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九年级下学期化学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春】九年级下学期化学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2-18 09:23:31

文档简介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盐。
解析:关于盐的基本概念。
答案: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常见的盐的组成填表:
名称 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硫酸铜
解析: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
名称 化学式 阴离子 阳离子
氯化钠 NaCl Cl- Na+
碳酸钠 Na2CO3 Na+
碳酸氢钠 NaHCO3 Na+
碳酸钙 CaCO3 Ca2+
硫酸铜 CuSO4 Cu2+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酸、碱、盐,请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建筑用的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面中的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 //www.xkb1.co m
(4)消毒用的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胃酸中的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配制波尔多液的硫酸铜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化学式中判断,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答案:D
2.某建筑工地发生民工食物中毒事件,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亚硝酸钠中氮元素 ( http: / / www.xkb1.com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 )的化合价是( )
A.+2 B.+3 C.+4 D.+5
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某元素的化合价,已知:Na为+1价、O为-2价,求N的化合价。
答案:B
3.201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4.请根据课本的“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指出下列盐的溶解性:
(1)硝酸钾(KNO3)____________,硫酸钾(K2SO4)____________,碳酸钾(K2CO3)____________。
(2)碳酸钙(CaCO3)___________,碳酸钡(BaCO3)____________,碳酸铜(CuCO3)____________。
(3)氯化铵(NH4Cl)____________,硝酸铵(NH4NO3)____________,碳酸铵〔(NH4)2CO3〕____________。
解析:查物质溶解性的方法(以KNO3为例):在第一列中找到阳离子(K+),在第一行中找到阴离子(),查出行与列交叉的字为“溶”,说明硝酸钾溶于水。
答案:(1)溶 溶 溶 (2)不溶 不溶 不溶 (3)溶 溶 溶
5.碳铵(化学式:NH4HC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在试管中加热碳酸氢铵能生成三种化合物,在试管口可观察到水珠,说明产物之一是水。请根据所学知识,猜想另外两种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解析:根据碳酸氢铵的化学式可以猜想另外两种产物可能是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氨气可以用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答案: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NH3 在试管口放一张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 说明有氨气生成
CO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6.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了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学生 选用试剂 评价(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甲 HCl
乙 H2SO4
丙 Ca(OH)2 []
解析:此题就是要把除去,除去的方法是可将其转化为气体,或转化为沉淀,但不能引进新的杂质。
答案:甲:不行,因为虽然把除去了,但又引进了新的杂质(NaCl)
乙:行,因为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跑掉,水不算杂质
丙:不行,因为虽然能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把除去,但又生成了新的杂质(NaOH)
7.某园林工人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将胆矾(CuSO4·5H2O)晶体、生石灰(CaO)分别与水按1∶50的质量比混合(胆矾溶于水得到硫酸铜溶液),然后把得到的两种液体在桶里混合并充分搅拌。
(1)配制波尔多液不使用铁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在桶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检验所配制的波尔多液中是否含有CuSO4,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不仅会腐蚀铁桶,而且会影响农药的质量。(2)桶里的两种液体是指氢氧化钙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它们能发生复分解反应。(3)可插入一根铁丝,通过观察是否有铜置换出来,再判断波尔多液中是否含有CuSO4。
答案:(1)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会腐蚀铁桶和降低农药质量
(2)CuSO4+Ca(OH)2====Cu(OH)2↓+CaSO4
(3)用一支试管取少量波尔多液,插入一根铁丝,若铁丝上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说明波尔多液中含CuSO4,否则不含CuSO4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13.5 g CuCl2样品,当它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后,得到29 g AgCl沉淀,则样品中可能混有的盐是( ) xK b1. C o m
A.BaCl2 B.CaCl2 C.AlCl3 D.ZnCl2
解析:本题可用平均值法和变形法相结合来速解。假设13.5 g为纯的CuCl2,则生成AgCl的质量为:
CuCl2+2AgNO3====Cu(NO3)2+2AgCl↓
135 2×143.5
13.5 g x
x=28.7 g
现为29 g,则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大于CuCl2中氯元素 ( http: / / www.xkb1.com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 )的质量分数,将各选项稍加变形,依次为:BaCl2、CaCl2、Al2/3Cl2、ZnCl2,显然答案为B、C。
答案:BC
2.为了防止病虫害,农民常会对生长过程中的蔬菜喷洒农药。据有关专家介绍,用清水,特别是碱性溶液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可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最好加入适量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纯碱 C.白酒 D.白糖
解析: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显碱性的物质,纯碱显碱性,食醋显酸性,白酒、白糖显中性。
答案:B
3.(2010福建福州中考,6) 近来市场上出现用硫酸铜处理过的“返青粽叶”,食用其包裹的粽子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解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之一为氧;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
答案:D
