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8.1《荷花淀》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8.1《荷花淀》同步巩固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13:5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同步巩固练习
一、课内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花淀(节选)
孙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硕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屑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懂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生嫂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编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真实地表现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
B.小说描写夫妻二人的对话属于工笔细描,而对水生与其他家人的沟通及水生到别家做工作的情节只是粗线条勾勒,这就使得小说结构疏密相间,章法活泼而不失严谨。
C.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小说风格清新淳朴,对薄雾、清风、荷香等有水乡气息的景物的描写,与质朴而真挚的话别语言自然和谐地相互映衬,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D.小说塑造人物时虚写与实写相结合,详略得当,错落有致:水生及水生嫂是实写,水生父亲及儿子、同村的其他游击队员是虚写;对水生夫妻详写,其他人物着墨不多。
2、根据选文,概括水生嫂这一人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开头两段文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嘱咐
孙犁
经过的村庄街道都很熟悉。这些村庄经过八年战争,满身创伤,许多被敌人烧毁的房子还没有重新盖起来。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他的家就在白洋淀边上。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家近了,就要进家了!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的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房子烧了吗?他走得很慢,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叫了一声:“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去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
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天天闹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
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孩子却圆睁着两眼,再也睡不着。
女人说:“你想过家吗?”
水生说:“想过。”
“在什么时候?”
“闲着的时候。”
“什么时候闲着?”
“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
“你这几年不容易呀?”
“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水生说。
“嗯?我容易,”她有些气愤地说着,把饭端上来,放在炕上,“爹是顶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她坐在一边看着水生吃饭,看不见他吃饭的样子八年了。水生想起父亲,胡乱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呆望着孩子的脸。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好像不是她生出,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走得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懂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多好啊!”
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她好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经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
“猜不出来。”水生笑了笑。
“我们想你,我们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
从窗户上那块小小的玻璃上结起来的冰花,知道夜已经深了。水生说:“明早就要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好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
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竿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了,像离开了强弩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前面打起团团的旋花。
太阳从冰面上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
“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太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
女人忍住眼泪,笑着说:“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第一段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水生对久别家乡的生疏,对即将到来的重逢的矛盾,也有对家中亲人的担心。
B.孩子“是她在那潮湿……丢鞋甩袜抱养大的”,从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人民为抗战做出的牺牲。
C.“嘱咐”是小说的标题,也是小说的高潮,作者写八年分别、短暂相逢和再次离别的情景,其立意正在于烘托出妻子最后的“嘱咐”。
D.小说没有描写前线的刀光剑影,而是通过心理描写等方式表现后方根据地人民反“扫荡”斗争中的艰难,通过夫妻间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5、小说中的女人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中多用对话,这种叙事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冬晴
陆游
岁暮常年雪正豪,今年暄暖减绨袍。
春回山圃梅争发,睡足茆檐日已高。
仓庾家家储旧谷,笙歌店店卖新醪。
太平气象方如许,寄语残胡早遁逃。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既写出了雪花洋洋洒洒的壮观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冬晴”之景之情,跃然纸上。
B.时为冬日,但已有春意,山上的梅花在争先恐后地绽放,蕴含生机,诗人在“睡足”中苏醒,舒畅自然。
C.诗中多处虚词的使用灵动,如尾联中的“方”表示情况正在发生,太平气象如在眼前,令人欣喜。
D.诗中洋溢着喜悦之情,与《示儿》中的“悲”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寄寓了诗人对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
8.贺裳评价陆游诗歌“善写眼前景物而音节琅然可听”,请据此赏析颈联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默写题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凭箜篌引》中先写箜篌精美,再写乐声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诗人辉煌的抗金岁月,同时与报国无门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发展了前代君主的功业,用武力来统一天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死离别。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五、语言表达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先生反复写刘和珍的“微笑”“和蔼”,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_________,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_________。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棒的挥舞,_________。全景式的描写远比这样的特写镜头更为细致,可以预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综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他说不出话来,( );但最终还是要说的,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心胸,_________要张口说出。
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也许是因为不痛苦、不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
B.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确实是无话可说
C.也许是因为不痛苦、不愤怒,确实是无话可说
D.也许是因为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言而喻 颠扑不破 盈盈在目 情不自禁
B.不可理喻 颠扑不破 历历在目 身不由己
C.不言而喻 不攻自破 历历在目 情不自禁
D.不可理喻 不攻自破 盈盈在目 身不由己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景式的描写远比这样的特写镜头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
B.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
C.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可以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
D.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预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黄河里的鱼都有灵性,随便哪一条都是“肚腹三两金、脊背二两银”,只要它们在水里瞄一眼,就能看出岸上或船上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毕竟是孕育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古老黄河,毕竟是黄河水养大的鱼,怎样的兴衰荣辱和生死悲欢没有经历过,怎样①___的奇迹不能在它们身上发生?
