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科学》课程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表中各自然现象的发生与需要满足的条件相符的是( )
选项
现象
条件
A
铁生锈
氧气
B
冰熔化
温度达到熔点
C
菜豆种子萌发
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D
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
A、A B、B
C、C D、D
考点:熔点和凝固点;牛顿第一定律;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跨学科。
分析:A、铁的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主要条件是氧气和潮湿的环境;
B、冰熔化是一种物态变化现象,需要热量和温度的支持;
C、菜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外部条件,种子本身还必须具有完整而且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D、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条件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A、缺少潮湿的环境,也就是水分,所以不正确;
B、冰熔化时必须在温度到达熔点后仍然能够不断吸热,只有温度条件所以不正确;
C、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条件,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照样可以,所以不正确;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故选D.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科学的知识比较多,和生产生或联系也比较密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
2、小敏在观赏2010年世乒赛时,对乒乓球和球拍产生了下列四种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惯性
B、乒乓球改变运动方向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C、乒乓球给球拍的力和球拍给乒乓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接触时,乒乓球先给球拍一个力,球拍然后也给乒乓球一个力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球拍对乒乓球施加力后,使乒乓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是力作用的结果,则该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乒乓球给球拍的力和球拍给乒乓球的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则该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接触时,乒乓球给球拍一个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拍同时也给乒乓球一个力;所以相互作用的力是同时发生的,则该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及平衡力的判断,都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面的连线情况,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 )
A、以传送带上货物为参照物,停在传送带底下的运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站在高处的人是静止的
C、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等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应用题。
分析:①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
②平衡力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A、以停在传送带底下的运输车为参照物,传送带上的货物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样,以传送带上货物为参照物,停在传送带底下的运输车也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B、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站在高处的人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站在高处的人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上,所以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D、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重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若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则乙相对于甲肯定也是运动的.
5、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 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6、如图甲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 )
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2 D、F1>F2,v1>v2
考点:速度的计算;运动快慢的比较;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打点器每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段是相等的,由纸带①上的点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纸带运动的距离是相等的,知道做的是匀速运动,同样的道理,纸带②做的也是匀速直线运动;而纸带①和纸带②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不同,纸带②运动的距离长,说明纸带②的速度大;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是一种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所以木块受到的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这两个因素都不变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解答:解:由纸带上的点可知,相同时间内纸带运动的距离是相等的,速度是一定的,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时间内第二个纸带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大,用关系式表示为v1<v2;
和纸带连接的木块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在不同的速度下,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摩擦力也就是相等的,拉力也就是相等的,用关系式表示为F1=F2.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木块的受力分析,我们要能够从木块的运动状态分析出木块的受力情况,从而得出结论;
此题有一个隐含条件,是打点器每隔相同的时间打下一个点,我们做题时要能够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
7、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 )
A、火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
C、火车没有受到阻力 D、火车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到平衡力的作用.
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
8、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提重物,同时人也受到重物对人的拉力
B、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考点:力的概念;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应用题。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力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要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区分开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在合成时,要搞清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解答:解: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提重物,人对重物施加了提力作用,同时人也受到重物对人的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同,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而平衡力的条件之一是力的方向相反;故选项中的两个力不是平衡力;B符合题意;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
D、同一直线上两个力若其方向相同时,它们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若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它们的合力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分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点评:判断平衡力要根据平衡力成立的条件;分析合力时要搞清分力的方向问题.
9、对图中所示现象的分析,不正确是( )
A、甲图中弓被运动员用力拉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乙图中刹车后人的上身向前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丙图中人推前面的船,自己的船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丁图中热气球匀速向下运动,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后的作用力,使自己的船向后运动,故C正确;
D、因为热气球匀速向下运动,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性、惯性和平衡力的判断,平衡力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二是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10、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我国选手李娜勇夺桂冠,成为该项国际赛事的亚洲第一人,在网球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网球与球拍撞击时,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C、网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飞行是由于网球具有惯性
D、飞行的网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重力。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本题所涉及的物理内容比较多,因此要对每一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后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A、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的作用.故A正确;
B、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
C、网球离开球拍后继续飞行是由于网球具有惯性.故C正确;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网球向下落是因为受到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泛,有:①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平衡力的判定;③惯性的应用.要求学生对每一选项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泼水时,水出盆后,由于持续受到盆的推力而向前飞去
B、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推理法。
分析:根据惯性知识(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运动,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二力的平衡(如果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个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分析判断.
