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的共线定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21*cnjy*com
1、已知D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若,则=( )
A、1:3 B、3:121世21世纪教育网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1:2 D、2:121cnjy
2、若四边形ABCD满足:,且,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 )
A、矩形 B、正方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3、||=1,||=,?=0,点C在∠AOB内,且∠AOC=30°,设=mOA+n(m、n∈R),则等于( )
A、 B、3
C、 D、
4、已知向量,,且=+2,=﹣5+6,=7﹣2,则一定共线的( )
A、A,B,D B、A,B,C
C、B,C,D D、A,C,D
5、已知点A(,1),B(0,0)C(,0).设∠BAC的平分线AE与BC相交于E,那么有等于( )
A、2 B、
C、﹣3 D、﹣
6、若在直线l上存在不同的三个点A,B,C,使得关于实数的方程有解(点O不在l上),则此方程的解集为( )
A、{﹣1} B、{0}
C、 D、{﹣1,0}
7、已知向量、不共线,若,且A、B、C三点共线,则关于实数λ1、λ2一定成立的关系式为( )
A、λ1=λ2=1 B、λ1=λ2=﹣1
C、λ1λ2=1 D、λ1+λ2=1
8、已知向量a=(1,0),b=(0,1),c=a+λb(λ∈R),向量d如图所示.则( )
21世纪教育网
A、存在λ>0,使得向量c与向量d垂直
B、存在λ>0,使得向量c与向量d夹角为60°
C、存在λ<0,使得向量c与向量d夹角为30°
D、存在λ>0,使得向量c与向量d共线
9、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若,则m+n的值是( )
A、1 B、﹣1
C、 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设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PAB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是( )
A、 B、21cnj21*cnjy*com y
C、 D、
11、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若=λ,其中λ∈R,则点P一定在( )
A、AC边所在的直线上 B、BC边所在的直线上
C、AB边所在的直线上 D、△ABC的内部
12、已知,其中A、B、C三点共线,则满足条件的x( )
A、不存在 B、有一个
C、有两个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3、设、、是不共线的向量,,,则A、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A、k+m=0 B、k=m
C、km+1=0 D、km﹣1=0
14、已知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它们的起点相同,且,,三个向量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则t的值为( )
A、 B、1
C、2 D、3
15、在四边形ABCD中,,则ABCD是( )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以上都不对
16、已知向量a=(1,2),b=(2,3),c=(3,4),则用a,b表示c为( )
A、c=a+b B、c=a+2b
C、c=﹣a+2b D、c=a﹣2b
17、(易线性表示)已知平面内不共线的四点0,A,B,C满足,则=( )
A、3:1 B、1:3
C、2:1 D、1:2
18、设e1,e2为已知向量,且,则x等于( )
A、 B、21cnjy21*cnjy*com
C、 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9、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向量=a100+a101,且A、B、C三点共线(该直线不过点O),则S200等于 _________ .
20、已知点A(1,2,1),B(﹣1,3,4),D(1,1,1),若=2,则||的值是 _________ .
21、平面上的向量,若向量的
最大为 _________ .
22、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B、C及△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P,,若实数λ满足,则实数λ等于 _________ .
23、下列命题:21世纪教育网
①若与共线,与共线,则与共线;
②向量、、共面,则它们所在直线也共面;
③若与共线,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λ;
④若A、B、C三点不共线,0是平面ABC外一点.,则点M一定在平面ABC上,且在△ABC内部,
上述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_________ .
24、已知是平面上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向量,.若,则实数m= _________ .
2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和F分别是边CD和BC的中点,若=λ+μ,其中λ、μ∈R,则λ+μ= _________ .
26、设、是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则向量与向量共线,则λ=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7、已知:
(1)求
(2)求满足条件的实数m,n.
(3)若向量满足,且求.21cnjy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经过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
(1)求k的取值范围;21*cnjy*com
(2)设椭圆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B,是否存在常数k,使得向量与共线?如果存在,求k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9、设a、b为平面向量,若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μ使得λa+μb=0,则称a、b线性相关,下面的命题中,a、b、c均为已知平面M上的向量.21世纪教育网
①若a=2b,则a、b线性相关;
②若a、b为非零向量,且a⊥b,则a、b线性相关;
③若a、b线性相关,b、c线性相关,则a、c线性相关;
④向量a、b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是a、b共线.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30、设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若A、B、D三点共线,求k的值.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已知D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若,则=( )
A、1:3 B、3:121*cnjy*com
C、1:2 D、2:121世纪教育网
考点:向量的模;向量的共线定理。21cnjy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及向量的运算律得出,将等式求模即得.