4.金属元素 ( http: / / www.xkb1.com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 )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钾元素可以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和神经的功能代谢。如果人体缺钾会出现肌肉不发达、心律不齐等症状。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叫做果味钾的补钾药。其主要成分是枸椽酸钾(C6H7K3O8)。下列有关对枸椽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5个原子
B.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元素 ( http: / / www.xkb1.com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 )的质量比是6∶7∶3∶8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该物质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 ( http: / / www.xkb1.com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 )组成的
解析:该分子中含有6个C、7个H、8个O和3个K,共24个原子,A项错误;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6∶7∶3∶8,质量比为(6×12)∶(7×1)∶(3×39)∶(8×16)= 72∶7∶117∶128,B项错误;该物质中钾元素 ( http: / / www.xkb1.com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 )是以K+形式存在的,不是全部以原子构成的,C项错误;该物质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D项正确。[]
答案:D
5.下列物质中常用于保护食物,以免被微生物侵蚀的是( )
A.酒精 B.食盐 C.醋酸 D.硝酸钾
解析:能够保护食物,以免食物腐败的,是食盐。
答案:B
6.向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沉淀。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沉淀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一定含有锌 ②一定含有铁 ③一定含有铜 ④可能含有锌 ⑤可能含有铁 ⑥可能含有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解析:根据金属活泼性规律判断:剩余物质中加入稀硫酸,能够产生气体,说明剩余物质中含有金属锌或者铁,但一定含有金属铜。因为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而锌、铁均能够与稀硫酸反应。含有铁不一定有锌;含有锌就一定有铁。所以一定含有铁,不一定含有锌。应该选②③④。
答案:B
7.(2012年湖南娄底)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A. 生石灰 B.干冰
C. 碳酸氢铵(NH4HCO3) D.钛合金[]
(1)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2)农业上常用作氮肥的是 。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4)常用作飞机、轮船、火箭等外壳材料的是 。
答案:(1)A (2) C (3)B (4) D
8.如右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着一重物(不与溶液反应),若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后,弹簧秤的示数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沉淀,附着在悬挂着的重物上,使其质量增大。并且由于生成了沉淀,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变小。综合上述,弹簧秤的示数将变大。
答案:变大 Ba(OH)2+CuSO4====Cu(OH)2↓+BaSO4↓
9.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完成下列问题:
(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少包括“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型),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
(2)“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解析:由“五连环”的结构可知有两种物质只和其他的物质中的一种反应,题目所给的八种物质只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把它们的化学式填入最两边的两个圆环中,再依次填写其他的即可。X| k |B| 1 . c| O |m
答案:(1)或
(2)分解反应
10.A、B、C、D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现用一种无色溶液X把A、B、C、D一一鉴别了出来,已知X是含有镁元素 ( http: / / www.xkb1.com / " \o "欢迎登陆全品中考网 )的化合物。鉴别方法见下图所示。(所加溶液均过量,使反应完全)
完成下列问题:
(1)确定A、B、C、D、X各代表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和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X含Mg2+,能将Mg2+沉淀的有OH-,而条件中产生两种沉淀,因此X含有的阴离子必然能将Ba2+沉淀,则阴离子可能为、,但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而BaCO3易溶于酸,由于A、C与X不反应,则应为盐酸或NaCl,X与B产生的沉淀不溶于A、C,则沉淀应为BaSO4,X为MgSO4,B为?Ba(NO3)2,A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C?为NaCl。
答案:(1)HCl Ba(NO3)2 NaCl NaOH MgSO4
(2)Ba(NO3)2+MgSO4====BaSO4↓+Mg(NO3)2
Mg(NO3)2+2NaOH====Mg(OH)2↓+2NaNO3
11.(探究题)小红参加化学课外小组的活动,活动的内容是在实验室练习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其配制过程是:称取1 g胆矾放入A容器中,再加90 mL水搅拌,完全溶解制成硫酸铜溶液;称取1 g生石灰放入B容器中,先加少量水搅拌,使生石灰变成熟石灰,再加入10 mL水搅拌,制成石灰乳。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地倒入石灰乳中,同时不断搅拌,即成波尔多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配制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用的A容器能否选用铁制容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过程中,小红需要用到哪些主要化学仪器?请写出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一个是生石灰与水反应,另一个是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需要哪些仪器可根据每一步的操作来填写:称取需托盘天平、量取体积可用量筒、盛水可用烧杯、搅拌可用玻璃棒。
答案:(1)CaO+H2O====Ca(OH)2 CuSO4+Ca(OH)2====Cu(OH)2↓+CaSO4
(2)不能 因为铁会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导致铁制容器腐蚀和农药失效
(3)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 玻璃棒
12.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____。
(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物质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____,可能____________。
(3)若反应后,将析出的金属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Zn>Cu>Ag,若Zn剩余,则Cu2+、Ag+全部置换出,溶质为Zn(NO3)2。
(2)固体加盐酸,无气体产生,则Zn完全反应,则可能Cu2+未完全置换,所以固体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
(3)根据题意,滤液中有AgNO3,则一定有Cu(NO3)2和Zn(NO3)2。
答案:(1)Zn(NO3)2 (2)Ag Cu (3)AgNO3、Cu(NO3)2、Zn(NO3)2
13. 在研讨酸、碱、盐相互间反应关系时,甲、乙两组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http: //www.xkb1.co m
