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除稀土外,七种独占世界第一的矿产
1
2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说出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理解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必备干货
解 读 课 标
3
针对某一区域,能指出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
矿产资源及其分类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①种类多,储量丰富
②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③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目 录
01 02
03 04
①矿产资源与国民经济
②矿产资源与国防外交
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
①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
②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
③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④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⑤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常规能源与新能源;自然资源与地质构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优劣;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资源跨区域调配答题模板;自然资源对人类影响
微专题:知识拓展
铁矿是生产钢铁的主要原料,其供给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我国是钢铁工业大国,也是铁矿消费大国。我国铁矿储量仅次于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国铁矿贫矿多富矿少,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
1.查阅资料,说说我国铁矿石主要从哪些国家进口,大概占比各为多少。
澳大利亚和巴西为中国进口铁矿石主要来源国,印度、南非、俄罗斯、乌克兰也是我国铁矿石进口国。201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约为10.38亿吨,来自澳大利亚的达到7.24亿吨,来自巴西的达到2.05亿吨,分别占69.8%、19.7%。
2.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会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带来哪些隐患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原料,钢铁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造船、通信、农业、汽车、交通等各个领域。若铁矿石高度依赖进口,一旦进口量不能满足需求或铁矿石价格上涨,将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成本,进而对国民经济各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军事装备也需要大量钢铁,铁矿石供应也事关国防安全。
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形成的,埋藏在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岩浆活动形成内生矿床,常有金刚石、硫磺等矿物。沉积作用形成外生矿床,沉积岩中常有煤炭、石油等矿物。矿产资源大部分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已知矿产180多种,80多种应用广泛。
一、矿产资源及其分类
英国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 天然气开发区, 其原油储量为 59 亿吨, 天然气储量 34 670 亿立方米。 北海石油主要以含硫低、 含蜡少的轻质原油为主,可以炼制高级成品油。 下图为北海油气分布简图。
(1)简析北海油气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西欧气候对北海油气开采的不利影响。
(3)说出北海油气的开采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北海油气开采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讲练结合
(1)油气资源储量大,品质优良;位于浅海大陆架,利于开采;邻近发达地区,市场广阔;有油气管道连接各国,运输条件好。
(2)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影响,风大浪高,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作业(安全隐患较大)。
(3)石油开采易泄露, 造成海洋污染; 破坏了海洋生态, 危及海洋生物多样性。
(4)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增加国家收入;带动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注:二分日和二至日皆就北半球而言
(49页)
1.一部智能手机中大约含有300毫克的银、30毫克的金和多种稀贵材料。想一想,智能手机中还可能用到哪些矿产材料?废旧的智能手机应该如何处理
活 动
某机构检测出一部智能手机化学成分如图。制造一部手机,需开采7千克高级金矿、1千克典型铜矿、750克典型钨矿和200克典型镍矿。目前,全球每年生产手机超过14亿部,消耗的矿石资源非常巨大(1400—2100万吨)。
手机电池及配件中含汞、砷等有毒物质,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损害。手机电路板含有铅、锌、锡、金等有毒金属,手机废弃回收处置不当或直接填埋,导致有害物质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进入食物链,进而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存。
转手前,应清除手机隐私,可二手出售,也可送亲朋好友或捐赠,体现旧手机的使用价值;也可作为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利用。
(49页)
2.调查你家乡的矿产资源,完成下列任务。
(1)按照特性和用途,你所调查的矿产资源属于哪一类
(2)这些矿产资源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3)想一想,矿产资源还可以按照什么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矿产的成因和形成条件,分为内生矿产、外生矿产和变质矿产;根据矿产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分为无机矿产和有机矿产;根据矿产的产出状态,分为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和气体矿产; 根据矿产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