解答:解:A、泼水时,水出盆后,与盆脱离,不再受盆的推力,但水由于惯性继续向前飞去,故A错;
B、汽车行驶具有惯性,速度越大,要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使之停下来越难,不能说明惯性越大,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故B错;
C、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用力改变了饺子皮的形状,故C正确;
D、杯子在水平桌面上,受到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因为杯子静止,所以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知识、力的作用效果、二力的平衡的条件,虽难度不大,但知识点多,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属于中考常见题型.
12、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同时要掌握平衡力概念,知道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同时要掌握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小球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A说法正确.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与摩擦力平衡.所以B说法错误.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C说法错误.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平衡.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及二力平衡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
13、如图,它是摄影者在秋天一个晴朗的早晨拍摄到的,请仔细观察这幅图片,找出其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正确描述(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B、附着在花枝上的小水珠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娇嫩的花枝在力的作用下变弯了
D、小水珠起到凸透镜的作用,通过它看到的是远处花朵倒立的虚像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液化及液化现象;平衡力的辨别;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会附着在花枝上;
(2)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一定是受平衡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的物体,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A、图片中可以看出,花枝上有小水珠,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则该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附着在花枝上的小水珠处于静止状态,则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该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图中娇嫩的花枝的形状与没有水珠时的形状大不相同,变弯了,一定是力的作用的结果;则该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小水珠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起到凸透镜的作用,因远处花朵的物距很大,所以通过它看到的花朵是倒立的实像,不是虚像;则该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点评:观察图片,应注意分析物体现在所处的状态和物体的形状,与昨天晚上的所处状态有何不同,从中找出产生这一变化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可能不再做直线运动
此题的难点是选项D的判断,对于这类题,我们可以举出实例来判断.
1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用手捏一个气球,气球发生了形变,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
C、人推车时,人也受到了车对人的推力
D、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与茶杯对桌子的压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应用题。
分析:运用: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平衡力的关系等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
解答:解:A、手对气球的作用力,使气球发生了形变,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排球运动员扣球的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对车施力的同时,车也对人施力,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与茶杯对桌子的压力的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平衡力的关系,考查方式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16、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推而未动”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图乙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C、图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图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图析法。
分析:(1)平衡状态是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
(2)磁极之间可以通过磁场产生力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A、图中重物受到推力但没有运动,仍保持静止状态,说明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的结果,故A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并不是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两个磁极靠近时,可以通过磁场产生力的作用,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站在一个小船上推另一小船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小船也受到另一个小船的反作用力,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小孩用力弯弹簧时,弹簧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说法不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该题通过图示考查了力的概念和力的相关性质,难度不大,但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此题考查的内容比较广泛,要对四个选项中的每一句话仔细分析后,才能判断其对错.
解答:解:A、做功有两个基本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铅球在飞行过程中已经离开了人手,没有了作用力,因此运动员没有做功.故A错误;
B、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的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定是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
C、足球能够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越滚越慢,是因为受到了地面给它摩擦阻力的作用,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
D、平衡力的四个条件之一﹣﹣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因此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1)此题考查的内容比较多,要对其四个选项进行细致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18、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此题用到以下知识: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滑行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即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说法错误;
B、苹果在空中下落时,由于受力竖起向下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故B说法正确;
C、汽车刹车时,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会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并不是由于具有惯性,故C说法错误;
D、书本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书本上,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该题通过实例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在应用力的作用效果时时要注意辨别物体发生变化的是形状还是运动状态,在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时要注意这两个力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19、小山打网球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球拍网线的形状改变,是球对拍的力的作用效果
B、球的运动方向改变,是拍对球的力的作用效果
C、球对拍的作用和拍对球的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球对拍的作用和拍对球的作用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1、分清各力的施力物体;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答:解:A、球拍网线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球,球拍网线的形状改变,是球对拍的力的作用效果,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球受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球的运动方向改变,是拍对球的力的作用效果,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对拍施力的同时,拍对球也有力的作用,球对拍的作用和拍对球的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球对拍的作用和拍对球的作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应会确定各力的施力物体.
