300多首描写疫病或者与疫病相关的诗歌,写下与疫病相关诗歌的诗人有数十位,如骆宾王、宋之问、王维、杜甫、高适、韩愈、白居易等等,他们生活的时间跨度横贯了整个唐朝289年的历史,这足以证明疫病始终是伴随着唐一代的。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四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网吧在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前,必须在电脑上安装安全管理软件, 封堵有害信息网站等。电脑 进入非允许范围内的网站,安全管理软件会同时发出警报。但事实上, 许多网吧在定期对电脑进行清理时,经常要重做系统,安全管理软件往往嫌麻烦 不被重装。
A.从而 如果 由于 甚至
B.以便 由于 假若 而
C.以便 如果 由于 而
D.从而 由于 假若 甚至
【解答】①分句之间是目的关系,应该用“以便”,而“从而”只能表承接关系;②后文中有“会”,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假设关系,应该用“如果”;③之前有“事实上”之后有“往往”,是已经发生的情况,不是假设,不能用“假若”;④“嫌麻烦”是“不被重装”的原因,“而”可以表因果,“甚至”只能表递进。
故选:C。
【点评】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①在复习中,应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
②理解、把握和运用词语,要体会词语的语境义,有时甚至需要考虑文章的主旨。当然,还应该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词的意义、色彩的谐调搭配。加强积累,扩大知识面。注意按词义、用法、例句的方式进行积累。
③不死记硬背词性、词的结构等词汇知识,强调理解和体会;加强诵读,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词汇。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性,不仅是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研究者、语文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②没有高质量、高品位的语文生活,就不可能有幸福而和谐的社会生活。
③当这一概念被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之后,有人可能会把它同语文这个科目简单地联 系起来,以为语文生活就如同语文课堂那样狭窄。
④其实不然,只要稍微用心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教育普及的今天,在语言信息技术广泛介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几乎很少找到完全不使用语言文字的场合。
⑤语文生活是一个新概念,十几年前才由国人提出,用于语文教育领域还是近年的事情。
⑥因此可以说,语文生活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社会生活之一。
A.①②⑤③⑥④ B.①⑤③④⑥② C.⑤③④⑥②① D.⑤①②③④⑥
【解答】本选段侧重于讲解语文生活的重要性。
⑤先提出“语文生活”的概念,③引出人们对其错误的理解(“应用于语文教育领域”与上句承接),④然后提出对“语文生活”的正确理解(“其实不然”承接上句),⑥在此基础上对“语文生活”下结论(“因此可以说”与上句承接),②再从反面说明“语文生活”的作用,①最后总结认识“语文生活”的重要意义。
故选:C。
【点评】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馆舍三位于一体的命令上传下达机制。驿传制度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到了唐代,驿传制度更为严密和完善,树立起新的制度典范,对唐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全唐诗》中有大量与驿传相关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探析唐代驿传制度的相关内容与特点。
唐王朝“东西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宽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旧唐书》卷三八)。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现有效统治,在中央统一管辖之下建立了各级地方政权及各级交通组织,与此相适应,形成了较完整的文书驿传网。较之于前代,唐代驿馆的数量有了较大的扩充。韩愈在《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中写道“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轮。府西三百里,候馆同鱼鳞。”用“鱼鳞”来形容唐代驿站的数目繁多,可谓确切而形象。此外,从王周《路次覆盆驿》“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云外盘”中可以知道,唐代在最为偏远的地区也设置有驿道和驿站。就诗中所提到的驿站驿馆名称而言,我们很容易发现唐代关于水驿、陆驿、水陆兼办驿的驿传设置。例如,韩琮的《题商山店》,商山驿是为陆驿;王建的《汴路水驿》提到的是为水驿;而武元衡《题嘉陵驿》写道:“悠悠风旆绕山川,山驿空濛雨似烟。路丰嘉陵头已白,蜀门西上更青天。”可以看出,嘉陵驿属于水陆兼办驿。
不少唐代诗人初仕阶段都曾担任县级职官,主持驿传,并留诗以纪。“云别青山马踏尘,负才难觅作闲人。莫言馆驿无公事,诗酒能消一半春。”(赵嘏《赠馆驿刘巡官》)诗中看来,驿中生活十分清闲,甚至可谓百无聊赖。但这只是对于驿长而言,下层驿使的工作与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驿使的职责主要有三:一是迎接使客;二是管理驿厅,安顿食宿;三是传送文书。其中最为艰辛的必是舟车劳苦传送文书。蒋吉的《大庚驿有怀》中,“一囊书重百馀斤,邮吏宁知去计贫”,几字道尽驿使工作之艰辛。
“驿骑来千里,天书下九衢。因教罢飞檄,便许到皇都。”(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传递文书是驿传最重要的任务。有时,驿使也会传递往来信件。“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边愁》)是崔湜客居他乡凭书传讯的无奈:“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逢归信偶寄》)是李益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念。除此之外,驿使还会递送一些物品,作为边塞战士与家人沟通的桥梁。