活 动
(一)种类多,储量丰富
我国已发现矿产种类173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是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资源大国。钨、锡、锑、稀土等矿产居世界第一位,煤、钒、钼、锂等矿产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矿产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二、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二)贫矿多,富矿少,共生矿多
少部分品位较高,如钨矿、锑矿等,大部分品位较低,如铁、铜、铝土等多为贫矿。一半以上的矿产以共生的形式赋存,尤其是金属矿产,利用难度大,开采成本高。
(三)区域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煤炭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天然气多分布在我国西部,磷矿、钨矿、锡矿主要分布在南方少数省区。由于矿产资源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远距离运输。
二、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矿产品位又称矿石品位,指金属矿床和部分非金属矿床(磷灰石、钾盐、莹石等)中有用组分的富集程度及单位含量,是衡量矿产资源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志。通常以百分比、克/吨、克/立方米、克/升等表示。
智利享有“铜矿王国” 的美誉, 是全球最重要的产铜国, 产出了全球近 30%的铜矿,但采矿成本处于全球最高水平。据统计,智利人每创造 5 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有 1 美元与铜矿有关,铜矿给智利带来了财富,同时也增加了其经济的脆弱性。近年来,为扭转亏损趋势,智利铜业公司积极与中国企业开展对话。
(1)分析智利铜矿开采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2)分析智利过度依赖铜矿导致经济脆弱性较强的原因。
(3)说明智利铜业公司与中国企业开展对话的可能领域,并阐述理由。
讲练结合
(1)地处安第斯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夏季炎热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铜矿开采易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环境成本高;地处偏远山区与沙漠,采矿的运营成本高。
(2)铜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大规模的开发,铜矿资源量不断减少,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过分依赖铜矿出口,国内经济会经常受到铜矿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智利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一次强震对大型铜矿造成的破坏可能对国内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国家经济以铜矿开采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 (3)铜矿冶炼和加工。理由:与智利相比,中国铜矿冶炼技术较先进;智利提高铜产品出口比重,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51页)
世界矿产资源分布
从全球来看,矿产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所有矿产资源都自给自足。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
美国、俄罗斯、中国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煤炭储量。铝土矿集中在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秘鲁、墨西哥等国。摩洛哥以及西撒哈拉地区占据了世界磷矿石储量的75%。
阅 读
(52页)
位于四川西南部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丰富,其中钒、钛探明储量各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7.0%和94.3%,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一位,号称“世界钒钛之都”,矿石中还伴生有铬、钪、钴、镍、镓等元素。
活 动
(1)说一说,攀枝花铁矿的开采有哪些优势?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优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多稀有金属。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邻近西部工业发达城市。
需克服的困难:贫矿多,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远离东部消费市场;生态保护压力大。
(52页)
活 动
议一议,如何提高攀枝花铁矿开采的综合效益
采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提高主矿种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最大限度地综合开发利用共(伴)生、低品位和难利用金属矿;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综合回收或有效利用采选治过程中产出的废弃物,包括废石、尾矿、废气(液)、废旧金属等。
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的具体案例,从区域认知角度,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资源富余地区,通过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水平、扩大外运能力、发展深加工技术、保护矿山环境,实现多样化发展战略,实现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矿产资源不足区,通过多方向多渠道供给、积极寻找替代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储备机制,来应对突发状况,确保供给稳定。
(一)矿产资源与国民经济
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我国年矿产开采量近50亿吨,约占世界的1/10。我国矿产进出口额占全国商品进出口总额的2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
矿产资源的开发联动效应突出,采矿业通过产业链拉动相关部门,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