至少,它们②____都没有放弃过改变命运的努力,似乎也真找到了改变命运的传奇方式。在民间,鲤鱼执着地尝试跨越神奇龙门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停止过流传和演绎。相传,禹辟伊阙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黄河中的鲤鱼,循洛伊之水逆行而上,至伊阙龙门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退而复为鲤鱼,且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李白曾在《赠崔侍郎》里说“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可一旦飞跃成功,一条原本只能潜游在水里的鱼,就会成为③____的龙,从此彻底摆脱水中屈辱的历史、压抑的现实,就不用“归来伴凡鱼”了,也不会再受“凡鱼”所必然承受之惊、之恐、之苦、之痛。如此这般,竟有一点说不清,这一跃成龙的理想,究竟是鱼儿都有的向往,还是人类都有的夙愿。
1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6、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画框的句子使用引用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D.“水生父亲及儿子……是虚写”错,根据“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可知,水生父亲及儿子也是实写。故选D。
2、答案:(1)勤劳能干,编席又快又好。(2)温柔贤惠,等丈夫到天明,给丈夫端饭;细心体贴,为远行的丈夫收拾衣物。(3)识大体顾大局(深明大义),虽然家里困难,但是仍然同意丈夫去部队。
解析:依据“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水生嫂编席又快又好,体现其勤劳能干。依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可见其温柔贤惠。依据“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可见其非常细心体贴。依据“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可见其识大体,顾大局。
3、答案:①为故事情节展开做铺垫。描写荷花淀傍晚的小院,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引出水生嫂织席等待丈夫的故事。②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描写荷花淀的平静优美,营造了祥和的生活氛围。③衬托人物形象。又薄又细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水生嫂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衬托了水生嫂的勤快利落,编席手艺好,心灵美好。④暗示小说主题。诗意朦胧的环境,祥和的生活氛围会遭到破坏,引出了保家卫国的主题。
解析:本文开头两段主要是描写水生女人编席子,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劳动场面。开头前三句,作者就点出了劳动的时间、空间和对象,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引出水生嫂织席等待丈夫的故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像诗的语言一样简练,动听,优美,它不仅写了环境,还以景衬人,凸显了水生嫂的美好、勤快、利落。这两段重点描写了皎洁的月色、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飘香的荷花,这是对荷花淀平静优美的环境描写,营造了祥和的生活氛围,为下文的日寇侵略做了铺垫,暗示小说主题:如此祥和的生活氛围可能会遭到日寇的破坏,从而引出了保家卫国的主题。
4、答案:A
解析:A项应该是“表现出水生对家乡深沉的思念,对即将到来的重逢的渴望”。
5、答案:①乐观坚强、温柔刚毅。八年离别的相思之苦,八年的风风雨雨,不尽的辛酸,显得深沉含蓄,对敌人的恨,对丈夫的爱,全装在这个农村青年妇女心中。②深明大义、支持抗战。男人在前方打仗,女人在后方支援,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目标。③勤劳善良,关爱家人。抗战八年中,她要躲避日本鬼子,养育孩子,照顾老人,操持家务,为老人送终。
6、答案:①补充交代故事内容。从人物对话中,读者可以了解水生抗战八年和女人在家的生活情况。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水生说第二天要参加战斗,引出了下文的分别场景。③折射出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如回到家中的对话表现了彼此深深的思念。
7、答案:.A;
8.①描写景物细致入微。“旧”说明储粮充足,“新”则突出酒的特质,一“旧”一“新”,描写细致。②视听结合。“储旧谷”“卖新醪”是所见之景,“笙歌”是所听之音,多角度展示百姓的喜悦,如睹其景,如听其歌,表现了一片太平气象。③使用叠词“家家”“店店”,强调千家万户均如此,韵律悦耳,有回环美,朗朗上口。
解析:7.“又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冬晴’之景之情,跃然纸上”错误。“雪正豪”为“岁暮常年”之景,“常年”即往年,“豪”并非“今年”“冬晴”之景之情,作者的豪迈气概也并非通过雪“豪”来体现。
8.分析题干可知,本题实际上是要分析颈联“仓庾家家储旧谷,笙歌店店卖新醪”的景物描写技巧,可以从用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等)几个角度思考。答题时,不仅要点出技巧,还要说出其表达效果。