唐代驿传随国势变化而兴衰。中晚唐邮驿普遍衰落,许多曾经盛极一时的大驿站都已荒芜。刘禹锡的《杂曲歌辞 宜城歌》“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直观地反映出中晚唐驿馆衰败的荒凉景象。
驿站为文人迁客等提供食宿,驿传大大便利了文化的传播、发展和繁荣。驿传制度的存在丰富了唐诗的发展,也成为唐朝文化传承千年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王云庆、郭熠程《从《全唐诗>看唐代驿传制度》,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唐代驿馆数量众多,分布极广,种类齐全,既巩固了统治,也丰富了唐诗的内容。
B.驿传发挥的传递文书、往来信件,提供食宿的功能,体现了统治者建立驿站的初衷。
C.驿传制度到了唐代变得更加完善和严密,可见唐朝国家政治、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
D.唐诗“日旰山西逢驿使,殷勤南北送征衣”所写内容应属唐代驿使的职责范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先后介绍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特点、驿使的职责和驿传制度的衰落,条理清晰。
B.从唐诗中可窥见唐朝驿传制度发展状况,这折射出文学具有反映社会风貌的功用。
C.文章分析了唐朝驿传机构的繁盛与衰落,印证了驿传的发展与国势盛衰息息相关。
D.文章引唐诗作品为证,阐释了唐朝驿传制度与馆驿诗相互促进的关系,论证充分。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作为一种命令上传下达机制,唐王朝驿传机制诸多任务的重中之重是传递文书。
B.唐代较为完整的文书驿传网的形成与疆域的广大及加强疆域控制的需求相关。
C.随着唐代驿传的衰落,中晚唐的国势也日渐衰落,在《宜城歌》中就有反映。
D.许多唐朝诗人曾经主持过驿传,虽然官阶不高,但其工作清闲,可诗酒怡情。
【解答】(1)B.“体现了统治者建立驿站的初衷”错,统治者建立驿站的初衷是为政治服务的,第一段“驿传制度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渐发展”。
(2)D.“相互”错,文中没有提到馆驿诗对驿传制度的促进作用。
(3)C.因果倒置,是驿传随国势的衰落而衰落,倒数第二段“唐代驿传随国势变化而兴衰”。
答案:
(1)B
(2)D
(3)C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4.(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7年,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被媒体誉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里程碑”。与首届大会相比,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进一步增强了权威性、高端性、融合性和功能性。……本届大会从9月14日持续到9月16日,共计有80余家网络文学和相关企业参展。
据大会《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目前各类网络文学作品总量累计超过1600万部(种),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繁花》《大江东去》等斩获多项重量级文学奖项,从作品题材分布看,在国内主流网络文学平台上,现实题材作品数量占比为52.5%,……许多作品贴近生活、扎根现实。
(2018年9月17日“人民网”)
材料二:
“在今天互联网时代和文化大发展的时代,网络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出版物,而是以创作、文学为基础,不断开花结果,衍生出影视作品、游戏作品、动漫作品、有声作品等,形成强扩展性和序列化的产业模式。”中文在线集团执行总裁戴和忠表示。
……“网络文学+”大会的“+”代表了融合发展,包含了以网文IP为核心所呈现的一切事物﹣﹣加深网络文学与游戏、影视等其他文化娱乐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衍生出一系列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的文化产业,建立全新的娱乐消费形态,使得网络文学不仅能够提供给用户纯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同时由网络文学衍生出的周边产品,也为网民提供一系列娱乐体验,从而使整个产业链更加完整、成熟,在今年大会设立的“+”主题展区,参展企业主要展示了影视、游戏、动漫、音乐、体育、科技、教育、金融等行业围绕网络文学产业所取得的成就。
(2018年9月《光明日报》)
材料三:
网络文学曾经一直是以与传统文学对立的姿态出现的,网络文学所代表的无门槛写作+消遣性阅读+网络搭载,一直被传统文学界认为“不入流”;而面对传统文学的过分严肃+读者互动不强+出版门槛高,多数网络文学作家在渴望作品被纸书出版被传统文学认可而不得的情况下,亦开始了各自为政,为网络上的读者服务,生产高爽点长篇幅的内容。
记者在第二届“网络文学+”大会期间,直感本次“网络文学+”大会较以往最大的变化,便是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敞开心扉拥抱彼此。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所有大论坛都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互动后的“精品生产”作为核心议题,网络作家在讨论如何在现实主义题材上努力打磨自己的作品,诸多国内一线传统文学作家也出现在此次大会上并在不同论坛上做了发言。
(2018年9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四:
网络文学从最初的消遣小说发展成如今的庞大文化娱乐产业,要想实现未来的良性、生态、高端发展,“他律”的外在扶持、规范和引导,和“自律”的创新、品格和自信缺一不可,要想从量多质劣,缺乏文学高度和精度的青涩现状走向成熟,需要政府扶持,激发创作活力。北京市已将网络文学纳入文化精品工程,将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原创、促进融合,搭建平、整合资源,促进网络文学繁荣发展。
