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毁灭、众星拱月、诗情画意”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和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毁灭、众星拱月、诗情画意”等词语。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反复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和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查找资料: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圆明园。
预设: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2.示图片,提问:关于圆明园,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预设:
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一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雨果
……
3.展示一些图片,帮助了解。
4.谈话导入:说一说你眼里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
二、初读感知
(一)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认真读一读对圆明园的描写,感知圆明园的宏伟建筑。
(二)认读生字。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他们吗?
出示生字,指读。(出示文本信息)
估 煌 珑 剔 澜 陵 宏 奉 烬
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提出要求:一板一眼,字正腔圆。
2.图文识字。
街市 亭台楼阁 奇珍异宝
(三)了解大意。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之间比赛诵读。
(3)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2.小组之间根据提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之情。
三、感知品味
同学们,圆明园昔日之辉煌无与伦比,让我们一起感知一下吧!
1.从三个方便来感受它的辉煌。
(1)建筑风格
感受提示:认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预设: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园内布局
感知提示: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去感知。结合“圆明三园”。“众星拱月”等词语去感知。
(3)珍贵收藏
感知提示:根据提示语来感知。
预设: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不仅……还…… 有……还有……
2.认真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提问:谈一谈你读到这里的心情和感受。
(2)课文的哪些语句真实再现了侵略者的可耻行径?
(3)思考:如果是现在的中国,你觉得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
……
四、思考体会
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你有什么看法?
预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号?你了解到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
会写的字:毁 估 拱 辉 煌 殿 陵 览 境 宏 唐 闯 统 销 奉
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写字要头正、身直、背挺,字体要规范、端正、整洁。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重点讲解:“毁”字“臼”上宽下窄,呈倒梯形;左右书写要紧凑才好看;“辉”字左窄右宽,“光”横斜而短,“军”上窄,横画间距均匀;“宏”字上面的“宀”要宽,撇要写得伸展;“统”字写好“纟”,不要多一笔“竖”。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5个生字。展示书写,跟课本上范例比较一下,看谁写得好。想一想你能怎样记住它,组成词语记一记。比一比谁的方法最好用。
6.小组评选最美书写,教师投影展示。
六、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圆明园的毁灭》”,一起来闯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