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三单元同步分层作业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三单元同步分层作业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13:2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蒿(hāo) 璀璨(càn) 羟基(jǐng) 撒手人寰(yuán)
B.目眩(xuàn) 畏葸(sī) 栅栏(zhà) 孜孜不倦(zī)
C.疟疾(nüè) 湮没(yān) 福祉(zhǐ) 自鸣得意(míng)
D.肘腋(zhǒu) 杜撰(zuàn) 褶皱(zhě) 衍生物(qiǎn)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宝库资源丰富,可以向西方推出的东西十分巨大。
②因此,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去粗取精尤其重要。
③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因为我们的文化输出远小于文化输入。
④这一方面要靠挖掘,另一方面要靠内容创新。
⑤当前中国应该提出“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但要面临一个思考:哪些东西能够走出去?
⑥但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之于西方。
A.③⑤②⑥①④ B.①③⑤②④⑥ C.③⑤①⑥②④ D.①③②⑤⑥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除有效地施行减税降费措施外,为使地方收支平衡,还要增加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
B.各省市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
C.一年多来,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四处挑起贸易争端,恣意冲击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成为国际社会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D.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几十个报社、电视台和网站的记者到现场进行采访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国内创下13亿元电影票房纪录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在海外却遭遇窘境,在北美3天的票房仅为19万元人民币,这真令人叹为观止
B.在本赛季中,CBA上届冠军北京队惜败山东队,遗憾地止步于半决赛,但马布里和队员们已经尽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
C.母亲节即将来临,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学生何一舟为表爱心,去购物中心给母亲买礼物,面对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商品有些不知所措
D.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疟(nüè)疾 肆(sì)虐宝藏(zàng) 化瘀(yū)
B.精髓(suǐ) 肘(zhǒu)后发掘(jué) 羟(qiǎng)基
C.瑰(guī)宝 呼吁(yù)福祉(zhǐ) 中药砒(pī)霜
D.相悖(bèi) 浸渍(zì)处(chù)方 繁衍(yǎn)昌盛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B.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有识之士马上支出奇招:大学生要就业首先要放下精英观念。据说,大学生只要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
C.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
D.官者,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商者,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流通的推动者;学者,科学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者。三者各司其职(“官”用好权,“商”赚得钱,“学”尊且贤)。如此一来,百姓获益,社会有序,可曰:和谐。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7.实用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公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 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句子,是写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小鹿还象征人才。可见,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B.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平实凝练,重点突出。
(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低调的她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她把青蒿素获奖看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B.作为科学家,屠呦呦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如,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钻研、谦虚朴素、专心致志等,这些品质是她取得科学成就的重要因素。
C.屠呦呦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如整理历代医籍,搜集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等等。事实证明,这些实践活动对她的医学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结尾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这充分说明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对全世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3)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是怎样获得成功的?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3小题)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央视综合频道不断围绕重点创新节目探索融媒之道,连续三季突围的《经典咏流传》,美轮美奂,引发大小屏“双屏共振”“选加刷屏”,好评如潮。[甲]《经典咏流传》通过诗词和音乐的有机结合,找到了让传统文化穿越时间,历久弥新,直抵心灵的轻盈载体。[乙]它不是对诗词文化的浅层沿用,而是通过重访经典、再造经典,唤起大家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让传统文化焕发当下价值。
在特殊的2020年,《经典咏流传》秉持立足当下的创作原则,彰显出身为主流媒体文化节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丙]战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借千百年前的经典篇章,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唱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英勇无畏,也唱出“人能保天和,于身为太平”的医者仁心。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轮美奂
B.好评如潮
C.结合
D.而是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青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①   ,东晋药书《肘后备急方》,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其功用之一是阻断宿主红细胞为疟原虫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②   ,达到治愈疟疾的目的。2015年,医药学家屠呦呦,③   ,所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晒盐。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地说:“哎!下雨了,我小儿子可怎么晒盐呀?”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老奶奶还是发愁:“哎!看这大晴天,哪还有人来买我大儿子的伞呀!”这就样,老奶奶一天到晚老是愁眉不展,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邻居是一位书生,见她一天天衰老下去,便对她说了一段话,老奶奶一听,对呀!从此以后老奶奶不再愁了。整天乐呵呵的。
请你依据故事前后的内容,推测书生对老奶奶说了怎样一段话。要求符合逻辑,语句通顺,语言简洁,不超过70字。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同步分层作业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蒿(hāo) 璀璨(càn) 羟基(jǐng) 撒手人寰(yuán)
B.目眩(xuàn) 畏葸(sī) 栅栏(zhà) 孜孜不倦(zī)
C.疟疾(nüè) 湮没(yān) 福祉(zhǐ) 自鸣得意(míng)
D.肘腋(zhǒu) 杜撰(zuàn) 褶皱(zhě) 衍生物(qiǎn)
【解答】A.“羟基”中的“羟”应读作“qiǎng”,“撒手人寰”中的“寰”应读作“huán”。
B.“畏葸”中的“葸”应读作“xǐ”。
C.正确。
D.“杜撰”中的“撰”应读作“zhuàn”,“衍生物”中的“衍”应读作“yǎn”。
故选:C。
【点评】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宝库资源丰富,可以向西方推出的东西十分巨大。
②因此,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去粗取精尤其重要。
③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因为我们的文化输出远小于文化输入。
④这一方面要靠挖掘,另一方面要靠内容创新。
⑤当前中国应该提出“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但要面临一个思考:哪些东西能够走出去?