2、知道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0、对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惯性和平衡力的辨别.
解答:解:A、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还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惯性.故B错误.
C、摩擦力的方向有时和运动方向相同.比如:体育课上匀速向上爬杆,摩擦力和运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是力的作用效果.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这类题目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分析,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共5小题)21cnjy
21、武夷山风景秀丽,其中新开辟的漂流项目,更是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当游客坐在橡皮艇上漂流而下时,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游客是 静止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此时艇与人的总重 等于 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是一对 平衡 力.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衡力的辨别;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②游艇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重力.
③重力和浮力满足平衡力的条件,所以是平衡力.
解答:解:游客和橡皮艇一起顺流而下,游客和橡皮艇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游客是静止的;
根据物体沉浮的条件,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此时艇与人的总重等于艇受到的浮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而且都作用在游艇上.故它们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静止,等于,平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衡力的条件以及物体沉浮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2、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是 静止 的;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是利用了灰尘的 惯性 ;一本书静放在书桌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 重力 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简答题。
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关键是抓住二力平衡条件,只有当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所有条件时,这两个力才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因为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与地球之间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
用手拍衣服时,灰尘由于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衣服上掉下来;
书静放在书桌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重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在同一个物体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静止;惯性;重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平衡力的辨别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但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23、国庆60 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歼一1O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战斗机.歼一1O战机最小飞行速度为145m/s,已知昆明到北京的航程是2266km,若战机以最小速度从昆明匀速飞到北京,需要 4.34 h,当飞机在水平方向匀速行时,飞机在竖直方向所受到的升力与 重 力是一对平衡力.(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教)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计算题。
分析:已知战机最小飞行速度和昆明到北京的航程,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即可求出需要的时间;
飞机在水平方向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受到向上的升力和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歼一1O战机最小飞行速度v=145m/s=522km/h,
由得,
战机以最小速度从昆明匀速飞到北京需要的时间=≈4.34h.
根据飞机在水平方向匀速行驶可知,飞机此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所以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判断飞机在竖直方向所受到的升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4.34;重.
点评:此题涉及到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和平衡力的辨别,难度不大,在计算过程中,要首先将歼一1O战机最小飞行速度v由米每秒化为千米每小时.
24、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文具盒一共受到 3 个力,其中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一定不是 (填“一定是”、“一定不是”或“不一定是”)一对平衡力,这是因为它们
不在一条直线上 .
考点:力的示意图;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应用题。
分析:1、静止在斜面上的文具盒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共三个力.
2、从一对平衡力的关系:大小相等、反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来分析重力与支持力是不是平衡力.
解答:解:以文具盒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文具盒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所以文具盒共受三个力作用.
由受力分析图可知:重力G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它们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力和斜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3;一定不是;不在一条直线上.
点评:1、对文具盒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弄清它所受各力的方向.
2、要记住:判断一对力是否是平衡力,应根据一对平衡力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25、足球运动是大家喜爱的运动,它包含有许多物理知识:21cnjy
踢球时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踢出球后,球继续运动,这是由于 惯性 的原因;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受到 重力 ;停在地面上的球受到平衡力是草地对球的支持力和 重力 .
三、解答题(共5小题)21cnjy
26、中国于9月25日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组成乘组执行飞行任务,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而据知情者透露:神八、神九及神十预期于2010年升空.
(1)为保护发射架,发射台一般建在水池上方.火箭发射时,我们看到了大量白汽,其产生原因是 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
(2)下列任务不能在太空的飞船上完成的有 A、C .
A、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B、用体温计测体温
C、用量筒测水的体积 D、用弹簧秤测拉力
(3)神舟七号在轨道上受 不平衡力 (平衡力、不平衡力)的作用.