解答:解:,
∵
∴
∴==
即
故=2:1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运算法则及向量的运算律.
2、若四边形ABCD满足:,且,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 )
A、矩形 B、正方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出ABCD,由此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
可得此四边形邻边相等,所以此四边形是菱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共线与向量相等的几何意义,由此判断出四边形的形状,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向量相等与模相等的意义,由向量关系转化出几何关系,本题数形结合,由代数而几何,题型新颖,是向量考查中常见题型,也是近几年高考试卷上对向量考查的主要形式
3、||=1,||=,?=0,点C在∠AOB内,且∠AOC=30°,设=mOA+n(m、n∈R),则等于( )
A、 B、3
C、 D、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向量的模。21cnjy
专题:计算题。21*cnjy*com
分析:将向量沿与方向利用平行四边形原则进行分解,构造出三角形,由题目已知,可得三角形中三边长及三个角,然后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即可得到答案.此题如果没有点C在∠AOB内的限制,应该有两种情况,即也可能为OC在OA顺时针方向30°角的位置,请大家注意分类讨论,避免出错.21世纪教育网
法二: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则=(1,0),=(0,),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m+n
=(m,n),
∴tan30°==,
∴=3.
故选B
点评:对一个向量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分解,关键是要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找出向量在基底两个向量方向上的分量,再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即可得到分解结果.
4、已知向量,,且=+2,=﹣5+6,=7﹣2,则一定共线的( )
A、A,B,D B、A,B,C
C、B,C,D D、A,C,D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分析:先判断向量与共线,又有公共点,进而判断出三点共线.
解答:解:∵=﹣5+6+7﹣2=2+4=2
∴
又因为直线AB、BD有公共点B
所以点A、B、D在同一条直线上.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共线定理.注意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是等价的.
5、已知点A(,1),B(0,0)C(,0).设∠BAC的平分线AE与BC相交于E,那么有等于( )21cnjy
A、2 B、21世纪教育网
C、﹣3 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角平分线知识的记忆和运用以及对数乘向量的理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6、若在直线l上存在不同的三个点A,B,C,使得关于实数的方程有解(点O不在l上),则此方程的解集为( )21*cnjy*com
A、{﹣1} B、{0}
C、 D、{﹣1,0}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分析:利用向量的运算法则将等式中的向量都用以o为起点的向量表示,利用三点共线的条件列出方程求出x
解答:解:
即
∴
∵A,B,C共线
∴﹣x2﹣x+1=1解得x=0,﹣1
当x=0时,等价于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运算法则、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A,B,C共线?,其中x+y=1
7、已知向量、不共线,若,且A、B、C三点共线,则关于实数λ1、λ2一定成立的关系式为( )
A、λ1=λ2=1 B、λ1=λ2=﹣1
C、λ1λ2=1 D、λ1+λ2=1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求A、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我们要先根据已知条件a、b是不共线的向量,判断λ与μ满足的关系;并以此关系为已知条件,看能不能反推回来得到A、B、C三点共线.如果两个过程都是可以的,该关系式即为所求.21世纪教育网
点评: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是:①若p?q为真命题且q?p为假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若p?q为假命题且q?p为真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p?q为真命题且q?p为真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充要条件;④若p?q为假命题且q?p为假命题,则命题p是命题q的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⑤判断命题p与命题q所表示的范围,再根据“谁大谁必要,谁小谁充分”的原则,判断命题p与命题q的关系.
8、已知向量a=(1,0),b=(0,1),c=a+λb(λ∈R),向量d如图所示.则( )21cnjy
21*cnjy*com
A、存在λ>0,使得向量c与向量d垂直 B、存在λ>0,使得向量c与向量d夹角为60°
C、存在λ<0,使得向量c与向量d夹角为30° D、存在λ>0,使得向量c与向量d共线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数量积为0,判断出A错;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公式及模,夹角公式判断出B,C错;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判断出D对.
解答:解:由图知,,则
若则4+3λ=0得,故A错21世纪教育网
若夹角为60°则有即11λ2+96λ+39=0,有两个负根;故B错;
若夹角为30°,则有即39λ2﹣96λ+9=0有两个正根,故C错;21cnjy
若两个向量共线则有4λ=3解得,故D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选D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数量积为0即对应的坐标相乘等于0;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坐标交叉相乘相等.
