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19 枣儿 第1课时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新课标】19 枣儿 第1课时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15:14:12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19 枣儿
看到题目,你一定会想到甜甜的枣子,然而文中讲的却是一位老人和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跟
枣儿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
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新课导入
1.分析文中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性格,把握表现人物的手段和方法。
2.理解“枣儿”在文中的作用,理解全剧所用的象征手法。
(重点)
3.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素养)
核心素养
第一课时
独幕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别,通常只有一个场景,篇幅较短,人物较少,情节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
独幕剧
新知认知
枣儿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走近作者
预习交流
本文写于1999年,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枣儿被遗忘了,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
背 景 链 接
给生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词。
蓦( )然 掸( )灰尘 hú lún( )
咀嚼( ) 翘( )首远望 chóu chú( )
解释词语
喃喃自语:
津津有味:
喜出望外:
开怀大笑:
蹑手蹑脚:
垂头丧气:
蓦然: 囫囵:
踌躇:

dǎn
囫囵
jǔjué
qiáo
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形容很有滋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地大笑。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或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猛然。
完整,整个儿。
得意的样子;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抬起头来。
踌躇
翘首:
正音释词
了解剧情
场景
人物
剧情
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老人、男孩、 老人的孩子、男孩的父亲
在乡间枣树下,老人遇到了男孩,他们在树下交谈了起来,十分亲热。老人的儿子离家打拼,老人思念儿子。男孩的父亲在城里安家,男孩盼望着父亲回家。他们都在想念着亲人,希望他们能回到自己身边,来吃家乡的枣儿。
速读课文
1.读课文,初步感知戏剧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枣儿》中的场景只有______幕,便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下,背景音乐是“________________”,出场人物只有_______和_______二人,由二人的对话,再引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人物关系比较简单。全剧以“_______”为线索展开情节。
活动一:初读验收

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
带西北口音的童谣
老人
男孩
老人的儿子
男孩的父亲
枣儿
课堂活动




老人
老人的儿子
男孩
男孩的父亲
思念
盼望
互相安慰
外出闯荡
城里安家
2.说一说本文的戏剧冲突是什么?
老人给男孩捧红枣,由“枣儿”引出为儿子取名为“枣儿”的由来
老人让男孩踩在自己背上摘枣儿,并由此引出对儿子的第二段回忆
男孩想把枣儿带回家给父亲吃,老人舍不得男孩离开
老人哄着男孩坐下,给男孩讲故事
老人思念儿子,懂事的男孩哄老人开心
男孩坦陈现实,老人与男孩互相安慰,深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
3.在老人与男孩的交往过程中,巧妙地串起几个故事片断?试概括这几个故事片段。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
“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
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剧的结构
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
4.“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1.独幕剧的特点是情节单纯,结构非常紧凑,矛盾冲突迅速展开形成高潮,再戛然而止。你觉得本文形成高潮的片段是哪个情节?找出来,分角色有感情朗读,体味其中的深情。
活动二:表演朗读,体味亲情
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人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
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内涵。
2.剧本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结尾再次响起那首童谣,与开头呼应。请大家有感情朗读这首歌谣,分享你的阅读感受,体会其作用,说说它与开头的作用有何不同。
3.读完了课文,你是不是也被剧中人这份深情打动了?“枣儿”不仅仅是枣,在剧中有了更多的含义。请用“枣儿既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说一段话,表达你阅读后的感受。
4.给本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老人 <威严地>叫你过来就过来”):故事的开端。写在枣树下,老人遇到捡枣儿的男孩。
第二部分(从“男孩 <无可奈何地走到老人跟前>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到“老人仍在沉思”):故事的发展。写老少交谈,老人回忆有关儿子的往事,流露出对儿子的思念。
第三部分(从“男孩 咱们学猫叫”到“老人紧紧搂住男孩”):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男孩交代自己的家庭情况,突出男孩对父亲的期盼。
第四部分(从“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到结尾):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老人与男孩思想产生了共鸣,一齐呼唤亲人回归。
1.给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 )地走过去捡枣儿。
(2)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  )个儿吞下肚了。
(3)在留学的旅途中,有时chóu chú(  )彷徨,有时焦虑脆弱,但始终相伴的是家的温暖。
(4)老人闪着泪花,从匾子里捧起一把枣儿níng shì( )。
(1)niè shǒu niè jiǎo (2)hú lún (3)踌躇 (4)凝视
随堂练习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接到郑州人民医院免试用期直接录用的通知时,于逸飞喜出望外,想不到自己因为救人竟能得到这么好的机会。
B.他无可奈何地邀请你,你就不要推辞了。
C.由于回来晚了,他蹑手蹑脚地溜进了房间。
D.每当压力过大的时候,小林就会喃喃自语。
B 【解析】“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填空。
《枣儿》是一个__________(体裁)小品,其作者是__________。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________”贯串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________”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________”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________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________,是人物对白的________。
话剧;孙鸿;枣儿;枣儿;枣儿;父亲;线索;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