(4)这次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的航天服,每套价值3000万人民币.你认为出舱航天服应具有的基本功能是 供氧 .如果航天服损漏,出现的现象是 氧气泄漏 .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平衡力的辨别;重力。
专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汽化要吸热;“白气”是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蒸气是由水池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在太空中失重情况,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其他跟重力没有关系的实验都可以进行.
物体受平衡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
具有舱内航天服所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在服装内增加了液冷系统(液冷服),以保持人体的热平衡,并配有背包式生命保障系统.
解答:解:(1)“白气”是液态的,火焰喷在水上,水吸热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汽上升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2)A、天平实质是等臂杠杆,如果没有重力,杠杆两端没有了作用力,无论天平两端挂质量多大的物体,都不能改变天平的平衡.不合题意.
B、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与重力无关,温度计可以测量物体的温度.不符合题意.
C、量筒测水的体积的工具,可以直接从刻度值上读出示数,与重力无关.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失重情况下,弹簧仍能产生弹力,弹力是不同于重力的另一种性质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仍能测量拉力;符合题意.
故选A、C.
(3)神舟七号在轨道上虽然是匀速行驶,但没做直线运动,而是做曲线运动.因此不受平衡力.
(4)出舱航天服应具有:保湿、保温、供氧、维持压力、防止各类射线的伤害、维持人体水盐平衡、遥测通信功能等.如果航天服损漏,会使人由于压力减小人体血液沸腾而死或氧气泄漏.
故答案为:(1)水池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2)AC、(3)不平衡力、(4)供氧、氧气泄漏.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物态变化、与重力有关的实验、平衡力的识别、以及航天知识,内容较多,要注意区别.
27、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如图甲,弹簧质量可不计),在刚接触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为5m/s.在弹簧被压缩(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弹簧每受到0.2N的压力就缩短1cm,并且弹簧的形变始终是弹性形变.
(1)在小球刚开始撞击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先变大后变小 ,发生形变的弹簧因此而具有 弹性势 能.
(2)小球在速度最大时受到的弹力与重力是一对 平衡力 ,小球受到的重力为 1 N(不考虑空气阻力).
(3)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 0.407 m,这时的小球所受弹簧弹力是 8.14 N.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平衡力的辨别;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重力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由图象可知,小球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弹簧发生形变从而具有弹性势能.
2、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当两力大小相等时,小球速度最大,此时弹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由图象坐标可直接求得弹簧的压缩量与弹力.
解答:解:(1)由图象看出:在小球刚开始撞击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在小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弹簧发生形变,弹簧由于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
(2)在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开始时,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
随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越来越大,当弹力与重力相等时,两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小球再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
合力向下,小球速度减小.由此可见,当重力G与弹力F是一对平衡力时,小球速度最大.此时,由图可知弹簧的压缩量△L=5cm,
由平衡条件得;G=F=0.2N/cm×5cm=1N.
(3)由图可知,当小球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为L=40.7cm=0.407m,此时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F弹=0.2N/cm×40.7cm=8.14N.
故答案为:(1)先变大后变小 弹性势.(2)平衡力 1.(3)0.407 8.14.
点评:解题的关键(1)读懂图,由图获取弹簧压缩量,小球速度变化的信息.(2)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分析弹力的变化情况.
28、实验表明:密度大于液体的固体球,在液体中开始时是竖直加速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其所受的阻力也变大,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匀速下沉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的速度与哪些量有关”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记录(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次序
固体球的半径r/(×10﹣3m)
固体球的密度ρ/(×103kg?m﹣3)
固体球匀速下沉的密度v/(m?s﹣1)
1
0.5
2.0
0.55
2
1.0
2.0
2.20
3
1.5
2.0
4.95
4
0.5
3.0
1.10
5
1.0
3.0
4.40
6
0.5
4.0
1.65
7
1.0
4.0
6.60
(1)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受到的力 是 (填“是”或“不是”)平衡力;若固体球的半径为0.5×10﹣3m,密度为2.0×103kg/m3,则此球匀速下降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与阻力f的大小关系为F浮 等于 f(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由第1、2、3三组数据可知:密度相同的固体球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与固体球的 半径平方 成正比.
