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分)
1.(1分)为研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了杨树作为研究对象,以杨树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年轮宽度为观测指标,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每公顷地上部分生物量kg/h
各部分 受害材 健康材 降低百分率//%
树干 87231.3 120620.5 27.68
树皮 20500.0 27807.0 26.28
树枝 29437.5 48437.5 39.22
树叶 6862.5 9997.0 31.36
总计 122031.2 206862.8 30.37
A. 受害材平均年轮宽度变小 B. 酸雨降低受害材地上部分生物量
C. 酸雨对杨树树枝的影响最大 D. 酸雨对所有植物生长都有影响
2.(1分)下列选项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和清水 配制模拟酸雨
B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避免产生气泡
C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唾液 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
D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A. A B. B C. C D. D
3.(1分)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对环境也会产生严重的破坏。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酸雨能促进红树林的生长 B. 酸雨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C. 酸雨会腐蚀建筑物 D. 酸雨的pH值一定小于5.6
4.(1分)在“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是( )
A. 温度 B. pH(酸碱度) C. 空气 D. 种子的大小
5.(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B. 从影院到明亮的室外,瞳孔变大
C. 听觉形成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D. 酸雨是无形杀手,酸雨的pH值大于5.6
6.(1分)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酸雨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
7.(1分)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或注意事项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名称 操作或注意事项 目的
A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试管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 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B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用湿棉花包裹小鱼鳃盖及躯干 有利于小鱼进食
C 模拟人体呼吸运动 用手下拉橡皮膜 模拟膈肌的运动
D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将白醋与清水混合 配制不同浓度的酸雨
A. A B. B C. C D. D
8.(1分)如下表是探究“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数据,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条件 清水(pH≈7) 模拟酸雨(pH≈5) 模拟酸雨(pH≈4)
玉米种子萌发率 91% 13% 2%
A. 当雨水的pH<5.6时,被称之为酸雨,一般用白醋配制酸雨进行模拟实验
B. 实验中可用胚根突破种皮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
C.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雨水酸性的增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降低
D. 为减小实验的误差,每组应选择多颗等量的同种玉米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9.(1分)酸雨有“空中死神”之称,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C. 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D.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
10.(1分)酸雨的危害表现在,( )
A. 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 B. 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
C. 使河流、湖泊酸化 D. 以上三项都是
11.(1分)酸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大,被称作“空中死神”,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火山爆发 B. 农药污染
C. 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D. 大气中二氧化硫过多
12.(1分)下列实例中,能够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生态危机的是( )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重金属污染 D. 臭氧减少
13.(1分)下列与环境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平常的雨也是酸性的,所以也可以称为酸雨
B. 温室效应能保持地球的温度,因此它对人类有益
C.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的增加
D. 只要自己家里清洁,无论外界环境怎么被污染,也不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
14.(1分)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臭氧
15.(1分)酸雨会抑制植物根的生长,是因为损伤了根尖的( )
A. 分生区和根冠 B. 成熟区和伸长区
C. 伸长区和分生区 D. 成熟区和根冠
16.(1分)对下列探究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时,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有的能量
B.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应先滴碘液再水浴加热
C. 测定反应速度时,接尺子的活动属于复杂的反射活动
D.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用硫酸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
17.(1分)酸雨有“空中死神”之称,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
D. 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植物死亡
18.(1分)有些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H小于5.6的雨水则是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
B. 酸雨对人的眼睛、呼吸道会产生刺激作用
C. 酸雨降落到江河湖泊中,会促进鱼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
D. 酸雨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19.(1分)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A.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B. 煤等燃料的大量燃烧
C. 农药的大量使用 D. 生活垃圾的大量增多
20.(1分)下列现象都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是( )
A. 臭氧层破坏、水葫芦疯长、酸雨 B.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C. 臭氧层破坏、日本水俣病、赤潮 D. 温室效应、赤潮、酸雨
21.(1分)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B. 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C. 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D. 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
22.(1分)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和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实验和探究的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B. 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及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都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方法步骤第一步是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D.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需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生物的生长状况等进行统计
23.(1分)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酸雨影响植物的生长 B. 酸雨不能威胁人们的健康
C. 酸雨腐蚀建筑物 D. 酸雨和工厂排放的烟雾有关
24.(1分)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溶解叶绿素
B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碘液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C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D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食醋和清水 配制模拟酸雨
A. A B. B C. C D. D
