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5 10: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22版课标:
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
统编版第11课
欧文新和谐公社
1848《共产党宣言》
1871巴黎公社
1917年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
苏联领导人
1919.11
1922
1924
1953
1964
1982
1985
1991
十月
革命
苏联
成立
列宁
逝世
斯大林
逝世
被退休
勃列日涅夫
逝世
苏联
解体
新宪法公布
1936
新经济政策

落后的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
1917.3
1917.7
1917.11
1918
1921
二月革命
七月事件
十月革命
内战爆发
内战结束
在内战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影响: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
缓解了城市饥荒,保卫
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内战结束后国内情形如何?
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经济困难饥荒严重 社会矛盾加剧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18-1924)
单位:普特
土地属于我们,面
包却属于你们;水
属于我们,鱼却属
于你们;森林属于
我们,木材却属于
你们。
——1920年农民语
列宁面对着哪些困境?有了怎样的认知和改变?
材料: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苏俄(联)粮食产量曲线图
直接过渡
困境——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社会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征集制
工业 中小企业国有化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
新经济政策
征收粮食税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公有为主公私并存)
雇佣劳动力-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
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新经济政策到底“新”在哪里?
落后的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搞活商品经济促进发展
调整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发展生产力,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公有
经济
私有
经济
租让制
外资经济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人们建设的积极性。
新经济政策(1921-1927)
新经济政策成果如何?有何意义?
启示:
意义: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
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列宁从苏俄的国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两允许
一适应
生产力发展需要
允许私人经济等
多种经济成分存在
允许商品经济发展
列宁的历史功绩:
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实行新经济政策,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从理论到实践指导了世界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 军事家
列宁近百年遗体气色看上去比刚去世的时候还好
1922年年底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简称“苏联”
1547
1917
1922
1991
沙俄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870—1924)终年53岁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苏联模式的逐步形成

苏联如何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1/8,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40年确立为15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为何快速走上工业化道路?
斯大林
(1879-1953)
1913年3月,他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
题》一文,首次使用了
"斯大林"(意为"钢铁般
的人")这一笔名。
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需要的
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比较容易……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
的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于50或100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
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斯大林选集》
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苏联如何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强国?
原因:工业落后的穷国现实;处于帝国主义包围威胁中等。
1928
1932
1937
1933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苏联如何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强国?
材料1:1927年,苏联的社会主义成分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为86%,在批发商业中占95%,在零售商业中占65%。到1934年,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 在国民收入中占99.1%,在工业总产值中占99.8%, 在农业总产值中占98.5%, 在零售商品中占100%。
材料2:《新全球史》中提到,斯大林首先重视重工业的生产,然后才是消费品的
生产。如人们获得诸如冰箱、收音机和汽车等消费品之前,政府先建设了钢铁工厂
和水力发电站。
材料3:俄国学者布坚科认为:“由于20世纪30年代末我国历史性建设社会的特点,
苏联建成的社会主义是斯大林式的,即国家行政、国家官僚、兵营式的社会主义。”
经济: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社会主义工业化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经济:单一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苏联如何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工业强国?
1930年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
1933年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从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
124个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在内)
客观外因: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亟需为剩余产能和资本寻找出路。苏联乘机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有利地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不同年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
苏联
13.7%
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在欧洲的位次
评价: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1934年建成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一期工程是当时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
材料1: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
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
个体小农经济”。
据材料,说说斯大林在农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农业集体化:把农民的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农庄。
向农庄提供贷款技术改造
建立2500多个拖拉机站
材料3: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
材料2: 苏联农业集体化期间,已经被充公“富农”的牲口由于无人照管而死亡。
消灭富农运动
农业
集体化
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材料4:政府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产品 付给农庄的收购价格 零售给居民的价格
小麦(每公担) 10卢比10戈比 216卢布
牛肉(每公斤) 21—55戈比 7卢布60戈比
牛奶(每公斤) 9—14戈比 1—1.5卢布
农业集体化运动有哪些影响?
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的统计表
影响:在农业集体化中违背农民自愿原则,并采取价格剪刀差的做法,向农民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使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下滑,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适应了国家工业建设的需求,为工业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
(注:1卢布=100戈比)
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
苏联模式
个体农户
工人
集体庄农户
工人
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农业国 工业国
剥削阶级 消灭剥削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概括苏联模式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苏联模式
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经济上: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
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表现: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政治权利集中,个人崇拜盛行,缺乏民主监督。
认识:苏联模式只是社会主义模式中的一种
片面的经济
苏俄(联)经济建设探索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
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要注重改善民生;
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
丘吉尔曾经评价斯大林:“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1953年3月5日 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4岁
知识结构
1.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
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
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D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其原因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效果显著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确立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
3.1931 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 50%卖给苏联。1929 年~1930 年,英国
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
的30%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50%。这说明( )
A.苏联工业化得益于特殊国际环境 B.苏联国内的工业化建设尚未起步
C.西方国家帮助苏联进行了工业化 D.美英为缓解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A
4.20世纪上半叶某一时期,苏联平均每公顷每日需要的劳动者数量从15人下降到9.4
人。而同期各地城市规模却大幅度增长,例如莫斯科人口从212万增加到413万人。
苏联当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卫国战争的需求
C.农业集体化的推广 D.工业化的发展
D
5.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苏联政府一方面向集体农庄提供贷款,加快农业的技术改造,
另一方面建立2500多个机器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并监督农庄执行
生产计划。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农业生产落后面貌 B.适应工业化建设需要
C.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B
6.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1922—1923年、1932—1933
年、1946—1947年饥荒。其中1932—1933年大饥荒的程度最为严重,1932年苏联
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仅是1930的36.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600—
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 B.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
C.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 D.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