(3)若固体球的半径为1.5×10﹣3m,密度为3.0×103kg/m3,则其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是 9.9 m/s.
(4)对于固体球在水中从静止开始竖直下沉的过程,四位同学描述出了重力对固体球做功的功率与其下落时间关系的P﹣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D .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物理学方法;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控制变量法;图析法。
分析:(1)物体匀速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分析固体下沉时的速度和固体的半径,可以找出规律;
(3)根据固体球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与固体球的半径的关系,可以求出速度的大小;
(4)在液体中开始时是竖直加速下沉,所以功率逐渐变大,当受到的阻力越来远大,最后变为匀速运动,此时功率大小不再改变.
解答:解:(1)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此球匀速下降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与阻力f大小相等;
(2)分析123组数据可以知道固体球下落的速度与球半径的平放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2.2;
(3)当密度为3.0×103kg/m3,固体球下落的速度与球半径的平放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4.4;
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V=(1.5×10﹣3)2×4.4m/s=9.9m/s;
(4)开始加速下落时功率越来越大,当速度大小不变时,功率将保持不变,故选D.
故答案为:(1)是; 等于; (2)半径平方; (3)9.9; (4)D.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多,考查了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情况,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找规律,以及对图象的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29、带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把小车放在铺有纸带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会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墨水“滴痕”.小车先后两次向左做直线运动,得到两条带有“滴痕”的纸带,各截取一段如图.
(1)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表明纸带上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 相等 .
(2)纸带甲的“滴痕”表明,小车在这段时间做 匀速直线 运动,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 平衡力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3)纸带乙的“滴痕”表明,小车这段时间的速度逐渐 减小 (填“减小”或“增大”).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物体运动;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实验探究题。
分析:(1)纸带上任意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也就等于滴墨水的间隔时间,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所以纸带上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2)根据纸带上“滴痕”的轨迹和相邻两个滴痕之间的距离可知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就是平衡力;
(3)根据纸带上“滴痕”的轨迹可以发现,相同的时间内小车的路程越来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解答:解:(1)因为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所以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相等.
(2)纸带甲每相邻的两个“滴痕”的距离和时间都是相等的,根据V=可知,小车的速度是相等的,做的是匀速运动,由滴痕的路径可知,小车做的是直线运动,所以说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就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平衡力.
(3)纸带乙每相邻两个“滴痕”之间的距离是逐渐变小的,说明小车做的是减速运动;
故答案为:减小.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现在的中考越来越注重实验过程的考查,是一道重点题.
3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轮车
2011年5月20日,亚洲小轮车锦标赛在江苏开赛.
小轮车是指车轮半径为20英寸的自行车.车身一般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可以承受从几米高的地方快速落下的冲力.车把可以转动360度,前后轮都装有供脚踩的“火箭筒”等.
本次比赛属于平地花式赛,它最基本的动作有后轮点地跳、前轮点地跳、擦轮、定车、飘、过桥等.赛场上,运动员首先用力蹬车加速上升,越过最高坡道,而后又疾驰而下,跨过不同坡道,不断上升、下降,最终冲向终点.比赛过程中,优秀运动员一次可跨越几个坡道.车手们的精彩表现给市民带来了速度、力量与美的享受.
(1)小轮车的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 压强 ,小轮车的车身可以承受从几米高的地方快速落下的冲力又能轻松的完成点地跳、跨越坡道等花式动作,所以车身一般采用密度小、 硬度 大的合金材料制成.
(2)运动员用力蹬车可加速上升,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到达坡道最高点时自行车仍要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惯性 .
(3)运动员骑车离地飞跃到最高空时,受力 不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学科综合题。
分析:1、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小车的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减小压强.
2、硬度大的物质抗冲击、挤压的能力强,不易损坏,因此制造小车应选用硬度大的材料.
3、运动员对小车的作用力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
4、小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运动.
5、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分析运动员骑车飞跃到高空的受力情况,做出判断.