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但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支撑,不得不从别国大量进口,如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
(53页)
意大利进口矿产发展工业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面积30.13万平方千米,背靠欧洲大陆,面向地中海,连接东西方,是欧洲重要的工业国家。但意大利本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大部分工业原料和能源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意大利通过进口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大力发展中下游产业,成为发达的工业国,钢铁、石化等部门在欧洲占据重要地位。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和西西里岛,借助港口优势,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钢铁和石化基地。
阅 读
(54页)
地处太平洋西部的瑙鲁,面积21.1平方千米,人口约1万。这个小岛是海鸟的天堂,鸟粪长期累积形成磷酸盐矿。瑙鲁磷酸盐资源丰富,80%的地表都曾覆盖着磷酸盐矿,有的厚达10米。出口磷酸盐矿是该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活 动
(1)该岛磷酸盐矿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可供开发的优势资源
瑙鲁有大量的鸟粪,经过上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磷酸盐矿石。该岛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2)瑙鲁原先非常富裕,随着磷酸盐矿的逐渐枯竭,面临着严重发展危机。如何摆脱困境
对于高度依赖矿石出口的单一经济型国家或区域来说,多样化发展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可发展旅游业、渔业、加工工业等。
(54页)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某种矿产资源的上、中、下游产业,以及该矿产利用对于我们生产生活的意义。
以铁矿石为例,上游产业是铁矿石开采和分选,中游产业是冶炼,下游产业是钢铁成品生产,如线材、钢板、无缝管、螺纹钢、钢坯等。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冶金原料。钢铁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造船、通信、农业、汽车、交通、铁路、军工等各个领域。钢铁工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骨架”,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是从炼钢铁开始的。在国民经济中钢铁工业如同工业之母,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基础,即便是正在向新型工业化方面发展的发达国家,高端钢铁工业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
活 动
(二)矿产资源与国防外交
矿产资源为武器装备制造提供了几乎所有的原材料和能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我国将石油、天然气、煤炭、稀土、晶质石墨等24种矿产列为战略性矿产,作为矿产资源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
我国为消费矿产资源最多的国家,矿产品进口量逐年增加,不少矿产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随着境外矿产资源利用成本陡增,供给风险显著加剧,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56页)
美国实施矿产资源全球化战略,建立了较为安全的资源供应系统。石油主要来自拉美和中东,铁矿石主要来自加拿大、巴西和委内瑞拉,铜主要来自智利、墨西哥、秘鲁和加拿大,镍主要来自加拿大和多米尼加,锰主要来自南非和加蓬。
日本既是矿产资源贫乏的岛国,又是一个经济大国,所需矿产绝大部分依靠进口。长期以来,日本实施“资源外交”,积极参与国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投资勘探、合资开发、购买矿产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尽管是矿业大国,但也广泛参与国际矿产资源开发。
活 动
(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什么积极参与资源全球化战略
确保本国短缺的矿产资源供应,实现多区域多渠道供给;垄断资源定价权,实现本国资源效益最大化,获取外交、经济、军事的话语权和优势地位。
(56页)
美国实施矿产资源全球化战略,建立了较为安全的资源供应系统。石油主要来自拉美和中东,铁矿石主要来自加拿大、巴西和委内瑞拉,铜主要来自智利、墨西哥、秘鲁和加拿大,镍主要来自加拿大和多米尼加,锰主要来自南非和加蓬。
日本既是矿产资源贫乏的岛国,又是一个经济大国,所需矿产绝大部分依靠进口。长期以来,日本实施“资源外交”,积极参与国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投资勘探、合资开发、购买矿产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尽管是矿业大国,但也广泛参与国际矿产资源开发。
活 动
(2)分析日本开展矿产“资源外交”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日本国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矿产资源高度依赖进口,开展资源外交的有利条件主要有: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加工能力强,矿产消费市场巨大;属于西方七国集团,参与西方资源全球化。
不利条件:进口矿产依赖海运,须保障海运通道安全;日本军国主义历史,亚洲人民记忆犹新,阻碍了资源外交的实现;日本资源外交面临其他资源消费大国的竞争。
(56页)
2.查找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了解其基本情况及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钨的熔点是所有金属元素中最高的,密度与黄金接近,碳化钨的硬度则与金刚石接近。
钨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膨胀系数较小,被广泛应用到合金、电子、化工等领域,其中硬质合金是钨最大的消费领域。钨和铬、钴、碳的合金常用来生产诸如航空发动机的活门、涡轮机叶轮等高强耐磨的零件。钨和其他难熔金属(如钽、铌、钼、铼)的合金常用来生产诸如航空火箭的喷管、发动机等高热强度的零件。钨的密度、硬度高,成为制作高比重合金的理想材料,被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军事、石油钻井、电器仪表、医学等行业,如制造装甲、散热片、控制舵的平衡锤以及诸如闸刀开关、断路器、点焊电极等的触头材料。
