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10.爬山虎的脚》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及它是怎样往上爬的。
2.通过学习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语句和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及它是怎样往上爬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生字,并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大声齐读一遍课题。(板书)
二、学习爬山虎的叶子
那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呢?哪一个自然段讲到了爬山虎的叶子呢?请同学们自由第二自然段。
作者观察到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哪位同学知道。
a.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 。
b.长大了叶子的颜色: 。
c.叶子的样子: 。
(ppt出示答案: 嫩红 嫩绿 朝下、铺得均匀、不留一点空隙)
通过找到描写爬山虎叶子特点的词语“嫩红,嫩绿,朝下、铺得均匀、不留一点空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①“嫩红”与“红”,“嫩绿”与“绿”有什么区别?(“嫩”字说明了颜色的程度,“朝下、铺得均匀、不留一点空隙”说明了作者观察的细致。)②“铺”字写出了什么?(我们在《古诗三首》中学过“铺”字,“铺”字说明残阳铺在江上的面积大,那在这里说明爬山虎的叶子铺得满,说明爬山虎叶子又多又密。)
三、学习爬山虎的脚
(一)小组合作探讨爬山虎脚的特点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哪几个自然段写到了呢?(3.4.5自然段)
出示要求:1.小组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2.交流探讨: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写了爬山虎的脚,你发现了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小组汇报,收集小组讨论成果,重点讲解)
(二)精读第3自然段,通过想象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老师请两位同学到白板上画出爬山虎的样子,下面的同学们读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两位同学根据其他同学读的句子,一步一步的画出爬山虎的脚。
对两位同学们画出的图做出评价,为什么两位同学能够根据作者的描写画的又好又正确?(因为作者描写的很详细而且很准确)
师:如果你也学着叶圣陶爷爷此时也在观察爬山虎的脚,你发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动、形象。)
(三)精读第4自然段,通过动作模仿解读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
爬山虎又是怎样用它的脚往上爬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自然段,请第四组来读一读。
请同学们用“△”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教师板书:触、变成、巴住、拉、贴、爬)。这里作者连用了6个动词,准确地写了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我们一起把手伸出来,模仿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教师在白板上示范)
1.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1)思考:这几个动作能交换顺序吗?为什么?( 如果换了顺序,就改变了爬山虎的生长规律,不能改变顺序。)
(2)让学生说说“巴”字的意思,用换词法,把“巴”换成“挨”好不好,为什么?让学生墙上或把书本举起来做一做动作,感受“巴”的力量。
(3)当我们的手指头弯曲的时候,我们的手腕和手肘会有什么感受?体会被向上拉的感受。
(4)为什么作者用“一脚一脚,而不是用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是用脚交替着爬。而“一脚一脚”的爬是指长一只脚就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新脚再巴住墙。)
2.播放爬山虎向上爬的视频
播放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和我们刚才模仿的过程一样吗?加深印象。
(四)略读第5 自然段,体会爬山虎对墙的依赖
触着墙的脚会发生什么变化,那没触着墙的脚又会发生什么呢?说明了什么?(爬山虎对墙有很强的依赖性。)从“不几天,后来,逐渐”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时间长。
四.小结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叶子特点、脚的特点和它是如何往上爬的,可以看得出来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表达是多么的准确。希望同学们能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生长位置:墙上
叶子:嫩红-嫩绿 朝下、铺得均匀、不留一点空隙
脚:长在茎上 六七根细丝 像蜗牛的触角 嫩红
过程:触 巴 弯曲 拉 紧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