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我国的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 D )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2~10题。
2.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C )
A.黑 B.吉
C.皖 D.辽
3.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的描述,不正确是( A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属温带季风气候
C.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D.冬季以降雪为主
4.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人口分布不均匀 B.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区少
C.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D.满族是本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5.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 D )
A.黑龙江沿线地区 B.长白山沿线地区
C.京沪线沿线地区 D.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6.图中①三江平原和②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人文条件( A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森林资源丰富
C.水热条件较好 D.黑土广布
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B.本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甘蔗主产区之一
8.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D )
A.黑土广布 B.森林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9.图中序号③处是________工业基地,它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B )
A.京津唐 B.辽中南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10.东北工业基地出现了资源枯竭、技术落后、污染严重、产品竞争力不强、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列属于改进措施的是( D )
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③大力开采油田,发展重工业 ④发展新型产业 ⑤大力发展科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1.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窑洞春晓》,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示景观常见于( B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海南岛 D.塔里木盆地
13.形成这种建筑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平坦,降水丰沛
C.土壤直立性强,雨季短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14.在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区中,需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 A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酸雨问题 D.海洋污染
15.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是( A )
A.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B.科技兴农
C.压缩农业用地
D.封山育林
16.为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C )
A.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梯田、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B.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C.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全部迁走,逐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实行计划生育或政府提供粮食鼓励生态建设,逐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17.“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在北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各个国家,都在北京设立了驻华使馆机构。”这段话充分说明北京城市职能之一是( C )
A.全国的军事中心 B.全国的商品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外贸中心
18.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建设宜居城市和文化名城。下列做法与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相适应的是( A )
①扩建首都机场,增加客流量 ②在城市中心建设开放式街心公园、绿地、广场 ③拆除胡同和四合院,建设高楼大厦 ④鼓励居民购买私家车,方便出行 ⑤首钢外迁,在旧址改建工业遗迹公园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③⑤
19.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对待历史悠久的胡同,正确的做法是( D )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保留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20.北京哪些城市建设及城市观念能反映出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特征( A )
①快速路系统 ②新建许多新区 ③只建两个卫星城 ④扩大城市绿地和水网建设 ⑤中关村科技园区 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⑤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名称: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
(2)C区与D区的界线大致是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3)图中四地有大面积葡萄种植的是( A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4)C区主要种植小麦(填粮食作物);D区是我国水稻(填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河流无结冰现象。
(5)C区矿产中以煤、铁、石油为主;D区矿产中以有色金属为主。
(6)A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
(7)B区气候高寒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内蒙古高原,B太行山脉,
C秦岭山脉,D黄河。
(2)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太原,②呼和浩特,③郑州,④西安。
(3)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暖温带;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看,属于季风区;从四大区域的位置看,位于北方地区;从地势三级阶梯看,位于第二级阶梯。
23.下图为黄河某河段剖面示意图,左图为某高原景观图,右图为实验探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上图所示的黄河景观,出现在下游(填“上游”“中游”或“下游”)河段,该河段素有 “地上河”之称。
(2)形成上图所示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高原,该高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从左图可以看出该高原的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读右图,甲、乙、丙的烧杯中沙土最多的是丙。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因此,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24.阅读有关北京市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李克强总理在开幕式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2020年6月28日,端午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北京街头的行人戴上口罩抵御雾霾侵袭(如右图所示)。
材料三 北京是一个重度缺水的城市,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8,世界人均值的1/32。
(1)材料一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2)材料二反映的是北京近年来城市发展中的环境污染(或大气污染)问题。
(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京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之一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解决途径是兴修水库。
(4)为了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北京应利用本地的科技智力资源等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请你写出两处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任选两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