9、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E是AD的中点,若,则m+n的值是( )
A、1 B、﹣1
C、 D、
10、设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PAB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是( )
A、 B、
C、 D、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已知中,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我们易得到,将AB延长至D,使长度AD=2AB,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我们易判断出P点在P点到AB边的距离为C点到AB边距离的,进而得到△PAB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
解答:解:∵
∴
则
将AB延长至D,使长度AD=2AB
向量AD=2AB,则
则21*cnjy*com
则
21世纪教育网
△PAB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是1:5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选A21cnjy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向量的共线定理,其中将AB延长至D,使长度AD=2AB,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临到P点在P点到AB边的距离为C点到AB边距离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已知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若=λ,其中λ∈R,则点P一定在( )
A、AC边所在的直线上 B、BC边所在的直线上
C、AB边所在的直线上 D、△ABC的内部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分析:找出向量与向量的关系,即可确定答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共线定理.要证明三点共线时一般转化为证明向量的共线问题.
12、已知,其中A、B、C三点共线,则满足条件的x( )
A、不存在 B、有一个
C、有两个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利用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x值.
解答:解:∵
A、B、C三点共线,
∴x2+x﹣1=0
∴△>0
故有两解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A,B,C共线?其中x+y+z=0
13、设、、是不共线的向量,,,则A、B、C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A、k+m=0 B、k=m
C、km+1=0 D、km﹣1=021世纪教育网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21*cnjy*com
分析:将三点共线转化为两个向量共线,利用向量共线的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列出方程,根据向量的基本定理列出方程组,求出k,md的关系.21cnjy
点评:解决三点共线问题常转化为以三点为起点、终点的向量共线,再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找关系.
14、已知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它们的起点相同,且,,三个向量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则t的值为( )
A、 B、1
C、2 D、3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题意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它们的起点相同,且,,三个向量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我们不难构造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答:解:∵,,三个向量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
∴=λ+μ
∴且λ+μ=1
解得t=
故选A
点评:若,且λ+μ=1.则A、B、C三点共线,且C分AB的两段线段AC与BC的长度之比,AC:BC=μ:λ
15、在四边形ABCD中,,则ABCD是( )
A、梯形 B、平行四边形
C、矩形 D、以上都不对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21*cnjy*com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由条件:得:向量平行,且长度相差两倍,从而得出故四边形ABCD是梯形.
解答:解:由条件:得:21世纪教育网
向量平行,且长度相差两倍,21cnjy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四边形ABCD是梯形,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向量的共线定理、梯形的判定:一组对边分别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16、已知向量a=(1,2),b=(2,3),c=(3,4),则用a,b表示c为( )
A、c=a+b B、c=a+2b
C、c=﹣a+2b D、c=a﹣2b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用两个已知向量,表示另一个已知的向量,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先将三个向量之间的关系式表达出来,再构造方程(组),解方程(组),不难得到答案.
点评:解答本题的理论依据是: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和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存在唯一一对有序实数(x、y),使=x+y.这是构造方程的依据,切不可忽视.
17、(易线性表示)已知平面内不共线的四点0,A,B,C满足,则=( )
A、3:1 B、1:3
C、2:1 D、1:2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向量的模。
专题:计算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向量共线定理及性质,根据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我们易将,中的三个向量,均用和来表示,进而得到两个向量共线,再根据共线向量模的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解:,
得,
得.21世纪教育网
故选C21*cnjy*com
点评:若,且λ+μ=1.则A、B、C三点共线,且C分AB的两段线段AC与BC的长度之比,AC:BC=μ: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8、设e1,e2为已知向量,且,则x等于( )
A、 B、
C、 D、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21cnjy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可以得到=﹣+4﹣=,即可求出的值.
解答:解:∵==﹣+4﹣=
∴=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9、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向量=a100+a101,且A、B、C三点共线(该直线不过点O),则S200等于 100 .
考点:数列与向量的综合;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向量的共线定理求出a100与a101的关系,再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便可求出S200的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共线定理与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在解题时要运用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
20、已知点A(1,2,1),B(﹣1,3,4),D(1,1,1),若=2,则||的值是 .
考点:向量的模;向量的共线定理。
分析:设出P点的坐标,根据所给的=2和A、B两点的坐标求出P点的坐标,写出向量的坐标,利用求模的公式得到结果.
解答:解:设P(x,y,z),21世纪教21*cnjy*com育网版权所有
∴=(x﹣1,y﹣2,z﹣1).=(﹣1﹣x,3﹣y,4﹣z)
由=2得点P坐标为P(﹣,,3),
又D(1,1,1),21世纪教育网
∴||=.21cnjy
点评:认识向量的代数特性.向量的坐标表示,实现了“形”与“数”的互相转化.以向量为工具,几何问题可以代数化,代数问题可以几何化.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作用不可估量.
