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2-19 07: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 案
课 题 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具 地图册
教学方法 启发 讨论 讲授式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板书)第一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第二自然段,了解大洲名称的由来和亚欧大陆。(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读图)6-1,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洲界线的图例是怎样的?读图找出亚洲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3.亚洲的地理位置(读图)6-1,我们要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教学步骤 (板书)(1)经纬度位置(小结)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板书)(2)海陆位置(小结)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讲授)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通过读地图6-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也来描述一下。(板书)4、欧洲的地理位置(小结)欧洲: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面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大陆部分与亚洲相邻。(承转)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该是什么时间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接着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板书)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讲授)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地方时。(板书)2、时区及换算(讲授)全球一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范围是东经172.5度---西经172.5度(板图)略(板书)3、北京时间(讲授)也就是东八区的区时(板书)4、国际日期变更线(讲授)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读图)课本4页1-2世界时区图,完成第4页活动2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3.亚洲的地理位置4、欧洲的地理位置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2、时区及换算3、北京时间4、国际日期变更线
课后记
领导审阅意见 签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