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05 19:5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分)
1.(1分)在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时,要事先进行的工作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 B. 消灭有害动物
C. 植树造林 D. 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
2.(1分)为研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了杨树作为研究对象,以杨树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年轮宽度为观测指标,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每公顷地上部分生物量kg/h
各部分 受害材 健康材 降低百分率//%
树干 87231.3 120620.5 27.68
树皮 20500.0 27807.0 26.28
树枝 29437.5 48437.5 39.22
树叶 6862.5 9997.0 31.36
总计 122031.2 206862.8 30.37
A. 受害材平均年轮宽度变小 B. 酸雨降低受害材地上部分生物量
C. 酸雨对杨树树枝的影响最大 D. 酸雨对所有植物生长都有影响
3.(1分)塞罕坝曾森林茂密,后因过度围是变为荒原。为防风固沙,在5年内,经三代人的努力,再次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对此,你有何认识( )
A.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修复的
B. 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C. 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木材
D. 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温室效应
4.(1分)生物圈是我们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不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
A. 节约用纸 B. 为减少做家务使用一次性筷子
C. 退耕还林 D. 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5.(1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的活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 实施“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 退耕还草,修复草原生态 D. 实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
6.(1分)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下列不属于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和措施的是( )
A. 实施71万亩造林绿化工程 B. 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来源可查
C.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 D. 主火炬采用氢能源“微火”点燃
7.(1分)“打造宜居之城,扮靓美丽新姿”,宿迁市先后三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提倡( )
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③毁田建房,发展经济
④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1分)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史上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能量与去除量相互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燃煤取暖 B. 秸秆焚烧 C. 过度放牧 D. 退耕还林
9.(1分)优美的环境愉悦人的心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建设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下列选项中不合理的是( )
A. 保护植被 B. 开发新能源
C. 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D.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10.(1分)下列做法能体现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分类处理垃圾 B. 坐私家车上学
C. 夏天常开空调 D. 大量使用塑料袋
11.(1分)野生燕麦是广泛分布于江苏、河南一带的适应能力极强的麦田杂草。近年来,伴随着大型农业机械跨区作业,野生燕麦被引入山东半岛。以下观点最科学的是 ( )
A. 外来生物就是来自国外的生物,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不属于外来生物
B. 外来生物是对生态系统而言的,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是外来生物
C. 野生燕麦进入山东半岛,有利于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D. 野生燕麦进入山东半岛,不会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种类的生存
12.(1分)经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渤海底层的水产资源只有20世纪50年代的1/10,特产对虾在近20年产量已锐减了九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被食物链下一环节生物吃掉 B. 人类的过度捕捞和海洋环境污染
C. 海洋生物退化 D. 人类对海洋生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13.(1分)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保护地球,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 垃圾分类处理 B. 食用野生动物 C. 随意采摘花朵 D. 电脑常开不关
14.(1分)下列行为与绵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生态文明城市不符合的是( )
A. 如果城市树木出现某种病虫害,我们也不能盲目引进其天敌,防止生物入侵
B. 憋尿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
C. 痰吐在地上既不雅观又不卫生,随地吐痰后要用脚立即擦掉
D.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垃圾
15.(1分)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超市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购物袋
B. 做好出入境检查,严防生物入侵
C. 为了方便、卫生,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16.(1分)不论是在家园的花圃内,还是在大面积的农田里,或者是山林果园之中,下列物质都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 化学肥料和农药 B. 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
C.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 D. 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
17.(1分)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二孩”调整为“全面二孩”,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 )
A. 数量太少 B. 性别比例失调
C. 死亡率太高 D. 年龄结构不合理
18.(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就可以无限制地增长下去
B. 森林古猿演化成人类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
C. 人在分娩时,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
D. “十月怀胎”是指胚胎发育到第十个月末,外貌才有点像人形
19.(1分)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描述有误的是( )
A. 工业燃煤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B. 工厂排放含磷超标的污水到河流中会造成水华
C. 大量燃烧秸秆导致雾霾发生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拯救濒危珍稀动植物
20.(1分)牧民如果养羊极多,且都放到草场上自然取食吃草,这样过度放牧的后果是( )
A. 会使草场退化、沙化 B. 污染水源
C. 污染空气 D. 立即会减少野狼的食物
21.(1分)在校园里栽种植物时,应注意( )
①要选用一些形态优美、颜色鲜艳、易管理、好成活的植物
②要选择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
③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④只选昂贵树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2.(1分)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 )
A. 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 B. 氧气的过多排放
C. 氮气的过多排放 D. 一氧化碳的过多排放
23.(1分)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行为是( )
A.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可减少焚烧秸秆产生的环境污染
B. 推广生态农业,坚持植树造林
C. 制造效力更强的杀虫剂,提高杀虫效果
D. 尽量选择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车出行
24.(1分)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肺泡 B. 肺部毛细血管 C. 细支气管 D. 呼吸性细支气管
25.(1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
B.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左右
C. 生物圈仅有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组成
D.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6.(1分)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 使用节能荧光灯 B. 用电子贺卡传递友谊
