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1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05 11:5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课前回顾
比较德、意、日法西斯政权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背景 建立时间
标志
政党或组织
内外政策 影响
联合 一战后经济衰退、政局混乱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1922年
1933年
1936年
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
希特勒上台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法西斯党
纳粹党
军部
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使世界局势更紧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7年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1940年正式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Ⅱ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1939——1945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到二战前,德国工业水平已经再次超过英法,而它没有海外殖民地……
———《简明世界史》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情况表
德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0.6% 8.4% 1/3
工业下降 69.1% 50% 2/3
失业人数 476万 300万 近3000万
德国的绞刑架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3.历史原因:
4.催化因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大危机刺激了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了冲突的种子,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放纵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一)战争进程
1.序幕: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
3.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事态升级:
(1)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2)1937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
局部
全面
4.扩大:
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德国进攻丹麦、挪威、法国、英国等
5.进一步扩大:
欧洲东线战场
(1)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占领大片苏联领土
(2)1941年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
27天内征服了波兰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内征服比利时 39天内征服法国
莫斯科城外,苏联妇女在挖掘反坦克战壕
苏联部队准备开赴战场
(苏德战场)
莫斯科保卫战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日本以很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炸沉炸伤美军舰艇20余艘,炸毁美军飞机300多架,美军损失惨重。
“珍珠港事件”极大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入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
6.达到最大规模: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场
欧洲战场
(东、西)
北非战场
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场
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东方战场
(亚洲、太平洋战场)
7.反法西斯力量联合:
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时间:
(2)地点:
(3)国家:
(4)文件:
(5)内容:
(6)意义:
1942年1月
美国·华盛顿
美、英、苏、中等26国
《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
8.转折:
(1)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
(3)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①时间: ②交战双方:
③结果:
1942年
德意联军VS英军
英军胜利,此后德意联军在北非地区节节败退
①时间: ②交战双方:
③结果:
1942年7月
德军VS苏军
1943年2月,德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①时间: ②交战双方:
③结果:
1942年
日军VS美军
日军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中途岛海战
9.走向结束:
(1)意大利投降
①概况:
②意义: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法西斯同盟(轴心国)开始瓦解
1943年7月10日,英美联军在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登陆
墨索里尼暴尸米兰街头
(2)德国走向败亡
①欧洲第二战场: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
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②攻克柏林:
1945年4月,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
苏军攻占柏林
③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德国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9.走向结束:
(3)日本走向败亡
①1945年,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反攻
②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③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④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苏军出兵东北和朝鲜
日本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会议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参会国家 主要内容 意义
开罗
会议
1943.11
中美英
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为二战后中国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领土和处置日本法西斯提供了依据
雅尔塔会议
1945.2
美英苏
①商谈战后对德政策
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参加对日作战
①协调盟军行动,加速战争胜利
波茨坦会议
1945.7
美英苏
①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
②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③《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加速日本法西斯灭亡
和战争胜利
《开罗宣言》
②带有大国强权色彩
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60多个国家
参战人口 10.5亿 20多亿
作战区域面积 400万平方千米 2200万平方千米
动员武装力量 7000万人 1.1亿人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四)性质
世界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三)特点
历时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
参与人口众多;伤亡大;战争异常残酷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对人类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对战后和平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对世界殖民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课堂总结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刺激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序 幕
1939.9.1
德国突袭波兰
全面爆发
欧洲西线战场
苏德战场
扩 大
太平洋战场:
日军突袭珍珠港
达到最大规模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2年
《联合国家宣言》
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
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
诺曼底登陆
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转折
思考探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
根本原因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重要原因
②世界反法西斯各国军民的英勇作战
知识衔接
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贡献)?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部分的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课堂巩固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方主战场和欧洲战场分别粉碎日本、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莫斯科保卫战
B.台儿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百团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D.第三次长沙会战、诺曼底登陆战
2.如果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首先应关注的是( )
A.《波茨坦公告》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日本投降书
A
B
课堂巩固
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体现在( )
A.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B.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重建了战后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