21、平面上的向量,若向量的
最大为 .21*cnjy*com
考点:向量的模;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设,则x2+y2=4,要求||的最小值,可先表示||=,把已知向量代入可转化为关于x的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
点评:求向量的模一般有两种情况:若已知向量的坐标,或向量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则或;若未知向量的坐标,则求向量的模时,主要是根据向量数量的数量积的性质进行计算,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种方法的应用.
22、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B、C及△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P,,若实数λ满足,则实数λ等于 3 .
考点:零向量;向量的共线定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利用向量的减法,化简即得.21cnjy21*cnjy*com
解答:解:由题意得,;
∴21世纪教育网
∴λ=3
点评:本题的计算中,只需将向量都化成以P为起点就可以比较得出解答了.
23、下列命题:
①若与共线,与共线,则与共线;
②向量、、共面,则它们所在直线也共面;
③若与共线,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λ;
④若A、B、C三点不共线,0是平面ABC外一点.,则点M一定在平面ABC上,且在△ABC内部,
上述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④ .
考点: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向量的共线定理等知识点,我们要根据向量共线的定义和性质对四个命题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点评:在解答向量问题时,向量共线(平行)是最常见的情况之一,我们一定要注意向量平行分为三种情况:①两个非零向量同向;②两个非零向量反向;③零向量与任何一个向量都共线(平行).其中第③种情况,最容易被忽视.
24、已知是平面上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向量,.若,则实数m= ﹣6 .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得到等式;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列出方程组,求出m的值.
解答: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解得m=﹣621cnjy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和F分别是边CD和BC的中点,若=λ+μ,其中λ、μ∈R,则λ+μ= .
解答:解析:设=,=,
那么=+,=+,
又∵=+,
∴=(+),即λ=μ=,
∴λ+μ=.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共线定理的应用,用=和=作为基底,表示出,也表示出 λ+μ,利用=λ+μ,
解出λ和μ的值.
26、设、是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则向量与向量共线,则λ= .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向量关系的充要条件列出方程;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对应基底的系数相同,列出方程组求出λ的值.
解答:解:∵
∴存在m使21*cnjy*com
即2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得λ=﹣21cnjy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7、已知:
(1)求
(2)求满足条件的实数m,n.
(3)若向量满足,且求.
考点:向量的模;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由,我们易求出的坐标,代入向量模的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2)由及,我们可构造一个关于m,n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到实数m,n的值.
(3)若,由向量的共线定理,我们易得,又由,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λ的方程,解方程求出λ的值,进而求以求出向量的坐标.
(3)
∴(λ∈R)(11分)
∴∴(14分)21*cnjy*com
∴,(15分).(16分)21世21世纪教育网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点评:判断两个向量的关系(平行或垂直)或是已知两个向量的关系求未知参数的值,要熟练掌握向量平行(共线)及垂直的坐标运算法则,即“两个向量若平行,交叉相乘差为0,两个向量若垂直,对应相乘和为0”.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经过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和Q.
(I)求k的取值范围;21cnjy
(II)设椭圆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的交点分别为A,B,是否存在常数k,使得向量与共线?如果存在,求k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平面的概念、画法及表示。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直线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即方程组有2个不同解,转化为判别式大于0.
(2)利用2个向量共线时,坐标之间的关系,由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两根之和,解方程求常数k.
(Ⅱ)设P(x1,y1),Q(x2,y2),则,
由方程①,. ②
又. ③
而.
所以与共线等价于,
将②③代入上式,解得.
由(Ⅰ)知或,
故没有符合题意的常数k.
点评:(1)把直线l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转化为方程组有2个不同解.
(2)考查2个向量共线的条件.
29、设a、b为平面向量,若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λ,μ使得λa+μb=0,则称a、b线性相关,下面的命题中,a、b、c均为已知平面M上的向量.21*cnjy*com
①若a=2b,则a、b线性相关;
②若a、b为非零向量,且a⊥b,则a、b线性相关;
③若a、b线性相关,b、c线性相关,则a、c线性相关;
④向量a、b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是a、b共线.21cnjy
上述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④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21世纪教育网
专题:证明题;新定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利用和线性相关 等价于和是共线向量,故①正确,②不正确,④正确.通过举反例可得③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两个向量线性相关的定义,两个向量共线的定义,明确和线性相关 等价于和是共线向量,是解题的关键.
30、设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若A、B、D三点共线,求k的值.
考点:向量的共线定理。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向量的运算法则求出;将三点共线转化为两个向量共线;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列出方程;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列出方程,求出k的值.
解答:解:∵
若A,B,D三点共线,则共线,
∴
即
由于不共线可得:
21cnjy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λ=2,k=﹣8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运算法则、考查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