活 动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和常规天然气一样,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 美国依靠页岩气将走向能源独立,我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m3以上,居世界第一。我国页岩气储备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下图为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和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分布区地质结构图。 (1)评价我国页岩气的开发条件。
(2)与阿巴拉契亚盆地相比,分析我国四川盆地开采页岩气会遇到哪些困难。
(3)现有的页岩气开采过程,是将以百万升计的水、沙子和化学药剂通过高压一起注入井下,压裂岩层,使页岩气溢出。分析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讲练结合
(1)有利条件:资源丰富,储量有保障;能源消费量大,页岩气市场广阔;页岩气清洁、高效,污染小,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不利条件: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与消费地相距较远,运输成本高;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短缺,制约开采。
(2)埋藏深;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多断层,地质条件复杂;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开采活动对社会生活影响较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小,开采活动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技术较落后,开采成本较高。
(3)大量取水和钻井会破坏地表环境,导致生态破坏;开采过程中会污染地下水;随页岩气溢出的含有化学药剂的水,污染地表环境。
(一)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
我国成矿条件优越,矿产探明率约为36%,还有大量矿产资源未被探明。
(二)健全政策法规,科学“节流”
加强管理,制定和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法律法规,打击非法盗采、走私等行为,坚持保护性开发,实行出口配额管制,限制开采申请。
(三)完善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体系
一方面储备稀土、钨、煤炭等相对优势的矿种,另一方面储备铜、铝、铁、锰、铀等相对短缺的矿种。协调好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力量,完善矿产资源储备体系,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化解产能过剩。
四、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
(四)推进资源供给国际化战略
坚持和平共赢与互利互惠的资源外交方针,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缓解国内资源缺口,不断提高利用国外资源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国外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建立国外矿产资源稳定供给基地,实现矿产资源国际化战略。
(五)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相对粗放,矿产资源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开采一种矿产抛弃共生伴生矿产等现象较多,同时造成土地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污染矿区的地下水、大气,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不足40%。
四、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
(59页)
1.我国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企业直接投资,建设海外矿山,包括购买矿山采矿权、经营权,进行海外风险探矿等;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矿产资源;采用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1)想一想,我国充分利用海外矿产资源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①企业自身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有参与跨国竞争的能力,有抵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国家鼓励企业境外找矿开矿②境外矿产资源丰富;当地矿业资本市场低迷或融资困难,出台鼓励外国企业投资的政策法规,投资环境完善。
(2)列表比较上述方式的利弊。
企业直接投资:投资大,风险大,需面对资源所在国政治经济不确定性风险,一般很难独立完成。但可有效获取资源和企业的资源所有权、经营自主权;
合作开发:节省投资,分担风险,可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但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受限;
政府合作:可获得融资,阻力较小,风险较小。但受两国政府间的政策影响较大。
活 动
(59页)
(3)议一议,我国积极推进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战略意义。
中国企业全球找矿,有利于弥补国内矿产资源不足,扩大矿产资源供给渠道,保障矿产资源供应安全。 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有助于稳定矿产资源的价格水平,降低资源供应渠道的不确定性和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有助于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资源型跨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的资源型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萨德伯里以盛产镍矿而蜚声世界,是全世界最大的镍矿产地和加拿大最大的铜矿产地。1883年,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修筑的过程中,当局发现了岩浆硫化物新铜镍矿,萨德伯里的矿业经济迅速崛起,该地区的镍矿公司逐渐成为全球镍业巨头,不仅在加拿大占据压倒性优势,而且将业务延伸到美国、英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长时期的矿业开采,将当地的森林毁坏殆尽,还污染了河流湖泊,遗留下众多废弃的矿坑,早年的萨德伯里被戏称为“月球矿坑”。20世纪70年代,采矿公司和当地居民开展“萨德伯里绿化行动”,减少烟气和污水的排放,种植了大面积的森林,土地复垦工程成为联合国力荐的典范,屡获国际大奖。如今的萨德伯里,蓝天碧水,草木葱茏,成为安大略省生态修复的楷模。
活 动
(59页)
