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第1课时 导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曹刿论战》第1课时 导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15:14: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 《曹刿论战》导学案
核心素养: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疏通文义;理清行文思路,复述情节,背诵全文。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的战略思想,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的形象。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学法指导:
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把握好停顿,疏通文意,并积累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
了解中国传统史家笔法即“春秋笔法”,看看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找出文中的对比手法,品析人物特点。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中国传统士人铁肩担道义的责任心。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文体链接。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2.作品简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与《公羊传》《榖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3.古今异义。
古今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通常专指黄金。
(3)词义转移。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现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4)感彩变化。如“爪牙”,古代多指“武士猛将”,是褒义词;现在则比喻坏人的党羽,为贬义词。
(5)词义弱化。如“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以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今义则弱了许多。
(6)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和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视、怨恨的意思。
二、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好停顿,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3.完成课后“思考探究”。
三、预习检测
1.填空题。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传说是_______时期 _______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_________体史书。答案:左传 春秋 左丘明 编年
2.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答案:(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
3.重点实词解释。
①肉食者鄙: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②弗敢加也: 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③必以信: 信,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④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⑤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⑥公将鼓之: 鼓,动词,击鼓。
⑦既克: 克,战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 夫战,勇气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答案:(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一定要根据实情来处理。
(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作战,是靠勇气的。
(4)我发现他们的车辙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5.感知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句子。
(1)《曹刿论战》中写到,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曹刿以“ , ”反驳了同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表达了自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这也是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
(2)《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 , ”;对国君在祭祀时,牛羊玉帛不敢虚报,一定对神守信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 ”;针对国君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处理的做法,曹刿的评价“ , ”。
(3)《曹刿论战》中“ , 一句表现了曹刿的认真仔细。他在仔细观察敌人败退的情况后才确定要追击敌人。
(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用“ , ”一句说明了自己决定追击敌人的原因。
(5)在《曹刿论战》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作者只用“齐人三鼓”“ ”和“ ”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追击齐军的全过程。
(6)《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 , , ”。
答案:(1)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2)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3)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4)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5)齐师败绩 遂逐齐师
(6)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文题解读
1.曹刿是什么人物?他“论”的是什么“战”?
明确: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大夫。 他“论” 的是 春秋时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 齐鲁长勺之战。
2.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
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长勺之战的?
明确:时间顺序。
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详写)
战中:曹刿随同鲁庄公,指挥作战(略写)
战后:曹刿论述取胜原因(详写)
二、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和节奏)
曹刿(guì) 小信未孚(fú) 又何间(jiàn)焉 公与之乘(chéng) 长勺(sháo)
三、解读课文
1.疏通字词,理解文意。(PPT)
2. 如果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最恰当、得体的是哪一组?为什么?
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请见、从战、论战。
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将战、实战、问因。
C、从内容上看应为: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
3.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4.整理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层次是怎样的?
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
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知己知彼,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四、知识积累
1.重点实词。
①肉食者鄙: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②弗敢加也:加,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③必以信:信,实情。④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⑤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⑥公将鼓之:鼓,动词,击鼓进军。
⑦既克:克,战胜。⑧望其旗靡:靡,倒下。
2.古今异义。
①牺牲玉帛 ( 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②小大之狱 (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③必以情 (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
④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
⑤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⑥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⑦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⑧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3.一词多义。
①间:又何间焉:(参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地。)
②故:公问其故(缘故。)/彼竭我盈,故克之(所以。)
③属:忠之属也(类。)/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有良田美池之属(类。)
④以:可以一战(凭借。)/必以情(按照。)/必以分人(把。)
⑤伐:齐师伐我(兴兵攻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
⑥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刿)/故克之(代词,代指齐军)/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公将鼓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4.词类活用。
①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②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5.省略成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君)又何间焉?
②乃入见。——(曹刿)乃入(宫)见(庄公)。
③问:“何以战?”——(曹刿)问(庄公):“(君)何以战?”
