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名师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名师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12:0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峨眉山月歌
江南逢李龟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生活中怎样的境遇和感受会让诗人情思涌动、流淌,成为千古流传的诗句呢?
在一首诗中,诗人的情思是否也会有复杂而丰富的内涵,以及微妙的变化?
诗人的情感在诉诸文字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艺术形式?
学习《观沧海》,我们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明确了曹操统一天下的志向。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们通过分析“杨花”“子规”“月”等意象,感受到李白对友人的牵挂。
学习《天净沙·秋思》,我们通过分析景与情的关系,体会到马致远的思乡之情。
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情况下,同学们是否可以独立诵读古诗词,并通过运用以上阅读方法,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或志向呢?
任务一:初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大声朗读《峨眉山月歌》和《江南逢李龟年》,争取读出我们在预习过程中对这两首诗的整体印象。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任务一:初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任务一:初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根据你对诗人的了解以及对诗歌初步的阅读感受,完成下面表格。
作品 作者 作者印象 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
《峨眉山月歌》
《江南逢李龟年》
《峨眉山月歌》中,诗人李白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在《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杜甫并未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品 作者 作者印象 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浪漫洒脱 思君不见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忧国忧民 ——
任务一:初读诗歌,体会诗人情感
思考:
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表达的情感是否只有思念呢?
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有没有情感的流露呢?
任务二:再读诗歌,把握情景关系
再读这两首诗,找出诗中写景词句并反复朗读,体会文字中流露的诗人情感,并结合注释,完成下面表格。
作品 写景词句 景物特点 诗人情感
《峨眉山月歌》
《江南逢李龟年》
作品 写景词句 景物特点 诗人情感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清新 灵动 喜悦
《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 美丽 落寞 高兴
悲伤
任务二:再读诗歌,把握情景关系
思考:
李白“思君不见”,应该是有些惆怅的呀,怎么会有喜悦呢?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表达的到底是喜悦还是忧伤,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知人论世,是指要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作品 诗人年龄 诗人境遇 时代背景
《峨眉山月歌》
《江南逢李龟年》
任务三:三读诗歌,分析写作背景
结合诗后的赏析文字和课前预习时收集的背景资料,研读这两首诗,完成下面表格。
作品 诗人年龄 诗人境遇 时代背景
《峨眉山月歌》 青年时代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时思念友人。 盛唐时期,国家发展蒸蒸日上。
《江南逢李龟年》 风烛残年 辗转漂泊,与故人重逢。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已岌岌可危。
憧憬、喜悦,怅然、思念。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眷恋在心里,梦想在前头。虽然诗人心有惦念,整首诗的基调仍是轻快的。
《峨眉山月歌》
杜甫和李龟年重逢时,大唐已是国运衰颓,江河日下。两位共同经历过“开元盛世”的文人、艺术家,此时都已是风烛残年,而且因时代动荡而辗转漂泊、饱经风霜。“落花时节又逢君”,带给诗人的,应该是伤怀。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崔九,是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这两个人不仅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还是当时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是艺术家的知己和保护人。这样的人身边自然是群贤毕至,胜友如云。盛年的贤王、名满天下的歌手和意气风发的诗人,在春风浩荡中,共度了多少好时光!所以,“寻常见”和“几度闻”是以最平淡的语调勾勒了一个最美好的开元盛世。
“正是江南好风景”是以乐景写哀情,使得哀伤更加深沉。
杜甫的这首诗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深情怀念,又有对故人以及自身处境的伤怀,还有对国家颓败的忧愁。所以相逢的时候,他不是喜悦,而是伤怀,而且他的伤怀是沉重的。
请同学们找到诗中的典型意象,并反复诵读所在诗句,体会意象对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
任务四:四读诗歌,聚焦诗歌意象
在《峨眉山月歌》中,诗人李白运用了典型意象“月”,营造了青山吐月、月映清江的优美意境,表达了自己离开家乡外出闯荡时的憧憬和喜悦。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衬托了“思君不见”的怅惘。
任务四:四读诗歌,聚焦诗歌意象
在《江南逢李龟年》中,诗人在江南的暮春,与久违的故人相逢。风景依稀如昨,而国已衰颓,人已垂暮。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落花”一词,写出了暮春之景、垂暮之年,还有国家的风雨飘摇之势。“又逢君”,表达极朴素平淡,却包蕴了诗人经历沧桑巨变后的百感交集,将古典诗歌的留白艺术运用到了极致。
任务四:四读诗歌,聚焦诗歌意象
我们发现,“月”意象的出现,很可能与思念有关,比如“我寄愁心与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而“落花”这个意象往往带有伤感的意味,比如“花落知多少”“流水落花春去也”。
任务四:四读诗歌,聚焦诗歌意象
课堂小结
告别与相逢,是人生重要的际遇,往往牵动诗人的情思。李白在这场告别里深情而洒脱,不失浪漫主义诗人的格调;杜甫在这次重逢中感时伤世,仍是现实主义诗人的本色。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把握抒情文字、分析情景关系、知人论世、分析意象,逐步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情感,也对诗人有了更多的认知。我们在诵读课外古诗词的时候,不一定每一首都需要用到所有这些阅读方法。有些简单的诗歌,运用一到两种阅读方法就可以读得很透彻了。根据诗歌的变化和阅读需求的变化,灵活地选择阅读方法、安排阅读顺序,同学们在不断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细细体会,慢慢积累。
作业
课下独立诵读《送元二使安西》和《芙蓉楼送辛渐》,体会诗人情感,完成下面表格。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品 作者 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 诗中景物 景物特点 诗人情感 创作背景 情感来由 对诗人
新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