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5 雷雨(节选)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句属于戏剧语言的哪种形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鲁侍萍①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②(自语)③哦,天那,我觉得我像是在做梦。
A.①对话 ②舞台说明 ③独白
B.①对话 ②旁白 ③独白
C.①独白 ②舞台说明 ③对话
D.①对话 ②独白 ③旁白
2.下面有关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现代戏剧主要指二十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我们常说的戏剧鉴赏主要指中国现代、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的鉴赏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雨》属于悲剧
C.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灵魂,它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D.下列剧本、体裁、作者分别是:《日出》﹣﹣现代剧﹣﹣曹禺;《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上海屋檐下》﹣﹣现代剧﹣﹣夏衍
3.下列关于各句中的画线部分属于何种戏剧语言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②鲁侍萍 (自语)哦,天那,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③周朴园 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A.①对话 ②旁白 ③独白
B.①舞台提示 ②独白 ③对话
C.①独白 ②旁白 ③对话
D.①背景介绍 ②对话 ③旁白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冰雹活动①与天气系统有关,②受地形、地貌的影响③很大。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④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⑤使大气环流也变得复杂了。⑥,我国冰雹天气波及范围大,冰雹灾害地域广。
A.既 也 ∕ 而且 因而 所以
B.虽然 但是 也 因而 ∕ 总之
C.不仅 而且 也 加之 ∕ 因此
D.∕ 它 当然 况且 所以 因而
5.下列各项中,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俗话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 。 。 。 。
①未来社会,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升级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可以预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大量的人员将从事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文化教育和艺术行业。
③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④为了满足人类各层次的需求,必然会有相应的行业被创造出来。
⑤尤其是,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制造、销鲁和管理可望成为一大产业。
A.④③⑤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④②⑤① D.②①⑤③④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有些人总是借口缺少“伯乐”发现自己为名,主观上不努力,这显然是错误的。
B.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C.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D.作为喊了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国人,如今却要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做起,确实有点难为情。
7.对下面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侍萍要求见萍儿)周朴园说:“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A.周朴园同意鲁侍萍母子相见,说明了周朴园虽坏,但最后的一点人性还没有泯灭。
B.周朴园劣迹昭著、恶行累累,他一生都在不择手段地掩饰这一切,以维护他“社会上好人物”的形象。他的这段话,他的“不过”“并且”还有两处停顿,再一次活画出他伪善的嘴脸。
C.周朴园很矛盾,既不愿鲁侍萍见周萍,又不能拒绝她的要求,只好敷衍她。
D.这些话暗示鲁侍萍:只有楼上的那位(繁漪)才是周萍的母亲,你已不存在,周萍决不会认你做母亲。表现了周朴园的阴险、狠毒。
8.下列对有关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开始的“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天气特征和对人的影响,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悲剧色彩,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B.“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句中“很自然”,暗示熟悉所做的事情;“慢慢地”,表现鲁侍萍内心很痛苦。
C.“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这句中的一个“撕”字表现了鲁侍萍的骨气和尊严;同时也表现了鲁侍萍对周朴园发自内心的轻蔑和愤慨。
D.“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句中“望着朴园,泪要涌出”表现出鲁侍萍悲愤与失望交加的心情。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崛起必然遇到新的问题。 , , , , , ,也透露了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疑虑、担忧,甚至敌意。
①近年来围绕汇率、海权、领土、军事、周边关系、意识形态领域争议
②南中国海争议,美越联合海上演习,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
③日本民间反华情绪抬头,延坪岛炮击带来的频繁且规模升级的军演
④均凸显了中国外交面临的严峻挑战
⑤以及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引起海外新一轮对中国民主与人权的施压,等等
⑥中国与世界大国及周边国家不断地产生摩擦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⑥②③⑤④ C.⑥①⑤②③④ D.⑥①②④③⑤
10.下列各句中“究竟”的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②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③对这件事,要查出个究竟来。
A.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为什么”的意思。
B.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C.①“归根到底”,“的确”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D.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归根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5 雷雨(节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句属于戏剧语言的哪种形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鲁侍萍①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②(自语)③哦,天那,我觉得我像是在做梦。
