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05 15:14: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疏通文义,理清思路。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类比推理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重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欣赏邹忌委婉的讽刺艺术以及古代明君纳谏的重要性。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反复朗读课文,理解与日常小事类比,层层推进的技巧,思考这种技巧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借鉴意义。
熟读深思,看看从邹忌的敢于谏言与齐威王的从善如流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设喻和比喻。
设喻是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如“你帮不了他的,他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别白费力气了。 ”
比喻是指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比喻里被打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比喻是指一种修辞手法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类比。
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还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
3.兼语句。
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有下列特点:
第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
例如:父亲叫闰土坐在椅子上。
⑴ “闰土”既作“叫”的宾语,又作“坐”的主语,“闰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语。
第二,兼语句多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
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此外前一个谓语也可以是“有”字。
例如:
⑵ 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
⑶ 我有个弟弟今年考大学。
第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个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表达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的语义上有一定联系。
例如:
⑷ 护士叫他快去请大夫。(“去请大夫”是“叫他”的目的。)
⑸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句中的兼语的谓语“想起”是前一个动词“使”的结果。
二、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字词句障碍。
2.同桌相互口译或复述故事。
3.试着完成文后“思考探究”三道题。
三、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体历史著作《__________》。
答案:国别 战国策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期年( ) 形貌昳丽( )窥镜( ) 朝服衣冠( )暮寝( ) 能谤讥于市朝( )
答案:jī yì kuī guān qǐn bàng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朝服衣冠( )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5)明日徐公来(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7)王之蔽甚矣(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9)能谤讥于市朝( )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答案:(1)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2)长,这里指身高(3)穿戴(4)又(5)次日,第二天(6)偏爱(7)所受的蒙蔽(8)当面指责(9)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10)偶然进谏
4.翻译下列句子。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4)虽欲言,无可进者。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案:(1)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3)能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缺点),使我听到的。
(4)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
(5)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正音节奏
二、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多媒体显示)
(一)译读第一段
1.同桌合作口头翻译。
2.教师验收。(PPT)
3.思考:
(1)1.再读课文,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答?
明确:“三问”“三答”
(2)邹忌“暮寝而思之”,使他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至此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二)译读第二段
1.同桌合作口头翻译。
2.教师验收。(PPT)
3.思考:
(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明确: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2)(第1、2段小结)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
明确: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以“臣之妻私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劝说齐王除蔽纳谏。最后恳切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三)译读第三段
1.同桌合作口头翻译。
2.教师验收。(PPT)
3.思考:
(1)齐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明确:齐王广开言路 ,悬赏求谏。;三变,战胜于朝廷(结果)
(2)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明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三、随堂练习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体的史书《 》。该书是由 时期的 编订而成的。
2.给划线字注音
1) 时时而间进( ) 2)期年之后( )  
3.判断下列读音停顿的正误。
(1)邹忌/修八尺/ 有余 ( × )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 (3)王之蔽/甚矣!( √ )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 (5)今齐/地方千里  ( × )   
4.说说加横线词的古今义。
今齐地方千里
5.下列译文有误的一句是( C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形体美丽,光彩照人。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C、忌不自信。 译文:邹忌自己不相信妻子的话。
D、吾与徐公孰美?  译文:我和徐公谁漂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疏通文义,理清思路。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类比推理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重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欣赏邹忌委婉的讽刺艺术以及古代明君纳谏的重要性。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反复朗读课文,理解与日常小事类比,层层推进的技巧,思考这种技巧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的借鉴意义。
熟读深思,看看从邹忌的敢于谏言与齐威王的从善如流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设喻和比喻。
设喻是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如“你帮不了他的,他就像是“扶不起的阿斗”,别白费力气了。 ”
比喻是指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比喻里被打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比喻是指一种修辞手法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
类比。
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还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
3.兼语句。
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有下列特点:
第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
例如:父亲叫闰土坐在椅子上。
⑴ “闰土”既作“叫”的宾语,又作“坐”的主语,“闰土”因一身兼二任,所以叫做兼语。
第二,兼语句多有命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
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此外前一个谓语也可以是“有”字。
例如:
⑵ 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
⑶ 我有个弟弟今年考大学。
第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个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表达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的语义上有一定联系。
例如:
⑷ 护士叫他快去请大夫。(“去请大夫”是“叫他”的目的。)
⑸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句中的兼语的谓语“想起”是前一个动词“使”的结果。
二、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字词句障碍。
2.同桌相互口译或复述故事。
3.试着完成文后“思考探究”三道题。
三、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体历史著作《__________》。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期年( ) 形貌昳丽( )窥镜( ) 朝服衣冠( )暮寝( ) 能谤讥于市朝(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邹忌讽齐王纳谏( ) (2)邹忌修八尺有余( )(3)朝服衣冠( )
(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 )(5)明日徐公来(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7)王之蔽甚矣(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9)能谤讥于市朝( )
(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4.翻译下列句子。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4)虽欲言,无可进者。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正音节奏(文中标记)
二、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多媒体显示)
(一)译读第一段
1.同桌合作口头翻译。
2.教师验收。(PPT)
3.思考:
(1)1.再读课文,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答?
明确:
(2)邹忌“暮寝而思之”,使他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二)译读第二段
1.同桌合作口头翻译。
2.教师验收。(PPT)
3.思考:
(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明确:
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2)(第1、2段小结)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
明确
(三)译读第三段
1.同桌合作口头翻译。
2.教师验收。(PPT)
3.思考:
(1)齐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明确:
(2)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明确:
三、随堂练习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体的史书《 》。该书是由 时期的 编订而成的。
2.给划线字注音
1) 时时而间进( ) 2)期年之后( )  
3.判断下列读音停顿的正误。
(1)邹忌/修八尺/ 有余 ( )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3)王之蔽/甚矣!( )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5)今齐/地方千里  ( )   
4.说说加横线词的古今义。
今齐地方千里( )
5.下列译文有误的一句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形体美丽,光彩照人。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别国。
C、忌不自信。 译文:邹忌自己不相信妻子的话。
D、吾与徐公孰美?  译文:我和徐公谁漂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