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05 12: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分)
1.(1分)下列各项活动适合进行抽样调查的是 ( )
A. 我校初一某班的男女生比例 B. 全国青少年的近视率
C. 我校初一某班学生平均身高 D. 我校初一某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1分)关于“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调查必须制作调查问卷
B. 不能逐一调查时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 抽样调查时选择的样本要有突出特点
D. 调查的结果与事实可能存在误差,必要时可以修正
3.(1分)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
A. 记录时要实事求是 B. 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
C. 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 D. 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
4.(1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科学调查得到的结果要进行 ( )
A. 整理 B. 统计 C. 分析 D. 前三项都需要
5.(1分)当我们对某地区生物分布状况做调查时,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 ( )
①目的 ②范围 ③方案 ④对象 ⑤样本 ⑥方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⑤⑥
6.(1分)为了解我省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分析法 D. 调查法
7.(1分)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 B. 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C. 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 D. 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
8.(1分)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
A. 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 B. 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 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 D. 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9.(1分)下列不属于生物归类依据的是 ( )
A. 生活环境 B. 形态结构 C. 个人喜好 D. 生物的用途
10.(1分)下列生物中按形态结构特征划分,正确的是 ( )
A. 桃子和猴子 B. 洋葱和西瓜 C. 鱼和水草 D. 小麦和老鼠
11.(1分)以下各项科学探究中,哪一项不是调查法 ( )
A. 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
B. 2002年我国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
C. 同学们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D. 女科学家珍妮弗在非洲森林中研究黑猩猩,她如实记录下了黑猩猩的食物、生活环境、表达感情的方式以及叫声的含义
12.(1分)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 推测法 B. 调查法 C. 比较法 D. 模型制作
13.(1分)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为了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
A. 调查法 B. 实验法 C. 资料分析法 D. 观察法
14.(1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
A. 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B. 端午节期间,调查市场上粽子的质量情况
C. 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 D. 调查某池塘中现有鱼的数量
15.(1分)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
A. 生活环境 B. 形态结构 C. 生物用途 D. 个体大小
16.(1分)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 ( )
A. 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 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
C. 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 记录最珍贵的生物
17.(1分)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 大麦、水稻、荷花属于农作物 B. 鸡、羊属于家禽
C. 西瓜、蚂蚁、水葫芦属于陆生生物 D. 鲫鱼、虾属于水生生物
18.(1分)在野外调查生物时,下列不应该做的一组活动是 ( )
①听蝉鸣、鸟叫 ②对昆虫进行拍照 ③捅马蜂窝、捕捉蛇 ④如实记录植物种类 ⑤爬悬崖、采野花、品尝野果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⑤ D. ④和⑤
19.(1分)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内蒙古包头市市民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
A. 可以选择患红绿色盲的家庭作为调查对象
B. 可以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
C. 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进行汇总
D. 可以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0.(1分)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B. 调查不需要什么调查方案
C. 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进行数学统计
D.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21.(1分)请指出完成下列哪项活动不需要用调查方法 ( )
A. 人口普查 B. 某种产品的市场销售预测
C. 现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报告 D. 人物外貌描写
22.(1分)我国从建国至今已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 普查前要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
C. 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D. 由于人口太多,可以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
23.(1分)有时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我们可以 ( )
A. 放弃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就近调查 D. 随意捏造
24.(1分)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 要认真仔细,对树皮上、草丛中和枯枝落叶里的小生物也不要忽略
B. 对调查到的生物不要进行归类
C. 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D. 全组同学要集体行动,注意安全
25.(1分)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 ( )
A. 事先设计好调查表
B. 将喜欢的生物如实记录,其他忽略
C. 将调查的植物叶采摘下来留作纪念
D. 你在小组独自进行调查
26.(1分)按照用途,可以将生物归为 ( )
A. 植物和动物 B. 作物、家禽和家畜
C. 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D. 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27.(1分)下列关于调查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分组 ②选择调查的范围 ③选择调查的路线 ④调查记录
⑤归类 ⑥将归好类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⑤⑥ C. ②①④③⑤⑥ D. ③①②⑤④⑥
28.(1分)在调查校园生物活动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 边观察边记录 B. 将自己喜欢的花草采回家种植
C. 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采摘 D. 品尝异果,嗅赏奇花
29.(1分)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
A. 调查法 B. 观察法 C. 实验法 D. 比较法
30.(1分)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月季、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 )
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生物的数量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0分)
31.(10分)某校学生会准备调查八年级同学每天(除课间操外)的课外锻炼 时间。
1.确定调查方式时,甲同学说:“我到1701班去调查全体学生”;乙同学说:“我到体育场上去询问参加锻炼的同学”;丙同学说:“我去八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________同学的 调查方式最为合理。
2.他们采用了最为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参加运动时间 基本不参加 约10分钟 约20分钟 约40分钟以上
人数(人) 15 25 5 5
从上表中可知,他们一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若该校八年级 共有1000名学生,你估计其中每天(除课间操外)基本不参加课外锻炼的人数是________人。
3.请将本次调查数据转化为饼状图。
4.经常参加锻炼的同学,肺活量增大,到达组织细胞的氧气变多,有利于细胞进行________ 作用。
32.(10分)某校学生会准备调查八年级同学每天(除课间操外)的课外锻炼 时间。