25.(1分)造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气体是(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氮气
26.(1分)在“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时,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如下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B. 本实验的变量是种子的发芽率
C. 本实验实施需要使用多粒种子 D. 本实验属于模拟探究
27.(1分)下列关于探究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B. 实验结论酸雨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
C. 每组实验使用的水稻种子数量相同并且不能只用一粒
D. 作出假设是酸雨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28.(1分)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酸雨可以使河流、水源酸化,威胁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健康
B.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除了酸雨、雾霾,还有二氧化硫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
C.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D. 在外面就餐时,应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29.(1分)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B. 使建筑物焕然一新
C. 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 D. 刺激人体的呼吸道
30.(1分)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两个培养皿中铺上吸水纸,再各放入30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培养皿中分别喷洒清水和pH=5.6的“模拟酸雨”,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
B. 用多粒小麦种子做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
C.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
D. 实验结果证明:“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31.(10分)请你根据资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资料(一) 银狐生活在雪山上,近年来,地球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温,导致雪山开始融化,直接影响到银狐的生活环境。
资料(二) 某市工业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随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尘埃,使城市难见如洗晴空;各冶炼厂燃烧含硫量高的燃料,排放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硫)并产生酸雨,使城市建筑被腐蚀,土壤和水酸化,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1)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而引起的地球升温,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如果长期生活在尘埃粒子超标的环境中,人容易患下列哪类疾病?______
A、消化道疾病 B、呼吸道疾病 C、心脏病 D、艾滋病
(3)“空中死神”酸雨的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酸雨的形成过程是:______+水蒸汽→酸雨。
(4)植物有吸收和吸附多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并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为了净化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______。
32.(10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 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的措施。而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使人们过 上绿色、低碳的生活呢?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1)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沼气 D、一氧化碳
(2)下列行为哪些是我们倡导的“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行为______和______。
A、出行时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 B、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 D、旅游时,开大排量的汽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B、C、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受害材平均年轮宽度变小、酸雨降低受害材地上部分生物量、酸雨对杨树树枝的影响最大。ABC均正确。
D、因为科研人员选用了杨树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无法得出“酸雨对所有植物生长都有影响”的结论。D错误。
故选:D。
对照实验是指探究某一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
2.【答案】A;
【解析】解:A、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试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正确。
B、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错误。
C、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错误。
D、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错误。
故选:A。
(1)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解答即可。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养成熟练科学的实验操作习惯以及明确操作的目的。
3.【答案】A;
【解析】解:AC、酸雨降落到陆地上,腐蚀建筑物及雕塑,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A错误,C正确。
B、酸雨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和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酸雨还会使湖泊酸化,造成鱼类死亡。,B正确。
D、酸雨是由于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硫使雨水的pH<5.6,D正确。
故选:A。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4.【答案】B;
【解析】解:此题主要是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此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酸雨,即水分中是否含有酸性物质,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故选:B。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时,变量只有一个,设置的变量即为我们所要探究的条件。
5.【答案】C;
【解析】解:A、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中老年患骨质疏松症,A错误。
B、电影院里面的光线弱,瞳孔变大,才能看清;当从光线较暗的屋内到明亮的室外,此时乐乐的瞳孔变化是由大变小,才能减少外界光线对眼的刺激,B错误。
C、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是形成听觉的部位,C正确。
D、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强,酸雨的pH小于5.6,D错误。
故选:C。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6.【答案】D;
【解析】解: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溶于雨水生成强酸而引起的。
故选:D。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7.【答案】B;
【解析】解:A.37℃可模拟人体口腔温度,唾液淀粉酶的消化能力最强,A正确。
B.用湿棉絮包裹小鱼鳃盖及躯干,可以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B错误。
C.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用橡皮膜模拟膈肌的运动,C正确。
D.将白醋与清水混合可以配置不同浓度的酸雨,D正确。
故选:B。
消化酶进行消化有最适温度,人体内消化酶进行消化的最适宜温度37℃。用湿棉絮包裹小鱼是为了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下拉橡皮膜可模拟膈肌的向下运动,上推橡皮膜可模拟膈肌的向上运动。将白醋与清水混合可配置不同浓度的酸雨。
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的实验。
8.【答案】C;
【解析】解:A、当雨水的pH<5.6时,被称之为酸雨,模拟酸雨是由食醋和清水混合配制而成的。A正确;
B、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所以实验中可用胚根突破种皮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B正确;
C、由图表可以看出,随着雨水酸性的增强,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C错误;
D、实验材料越多,实验结果更准确,所以,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每组应用等量的多颗玉米种子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C。