解答:解:(1)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可以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小轮车的车身可以承受从几米高的地方快速落下的冲力又能轻松的完成点地跳、跨越坡道等花式动作,这要求制作小轮车的材料质量小,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强,需要般采用密度小、硬度大的合金材料制成.
(2)运动员用力蹬车可加速上升,车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变了,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到达坡道最高点自行车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前运动.
(3)运动员骑车离地飞跃到最高空时,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
故答案为:(1)压强;硬度.(2)运动状态,惯性.(3)不平衡.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阶梯时要熟悉与题目相关的基础知识.
平衡力的辨别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科学》课程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表中各自然现象的发生与需要满足的条件相符的是( )
选项
现象
条件
A
铁生锈
氧气
B
冰熔化
温度达到熔点
C
菜豆种子萌发
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D
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
A、A B、B
C、C D、D
2、小敏在观赏2010年世乒赛时,对乒乓球和球拍产生了下列四种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惯性
B、乒乓球改变运动方向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C、乒乓球给球拍的力和球拍给乒乓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接触时,乒乓球先给球拍一个力,球拍然后也给乒乓球一个力
3、下面的连线情况,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1*cnjy*com
A、
B、
C、
D、
4、如图所示,传送带上的货物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 )
A、以传送带上货物为参照物,停在传送带底下的运输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站在高处的人是静止的
C、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货物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相等
5、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 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6、如图甲所示,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乙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 )
A、F1<F2,v1<v2 B、F1=F2,v1<v2
C、F1=F2,v1>v2 D、F1>F2,v1>v2
7、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 )21*cnjy*com
A、火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阻力
C、火车没有受到阻力 D、火车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8、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提重物,同时人也受到重物对人的拉力
B、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9、对图中所示现象的分析,不正确是( )
A、甲图中弓被运动员用力拉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乙图中刹车后人的上身向前倾,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丙图中人推前面的船,自己的船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丁图中热气球匀速向下运动,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10、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我国选手李娜勇夺桂冠,成为该项国际赛事的亚洲第一人,在网球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网球与球拍撞击时,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C、网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飞行是由于网球具有惯性
D、飞行的网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泼水时,水出盆后,由于持续受到盆的推力而向前飞去
B、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13、如图,它是摄影者在秋天一个晴朗的早晨拍摄到的,请仔细观察这幅图片,找出其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正确描述( )
A、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B、附着在花枝上的小水珠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娇嫩的花枝在力的作用下变弯了
D、小水珠起到凸透镜的作用,通过它看到的是远处花朵倒立的虚像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可能不再做直线运动
1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手捏一个气球,气球发生了形变,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
C、人推车时,人也受到了车对人的推力
D、桌子对茶杯的支持力与茶杯对桌子的压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16、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推而未动”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图乙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C、图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图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8、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19、小山打网球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球拍网线的形状改变,是球对拍的力的作用效果
B、球的运动方向改变,是拍对球的力的作用效果
C、球对拍的作用和拍对球的作用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球对拍的作用和拍对球的作用是一对平衡力
20、对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武夷山风景秀丽,其中新开辟的漂流项目,更是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当游客坐在橡皮艇上漂流而下时,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游客是 _________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此时艇与人的总重 _________ 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是一对 _________ 力.
22、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是 _________ 的;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是利用了灰尘的 _________ ;一本书静放在书桌上,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 _________ 是一对平衡力.
23、国庆60 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歼一1O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战斗机.歼一1O战机最小飞行速度为145m/s,已知昆明到北京的航程是2266km,若战机以最小速度从昆明匀速飞到北京,需要 _________ h,当飞机在水平方向匀速行时,飞机在竖直方向所受到的升力与 _________ 力是一对平衡力.(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教)
24、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文具盒一共受到 _________ 个力,其中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_________ (填“一定是”、“一定不是”或“不一定是”)一对平衡力,这是因为它们
_________ .
25、足球运动是大家喜爱的运动,它包含有许多物理知识:
踢球时脚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 的;踢出球后,球继续运动,这是由于 _________ 的原因;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受到 _________ ;停在地面上的球受到平衡力是草地对球的支持力和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中国于9月25日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组成乘组执行飞行任务,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而据知情者透露:神八、神九及神十预期于2010年升空.