1.确定调查方式时,甲同学说:“我到1701班去调查全体学生”;乙同学说:“我到体育场上去询问参加锻炼的同学”;丙同学说:“我去八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________同学的 调查方式最为合理。
2.他们采用了最为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参加运动时间 基本不参加 约10分钟 约20分钟 约40分钟以上
人数(人) 15 25 5 5
从上表中可知,他们一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若该校八年级 共有1000名学生,你估计其中每天(除课间操外)基本不参加课外锻炼的人数是________人。
3.请将本次调查数据转化为饼状图。
4.经常参加锻炼的同学,肺活量增大,到达组织细胞的氧气变多,有利于细胞进行________ 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择,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2.【答案】B;
【解析】调查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但不一定必须制作调查问卷,A的叙述错误。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B的叙述正确。抽样调查时应随机取样,C的叙述错误。调查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应遵照事实进行分析,D的叙述错误。
3.【答案】B;
【解析】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B的做法错误。
4.【答案】D;
【解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5.【答案】C;
【解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6.【答案】D;
【解析】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
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资料收集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
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
为了解我省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
7.【答案】C;
【解析】调查时要如实记录,而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C的叙述错误。
8.【答案】B;
【解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A正确;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调查的人数少,不具有代表性,B错误;调查法可以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C正确;可以利用数学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D正确。
9.【答案】C;
【解析】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可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可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
10.【答案】B;
【解析】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成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等。A桃子和猴子、C鱼和水草、D小麦和老鼠都不同属于植物或动物。B洋葱和西瓜都属于植物。
11.【答案】D;
【解析】A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B 2002年我国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和C同学们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都运用了调查法。D女科学家珍妮弗在非洲森林中研究黑猩猩,她如实记录下了黑猩猩的食物、生活环境、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叫声的含义,属于观察,不是调查。
12.【答案】B;
【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清华附中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13.【答案】A;
【解析】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为了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调查法。
14.【答案】C;
【解析】A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B端午节期间,调查市场上粽子的质量情况;D调查某池塘中现有鱼的数量,普查的难度较大,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适宜抽样调查。C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适宜普查。
15.【答案】B;
【解析】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成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等。
16.【答案】B;
【解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17.【答案】D;
【解析】大麦、水稻为农作物,荷花不属于农作物,A项分类错误。鸡属于家禽,羊属于家畜,B项分类错误。按照生活环境分,西瓜、蚂蚁是陆生生物,水葫芦属于水生生物,C项分类错误。按照生活环境分,鲫鱼、虾都属于水生生物,D项分类正确。
18.【答案】C;
【解析】调查野外生物要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等特点。①听蝉鸣、鸟叫,②对昆虫进行拍照,④如实记录植物种类,做法都正确。调查野外生物时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注意安全。故③捅马蜂窝、捕捉蛇,⑤爬悬崖、采野花、品尝野果,做法不正确。
19.【答案】A;
【解析】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可以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而不是选择患红绿色盲的家庭作为调查对象,A采取的措施不恰当。
20.【答案】B;
【解析】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调查时应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制订调查方案。
21.【答案】D;
【解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订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人口普查、某种产品的市场销售预测、现代中学生的价值观报告都需要用调查法;人物外貌描写不需要用调查法。
22.【答案】D;
【解析】对于精确度要求高、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误差大,精确度不高,D的叙述不正确。
23.【答案】B;
【解析】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24.【答案】B;
【解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可以按形态结构或生活环境等进行统计归类,B项做法错误。
25.【答案】A;
【解析】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A项做法正确。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所看到的生物,不管是否喜欢,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B项做法错误。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C项做法错误。调查过程中要分组合作进行调查,D项做法错误。
26.【答案】B;
【解析】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
27.【答案】B;
【解析】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②选择调查的范围→选择调查方式→①分组→制订调查提纲及项目→③选择调查的路线→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地做好调查记录→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⑤归类→⑥将归好类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
28.【答案】A;
【解析】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调查时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更要注意安全。
29.【答案】A;
【解析】要了解某地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
30.【答案】C;
【解析】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松、柏、月季、鼠、苍蝇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他们是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
类的。
31.【答案】丙;50;300;;呼吸;
【解析】(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丙同学说:“我到八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 丙同学的调查方式最为合理。
(3)据表中数据可见:他一共调查了15+25+5+5═50(人)。可见基本不参加课外锻炼(15)占总人数(50)的十分之三。若该校八年级 共有1000名学生,你估计其中每天(除课间操外)基本不参加课外锻炼的人数是300人。
(3)据表中数据得出饼状图:

(4)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2.【答案】丙;50;300;;呼吸;
【解析】(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丙同学说:“我到八年级每个班去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 丙同学的调查方式最为合理。
(3)据表中数据可见:他一共调查了15+25+5+5═50(人)。可见基本不参加课外锻炼(15)占总人数(50)的十分之三。若该校八年级 共有1000名学生,你估计其中每天(除课间操外)基本不参加课外锻炼的人数是300人。
(3)据表中数据得出饼状图:

(4)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第 4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