C.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D. 不按分类标识投放垃圾
27.(1分)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
A. 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B. 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 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焚烧处理
28.(1分)近年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等)浓度持续上升,引起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 野生动物大量灭绝 B. 地震海啸频繁发生
C. 极地冰盖大量融化 D. 野生植被大量破坏
29.(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A. 乱砍乱伐 B. 随意排放 C. 乱捕滥杀 D. 植树造林
30.(1分)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 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 开发水源、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二 、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水葫芦又名水浮莲,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生长的植物,原产南美洲。在“老家”有200多种天敌(各种昆虫)取食它。几十年前,它被引入我国用于净化污水兼作猪饲料。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杀手”。以云南昆明滇池为例,水葫芦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使很多当地水生生物绝迹。来自国外的其他一些生物例如非洲大蜗牛、薇甘菊、福寿螺等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31.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2.水葫芦在原产地并没有大量繁殖,也没有威胁到原产地的其他生物的生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据研究,水葫芦并没有毒。你认为水葫芦导致滇池当地水生生物灭绝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请你提供一种治理滇池水葫芦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从水葫芦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10分)如图乙是某生态系统汇总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关系示意图,图二是图一的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碳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由图一可知,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 。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沿着食物链传递,并且具有单向性和 的特点。
(3)图二中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已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举出两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应从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方面予以考虑,摸清这些方面所处的状态以及破坏情况,因此要事先做好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答案】D;
【解析】解:A、B、C、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受害材平均年轮宽度变小、酸雨降低受害材地上部分生物量、酸雨对杨树树枝的影响最大。ABC均正确。
D、因为科研人员选用了杨树作为研究对象,所以无法得出“酸雨对所有植物生长都有影响”的结论。D错误。
故选:D。
对照实验是指探究某一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及其防治。
3.【答案】B;
【解析】解:A、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修复的,如果是严重破坏是不能修复的,A错误;
B、人类的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如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如植树造林等,B正确;
C、植树造林除了能获取大量的木材之外,还能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等,C错误;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B。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答案】B;
【解析】解:A、节约用纸,尽量做到双面打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B、使用一次性餐具,会消耗木材,不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C、植树、绿化能够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开发新能源,减少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故选: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称碳氧平衡。
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5.【答案】A;
【解析】解:A、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保护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圈,A符合题意;
B、三北防护林在防沙治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对生物圈产生有利影响,B不符合题意;
C、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利于保护生物圈,C不符合题意;
D、禁渔可保护鱼种类的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利于保护生物圈,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6.【答案】B;
【解析】解:A、实施71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增加森林面积,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属于减少碳排放技术和措施。
B、食品原料“从农田到餐桌”来源可查,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不属于减少碳排放技术和措施。
C、“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利用风能,属于减少碳排放技术和措施。
D、主火炬采用氢能源“微火”点燃,利用清洁能源,属于减少碳排放技术和措施。
故选:B。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
(2)利用清洁能源,大面积的植树造林等,可以减少碳排放。
理解掌握利用清洁能源,大面积的植树造林等,可以减少碳排放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可减少污染和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
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可减少碳排放,可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C、毁田建房,发展经济,破坏耕地,增加环境污染,不有利于保护环境。
D、植树造林,净化空气,有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B。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8.【答案】D;
【解析】解:燃煤取暖,浪费资源,又增加了污染物的产生,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加剧空气污染,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扩大,这些做法都不利于现“碳中和”,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退耕还林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故选:D。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保护的知识,解题时根据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A、植被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植被,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护环境。
B、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可减少碳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C、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可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
D、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打破当地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D。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0.【答案】A;
【解析】解:A、分类处理垃圾,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属于低碳生活,A符合题意。
B、坐私家车上学,会加重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不属于低碳生活,B不符合题意。
C、夏天经常开空调,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属于低碳生活,C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塑料袋,会消耗能源,造成白色污染,不属于低碳生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1.【答案】B;
【解析】野生燕麦是广泛分布于江苏、河南一带的适应能力极强的麦田杂草,野生燕麦对山东半岛而言是外来生物,它们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植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使山东半岛生物种类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给农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威胁当地原有生物种类的生存,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12.【答案】B;