A.①对话 ②舞台说明 ③独白
B.①对话 ②旁白 ③独白
C.①独白 ②舞台说明 ③对话
D.①对话 ②独白 ③旁白
【解答】A.比较容易分别,对话必须要两个人之间展开,独白是自己的自言自语,旁白是用第三者的叙述,交代剧中人的心情和处境,或者补充一些背景。
故选:A。
【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2.下面有关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的现代戏剧主要指二十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我们常说的戏剧鉴赏主要指中国现代、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的鉴赏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雨》属于悲剧
C.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灵魂,它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D.下列剧本、体裁、作者分别是:《日出》﹣﹣现代剧﹣﹣曹禺;《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上海屋檐下》﹣﹣现代剧﹣﹣夏衍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错误,《王昭君》作者是曹禺。
故选:D。
【点评】解答文学常识题的技巧:
积累法。所谓积累法就是要平时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这需要学生平时学习时多用心,也需要老师老师多提醒多总结,更主要的需要学生平时读书时要多留心。平时学习时多刷题,形成大量知识积累。到考试时,调动平时积累的大量文化常识,对试题中涉及的文化常识初步做出正误判断。
联想法。当试题中的文化常识自己平时没有见过时,可以采用联想法。回忆课本中学过的相关内容,回忆自己读多的相关书中是怎样说的。回忆看过的电影,旅游参观时导游的相关讲解,以及古代的风俗习惯等进行联想从而做出相应的辅助的正误判断。
语境法。有些文化常识生疏,但既然出自这篇文章中,与文章的语境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把所给文化重新放到语境中,根据文章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所给的所发是否符合语境即是否前后文意思贯通,与全文所讲的意思有无互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3.下列关于各句中的画线部分属于何种戏剧语言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②鲁侍萍 (自语)哦,天那,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③周朴园 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A.①对话 ②旁白 ③独白
B.①舞台提示 ②独白 ③对话
C.①独白 ②旁白 ③对话
D.①背景介绍 ②对话 ③旁白
【解答】戏剧语言包括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舞台提示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描写,人物心理提示等。人物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
①是舞台提示,提示演出时周朴园扮演者的动作。
②结合文意可知是鲁侍萍的独白。
③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问话。
故选:B。
【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冰雹活动①与天气系统有关,②受地形、地貌的影响③很大。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貌差异很大,④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⑤使大气环流也变得复杂了。⑥,我国冰雹天气波及范围大,冰雹灾害地域广。
A.既 也 ∕ 而且 因而 所以
B.虽然 但是 也 因而 ∕ 总之
C.不仅 而且 也 加之 ∕ 因此
D.∕ 它 当然 况且 所以 因而
【解答】根据句意可知,文段强调地形、地貌对冰雹活动的影响,故①②两处要使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故选用“不仅…而且”第③处根据前文内容,可以填写“也”;第④处根据“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表明意思更进一步,可以选用“加之”;第⑤处不用关联词;第⑥处是总结句的标志,要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而且是单独使用的表示结论的关联词,自然要选“因此”了。
故选:C。
【点评】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种类有:
1、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 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2、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 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3、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4、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 而、只是.
5、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 …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6、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 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 、尤其、甚至.
7、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5.下列各项中,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俗话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 。 。 。 。
①未来社会,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升级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可以预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大量的人员将从事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文化教育和艺术行业。
③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④为了满足人类各层次的需求,必然会有相应的行业被创造出来。
⑤尤其是,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制造、销鲁和管理可望成为一大产业。
A.④③⑤②① B.①②④⑤③ C.③④②⑤① D.②①⑤③④
【解答】文段主要阐明:未来社会,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升级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的“人类各层次的需求”紧承③的“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②紧承④的“行业”,⑤的“尤其是”②“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文化教育和艺术行业”的更近一层,①是结论。
故正确排序为:③④②⑤①
故选:C。
【点评】解答这类题需按三步进行,即内部连缀排序,分析整体语境,审察调整确定.
(1)内部连缀排序.首先对需要排序的各句进行分析,对语句进行初步排序.
(2)分析整体语境.内部连缀排序,只是对需排序语句的初步层次性整理,是否合理并符合要求,还要看一看上下文的语境,分析整个语段的基本内容、层次顺序、观点倾向等.