⑥但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之于西方。
A.③⑤②⑥①④ B.①③⑤②④⑥ C.③⑤①⑥②④ D.①③②⑤⑥④
【解答】本文段主要阐述中国文化输出的现状及正确做法。
第③句点出话题“中国文化输出”,定位我们的文化输出远小于文化输入,不是文化强国。第⑤句提出“文化输出”时所要解决的问题。第①⑥句强调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向处输出,但面临着困难。“但是”一词,承接上下文的语气。第②④句是阐明输出的正确方法,“因此”一词承接上文,“这”一词,对应“去粗取精”的方法。
故正确排序为:③⑤①⑥②④
故选:C。
【点评】抓住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选择.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除有效地施行减税降费措施外,为使地方收支平衡,还要增加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
B.各省市发布的高考改革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尊重学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
C.一年多来,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四处挑起贸易争端,恣意冲击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成为国际社会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D.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几十个报社、电视台和网站的记者到现场进行采访
【解答】A.搭配不当,“增加”与“效率”搭配不当,可将“增加”改为“提高”。
B.句式杂糅,“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将“遵循……的原则”和“以…为原则”杂糅在起,可改为“遵循‘学生本位的原则”或“以‘学生本位’为原则”。
C.没有语病。
D.表意不明,“几十个报社、电视台和网站的记者”有歧义,“几十个”所指不明,可改为“报社、电视台和网站的几十个记者”。
故选:C。
【点评】句式杂糅的类型:
①两个句式的杂糅
例如: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主要原因是……和 是……造成的 两个句式杂糅,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②两个句子的粘连
例如:作为生物进化的直观而形象的证据,1861年在德国索伦霍芬附近的朗恩艾特罕出土了第一具始祖鸟化石成了尽人皆知的最为著名的化石。(句子结构杂糅,“出土……化石”和“成了……化石”两句话“拼装”在了一起,使整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不再是“一套”,以致结构混乱,将“出土”后的“了”改为“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国内创下13亿元电影票房纪录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在海外却遭遇窘境,在北美3天的票房仅为19万元人民币,这真令人叹为观止
B.在本赛季中,CBA上届冠军北京队惜败山东队,遗憾地止步于半决赛,但马布里和队员们已经尽力,广大球迷们不应求全责备他们的表现
C.母亲节即将来临,正在紧张准备高考的学生何一舟为表爱心,去购物中心给母亲买礼物,面对琳琅满目、浩如烟海的商品有些不知所措
D.从事市场研究的某公司发布消息称,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全球手机市场约占三分之二份额,传统的非智能手机已成明日黄花
【解答】A. 不合语境,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与“遭遇窘境”不相吻合;
B. 不合语法,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后面不加宾语;
C.使用对象不当,浩如烟海: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用来形容商品;
D.正确,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故选:D。
【点评】成语有一些常见的错误类型,如“望文生义”“误用褒贬”“搭配不当”“张冠李戴”“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我们要熟记其中的典型成语,学会全面分析成语,准确掌握词语含义.同时建议同学们,把一些常用词语整理成册,利用闲暇时间多读多记.
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疟(nüè)疾 肆(sì)虐宝藏(zàng) 化瘀(yū)
B.精髓(suǐ) 肘(zhǒu)后发掘(jué) 羟(qiǎng)基
C.瑰(guī)宝 呼吁(yù)福祉(zhǐ) 中药砒(pī)霜
D.相悖(bèi) 浸渍(zì)处(chù)方 繁衍(yǎn)昌盛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处方”中的“处”应读作“chǔ”。
故选:D。
【点评】字音易读错的情况:
(1)形声字的误读,如“酵母”的“酵”读“jiào”不读“xiào”,“恪守”的“恪”读“kè”不读“gè”,“缕”读“lǚ”不读“lǒu”,“咯血”的“咯”读“kǎ”不读“kè”等。
(2)形近字的误读,如“饮鸩止渴”的“鸩”与“鸠占鹊巢”的“鸠”,前者读“zhèn”,后者读“jiū”,两者容易混淆。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B.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有识之士马上支出奇招:大学生要就业首先要放下精英观念。据说,大学生只要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
C.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
D.官者,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商者,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流通的推动者;学者,科学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者。三者各司其职(“官”用好权,“商”赚得钱,“学”尊且贤)。如此一来,百姓获益,社会有序,可曰:和谐。
【解答】A.“农村经济绿皮书”为书名,故引号改书名号。
B.正确。
C.“文献”在此处不是书名,故去掉书名号。
D.括号及里面内容为在此处不是对前面的解释说明,应去掉括号,在“各司其职”后加冒号。
故选:B。
【点评】标点符号歌
句逗问叹分顿冒,一律不在行头标。
括号引号书名号,“前半”不在行尾掉。“后半”不在行头跑。
破折号与省略号,就怕割断半中腰。
有疑问词非问句,后面不可用问号。
引语中插“某某说”,“说”后用逗不用冒。
“某某说”后是转述,“说”后也不用冒号。
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7.实用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公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 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 
A.在《诗经》中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句子,是写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小鹿还象征人才。可见,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B.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平实凝练,重点突出。
(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A.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低调的她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她把青蒿素获奖看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B.作为科学家,屠呦呦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如,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钻研、谦虚朴素、专心致志等,这些品质是她取得科学成就的重要因素。
C.屠呦呦有着很强的实践能力,如整理历代医籍,搜集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等等。事实证明,这些实践活动对她的医学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结尾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这充分说明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对全世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3)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是怎样获得成功的?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C项,张冠李戴,文中倒数第二段说“屠呦呦…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起的作用和意义立竿见影,而不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看见显著的价值和效益”.故选C.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谦虚朴素”无中生有.故选B.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从“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等语句可以具体把握.