【解析】渤海水产资源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过度捕捞及渤海环境的污染。
13.【答案】A;
【解析】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A正确
B、拒绝食用野生保护动物,保护生物,B错误;
C、保护花草树木,不要随意采摘花朵,C错误;
D、电脑不用要随时关机,节约能源,D错误。
14.【答案】C;
【解析】A、如果城市树木出现某种病虫害,我们也不能盲目引进其天敌,防止生物入侵,A正确;
B、憋尿虽然对健康不利,但在没人的地方也不可以随地小便,B正确;
C、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的腺细胞形成的。当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或病毒进入呼吸道时,气管和支气管内的黏液就会粘住灰尘、病毒和细菌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的纤毛摆动,将痰送到喉部,我们的喉部就有痒的感觉,于是就产生咳嗽的动作。灰尘、病毒和细菌就随痰被咳出,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不能随地吐痰。可以把痰吐到痰盂里或将痰吐在纸巾上扔到垃圾桶中,C错误;
D、为了减少白色污,应该减少塑料袋使用,而不是露天焚烧垃圾,D正确。
15.【答案】C;
【解析】A.超市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购物袋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
B.做好出入境检查,严防生物入侵,利于环境保护,B正确;
C.我们要减少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的使用,以节约木材,进而保护森林,C错误;
D.我们要尽量使用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这样有利于环保,D正确。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A、化学肥料和农药不合理施用,其残留物不仅污染土壤,也会污染水体,A错误;
B、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在土壤中经发酵会形成农家肥料,不会污染土壤,B正确;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污染了水体,经渗透或浇灌会污染土壤,C错误;
D、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含有有害的病菌,接触土壤会使土壤受到污染,D错误。
17.【答案】D;
【解析】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8.【答案】C;
【解析】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即使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也不可以无限制的增长下去,A错误;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森林古猿演化成人类是在很长时间内完成的,B错误;
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时,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C正确;
外貌开始呈现出人形的时间是第二个月末即8周末;胎儿在母体年内发育40周左右,不是十个月,D错误。
19.【答案】A;
【解析】A、燃料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不但污染空气,其中二氧化硫能和水结合成酸性物质,形成酸雨。A错误;
B、衣服使用含磷洗衣粉去污属于含磷营养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华,B正确;
C、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C正确;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中,建立自然保护区,将生物连同其生活的环境一起加以保护,这样不但是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也包括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D正确;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22.【答案】A;
【解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据此作答。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A正确。
23.【答案】C;
【解析】A.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即减少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又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A正确;
B.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会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量,B正确。
C.长期使用高效杀虫剂和农药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容易使害虫形成强抗药性,C错误;
D.尽量选择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车出行可以节能减排,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D正确。
故选:C。
24.【答案】A;
【解析】肺大约由7亿膈肺泡构成的,所以说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25.【答案】C;
【解析】生物圈既包括了生物圈这个环境,又包括了生物圈里面所有的生物,它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26.【答案】D;
【解析】A、使用节能荧光灯,符合绿色生活方式,正确;
B、用电子贺卡传递友谊,符合绿色生活方式,正确;
C、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符合绿色生活方式,正确;
D、不按分类标识投放垃圾,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错误;
27.【答案】D;
【解析】A、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了木材,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减少了污染,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C、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D、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焚烧处理,污染了大气,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28.【答案】D;
【解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光合作用能力减弱,所以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29.【答案】D;
【解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植树造林,D正确。
30.【答案】A;
【解析】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将垃圾焚烧,会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符合题意;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该项不符合题意;
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不符合题意;
D、开发水源、太阳能源等新能源,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该项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A
31.【答案】生物入侵;它在原产地有众多天敌;它覆盖了水面,使当地植物丧失阳光和生存空间而死亡,以当地植物为食的当地水生动物随之死亡;人工打捞,然后掩埋;引进对其他生物无害的水葫芦的天敌,等等(任选一种作答);盲目引进外来生物可能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
【解析】(1) 材料中所述现象被称为生物入侵。
(2) 水葫芦在原产地有众多天敌,受天敌的控制没有大量繁殖。
(3) 水葫芦覆盖了水面,使当地植物丧失阳光和生存空间而死亡,以当地植物为食的当地水生动物随之死亡。
(4) 治理滇池水葫芦问题的方法:人工打捞,然后掩埋;引进对其他生物无害的水葫芦的天敌,等等。
(5)从水葫芦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盲目引进外来生物可能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
32.【答案】(1)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
(2)逐渐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3)蛇
(4)温室效应;酸雨 (或臭氧层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解析】(1)生态系统中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二氧化碳,图一中②的箭头指向草,表示二氧化碳能草利用,因此②表示光合作用。所以“由图一可知”,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②]光合作用。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沿着食物链传递,并且具有单向性和逐渐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的特点。
(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体内有机物总量越多;营养级越高,体内有机物总量越少。图一中有机物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草、鼠、蛇、鹰;图二中,有机物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D、A、B、C,因此图二中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蛇。
(4)“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已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如温室效应、酸雨 (或臭氧层破坏;土地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请举出两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第 6 页,共 14 页