(3)审察调整确定.在对整体语境把握的基础上,贯通总体思路,理顺语段层次.经过审读分析,可最后确定.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上,有些人总是借口缺少“伯乐”发现自己为名,主观上不努力,这显然是错误的。
B.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C.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D.作为喊了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国人,如今却要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做起,确实有点难为情。
【解答】A.结构混乱。“有些人总是借口缺少‘伯乐’发现自己为名”句式杂糅,去掉“为名”或将“借口”改为“以”。
B.搭配不当。“巨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不通,在“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前面加上“他”。
C.搭配不当,“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的应该是“产品”。在“但”后面加上“产品”。
D.正确。
故选:D。
【点评】搭配不当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主宾搭配不当。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5.一面与两面不搭配。
6.否定与肯定顾此失彼搭配不当
7.对下面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侍萍要求见萍儿)周朴园说:“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A.周朴园同意鲁侍萍母子相见,说明了周朴园虽坏,但最后的一点人性还没有泯灭。
B.周朴园劣迹昭著、恶行累累,他一生都在不择手段地掩饰这一切,以维护他“社会上好人物”的形象。他的这段话,他的“不过”“并且”还有两处停顿,再一次活画出他伪善的嘴脸。
C.周朴园很矛盾,既不愿鲁侍萍见周萍,又不能拒绝她的要求,只好敷衍她。
D.这些话暗示鲁侍萍:只有楼上的那位(繁漪)才是周萍的母亲,你已不存在,周萍决不会认你做母亲。表现了周朴园的阴险、狠毒。
【解答】B.“再一次活画出他伪善的嘴脸”错误,这是最能展现周朴园的伪善的一段台词。
故选:B。
【点评】广泛深入阅读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重点作家作品,掌握作品的内容、手法、技巧、感情,结合语境准确分析,仔细比对选项内容。
8.下列对有关舞台说明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开始的“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天气特征和对人的影响,渲染了气氛,烘托了悲剧色彩,预示着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B.“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句中“很自然”,暗示熟悉所做的事情;“慢慢地”,表现鲁侍萍内心很痛苦。
C.“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这句中的一个“撕”字表现了鲁侍萍的骨气和尊严;同时也表现了鲁侍萍对周朴园发自内心的轻蔑和愤慨。
D.“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句中“望着朴园,泪要涌出”表现出鲁侍萍悲愤与失望交加的心情。
【解答】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错误,应该是交代了时间。
故选:A。
【点评】广泛深入阅读考试大纲中规定的重点作家作品,掌握作品的内容、手法、技巧、感情,结合语境准确分析,仔细比对选项内容。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崛起必然遇到新的问题。 , , , , , ,也透露了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疑虑、担忧,甚至敌意。
①近年来围绕汇率、海权、领土、军事、周边关系、意识形态领域争议
②南中国海争议,美越联合海上演习,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
③日本民间反华情绪抬头,延坪岛炮击带来的频繁且规模升级的军演
④均凸显了中国外交面临的严峻挑战
⑤以及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引起海外新一轮对中国民主与人权的施压,等等
⑥中国与世界大国及周边国家不断地产生摩擦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⑥②③⑤④ C.⑥①⑤②③④ D.⑥①②④③⑤
【解答】段意:中国遇到新的问题。
①是⑥的“中国与世界大国及周边国家不断地产生摩擦”的状语,属于“围绕”的范围,故:①⑥;④的“均凸显了中国外交面临的严峻挑战”承接⑤“等等”,故:⑤④,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10.下列各句中“究竟”的意思,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
②对于我们工人的条件,究竟是答应不答应?
③对这件事,要查出个究竟来。
A.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为什么”的意思。
B.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C.①“归根到底”,“的确”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D.①“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归根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
【解答】①是指“归根到底”,“毕竟”的意思;②表示进一步追究,有“到底”的意思;③有“结果”的意思。排除ACD。
故选:B。
【点评】辨析同义词方法指点
1、辨析词义的轻重程度
“哀求”是哀告请求,“恳求”是恳切请求:“哀求”语意较重,“恳求”语意稍轻。“懊悔”指做错后,省悟到不该这样做,于是感到懊恼:“后悔”指在事后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悔恨自己不该那样做。“懊悔”的语意比“后悔”重。
“悲痛”表示内心充满悲伤的情绪,侧重指内心的悲伤和痛苦,比“悲哀”的语意重些:“悲哀”侧重于内心的哀愁,语意稍轻。“妨碍”指对人或事造成一定的障碍:“妨害”指使人或事物受到损害,词义较重。
2、相异的语素再如“协同、偕同”两个词,重点是区分“协”“偕”两个语素:协是协力的意思;偕是一起的意思。
3、辨析词的感彩“团结、结合、勾结”“鼓舞、鼓动、煽动”
4、辨析词语的使用对象(语体)
“病人”是生活用语、口语,“患者”是医疗专业用语、书面语。“措施”是针对某种具体情况而采取的办法,多用于较大的事情,书面语:“办法”则指一般的方法,口语和书面语都用,但多用于口语。“表扬”可由上级组织提出,也可由个人提出,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表彰”只能由组织领导部门提出,多用于书面语,有庄重色彩。“吓唬”是口语,“恐吓”是书面语“黎明”是一般用语,“拂晓”是特殊军事用语。
5、辨析词语的搭配关系
“爱好”可用于具体的事物,比如“集邮”,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比如“和平”;“喜爱”只能用于具体的事物。“摆脱”掉的可以是人和事,后面常与“状态”“羁绊”“灾难”等:“解脱”的只能是事,后面常和“苦难”“厄运”等表示抽象意义的词语搭配:“挣脱”掉的是物,后面常与“枷锁”“束缚”等表示禁锢、捆绑意义的词语搭配。“辨别”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鉴别”只用于物,不能用于人。“履行”与条约、合同、义务等词搭配:“执行”常与命令、任务、协定等词搭配。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