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现象,通常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如雾、露、霜等)统称为酸雨。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掌握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实验步骤和要求。
9.【答案】D;
【解析】解:A、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A正确;
B、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危害。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植物死亡;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还腐蚀建筑物,B正确;
C、工厂中排放的废气进入到空气后,会在当地或附近造成酸雨,C正确;
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D措误。
故选:D。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
10.【答案】D;
【解析】解:A、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钾、钠、钙、镁会释放出来,并随着雨水被淋掉,所以长期的酸雨会使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严重不足,变得贫瘠。A符合题意。
B、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B符合题意。
C、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C符合题意。
故选:D。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11.【答案】D;
【解析】解: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煤和石油燃烧以及金属冶炼等过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一系列的气相或液相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高温燃烧生成的一氧化氮排入大气中大部分转化为二氧化氮,遇水生成硝酸和亚硝酸。
故选:D。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
正确认识和理解酸雨的成因.
12.【答案】C;
【解析】解:A、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不能够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A不符合题意。
B、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导致全球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不能够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B不符合题意。
C、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在生物体内是难以被分解、无法被排出的,因此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级富集积累,C符合题意。
D、臭氧层出现空洞,会使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对生物造成直接伤害,不能够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2、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
3、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掌握生物富集现象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平时下的雨有时也是酸性的,如果PH不小于5.6也不能称之为酸雨,A错误。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使地面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B错误。
C、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有强求烈破坏作用的此外线,人类大量使用含有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以及因超音速飞机迅速发展而导致含氮废气的大量排出,致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数量的增加,C正确。
D、人需要从环境中汲取所需要的物质,转而向环境排放物质,形成一个循环。自己讲卫生只能减少细菌等接触性污染危害,但是环境中还有辐射,空气中存在有害物质,所以在受污染的环境中无论怎么样讲卫生都对身体造成危害的,D错误。
故选:C。
(1)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后形成硫酸,亚硝酸,硝酸,从而造成雨水的pH值小于5.6。
(2)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的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提倡节能减排,推广低碳生活的理念,拒绝使用一次性消费品,大面积的植树造林等等。
14.【答案】B;
【解析】解: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故选:B。
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此题难度较小,酸雨是工业发展出现的副产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C;
【解析】解:根能够不断的生长是因为分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酸雨会抑制植物根的生长,是因为损伤了根尖的伸长区和分生区。
故选:C。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了解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6.【答案】C;
【解析】解:A、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A错误。
B、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应该先水浴加热再滴加碘液,不能颠倒,B错误。
C、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复杂反射,C正确。
D、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试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不能用硫酸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D错误。
故选:C。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
实验探究是生物课的基础,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实验过程和目的,同学们要熟记于心。
17.【答案】C;
【解析】解:A、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故A正确。
B、酸雨还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故B正确。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故C措误。
D、酸雨还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故D正确。
故选C。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
酸雨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已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18.【答案】C;
【解析】解:A、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于水而形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故A正确。
B、酸雨对人的皮肤和黏膜及人眼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故B正确。
C、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故C错误。
D、世界上许多古建筑和石雕艺术品遭酸雨腐蚀而严重损坏,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加拿大的议会大厦等,所以酸雨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影响建筑物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C。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的认识和理解。
19.【答案】B;
【解析】解: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等大气降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故选:B。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物质造成的,二氧化硫与水蒸气形成酸雨。
正确理解酸雨的成因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0.【答案】B;
【解析】解:全球性大气污染引起的最主要问题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酸雨: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烧煤、石油、然气时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到大气中与雨水结合,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的危害:使土壤的养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
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
水葫芦疯长是因为水质富营养化,河水中的氮、磷两种元素含量过高;日本的“水俣病”的原因是长期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虾,造成了汞中毒;赤潮是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的。
故选:B。
人类活动的加剧,严重破坏了生物圈的环境,比如大气污染,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了解全球大气污染问题,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来帮助理解掌握。
21.【答案】C;
【解析】解:A、工厂中排放的废气进入到空气后,会在当地或附近造成酸雨,A正确。
B、酸雨危害巨大,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B正确。