④必以分人。——必以(之)分(于)人。
⑤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
6.成语
①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②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③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五、随堂训练
1.下列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guì)  遂逐其师(suì)   下视其辙(zhé)
B.登轼(shì) 彼竭我盈(yíng) 一鼓作气(zuò)
C.旗糜(mǐ) 弗敢专也(fú) 夫大国(fū)
D.玉帛(bó) 又何间焉(jiàn) 小惠未遍(biàn)
【解析】C项中,“糜”应为“靡” ,“夫”应读fú。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小惠未遍 ( )
(2)必以情 ( )
(3)忠之属也 ( )
(4)齐师败绩 ( )
(5)既克,公问其故 ( )
(6)夫大国,难测也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 《曹刿论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疏通文义;理清行文思路,复述情节,背诵全文。
2.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的战略思想,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的形象。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学法指导:
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把握好停顿,疏通文意,并积累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
了解中国传统史家笔法即“春秋笔法”,看看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找出文中的对比手法,品析人物特点。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中国传统士人铁肩担道义的责任心。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文体链接。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2.作品简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与《公羊传》《榖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3.古今异义。
古今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通常专指黄金。
(3)词义转移。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现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4)感彩变化。如“爪牙”,古代多指“武士猛将”,是褒义词;现在则比喻坏人的党羽,为贬义词。
(5)词义弱化。如“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以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今义则弱了许多。
(6)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和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视、怨恨的意思。
二、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好停顿,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3.完成课后“思考探究”。
三、预习检测
1.填空题。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传说是_______时期 _______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_________体史书。
2.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3.重点实词解释。
①肉食者鄙: 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弗敢加也: 加,_________________
③必以信: 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小信未孚: 孚,________________
⑤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__ ⑥公将鼓之: 鼓,________________
⑦既克: 克,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 夫战,勇气也。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感知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句子。
(1)《曹刿论战》中写到,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曹刿以“ , ”反驳了同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表达了自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这也是曹刿请求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
(2)《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 , ”;对国君在祭祀时,牛羊玉帛不敢虚报,一定对神守信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 ”;针对国君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根据实情处理的做法,曹刿的评价“ , ”。
(3)《曹刿论战》中“ , 一句表现了曹刿的认真仔细。他在仔细观察敌人败退的情况后才确定要追击敌人。
(4)在《曹刿论战》中曹刿用“ , ”一句说明了自己决定追击敌人的原因。
(5)在《曹刿论战》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作者只用“齐人三鼓”“ ”和“ ”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追击齐军的全过程。
(6)《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 , , ”。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文题解读
1.曹刿是什么人物?他“论”的是什么“战”?
明确:
2.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明确: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长勺之战的?
明确:
战前:曹刿_________________(详写)
战中: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
战后: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详写)
二、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和节奏)
曹刿( ) 小信未孚( ) 又何间( )焉 公与之乘( ) 长勺( )
三、解读课文
1.疏通字词,理解文意。(PPT)
2. 如果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最恰当、得体的是哪一组?为什么?
A、从人物曹刿身上看应为:请见、从战、论战。
B、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将战、实战、问因。
C、从内容上看应为:战前准备、战争过程、取胜原因。
3.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明确:
4.整理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层次是怎样的?(文中标记)
四、知识积累
1.重点实词。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弗敢加也:加,__________________
③必以信:信,______ ④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
⑤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_____ ⑥公将鼓之:鼓,动词,击鼓进军。
⑦既克:克,________ ⑧望其旗靡:靡,倒下。
2.古今异义。
①牺牲玉帛 ( 牺牲,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②小大之狱 (狱,古义:_________今义:监狱。)
③必以情 (情,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感情。)
④忠之属也 (忠,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忠诚。)
⑤又何间焉 (间,古义:_________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⑥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可能、能够。)
⑦肉食者鄙 (鄙,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轻视,看不起。)
⑧再而衰 (再,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又一次。)
3.一词多义。
①间: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②故:公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
③属:忠之属也( )/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之属( )
④以:可以一战( )/必以情( )/必以分人( )
⑤伐: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⑥之: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故克之( )/小大之狱( )/公将鼓之( )
4.词类活用。
①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
②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_。)
5.省略成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②乃入见。——( )乃入( )见( )。
③问:“何以战?”——( )问( ):“( )何以战?”
④必以分人。——必以( )分( )人。
⑤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
6.成语
①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辙乱旗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彼竭我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随堂训练(PPT)
1.下列字的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guì)  遂逐其师(suì)   下视其辙(zhé)
B.登轼(shì) 彼竭我盈(yíng) 一鼓作气(zuò)
C.旗糜(mǐ) 弗敢专也(fú) 夫大国(fū)
D.玉帛(bó) 又何间焉(jiàn) 小惠未遍(biàn)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小惠未遍 ( )
(2)必以情 ( )
(3)忠之属也 ( )
(4)齐师败绩 ( )
(5)既克,公问其故 ( )
(6)夫大国,难测也 (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