(1)为保护发射架,发射台一般建在水池上方.火箭发射时,我们看到了大量白汽,其产生原因是 _________ .
(2)下列任务不能在太空的飞船上完成的有 _________ .
A、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B、用体温计测体温
C、用量筒测水的体积 D、用弹簧秤测拉力
(3)神舟七号在轨道上受 _________ (平衡力、不平衡力)的作用.
(4)这次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的航天服,每套价值3000万人民币.你认为出舱航天服应具有的基本功能是 _________ .如果航天服损漏,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 .
27、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弹簧上(如图甲,弹簧质量可不计),在刚接触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为5m/s.在弹簧被压缩(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弹簧每受到0.2N的压力就缩短1cm,并且弹簧的形变始终是弹性形变.
(1)在小球刚开始撞击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 ,发生形变的弹簧因此而具有 _________ 能.
(2)小球在速度最大时受到的弹力与重力是一对 _________ ,小球受到的重力为 _________ N(不考虑空气阻力).
(3)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 _________ m,这时的小球所受弹簧弹力是 _________ N.
28、实验表明:密度大于液体的固体球,在液体中开始时是竖直加速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其所受的阻力也变大,到一定深度后开始匀速下沉下表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的速度与哪些量有关”实验时得到的数据记录(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次序
固体球的半径r/(×10﹣3m)
固体球的密度ρ/(×103kg?m﹣3)
固体球匀速下沉的密度v/(m?s﹣1)
1
0.5
2.0
0.55
2
1.0
2.0
2.20
3
1.5
2.0
4.95
4
0.5
3.0
1.10
5
1.0
3.0
4.40
6
0.5
4.0
1.65
7
1.0
4.0
6.60
(1)固体球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时受到的力 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平衡力;若固体球的半径为0.5×10﹣3m,密度为2.0×103kg/m3,则此球匀速下降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与阻力f的大小关系为F浮 _________ f(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由第1、2、3三组数据可知:密度相同的固体球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与固体球的 _________ 成正比.
(3)若固体球的半径为1.5×10﹣3m,密度为3.0×103kg/m3,则其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是 _________ m/s.
(4)对于固体球在水中从静止开始竖直下沉的过程,四位同学描述出了重力对固体球做功的功率与其下落时间关系的P﹣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 .
29、带滴墨水装置的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把小车放在铺有纸带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会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墨水“滴痕”.小车先后两次向左做直线运动,得到两条带有“滴痕”的纸带,各截取一段如图.
(1)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表明纸带上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时间间隔 _________ .
(2)纸带甲的“滴痕”表明,小车在这段时间做 _________ 运动,此时小车在水平方向受 _________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3)纸带乙的“滴痕”表明,小车这段时间的速度逐渐 _________ (填“减小”或“增大”).
3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轮车
2011年5月20日,亚洲小轮车锦标赛在江苏开赛.
小轮车是指车轮半径为20英寸的自行车.车身一般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可以承受从几米高的地方快速落下的冲力.车把可以转动360度,前后轮都装有供脚踩的“火箭筒”等.
本次比赛属于平地花式赛,它最基本的动作有后轮点地跳、前轮点地跳、擦轮、定车、飘、过桥等.赛场上,运动员首先用力蹬车加速上升,越过最高坡道,而后又疾驰而下,跨过不同坡道,不断上升、下降,最终冲向终点.比赛过程中,优秀运动员一次可跨越几个坡道.车手们的精彩表现给市民带来了速度、力量与美的享受.
(1)小轮车的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 _________ ,小轮车的车身可以承受从几米高的地方快速落下的冲力又能轻松的完成点地跳、跨越坡道等花式动作,所以车身一般采用密度小、 _________ 大的合金材料制成.
(2)运动员用力蹬车可加速上升,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 ,到达坡道最高点时自行车仍要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_________ .
(3)运动员骑车离地飞跃到最高空时,受力 _________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