答案:
(1)C
(2)B
(3)①首先,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抗疟单验方集》,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②其次,从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③最后,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
【点评】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三.语言文字应用(共3小题)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年来,央视综合频道不断围绕重点创新节目探索融媒之道,连续三季突围的《经典咏流传》,美轮美奂,引发大小屏“双屏共振”“选加刷屏”,好评如潮。[甲]《经典咏流传》通过诗词和音乐的有机结合,找到了让传统文化穿越时间,历久弥新,直抵心灵的轻盈载体。[乙]它不是对诗词文化的浅层沿用,而是通过重访经典、再造经典,唤起大家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让传统文化焕发当下价值。
在特殊的2020年,《经典咏流传》秉持立足当下的创作原则,彰显出身为主流媒体文化节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丙]战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借千百年前的经典篇章,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唱出“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英勇无畏,也唱出“人能保天和,于身为太平”的医者仁心。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美轮美奂
B.好评如潮
C.结合
D.而是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A.甲
B.乙
C.丙
【解答】(1)A.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用于“《经典咏流传》”,对象错误。
B.好评如潮:比喻赞扬的评价很多。使用正确。
C.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使用正确。
D.而是:连词,通常与“不是”连用,构成“不是……而是”的关联词,表示并列关系。使用正确。
故选:A。
(2)A.“穿越时间”“历久弥新”“直抵心灵”是并列定语,所以逗号改成顿号。
B.正确。
C.正确。
故选:A。
答案:
(1)A
(2)A
【点评】词语运用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意义轻重不同。
(2)意义侧重点不同。
(3)范围大小不同。
(4)适用对象不同。
(5)感彩不同。
(6)语体色彩不同。
(7)语法搭配不同。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青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① 我国很早就发现了青蒿的药用价值 ,东晋药书《肘后备急方》,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其功用之一是阻断宿主红细胞为疟原虫提供生存必需的营养,② 从而杀死疟原虫 ,达到治愈疟疾的目的。2015年,医药学家屠呦呦,③ 因为主持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 ,所以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解答】本段的答题意思是青蒿在我国的研究历史。以及屠呦呦的成就。解答此题,应注重分析横线前后的语句。第一个横线处,横线后写我国东晋药书《肘后备急方》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本草纲目》介绍它能“治疟疾寒热”,可知前面应该是先说“我国很早就发现了青蒿的药用价值”。第二个横线,横线后的内容是“达到治愈疟疾的目的”,可知第二个横线处应该填写怎么治疗。第三个横线后的内容和前文应该是因果关系,因为屠呦呦做了什么,才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所以可知第三个横线处应该填写“因为主持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
答案:
①我国很早就发现了青蒿的药用价值 ②从而杀死疟原虫 ③因为主持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
【点评】句子排序答题技巧:
(1)把握基本内容。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能表明层次的语句。
(2)初步分层归类。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
(3)连缀排列顺序。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4)检查调整确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晒盐。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地说:“哎!下雨了,我小儿子可怎么晒盐呀?”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老奶奶还是发愁:“哎!看这大晴天,哪还有人来买我大儿子的伞呀!”这就样,老奶奶一天到晚老是愁眉不展,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邻居是一位书生,见她一天天衰老下去,便对她说了一段话,老奶奶一听,对呀!从此以后老奶奶不再愁了。整天乐呵呵的。
请你依据故事前后的内容,推测书生对老奶奶说了怎样一段话。要求符合逻辑,语句通顺,语言简洁,不超过70字。
【解答】根据老太太的语句,其推理过程是,如果雨天,那么我小儿子没法挣钱;如果晴天,那么我大儿子没法挣钱;不管雨天还是晴天,我儿子都有一个没法挣钱。在此基础上,写出邻居书生说的话;要考虑说话的内容、对象与语气。
答案:
如果雨天,那么您大儿子卖伞挣钱:如果晴天,那么您小儿子晒盐挣钱,不论雨天还是晴天,您儿子总有一个会挣钱。
【点评】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