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需要管理和监督双管齐下。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的粗制滥造、趋利媚俗、抄袭同质化等问题,亟需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监督体系两相交替编造的网,滤沙淘金,择优发展。
网络文学要提高品格、融入主流、走向世界,需要学习传统文化、走进现实、走进人民。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中,传承连绵不断的中华文明之“魂”,才是网络文学繁茂发展的生命源泉,也是网络文学走下去和走出去的内在动力。
(2017年8月16日《新浪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首届“网络文学+”大会成功举办,成为了网络文学发展的里程碑。相对而言,以“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为主题的第二届“网络文学+”大会则彰显了其权威性和高端性。
B.从今年大会设立的“+主题”展区来看,第二届“网络文学+”大会呈现了以网文IP为核心的许多事物,为网民提供充分的阅读体验和娱乐体验,显示出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趋势。
C.“网络文学+”大会关注网络文学IP为核心的周边文化事务,但实际上,最核心的因素还是网络文学。只有网络文学高质量地发展,才能带动其他相关的文化形态发展。
D.《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数量超过2017年全部网文作品的半数,“精品生产”话题大热,这些现象都预示着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开始融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评价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四则材料中,材料二主要通过报道解释了“网络文学+”的基本含义,材料三则是主要论述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对立与融合。
B.材料一倾向于对事件和数据进行报道,材料四则倾向于从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进行论述,这两则报道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C.材料三和材料四都提到了传统和现实等关键词,指明了“网络文学+”要摆脱“不入流”的标签束缚,求得健康蓬勃的发展的途径。
D.“网络文学+”大会的召开彰显了网络文学及相关文化产品发展的繁荣,相比之下,过分严肃且门槛太高的传统文学发展显得艰难。
(3)“网络文学+”要获得发展和繁荣,需要哪些相关方做出怎样的举措?
【解答】(1)A.原文是“进一步增强了……”,而不是选项中的“第二届大会则彰显了其权威性、高端性、融合性和功能性”。
(2)D.“过分严肃且门槛太高的传统文学发展显得艰难”于原文无据。
(3)需要哪些相关方做出怎样的举措可以结合“要想从量多质劣,缺乏文学高度和精度的青涩现状走向成熟,需要政府扶持,激发创作活力”“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的粗制滥造、趋利媚俗、抄袭同质化等问题,亟需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监督体系两相交替编造的网,滤沙淘金,择优发展”“网络文学要提高品格、融入主流、走向世界,需要学习传统文化、走进现实、走进人民”概括得出。
答案:
(1)A
(2)D
(3)①政府扶持引导,激发创作活力; ②文化企业创新参与,促进多方融合; ③作者不断磨砺,贴近现实和传统
【点评】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三.默写(共2小题)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小学而大遗 , 吾未见其明也 ”两句。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 榆柳荫后檐 , 桃李罗堂前 ”两句诗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解答】故答案为:
(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重点字:遗)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重点字:衿、悠)
(3)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重点字:榆、檐)
【点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 ,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 善始者实繁 , 克终者盖寡 ”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现象。
(2)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 六朝旧事随流水 , 但寒烟衰草凝绿 ”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庭院环境的句子是:“ 三径就荒 , 松菊犹存 。”
【解答】故答案为:
(1)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 (重点字:繁)
(2)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重点字:衰)
(3)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重点字:荒 )
【点评】《归去来兮辞》名句积累: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4小题)
7.下面是一回信的主体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您寄呈的小说初稿《江乡旧事》已经收到!我抽空浏览了一下,感觉良好。小说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曲折,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不过部分词语使用不当,我已加以斧正。个人意见,务请参考!