C、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机动车排放尾气也可能是形成酸雨,而不是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D错误。
D、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酸死湖,威胁人们的健康,D正确。
故选:C。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2.【答案】B;
【解析】解:A、在实验和探究的过程中,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正确。
B、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及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都要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一滴清水和生理盐水,B错误。
C、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方法步骤第一步是对植物进行“暗处理”,C正确。
D、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时,需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生物的生长状况等进行统计,观察酸雨对植物生长是否有影响,D正确。
故选:B。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此题主要考查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只有平时多积累该部分知识,才能解答相关题目。
23.【答案】B;
【解析】解: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酸雨降落到陆地上,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最后会影响人体的健康。酸雨危害植物的芽和叶,造成使植物死亡,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故选:B。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
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24.【答案】B;
【解析】解:A、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掉叶片中的叶绿素;A正确;
B、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是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染色,B错误;
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由于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C正确;
D、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试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D正确。
故选:B。
实验设置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针对某一问题而设置的,都是有一定作用和目的。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
(3)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来检验淀粉。
(4)酸雨是PH<5.6的雨水,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
明确每一个实验各步骤的作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5.【答案】B;
【解析】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故选:B。
酸雨的形成是空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过多造成的。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26.【答案】B;
【解析】解:A、为了增强说服力,必须设置对照试验,A正确。
B、此题主要是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此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酸雨,即水分中是否含有酸性物质,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B错误。
C、种子数量少会有偶然性,应用多粒种子进行实验,C正确。
D、用pH为4的酸性液体模拟酸雨,所以该实验属于模拟探究,D正确。
故选:B。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时,变量只有一个,设置的变量即为我们所要探究的条件。
27.【答案】B;
【解析】解:A、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设计对照实验,A正确。
B、实验结论:酸雨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影响,B错误。
C、如果只用几粒种子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0粒种子做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C正确。
D、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有影响吗?由此作出假设:酸雨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影响,D正确。
故选:B。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同学以模拟酸雨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人类要有环保意识,人类的活动应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28.【答案】A;
【解析】解:A、酸雨可以使河流、水源酸化,影响鱼虾等生长发育,威胁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健康,A正确。
B、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除了酸雨、雾霾,还有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B错误。
C、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不都是无法修复,C错误。
D、在外面就餐时,应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以免造成木材的浪费,D错误。
故选:A。
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2、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
理解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9.【答案】B;
【解析】解: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酸雨降落到陆地上,腐蚀建筑物及雕塑,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酸雨对人眼和呼吸道会产生刺激作用。故B错误。
故选:B。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 低谓之酸雨。
本考点主要考查对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的认识和理解。
30.【答案】C;
【解析】解:A、在测定种子发芽率时,应选取饱满、未损伤的种子作实验材料,A正确;
B、在实验中每组多粒小麦种子而不能太少,是因为避免发生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C、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很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PH小于5.6的雨水就算酸雨,C错误;
D、由图标可以看出,随着雨水酸性的增强,对黄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大,D正确。
故选:C。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知酸雨和正常雨水的pH值。
31.【答案】(1)温室效应
(2)B
(3)酸性氧化物
(4)植树造林;
【解析】
该题考查对酸雨的成因、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理解酸雨的成因,掌握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防治。
(1)人类在其自身活动中燃烧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提高,致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
(2)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3)酸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氧化物过多,这些酸性氧化物结合水形成相应的酸性物质会引起酸雨。
(4)绿色植物能够吸附和吸收多种被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具有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功能,因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故答案为:
(1)温室效应
(2)B
(3)酸性氧化物
(4)植树造林
32.【答案】(1)B;A
(2)A;C;
【解析】
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荒漠化、化学污染、极地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其中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影响温室效应,二氧化硫造成酸雨,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室效应、酸雨的危害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温室效应、酸雨的危害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注意答题要灵活。
解:(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的。
(2)“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节约水电、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
(1)B;A
(2)A;C
第 6 页,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