第一步:向碳酸钠溶液中加试剂X,过滤,得白色沉淀;
第二步: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沉淀全部溶解,生成气体,得无色溶液;
第三步:向该溶液中加试剂Z,过滤,最终得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硝酸镁溶液。
(1)甲、乙两组同学共进行三次实验,其中所选的试剂均不相同,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请将化学式填入下表:
试剂X 试剂Y 试剂Z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
甲组 ① MgCl2 AgCl
乙组 ②[][] HNO3[

(2)请写出乙组两次实验中碳酸钠溶液与试剂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第二步向该沉淀中加试剂Y一定是酸,第三步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是AgCl或?BaSO4,那么甲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AgCl,则试剂Y是HCl,因另一种生成物是硝酸镁溶液,所以试剂Z是AgNO3;乙组同学最终得到的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不同于甲组那就是BaSO4,实验②第一步得到的白色沉淀是BaCO3,所以试剂X是BaCl2或Ba(OH)2,试剂Z是MgSO4;实验③是另一种酸则是硫酸,所以试剂X是Mg(NO3)2,试剂Z是Ba(NO3)2。
答案:(1)
试剂X 试剂Y 试剂Z 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
甲组 ① HCl AgNO3
乙组 ② BaCl2〔或Ba(OH)2〕 MgSO4 BaSO4
③ Mg(NO3)2 H2SO4 Ba(NO3)2
(2)BaCl2+Na2CO3====BaCO3↓+2NaCl〔或Ba(OH)2+Na2CO3====BaCO3↓+2NaOH〕
Mg(NO3)2+Na2CO3====MgCO3↓+2NaNO3
14.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现称取只含氯化钠的纯碱样品34.6 g放入盛有130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51.4 g。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能分析出溶液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跑掉了,可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以二氧化碳的质量作为已知条件进行计算。
答案:解: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0 g+34.6 g-151.4 g=13.2 g。
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http: / / www.xkb1.com / )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13.2 g
则x=31.8 g
则y=35.1 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31.8 g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快乐时光
究竟谁是议员
富兰克林不仅是著名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政治活动家。他曾积极地参加了《独立宣言》的起草,为争取黑人解放发表演说,为建立美国的民主制度进行斗争。他在指责一项有钱人才能有资格当选为议员的法律的时候说:“要想当上议员,就得有30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么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以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还是驴?”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2.(2012年四川眉山)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0 氧化钙 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3.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4.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
A.KMnO4 B.Na2CO3
C.NaNO2 D.MgSO4
5.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①消石灰 ②氯气 ③盐酸 ④硫酸
⑤烧碱 ⑥纯碱
以上正确的是
A.②③⑤⑥ B.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工业生产中要用到纯度较高的轻质碳酸钙粉末,它是以石灰石为原料,经分解、化合等反应精制而成的。在精制过程中,另外还要用到的物质是
A.H2O、Ca(OH)2 B.CaO、CO2
C.CaCl2、CO2 D.H2O、CO2
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产品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用于
A.生产烧碱 B.生产纯碱
C.精制粗盐 D.生产尿素
8.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9.用Zn、ZnO、Zn(OH)2、ZnCO3、CuCl2、盐酸六种物质制备ZnCl2的方法共有
A.4种 B.5种
C.6种 D.3种
二、填空和简答题
10.(2012年重庆,16题)化学物质就在我们身边,正确是厨房里常用的化学物质,用它们的序号填空。
①食醋 ②纯碱 ③天然气
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其水溶液pH<7的是 ,属于盐类物质的是 。
11.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或有_______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12.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证明,按要求填写:
(1)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以镁单质为原料(其他反应物自选),依次按下列反应类型写出各化学方程式,且要求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之一是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之一。
(1)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分解反应:A.非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小林按照课本“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做粗盐提纯实验。
⑴仪器B的名称是 ,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 (填序号)。
⑵称量食盐应放在仪器A的 盘,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是 。
⑶“活动与探究”中,操作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 http: / / www.xkb1.com / )
●家庭小实验
某学生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实验室。他收集到的物质有:厨房中的醋精、纯碱、高锰酸钾、味精、食盐、装修剩下的大理石碎片、生石灰以及铜丝、铁丝、废干电池等。利用以上物质你能制出哪些新物质?试一试并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至少6种)
参考答案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1.D 2.B 3.B 4.C 5.A 6.D 7.B 8.BD 9.B
二、
10. ③ ① ②
11.沉淀 气体 水
12.(1)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2)氢氧化钙 有白色沉淀产生X| k |B| 1 . c| O |m
13.(1)Mg+2HCl===MgCl2+H2↑
(2)A:MgCl2+2NaOH===Mg(OH)2↓+2NaCl
B:Mg(OH)2+H2SO4===MgSO4+2H2O
(3)2H2O2H2↑+O2↑
(4)2Mg+O22MgO
14. (1) 漏斗 F (2)左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3)③②④①
★家庭小实验
H2、O2、CO2、Ca(OH)2、NaOH、CuO、Fe3O4、M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