【解答】寄呈:寄送呈上。是谦词。应把“寄呈”改为“寄来”。浏览:大略地看。“抽空浏览”不得体,应改为“再三拜读”。一定:某种程度的。根据“小说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曲折”可知,应把“一定”改为“很高”。斧正:请人修改诗文的客气话。应把“斧正”改为“改正”。务请:一定请。语气太强硬。应把“务请”改为“仅供”。
故答案为:
①“寄呈”改为“寄来”
②“抽空浏览了一下”改为“再三拜读”
③“一定”改为“很高”
④“斧正”改为“改正”
⑤“务请”改为“仅供”
【点评】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内容(词语、句子、段落和整体和谐)、场合(时间、地点、氛围),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
8.下面这则通知有五处词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后并修改。
通知
全校师生:
我校将于9月20日与实验中学展开辩论赛,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背景音乐,希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请于明天下午2:00﹣5:00交到团委办公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
校团委
8月10日
【解答】①“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背景音乐”,“万事俱备”与后面的“急需……”自相矛盾,改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②句中的“母校”改为“全校”,因为是校团委发出通知;
③通知是书面语,因此句中的口语“找一找”改为“提供”;
④“希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不吝赐教是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这里只需大家提供音乐背景,因此将“不吝赐教”改为“大力支持”;
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删除,不存在接待的事情。
答案:①“万事俱备”改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②“母校”改为“全校”;
③“找一找”改为“提供”;
④“不吝赐教”改为“大力支持”;
⑤“其他时间恕不接待”删除。
【点评】“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9.下面是××学校校庆征文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明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庆祝××学校60周年生日,回忆学校一路走来的辉煌历史,激励全校师生进一步继续学校优良传统,共同抒写爱校情怀,畅谈学校新时代发展的美好前景,特举办征文活动,我们等着您呈上佳作。
① 生日  改为 诞辰 
② 回忆  改为 回顾 
③ 继续  改为 继承 
④ 等着  改为 期待 
⑤ 呈上  改为 惠赐 
【解答】①“生日”,用于人,改为“诞辰”;
②“回忆”与“辉煌历史”搭配不当,改为“回顾”;
③“继续”与“学校优良传统”搭配不当,改为“继承”;
④“等着”,口语,语体不当,改为“期待”;
⑤“呈上”,下级向上级送交文件等时用语,改为“惠赐”。
答案:①“生日”改为“诞辰”;
②“回忆”改为“回顾”;
③“继续”改为“继承”;
④“等着”改为“期待”;
⑤“呈上”改为“惠赐”。
【点评】语言得体:
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10.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唐代疫病的相关记载颇为有限且非常零散。因此学者们多认为唐代疫病发生次数较少。但事实上,史书记载虽少,但唐诗之中的记载却颇为丰富,仅《全唐诗》《全唐诗补编》中就有300多首描写疫病或者与疫病相关的诗歌,写下与疫病相关诗歌的诗人有数十位,如骆宾王、宋之问、王维、杜甫、高适、韩愈、白居易等等,他们生活的时间跨度横贯了整个唐朝289年的历史,这足以证明疫病始终是伴随着唐一代的。
【解答】结合“唐代疫病的相关记载颇为有限且非常零散”分析,概括为唐代疫病史书记载虽少。结合“史书记载虽少,但唐诗之中的记载却颇为丰富”分析,概括为唐诗记载颇为丰富。结合“仅《全唐诗》《全唐诗补编》中就有300多首描写疫病或者与疫病相关的诗歌,写下与疫病相关诗歌的诗人有数十位,如骆宾王、宋之问、王维、杜甫、高适、韩愈、白居易等,他们生活的时间跨度横贯了整个唐朝289年的历史,这足以证明疫病始终是伴随着有唐一代的”分析,概括为从诗人的诗歌创作中证明疫病始终伴随着唐一代。
答案:
唐代疫病史书记载虽少,但唐诗记载颇为丰富,可从诗人的诗歌创作中证明疫病始终伴随着唐一代。
【点评】提炼语意的方法如下:
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
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②组合关键句或短语;③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
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
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