(1)分析萨德伯里矿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有利条件:矿产资源储量大,矿种组合好,交通便捷,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科技发 法,资全雄厚。
不利条件:本国消费能力不足,产品依赖海外市场。开矿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2)“萨德伯里绿化行动”对我国采矿业有何借鉴意义?举例说明。
“萨德伯里绿化行动”中,采取了减少烟气和污水的排放措施,种植了大面积的森林,开展土地复垦工程,加强对尾矿坝生态治理,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
活 动
作为我国重要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2015年起,三亚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来修复山体的生态环境。下图为“该山体生态环境修复示意图”。
(1)试分析该废弃石灰岩矿山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
(2)简述该山体生态修复整改的措施。
讲练结合
(1)岩石裸露,影响整体景观;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严重;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径流变化大,含沙量大;矿山地表破碎,易发生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有地下溶洞发育,易造成山体坍塌;石灰岩大量溶蚀,造成地下水硬度增大。
(2)利用土方填补矿坑,并培植土壤;移植草皮林木,恢复地表植被;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拦截坡面径流,增强山体涵养水土的能力;利用工程措施,加固危岩塌方;后期进一步增加绿化,增设景观,可改造成郊野公园、运动场所、露营场地等。
微 专 题
知 识 拓 展
微 专 题
常规能源与新能源
0 1
(1)常规能源:技术上比较成熟,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
(2)新能源: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微 专 题
自然资源与地质构造
0 2
(1)石油、天然气、水、煤铁:①背斜岩层封闭,不透水岩层能够防止石油、天然气挥发渗漏,促使地质时期油气逐渐富集。②同一岩层槽部低洼,易汇集水。③煤、铁矿石保留在向斜的地下。(背斜顶部矿石可能被侵蚀剥离掉)
(2)空间位置:天然气在上面,中间为石油,地下水在底部。
(3)生产事故:背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瓦斯爆炸。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4)采石场:背斜顶部,裂隙发育,岩层疏松破碎,易施工,工程量小,成本低。(向斜,石质坚固结实,施工难度大,开采成本高)
微 专 题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优劣
0 3
(1)煤炭 ①开发:技术成熟,成本低,储量大,分布广。但会破坏岩层,引起地表塌陷,污染水源等,出现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②利用:技术难度小。但会排放大量废气和固体污染物,加重酸雨和全球变暖。
(2)石油 ①开发:技术成熟,分布集中。但易出现井喷事故。②利用:发热量多,技术成熟。但易燃易爆,在逆温和光照的影响下产生光化学烟雾。
(3)天然气 ①开发:技术成熟,分布集中。但储量少,易井喷。②利用:热量高,效率高,使用方便简单。但易燃易爆。
微 专 题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
0 4
(1)能源结构单一,煤炭比重大,天然气、水能、核能比重小。
措施: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2)能耗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勘探开发跟不上经济需求,相对短缺。
措施:开源:加强勘探开采,提高后备储量和产量;开发新能源;跨区域调配能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加强国际合作,拓宽能源进口渠道。 节流:加大宣传,提高节能意识,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转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建立能源(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确保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3)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开发新能源(核电、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海洋能),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改进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
微 专 题
矿产资源安全保障
0 5
①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开源”。
②科学节流,健全法规,限制开采申请,打击盗采走私,实行出口配额管制。
③完善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
④参与国外资源勘查开发,建立国外稳定供给基地。
⑤坚持保护性开发,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微 专 题
资源跨区域调配答题模板
0 6
(1)自然资源紧张的成因 ①本地资源少;②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资源消耗量大;③利用效率低下,浪费(或污染)严重。
(2)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 ①资源供应稳定、安全。②线路短,施工难度小(沿线地形、地质、河流状况),建设成本低(投资少);对沿线自然环境影响小,避免造成严重生态问题;安全系数高;③市场广阔(包括沿线城市分布 )。
(3)评价区域调配资源工程 ①有利和不利影响;②对输入地、沿线、输出地影响;③三大方面:、生态、经济 、社会。
微 专 题
自然资源对人类影响
0 7
(1)工业社会:自然资源状况理想,开发利用流程短、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组合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对资源性产业的布局具有重大影响。
大庆、克拉玛依、东营等石油工业城市,鞍山、本溪、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城市,金昌、铜陵、个旧等有色金属工业城市,均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2)信息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降低,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趋于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