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A与过关】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自主演练十九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人民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冲A与过关】2013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历史 自主演练十九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人民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2-18 10:4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__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__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 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 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 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2.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
A.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 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 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 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3.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最有可能是(  )
A. 马丁·路德 B. 亨利八世
C. 加尔文 D. 拿破仑
4. 普罗塔戈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依据这种观点,他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它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
B. 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
C. 他忽视了人在现实中的地位
D. 他重视人而怀疑神
5.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A. 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6. 下列哪个作品主要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
7. 达·芬奇多才多艺,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其作品以女主人公亲切、自然的永恒微笑万古流芳。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
A. 蒙昧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禁欲主义 D. 浪漫主义
8. 某校学生在编演“欧洲启蒙运动”历史短剧时,为孟德斯鸠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
A. “由于私有制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的了”[]
B. “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是人人平等的”
C. “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D. “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9. 16世纪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即可得救”的原则,该理论提出的重要意义在于(  )
A. 形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B. 使人真正地发现了“自我”的存在与价值
C. 传播与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D. 描绘了资产阶级自由与平等的理想社会的蓝图
10.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着深远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以《法意》和《万法精理》的译名把《The Spirit of the Laws》这部巨著介绍给国民,该著作作者是(  )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康德
11.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欧洲的两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后者发展了前者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  )
A. 反对教会的权威 B. 提倡追求自由,幸福
C. 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D. 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12.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
A. 卢梭 B. 康德
C. 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13. 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1466~1536)曾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的本意是要(  )
A. 抨击愚昧  B. 倡导平等  C. 讽刺贪淫  D. 推崇人性[]
14. 150年前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进化论 D. 量子论
15. 1517年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的主要影响是(  )
A. 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B.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
C. 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 描绘了自由、平等的蓝图
16. 近年来到法国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很多游人在巴黎伏尔泰纪念馆前留言。下列留言中不正确的是(  )
A. “你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B. “你以思想启迪民众的心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C. “你教导我们走向自由”
D. “你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鼓舞了中国辛亥革命战士的斗志”
17.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  )
A. 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B. 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 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 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18.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
① 强调人性 ② 以资本主义萌芽为基础 ③ 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④ 倡导人的发现和“解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
19.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用理性和经验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 独立的思考与科学的判断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集体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 教会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0. 1521年罗马教皇的代表在与马丁·路德辩论时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 教会是否腐败  B. 信仰是否必要
C. 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 《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二、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A”,错误的填“B”。
21. 智者学派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使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
22. 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
23. 中国的造纸术推动了智者学派的研究,因此,李约瑟得出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与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的结论。(  )
24. 宗教改革运动是发生在16世纪的德意志,迅速席卷西欧的一场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其领袖马丁·路德核心主张是信仰得救,冲击了基督教的精神独裁。(  )
25. 认为“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提出“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思想的哲学家是法国思想家卢梭。(  )
三、 非选择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所组成的陪审委员会面前才可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不管什么案件,只能按照法律条文和明确规定来裁判的自由;放弃英国圣公会信徒对某些职位的特权,信仰的自由。……在英国,一个外国人享受同样的财产自由与人身自由;倘使他被人控告了,他可以要求在审他的陪审员中,一半是外国人,就是说不仅是英国人。
——伏尔泰《哲学通信》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利时,决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 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就材料一所说的“文学方面巨大成就”举一例。
[]
(2)依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主张。
(3) 指出启蒙运动对法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启蒙运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请写出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主流思想。(至少两个)[]
自主练习十九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 B 2. A 3. A 4. C 5. B 6. B 7. B 8. C 9. C 10. B 11. D 12. A 13. D 14. C 15. C 16. C 17. A 18. D 19. A20. C 21. B 22. B 23. B 24. A 25. B
26. (1) 思想:人文主义。举例: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任答其一即可)
(2) 伏尔泰:实行英国法制,反对君主专制;“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卢梭:“社会契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主权。
(3) 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4)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