9、答案:(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2)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解析:
10、答案:(1)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从上文“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可知,作者是痛苦的,故排除AC;而从文章“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但表达时处于要说又说不出话来之间”可以看出,作者是有话说的,但因为种种原因,不知从何说起,排除B。故选D。
12、答案:C
解析:第一组,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根据语境“其凶残、下劣便……”,选填“不言而喻”。第二组,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颠扑不破: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根据语境“无耻谰言都”,填入“不攻自破”。第三组,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盈盈在目:指美好的形象犹在眼前。根据语境“枪弹的攒射、棍棒的挥舞”,填入“历历在目”。第四组,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身不由己:身体不由自己做主。根据语境“要张口说出”,填入“情不自禁”,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项,“全景式的描写远比这样的特写镜头更为细致”语序不当,应是“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C项,“可以想见”错误,缺少主语,“可以”前应加上“读者”。D项,“预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错误,搭配不当。故选B。
14、答案:①匪夷所思(不可思议);②自始至终(坚贞不屈);③腾云驾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个空,根据开头“有人说,黄河里的鱼都有灵性,随便哪一条都是‘肚腹三两金、脊背二两银’,只要它们在水里瞄一眼,就能看出岸上或船上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可知,此句说黄河的鱼都有神奇的灵性;下一句“毕竟是孕育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古老黄河,毕竟是黄河水养大的鱼,怎样的兴衰荣辱和生死悲欢没有经历过”说明黄河里的鱼都有灵性的原因,接着用反问的语气照应第一句黄河里的鱼有灵性,而这个灵性是常人难想象的奇迹。所以可填“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匪夷所思:指言行思想离奇、异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不可思议: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第二个空,根据空后的“都”可知,这里是说黄河里的鱼始终没有放弃过改变命运的努力,所以可填“自始至终(坚贞不屈)”。自始至终:指从开始到末了,指一贯到底。坚贞不屈:坚定而有气节,绝不屈服。第三个空,根据文意可知应填修饰龙的成语,根据空前“一条原本只能潜游在水里的鱼”可知,此空和“潜游在水里”相照应,根据空后“从此彻底摆脱水中屈辱的历史、压抑的现实”可知,是说鱼成为龙后不再生活在水里,所以可填“腾云驾雾”。腾云驾雾:古代神话小说中形容神仙的法术。也形容在空中飞腾或奔驰迅速。
15、答案:从古至今,鲤鱼跃龙门的故事从来没有停止过流传和演绎,它们执着地尝试跨越神奇龙门,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原句含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从古至今,鲤鱼跃龙门的故事从来没有停止过流传和演绎”;第二层是“鲤鱼执着地尝试跨越神奇龙门,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长句变短句时,只需先分析出原句有几层意思或有几个修饰词,然后并列分叙即可。
16、答案:①引用李白的诗句,佐证作者上文提出的看法:跳过为龙,退而留疤。②为后文强调鲤鱼一跳成龙的质变做了铺垫。③引用诗文,增加了语言的文学色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根据原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退而复为鲤鱼,且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和李白诗句中的“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可知,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佐证作者上文提出的看法:跳过为龙,退而留疤。所引用诗句的意思是“二尺长的黄河鲤鱼,通常居住在孟津渡口一带。跳不过龙门了,就把额头点上一点墨色,归来与凡鱼作伴”,为后文“从此彻底摆脱水中屈辱的历史、压抑的现实,就不用‘归来伴凡鱼’了,也不会再受‘凡鱼’所必然承受之惊、之恐、之苦、之痛”,强调鲤鱼一跳成龙的质变做了铺垫。引用诗文,使所表达的语言生动活泼,增添了感染力,增加了语言的文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